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级媒体新闻摄影专栏的发展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合肥晚报》和万家热线两家媒体的新闻摄影报道专栏为研究对象,结合2014年全年内容样本,从选题、视角等方面剖析新闻摄影专栏的内容选择,审视市级媒体新闻摄影专栏的发展。研究发现纪实摄影和中心图运用是其主要表现方式,并对摄影专栏引导舆论以及利益驱动下媒体可能出现职业伦理道德问题等展开思考。
  【关键词】新闻摄影专栏摄影报道
  在眼球经济时代,摄影图片成为助力“轻阅读”、“快阅读”的重要力量,其与文字报道的配合操作充实了新闻内涵,以新闻摄影图片为主的专题报道模式渐渐兴起。本文选取地市级都市报与网络媒体两种类型,以合肥市主流都市报《合肥晚报》与合肥市民营网站万家热线的新闻摄影图片专版2014年专栏内容为样本,分析市级媒体新闻摄影专栏的发展,探究地方媒体在摄影图片内容、操作模式上的特性与对民生新闻的影响。
  一、新闻摄影专栏出版数量
  《合肥晚报》作为党报办刊历史悠久,在2011年转变为都市报,以“最合肥、最生活”为口号,在合肥都市报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合肥晚报》的“今日快镜”摄影专版不定期刊出,2014年该专栏共刊出100多期,每期占报纸一个整版。
  万家热线成立于2007年,日访问量已超过800万,用户数达280万人,成为合肥市当地门户网站。它于2013年11月启动筹备已久的原创摄影图片栏目《万象》。2014年全年《万象》共刊出59期。
  《合肥晚报》在数量上体现出纸媒对新闻摄影的重视,也可视作除了走深度报道路线外,纸媒在媒体竞争中另一种自我救赎方式。此外,网络媒体具备的信息海量性特性,使得每期图片总容量远超过报纸图片数量。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选择
  1、贴近生活的软新闻
  在讲究严肃性的硬新闻或是灾难报道、突发事件里,新闻摄影报道通常充当文字报道的配角。在摄影报道专栏里,摄影图片成了主角。摄影专栏报道常以主题策划的方式诞生,内容多以时效性不强的软新闻为主。这类新闻生活气息浓厚,反映普通百姓的平民生活或趣味性的奇闻轶事。比如2014年3月共推出9期“今日快镜”专栏,其中3期报道专题类型为软新闻。《汉风徽韵祭花神》专题报道了民间传统的花朝节,全省各地60多名汉服爱好者着汉服齐聚一堂拜祭花神。
  2、视角着眼平民
  无论报纸或是网络,新闻摄影专栏都将平民作为新闻的主角。关注不同群体的生活百态,将民生新闻做足做强。民生新闻往往是都市报或网络媒体喜爱的类型,但民生新闻业受限于市民生活的琐碎性,新闻价值弱化,尤其在有版面限制的纸媒上更为突出。而新闻摄影栏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自2011年起,践行新闻战线中的“走转改”方针也助力新闻摄影专栏下放视角,关注民生。
  比如3月19日“今日快镜”栏目刊出《大蜀山守护者》,记者跟随守山人的一天,整版通过五幅摄影图片揭开守山人的神秘面纱。“下午5点半,太阳余晖洒满大地,胡全和队友却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清点队员的到岗情况”。拍摄社会各行各业,展示不同群体生活类型的报道不在少数,比如当月該栏目还刊登题为《与动漫擦肩》的报道,将镜头对准一群动漫爱好者。
  人物报道在网络媒体上更是盛行,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群体和行业更为突出。比如《万象》第69期刊登《出租房里的爱情》,整个报道由18张图片组成,摄影师记录下7对情侣在合肥租房的故事。这些情侣既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在城市打工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是“蜗居”在城市里。第49期通过19张图片报道《外教Esther的小城17年》,给受众展示了一名获得安徽省政府颁发的“黄山友谊奖”的外国人,以外教身份在安徽安庆市17年生活的典型缩影。人物报道占据了《万象》里重要部分,摄影镜头里的鲜活人物在眼球经济时代确是十分受用。
  3、关注城市变迁
  “城市表情”一词源自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纪实摄影家顾铮的《城市表情》一书,也特指以城市为题材的摄影。近年来,在社会进程的宏观大背景下,摄影图片下的城市变迁即“城市表情”的新闻摄影报道成为热点,有学者指出影像最本质、最基础的价值在就于推运社会的进步和记录历史。相较于国内大的媒体,市级媒体在选题上立足于当地及所属区域,关注城市变迁的视角更细化切实。
  “今日快镜”专栏展现城市变迁的主题往往围绕合肥市当地各项政策路线、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表情,选取题材的切口较小,从某个村落或社区看合肥当地的城市变化。比如3月18日“今日快镜”刊登《王大郢的“蜕变”》,报道导语耐人寻味,“在合肥市……有这样一个村庄:因为有三分之二的居民都姓王,所以得名王大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小小的村庄远近闻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王大郢正在酝酿转身。”新闻摄影图片拍摄了拆迁中的王大郢、拆迁师傅忙碌的身影、王大郢的老居民搬家的身影,以及在废墟上驻足眺望的老人。虽有不舍,但在城市的变迁里,王大郢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块洼地,昔日的安徽“第一村”正等待着它的重生。此类题材在“今日快镜”中比比皆是,用摄影图片的报道方式让受众直观感受到身边的城市变化和生活气息。
  这类题材在网络媒体上虽没有人物报道数量多,但也出现小部分。比如《万象》第60期《蜕变——合肥南站的成长日记》,用了25张图片全方位展示合肥南站的开通。在合肥南站正式开通运营的日子里,摄影师整理出一年多以来采访拍摄的合肥南站部分建设节点图片,通过拍摄同一地点、同一视角的南站新貌,回顾合肥南站的成长历程,感受蜕变的力量。又如《绿皮车表情》记录了合肥始发站最后一班绿皮车的退役。
  4、追踪重大报道
  摄影报道不仅应用于软新闻类操作,它与文字相配合,对重大新闻报道更具视觉冲击力。“今日快镜”中有很多此类题材,一方面是重大事件需要摄影图片配合,另一方面源于某个主题事件牵引出的追踪报道。比如当年合肥市民长期受雾霾困扰,对以往邀请专家解读天气或邀请医生介绍大气污染下防治等类型的报道表现出明显视觉疲劳。3月26日《合肥晚报》在“今日快镜”里连续两个版面推出《肥城雾扰》,用镜头说话,直击雾霾,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让受众感受到大气污染的压力。“今日快镜”3月推出《打传今早捉到一条大鱼》,既使得社会新闻报道生动传神,用视觉镜头让受众跟随打传办行动,也进一步警示当地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加强打击。   三、新闻摄影报道的表现方式
  1、纪实摄影的运用
  摄影应用在新闻领域与其他领域存在一些不同,摄影在其他领域或许更注重美学上的修饰与技巧,而新闻摄影图片更可视作一种记录媒介。综观两家媒体2014年专栏内容,新闻摄影报道的表现方式倾向于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两大特点在于:真实性,纪实摄影记录对象的真实形象,不能有夸大、歪曲;其二為社会性,通过对拍摄对象所代表的社会关系的记录来反映社会现实,即表现摄影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思考。换言之,新闻摄影记者的重要目的在于提供视觉上的信息以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生成会说故事的照片。
  两家媒体在摄影报道中大量采用纪实主义手法,摄影的力量促使受众直观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比如关注弱势群体是纪实手法常用的主题。《万象》栏目常将焦点聚焦在身患顽疾的大学生身上,如《“瓷娃娃”杜亚倩》、《脑瘫大学生李刚》、《袖珍男孩的大学路》等。摄像记者跟随这些大学生们体验他们的特殊生活,所拍场景正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2、中心图的突出运用
  中心图的运用是纸媒惯用的手法,纵观2014年全年“今日快镜”摄影专栏,在报纸的版面安排上几乎都采用一张大图为主,穿插几张小图的方式。该运用方式或许考虑到中心图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中心越明显越强势,更加强化版面。此外一些小图的运用达到副中心图片的效果。它在信息量上的价值不及中心图片,但却能够补充和完善主图所欠缺的新闻事实,与中心图形成配合,达到新闻事实与情感的传递。
  四、新闻摄影专栏报道引申思考
  1、摄影专栏的舆论引导
  新闻摄影专栏在民生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弱势群体发声,呼吁社会关注民生。比如前文所述的《万象》针对底层市民推出系列报道,向社会阐述生活疾苦。
  从城市变迁角度而言,“今日快镜”捕捉出合肥发展进程中的城市表情,从村落的变迁到社区的改变,引导舆论往正确的方向演进,预防因城市变迁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揭露时,图片以其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更易获得有关部门重视,比如《打传今早捉到一条大鱼》,聚焦热点至传销组织这一社会毒瘤,引起人们警觉,推动社会问题解决。
  2、网络媒体的摄影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一直是新闻发展道路上关注的热点。相比较文字形式,摄影作品在视觉上更为直观,引发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网络媒体因网络信息传播病毒式的特性与把关人环节较传统媒体可能存在缺失,造成监管上漏洞等因素,更易出现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摄影报道。
  参考文献
  ①曾磺:《报道摄影》[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②特伦斯·莱特:《21世纪新闻摄影人生存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③高宝燕,《透过镜头的人文关怀》[J].《新闻前哨》,2004(5)
  ④杨峰,《关注民生是根本——浅谈都市报的新闻摄影》[J].《新闻爱好者》,2010(6)
  (作者:均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选择冠名是项技术活,不仅要有雄厚的实力和眼力,而且还要考虑自身品牌的冠名契合度、公众的可接受程度。  如果您看过《爸爸去哪儿》,相信一定对999感冒灵和小儿感冒药“暖暖的,很贴心”的广告词并不陌生;如果您追过《中国好声音》,一定对加多宝“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的广告词耳熟能详;如果您知道《梦想星搭档》,一定会对洋河“一个梦想,两个梦想,三个梦想,千万亿个梦想”的广告词产生共鸣,为中国梦梦之蓝的公
宽容培植真诚 李巧枝  第一节课间,几个学生匆匆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说王帅和张宁打架,把教室的玻璃碰碎了。我赶紧来到教室,“战争”已经结束,“战场”一片狼藉,双方都是满脸委屈、满眼泪水。我没有批评,没有询问,只是平静地让他们两个共同清理战场,一人捡拾掉在地上的书和学习用品,一人清扫打碎的玻璃。然后准备上第二节的课。  第二节下课,我把王帅和张宁叫到办公室,了解事情的经过。他们两个都争着说对方的过错
【摘要】本文从现代性角度出发,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华西都市报》是如何通过西博会来建构“西部形象”的。研究发现,14年的报道中,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2008年之前主要是从经济的物化层面来构建西部现代性,而2008年后呈现多样化的现代性叙事。但《华西都市报》所呈现的实际是现代化的东西,是一种未完成的现代性图景。  【关键词】西博会现代性建构西部形象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如果说,新疆是中国版图“雄鸡”的鸡尾,那斯姆哈纳便是鸡尾上的美丽羽毛。地处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是祖国每天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距离首都北京约5000公里。驻守这里的新疆军区某部斯姆哈纳边防连,被誉为“西陲第一哨”。国庆节前夕,本刊记者来到了“西陲第一哨”。  9月的帕米尔高原,茫茫戈壁,一片灰黄,连绵的远山已披上银装。  斯姆哈纳,柯尔克孜语意为“堆放铁丝的地方”
导语:德国不愧为“负责任的大国”,当其他欧洲国家还在互相扯皮时,她已经独自承担了太多太多。  德国正面临史无前例的难民潮的冲击,联合国难民署称德国去年接收的难民申请者总数成为全球第一,2015年涌入的难民将达到80万难民,占德国人口的1%。  难民的“圣地”  在欧盟各国中,难民独独偏爱德国。一位来自非洲的难民说:“德国给难民所提供的一切,我不认为世界上会有任何国家的条件和机会比得上德国,特别是德
【摘要】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新媒体的新闻报道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深化,新媒体不仅要发挥平台优势,更要继承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本文通过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12天之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和新浪新闻中心微博@头条新闻的内容分析,总结其在此次事件报道中的专业性表现,以期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灾难报道@人民日报@头条新闻  2015年6月1日21时28分许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广场舞在大陆城市的风靡,“广场舞大妈”逐渐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那么媒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广场舞大妈”形象?这样的呈现是否合理?形象建构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场舞大妈”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媒介报道为例,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通过标题关键词的抓取和报道类别的划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广场舞大妈媒介报道形象建构  2013年
【摘要】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其中人民网“人民时评”栏目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享有极高的认知度。本文以“人民时评”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栏目的特色。  【关键词】人民网人民时评内容分析  一、人民网简介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的前身)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近期,美国海岸警卫队加大了在西太平洋特别是南海地区的力量部署和行动。就在近期,美国与东盟十国举行的首次联合军演已经拉开帷幕,而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斯特拉顿号海警船已于9月1日从印度洋返回南海,目前正停靠在新加坡森巴旺海军基地。在美国的“印太战略”和南海政策中,美国海岸警卫队将扮演什么角色?在美军眼花缭乱的南海军事部署和行动中,它又将发挥什么作用?美国3艘海警船在西太地区的部署与活动轨迹  9月1日,美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官方微博“南阳交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2014年11、12月份微博样本的研究,探析其微博运营管理特色、传播效果,以及“南阳交警”政务微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政务微博南阳交警传播效果  一、“南阳交警”新浪微博的发展历程  政务微博是微博的一种形式,是由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倾听人民心声、诉求,排解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