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接触《广东教育》还是在我刚毕业的时候,距今已经很多年了。那时候我对于教学还是一片空白,面对着在后面听课的老师和一群年幼的孩子,腿不由自主地打着哆嗦。乡下的教育报刊很少,《广东教育》让我如获至宝,感受到了来自教育的脉搏。它教会我怎么样在课堂上讲学生所需,做学生所做,用心愉悦地教语文。
我一直以来都是喜欢安静的人,没什么朋友,没事的时候都是看书看报,过着以书为友的小生活。日子久了,就有种倾诉的欲望。我想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与同仁们分享我在教育上的酸甜苦辣,以后再次翻阅时也能成为自己前行的动力。那时候,我就尝试给《广东教育》写稿。
记得我在上面发表第一篇文章是在2011年。新接班的孩子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一个孩子每天都在给他癌症晚期的妈妈写日记,不开心时画个开心时画个o,只有一天那本日记上出现o,那天他的母亲回来了。一个顽皮的男孩背了书以后发现,原来背书对自己并非难事,他只是因为懒才一直落后……这一切令我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孩子们的童真,就写下了这篇稚嫩的文章。当我收到还带着墨香的样刊时。一股惊喜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
受这种鼓励,我开始不断地给《广东教育》写稿,当然,写得最多的。还是那种身边人、身边事的感悟。毕竟,学校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和孩子在一起不会寂寞,总能找到许多的闪光点,总能找到鲜活的素材。
生活中的我不怎么善于言辞,同事早已习惯于我的沉默寡言。在课堂上。我却总是滔滔不绝,把自己在《广东教育》上的成长和顿悟传送给我的孩子们,犹如脱胎换骨般地神采奕奕。我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感恩的人,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学会说一声“谢谢”:我告诉他们学会尊重对手,在别人成功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掌声。这是来自你的祝福;我告诉他们学会“有借就有还”,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请低头认错。而非不断地找寻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因为喜欢写作,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得过一些论文和征文方面的奖项。更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开会时,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看到我十分惊喜: “啊,原来你就是徐娴。”她说她看过我的一些文章,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读起来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当时听了十分欣喜,原来,因为《广东教育》的精神引领,自己这株幼苗在言传身教中受到启迪,已经日益成熟。
每当我与“老朋友”《广东教育》约会时,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聚。与它同行的路,我是幸运的,愿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继续相依相随!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上余镇大溪滩小学)
我一直以来都是喜欢安静的人,没什么朋友,没事的时候都是看书看报,过着以书为友的小生活。日子久了,就有种倾诉的欲望。我想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与同仁们分享我在教育上的酸甜苦辣,以后再次翻阅时也能成为自己前行的动力。那时候,我就尝试给《广东教育》写稿。
记得我在上面发表第一篇文章是在2011年。新接班的孩子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一个孩子每天都在给他癌症晚期的妈妈写日记,不开心时画个开心时画个o,只有一天那本日记上出现o,那天他的母亲回来了。一个顽皮的男孩背了书以后发现,原来背书对自己并非难事,他只是因为懒才一直落后……这一切令我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孩子们的童真,就写下了这篇稚嫩的文章。当我收到还带着墨香的样刊时。一股惊喜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
受这种鼓励,我开始不断地给《广东教育》写稿,当然,写得最多的。还是那种身边人、身边事的感悟。毕竟,学校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和孩子在一起不会寂寞,总能找到许多的闪光点,总能找到鲜活的素材。
生活中的我不怎么善于言辞,同事早已习惯于我的沉默寡言。在课堂上。我却总是滔滔不绝,把自己在《广东教育》上的成长和顿悟传送给我的孩子们,犹如脱胎换骨般地神采奕奕。我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感恩的人,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学会说一声“谢谢”:我告诉他们学会尊重对手,在别人成功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掌声。这是来自你的祝福;我告诉他们学会“有借就有还”,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请低头认错。而非不断地找寻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因为喜欢写作,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得过一些论文和征文方面的奖项。更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开会时,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看到我十分惊喜: “啊,原来你就是徐娴。”她说她看过我的一些文章,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读起来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当时听了十分欣喜,原来,因为《广东教育》的精神引领,自己这株幼苗在言传身教中受到启迪,已经日益成熟。
每当我与“老朋友”《广东教育》约会时,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聚。与它同行的路,我是幸运的,愿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继续相依相随!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上余镇大溪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