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m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隐私权制度尚不完善,公众人物尤其是明星的隐私权屡屡遭受肆意的侵害。但隐私权的限制原则只适用于隐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众兴趣、管理必要相冲突时。因此,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其他自然人,只有当隐私权与上述原则相冲突时才可以对其隐私权予以限制,而不应对某一类主体的隐私权预先予以限制。并针对公众人物隐私权易被侵害的原因提出对社会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隐私权 限制原则 公共利益
  作者简介:陈鑫鹏,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065-02
  
  近年来,翻阅娱乐新闻,明星个人私事的报道了娱乐新闻的大半江山。而最近几日的大S和汪小菲结婚过程被张朝阳用微博偷拍直播的“偷拍门”也愈演愈烈,这些娱乐新闻让网民和社会公众的窥私欲得到一次次的满足。一方面,明星苦不堪言,请大家尊重他们的隐私,另一方面,我们不停八卦,叫喧公众人物没有隐私权或者公众人物与其他社会公众不同,隐私权应当受到限制。张朝阳将公众人物大S和汪小菲二人结婚过程通过微博向全国关心这件事的网民发布,到底有没有侵犯“大菲”二人的隐私权呢?
  一、公众人物与其他自然人在隐私权面前平等
  2002年范志毅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侵犯名誉权案,首次在判决书中提出了公众人物的概念。该案在人格权领域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判例,对于公众人物概念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司法实践中已有一些案例在审判中运用公众人物的理论,该理论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探讨。①大多数学者认为,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公众人物,社会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并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个为了保护言论自由、限制名誉权和隐私权而创设的概念,它更多地应用在诽谤法和隐私法中。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公众人物也应当完全享有,而不应当对其隐私权预先予以限制。
  首先,政府官员某些隐私的公开是因为其行为涉及公众事务和公共利益,必须受到某些限制。我国的公开审判制度表明对于触犯刑法的人,其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众有知情的权利,触犯法律的人不得以隐私为由对抗媒体关于其相关犯罪事实的报道。因此,对于政府官员和触犯刑法的人,对其隐私权的限制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而非其享有的社会知名度。
  其次,利益平衡理论认为:公众人物在社会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从而更轻易地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利益。若缺少公众兴趣,公众人物就无法获得社会资源与利益。相应的,其应该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其隐私权的范围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学说对于限制自愿性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提出了一个似乎合法的理由,但其逻辑却仍属可疑。如前所述,所谓“公众人物”其类型是复杂的,一概而论他们获得了较常人难以企及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难免有失偏颇。此外,精神利益作为一种主观判断主要与个人精神愉悦相关,产生的精神愉悦以及带给个人的精神利益,对不同的个体来说是不一样的。对精神愉悦强弱程度的比较只能限于在同一个体的各种需求之间进行,而不能扩张至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如果我们以一种个体主观的感受作为“限权”的依据,势必会造成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话语霸权;而如果以可客观衡量的物质利益获得的多寡作为限制“公众人物”人格权的理由,其实质无异于是以其财产权去置换人格权。如果一个人因其“获利”或“成功”而遭到法律的“限权”,这在一个健康且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文明社会中,无论如何是荒谬。②
  另外,在理论界,对于公众人物还有自愿公众人物和非自愿公众人物的。前者指那些主观上直接追求或放任自己成为公众人物并在客观上成为公众人物的人。如政府高级官员、体育影视明星、歌星、电视节目主持人等等;后者指其出名或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往往不是其主观追求或放任的结果,而是由于某些重大事件的偶然性介入所造成的。非自愿公众人物也称偶然公众人物。偶然公众人物的知名度是由于偶然事件而非其本人。在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多元化,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偶然公众人物,例如犀利哥等等。因此没有必要将偶然公众人物也算作公众人物并对其隐私权予以限制。
  总而言之,对于政府官员、罪犯和社会知名人士的隐私权的限制原因在于其隐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众兴趣相冲突,而非其公众人物的身份。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的某些隐私行为触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兴趣时也需要对我们的隐私权予以限制。而且,即使是公众人物身份,其隐私内容不触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众兴趣或管理之必要,其都有权利和理由拒绝透漏相关隐私内容。所以不应对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采取有别于普通人的隐私权的限制,而应采取相同的保护措施。
  二、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概念
  通说认为,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因此,隐私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信息,为无形的隐私,二是个人私事,为动态的隐私,三是个人领域,为有形的隐私。③隐私权的主体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客体是受法律保护的隐私。隐私权的内容包括这样几种权能:一是隐私隐瞒权,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隐瞒,使其不为人所知;二是隐私利用权,权利人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要;三是隐私支配权,支配自己的隐私,准许或者不允许他人知悉或者利用自己的隐私;四是隐私维护权,当自己的隐私被泄漏或者被侵害的时候,有权寻求司法保护。隐私权的这些权能的核心,是对隐私及其利益的支配。④
  (二)隐私权的限制
  任何一项权利的行使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绝对的权利存在。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隐私权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公共利益
  《民法通则》第7条也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在处理公民隐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服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一项基本原则,英国有言论自由的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的名誉保护的著名论断。法律的价值是多样的,在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人格之间发生冲突时,法律的天平应倾斜到公共利益一方。
  2.公众兴趣
  应当充分认识到“公共利益”和“公众兴趣”是有相当大区别的。“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是一个舶来的概念,汉语丰富的表现力将它分解为“公共利益”和“公共兴趣”两层意思。在英美法系的司法管辖区,著名大法官麦加里也认为:“公共利益”一词不应用来指“以引起公众好奇心、欢愉和惊讶的手法来吸引公众兴趣的事,而是指那些公众深切关注和有益于公众的事情”。⑤对于公众兴趣概念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到,对社会知名人士隐私权限制的法理和限制的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都可以以公众兴趣作为对抗隐私权的抗辩事由。某一事实是否构成公众兴趣应当以以下两个标准来认定:一是公众深切关注;二是有益于公众或者这种关注合理健康。此两个标准缺一不可。
  3.管理之必要
  基于社会管理,单位管理,学校管理,社区管理等必要,隐私权主体也有让渡部分隐私权的义务。例如基于社会管理之需要,当事人有向有关机关真实报告个人信息的义务;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隐私权主体有告知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信息的义务;为就业单位聘用和管理之需要,隐私权主体有告知与工作或者管理有关的信息的义务。这种让渡是有限让渡。有限性表现在:一是内容让渡有限性,仅限于对管理有必要的信息的收集。二是告知对象的有限性。所收集的隐私仅由管理方占有,不能基于其他理由让与第三方。三是时空范围的有限性。当管理事由结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封存处理,不得持续占有。
  三、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一)公众人物隐私权易遭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1)我国立法的隐私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包括哪些,隐私权的行使又要受到哪些限制,尚无明确规定。(2)理论界关于隐私权的客体尚无定论。何为隐私,哪些隐私受到隐私权的保护理论界并无统一的看法。在实践中,当某些名人的隐私权即使遭受了侵害。也有可能由于不同的审判者有不同的看法而致使无法得到隐私权的保护。(3)传统实践中对于社会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误读。由于传统的权利义务均衡说,很多人认为社会知名人士享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由于受众的关注,其可以藉此获得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权利义务的对等,其必须让渡一部分隐私权。致使媒体和大众将明星隐私权的侵犯视为理所当然。(4)关于社会公众兴趣的误解。何谓公众兴趣,以往观点认为只要能引起公众的喜悦惊讶,能吸引大众的兴趣,即可以认为是公众兴趣,以此就可以来对抗当事人隐私权的抗辩。(5)行业的自律规范不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有一夜爆红的美梦,或者通过较高的曝光率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藉此,他们不惜曝光自己或者他人的隐私。而一些传媒更是为了获得更高收视率或者各大的发行量,也采取一些擦边球方式。例如采取“某可靠人士透漏”等等,或者,今天怀疑,明天辟谣的说法。
  (二)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首先,正视公众人物,公众兴趣的概念。只有个人隐私触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兴趣,才可以对其隐私权予以限制,无论是不是政府官员,罪犯或者社会知名人士。正视公众兴趣的概念,在具体案件中应以下两个标准严格限定是否属于公众兴趣:一是公众深切关注;二是有益于公众或者这种关注合理健康。不能将公众兴趣范围任意扩张,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其次,在立法层面,对隐私权的客体合法隐私的内容予以法律上的界定。通过法律上的反面排除的方式确定隐私的范围:只要没有牵涉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兴趣的个人信息,个人私事,个人领域都应当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这样就能最大范围的保护个人隐私。
  然后,增强法律意识,积极维护权利。无论是公众人物本人还是媒体都应该有隐私权的法律意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而媒体也要严格掌握隐私权和社会公众兴趣冲突时的处理,不能随意披露他人隐私。同时,加强行业的自律水平,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不应以曝光他人隐私恶意竞争。
  最后,建立隐私许可制度。对于公众人物的隐私,应该基于隐私权主体的许可,才可以由媒体曝光,这也是其正当隐私利用权的行使。而未经隐私权主体的许可披露他人隐私的行为,视为隐私侵权行为。
  
  注释:
  ①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中州学刊.2005(2).第92页.
  ②谢慧.私权平等与身份限制——再审视“公众人物”的人格权.现代法学.2010(3).第155页.
  ③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0-482页.
  ④李秀芬.论隐私的法律保护范围.当代法学(18卷).2004(4).第101页.
  ⑤徐迅.记者就在你身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296页.
其他文献
摘要民主自古以来就一直是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现代民主制度在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民主在现代语境中强调的社会制衡理论。从民主的多元化和权利制衡重点的转移,反观人类社会各种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始终离不开权力制衡。现代社会的政治运行呈现出的一些问题或许可以从古代的政治制度状况中吸取精华,并更多的关注人本身的真正要求。  关键词民主 社会制衡 权力 市
摘 要 当前新型城市化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应运而生的课题。城市化就是城镇化,包括都市型居民点的镇和市。本文以新型城市化的含义为切入点,谈谈当前检察机关在构建新型城市化中应如何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关键词 新兴城市化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 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暨中党、左勇,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新型城市化建设中被赋
摘 要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均为对人身以有形力实施打击,行为结果均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三机关在案件定性方面时有分歧。本文拟从海淀检察院两例改变公安机关定性的案例入手,试从犯罪对象、殴打行为起因等方面对二者加以区分,以期对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故意伤害 寻衅滋事 随意殴打  作者简介:邢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风险社会”理论席卷而来,在刑法解释的语境中,风险同样存在。由于解释目标不确定性、解释结论的多样性和刑法解释在实践中的“水土不服”导致了刑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化风险。风险与利益并存,也许不能做到完全消除风险,但是可以对刑法解释的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与控制,以期许在防范刑法解释风险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刑法解释 风险防范  作者简介:陈京东,江西省宁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摘要民事再审制度,是为保证诉讼公正而设立的一种诉讼救济程序。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过度赋予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权,侵犯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和平等对抗的权利,忽略了“当事人主义”的积极作用,存在许多弊端,应当在保留检察机关对部分案件启动再审权利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限制。  关键词民事再审 当事人主义 检察机关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1
摘要“官本位”思想在成教业余类学生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爸是李刚”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危害,接着指出“官本位”思想背后的根基——国家主义,引导学生高举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批判国家主义的“官本位”思想。  关键词“官本位”思想 国家主义 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胡祖文,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法律实务。  中图分类号:G633.98
摘要: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并将此规定为“危险驾驶罪”。这意味着,醉驾、飙车行为不再由行政法来处理,而是上升到刑法的层面来规制。本文拟从“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罪
摘要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模式改革进程的加快,检警关系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日益凸现,现有的检警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故此,我们应当结合本土资源,依照现代程序法治的要求,重构我国的检警关系,以彰显刑事诉讼的公平和效率价值。  关键词 新刑诉法 检警关系 检察指导 侦查  作者简介:廖东隽,法学硕士,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德国民法第687条分两款规定了两种不真正无因管理的类型,即所谓的误信管理和不法管理。虽说同属不真正无因管理,但是误信管理和不法管理在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对于真正无因管理的规则的适用也不同,不法管理可以因为本人的主张而适用真正无因管理规则,而误认管理却不能。  关键词 德民第687条 不真正无因管理 误信管理 不法管理  作者简介:叶增胜,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民商法专业
摘要一个国家的警察,他们何以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协调配合、尽职尽责、发挥最大效能呢?答案是依赖科学的、健全的警察组织和警察人员,警察组织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警察勤务的效果。以警察效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最大效益化的第一步改革首先要实现警察行政效益改革,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组织管理。我国警务改革不应该是停留在完成国务院要求裁员和机构的编制数目的层面上,而是在重视效率和工作安排的科学性的基础上,以公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