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博物馆,能够让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殿堂。那么,理想的儿童博物馆,又该是什么样?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南京一幼”)用二十余年的扎实探索,写下丰富而充满诗意的答案,也为成人叩開了通往斑斓童年的一扇门。
这里是游戏的城邦。与南京一幼儿童博物馆血脉相连的,既有将之创造成形的掌舵人和管理者,又有不懈实践的幼儿教师,还有一代代绘出成长轨迹的孩子们。如同社会学中“场域理论”所诠释般,人的每一个行动均受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无论是物理环境、他人行为抑或诸多相关因素,都赋予这座办在幼儿园的儿童博物馆一种特质:是博物馆,又不止步于博物馆,形成自然生长的学习场域,围绕着博物精神的根本价值——那是对万事万物保持的好奇与热爱,在探索中走向广博与精深。
打造儿童体验的游戏场
昏暗的灯光,黑漆漆的展厅,固定的陈列形式……提起博物馆,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跳出类似景象。可是,这样的环境难以调动低龄儿童的兴趣——从一张张意兴索然的小脸上,你会发现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学习价值并不充分。
如何激发孩子对博物馆的热爱?20余年前,问号盘桓在陆娴敏心中。时任南京一幼园长的她试图突破瓶颈,让幼儿园的娃娃们也能汲取养料,将目光锁定在“儿童博物馆”上。由于面向群体的特殊性,儿童博物馆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好奇,其他博物馆禁止的触摸恰恰是被鼓励的法则,如今世界各地已有成百上千家在运营,而我国有着类似属性的场所凤毛麟角。既然少有人涉足,不如尽幼儿园的绵薄之力,打造一间缩微的儿童博物馆!怀揣殷殷期盼,陆娴敏开始了漫长的求索。
起初缺少场地,她就从一个120平方米的房间开始,以“根”为主题,将日常看不到的植物根部放大。对孩子来说,地下的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唤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系列与“根”相关的科学探究和艺术创作活动,构成了小小的博物角。成功经验给了陆娴敏信心,于是,当省教育厅特批南京一幼创办国际部的机缘到来时,她牢牢抓住拓展场地的契机,利用新落成的南京学前教育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交中心”)推进博物馆建设。
教研岗位的历练,令陆娴敏在打造博物馆时尤其崇尚慢教育理念,“不急不躁,让老师们慢起来,让领导班子慢起来”。这一主张也为伴随她共同“战斗”的倪琳所认同:“慢并非拖沓、懒散,而是为了充分的积淀、学习,厚积薄发。”
与南京一幼,倪琳有段奇妙的缘分。40多年前,倪琳在此度过幼年欢乐时光,后来就像歌中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倪琳走上一幼教师的岗位,一步步成长,直到接过陆娴敏手里的接力棒,出任南京一幼总园园长,陆娴敏则承担起支部书记的职责。命定般的如影相随,让倪琳遵循一幼慢的调性——从儿童成长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博物馆的每个块面,最终的定位是打造研究的实验场,“在其中观察和追踪儿童的发展,亲历儿童学习的过程”。
踏入南京一幼,你大概会以为误入城市深处的森林花园,蓊蓊郁郁的绿植交错,国交中心的砖色楼宇静静伫立。一至二层,正是孩子们的博物乐园。
梳理海外考察经验,她们发现几乎所有著名的儿童博物馆都有两个区域,一是阅读区,一是安全区。基于对阅读方式的思考,一整层的童书体验馆应运而生。在情境阅读区,凹凸不平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有趣的木屋,孩子们仿佛身处大自然中,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愉悦。制作区,孩子们亲手做一本属于自己的图书,讲述五彩斑斓的幻想故事。童话屋和小剧场,中大班孩子探讨、合作,表演对童书的理解。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浸润着童心,也向前来参观的成人诠释着科学的儿童教育方式。
遨游出书的海洋,来到由7个临展和常设主题组成的主题探索馆,安全自护正是其中重要的常设馆。在游戏中进行换装大比拼、寻找隐藏火源、模拟救火情景,不仅锻炼了应急避险的技能,还增强了职业体验感,用倪琳的话说,孩子们体验到的是“一种深刻的生动”——用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式,将安全自护的内容逐渐内化。
对学习状态的关注,往往植根于营造学习场域的温情,将每个儿童装在心里,才能用适宜的方式将他们带入分享与体验中。从模仿到完成本土化创造,陆娴敏和倪琳体味过太多艰辛。没有儿童博物馆职业设计师、缺少配套、买不到需要的材料,无数环节的困境逼着她们探索和成长。就连大门口的一张地图,都严格贴合儿童认知方式十几易其稿。
“打造博物馆的过程,是一个开放自我的过程,思路必须广博。”陆娴敏说。她积极邀请专家互动,大胆迈出幼教圈:艺术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美术工作者……都踏入一幼的大门,畅谈理想中儿童教育的样貌,也为博物馆的建设出谋划策。交流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教师们,让陆娴敏愈发坚定开门办园的方向。
学习方式的变革
纸是如何制作的?怎样用沙子作画?工具有哪些种类?……有了儿童博物馆,小脑袋瓜里千千万万个问号有了更多求解的路径。
陆娴敏和倪琳清楚,如果只是单纯建成物理空间,那么一幼的儿童博物馆会同许多场馆一样归于沉寂。教育需要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无界的追求将学习资源链接、整合、融通,支持孩子们完成宽度和深度的经验进阶。
她们由引领与实施园本课程出发, 建构了小、中、大班几十个博物馆课题,追求打造“活的儿童博物馆”。大班孩子对恐龙非常感兴趣,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想把自己的经验留给弟弟妹妹,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了建造恐龙主题馆的期待。他们和家长一起探访其他博物馆学习恐龙展区的布置,申请了一个房间,开始了策展工作。从墙面到地面,从内容筛选到呈现方式,孩子们都亲自“操刀”。第一届恐龙馆的小策展人毕业后,其后的大班孩子又接续上来。恐龙馆的资源变成了传承的园所课程文化,孩子、老师、家长都参与其中,彼此影响,产生了课程研究场的鲜活能量。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让教师们牢牢达成了共识——儿童才是博物馆的主人。“我们的博物馆是有生命的。生命来自儿童,来自儿童的发展需求。”倪琳自豪地表示。在她看来,儿童有100种语言,也意味着儿童有100种学习方式,教育研究需要由静态过渡为动态。儿童创建博物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参与收集材料、创设环境、制定规则、拓展内容等,使主动学习真正地发生。 经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博物馆化作一种新的学习样态,已经超越了文本自身承载的内容。多年前探访美国的巧克力工厂时,陆娴敏看到一条博物馆般的隧道,有聲有色地展现出巧克力的“前世今生”。孩子参观时兴味盎然,而她被其中的博物精神深深打动。她敏锐地意识到,儿童博物馆所蕴藏的博物精神恰恰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培养博物意识,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等能力会不断提高。
园所主干道上,两团绿云光影憧憧,那是繁茂的香樟树尽情舒展着身躯。一些枝条垂下来,存在安全隐患,园丁师傅把它们锯断,引发了一个班孩子的兴趣。孩子们围绕着香樟展开探究:为什么要锯断树枝?被截断的香樟树枝有什么特点?香樟树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探究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班级内建造了一个小小的香樟博物馆。
“儿童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的学习是综合的。”对记者讲完这段故事,倪琳如是总结道,即便是微小的活动,也需要博物意识来支撑。“当前许多幼儿园缺失了内涵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我们做博物馆教育,也是希望能够回到教育的原点,返璞归真。”
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表达创造。20个大字,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带领一幼团队凝练出的博物精神。以广阔的格局来运筹,才能将充足的经验囊括入博物馆的学习场域,让陆娴敏在抉择时更加坦然。比如面对AI教育的时代命题,陆娴敏的策略是“用开放的思路去接纳,用专业精神去把握”。在国交中心成立后的一年里,她并没有急于引入AI技术,直到邂逅志同道合的企业伙伴,研发出符合幼儿教育逻辑的产品,才有了AI空间的落地。
看似跨界的合作,满足了10后“数字原住民”的真实需求。背后是陆娴敏对博物精神一脉相承的期待:“无论科技世界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要孩子们永远葆有对世界的热爱之心、保持积极探究的不泯童心,都能以强者的姿态面对。”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如今,假期出游的时候,博物馆总是一幼教师必然造访的处所。博物精神已经渗透到幼儿园的角角落落,贯穿在日常的教育和生活方式中。
主抓青年教师培训的倪琳感触颇深:有“跳出幼教看幼教”的陆娴敏做榜样,世界就是广阔的书本,教师的学习兴趣被持续点燃。建设恐龙馆时,教师主动利用周末自费去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学习,并带回录下的音视频和儿童分享,“让自己先‘博’起来,做一个具有博物意识的教师”。
这种转变使得课程意识在教师头脑中深深扎根,擦亮了“看见”的眼睛。许多教师告诉她们,几年博物馆教育开展下来,自己的儿童视角发生了改变,“真正能够看见儿童了”。打破活动靠预设的思维定式,教师们蹲下身倾听儿童的心声。“他们能够认可儿童的不成熟,认可在发展过程中等待儿童,认可儿童的需求,尊重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倪琳的言语里满是欣慰。
当教师能够充满信任地放权给孩子,管理者也能够赋权教师,将自上而下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主动需求。旁人眼中,南京一幼的管理氛围令人欣羡,既有魅力强大的领军人物,又有严谨踏实的教科研精英。陆娴敏和倪琳更相信,相互成就的关系最美妙。20多个春秋的勠力配合,一大批卓越园长被培育出来,一拨拨青年教师扛起了骨干的责任,管理效能呈指数增长。
“从凡到不凡,就是一份热爱的距离。”作为南京一幼的灵魂人物,陆娴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陆娴敏眼中,担任园长的必要品质是“有趣”“会玩”,因为“如果没趣味,恐怕没法跟儿童做伴”。天性里随和的一面,使她不会纠结于琐碎环节的绝对正确;内心的坚定,又赋予了她带领团队劈波斩浪的勇气。她的热忱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让他们忙碌而有快乐、有包容、有朝气,和孩子们一样在玩中学,享受博物教育学习场域的馈赠——它的变幻与丰饶引导人跃跃欲试地融入,不知不觉完成了成长。
活力焕发的儿童博物馆,吸引了更多幼儿园抱着研究借鉴的态度前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扮演着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引领的重要角色,南京一幼对近20家幼儿园提供帮扶工作,看着孩子们游戏时投入的状态、结束时流连忘返的眼神,陆娴敏愈发觉得,博物教育任重道远。
“博物精神的培养并非一定要依托大规模的场地,教师如果有了博物意识,提升课程研究能力,即便没有儿童博物馆,也能开展博物教育。”陆娴敏建议,从许多被浪费的科学发现室着手,以博物课程为引领,空间有限的园所也能寻求从无到有的突破。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唤醒。对细节的敏感判断,源自人本位的省思。闲暇时,陆娴敏喜欢写写文章。她描述育人视域中的“凝视”,是带着欣赏与享受观察孩子,字里行间潺湲着一种诗意。抓住每一个珍贵的教育情境,考验的实际是教师能否放慢脚步,深深凝视当下。课程如同散落的珍珠,用科学的教育观打磨,才能串起一条润泽的项链。而其中每一颗的价值,就是育人者那发自内心的目光,在凝视的小小时刻,博物意识无界生长。
这里是游戏的城邦。与南京一幼儿童博物馆血脉相连的,既有将之创造成形的掌舵人和管理者,又有不懈实践的幼儿教师,还有一代代绘出成长轨迹的孩子们。如同社会学中“场域理论”所诠释般,人的每一个行动均受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无论是物理环境、他人行为抑或诸多相关因素,都赋予这座办在幼儿园的儿童博物馆一种特质:是博物馆,又不止步于博物馆,形成自然生长的学习场域,围绕着博物精神的根本价值——那是对万事万物保持的好奇与热爱,在探索中走向广博与精深。
打造儿童体验的游戏场
昏暗的灯光,黑漆漆的展厅,固定的陈列形式……提起博物馆,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跳出类似景象。可是,这样的环境难以调动低龄儿童的兴趣——从一张张意兴索然的小脸上,你会发现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学习价值并不充分。
如何激发孩子对博物馆的热爱?20余年前,问号盘桓在陆娴敏心中。时任南京一幼园长的她试图突破瓶颈,让幼儿园的娃娃们也能汲取养料,将目光锁定在“儿童博物馆”上。由于面向群体的特殊性,儿童博物馆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好奇,其他博物馆禁止的触摸恰恰是被鼓励的法则,如今世界各地已有成百上千家在运营,而我国有着类似属性的场所凤毛麟角。既然少有人涉足,不如尽幼儿园的绵薄之力,打造一间缩微的儿童博物馆!怀揣殷殷期盼,陆娴敏开始了漫长的求索。
起初缺少场地,她就从一个120平方米的房间开始,以“根”为主题,将日常看不到的植物根部放大。对孩子来说,地下的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唤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系列与“根”相关的科学探究和艺术创作活动,构成了小小的博物角。成功经验给了陆娴敏信心,于是,当省教育厅特批南京一幼创办国际部的机缘到来时,她牢牢抓住拓展场地的契机,利用新落成的南京学前教育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交中心”)推进博物馆建设。
教研岗位的历练,令陆娴敏在打造博物馆时尤其崇尚慢教育理念,“不急不躁,让老师们慢起来,让领导班子慢起来”。这一主张也为伴随她共同“战斗”的倪琳所认同:“慢并非拖沓、懒散,而是为了充分的积淀、学习,厚积薄发。”
与南京一幼,倪琳有段奇妙的缘分。40多年前,倪琳在此度过幼年欢乐时光,后来就像歌中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倪琳走上一幼教师的岗位,一步步成长,直到接过陆娴敏手里的接力棒,出任南京一幼总园园长,陆娴敏则承担起支部书记的职责。命定般的如影相随,让倪琳遵循一幼慢的调性——从儿童成长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博物馆的每个块面,最终的定位是打造研究的实验场,“在其中观察和追踪儿童的发展,亲历儿童学习的过程”。
踏入南京一幼,你大概会以为误入城市深处的森林花园,蓊蓊郁郁的绿植交错,国交中心的砖色楼宇静静伫立。一至二层,正是孩子们的博物乐园。
梳理海外考察经验,她们发现几乎所有著名的儿童博物馆都有两个区域,一是阅读区,一是安全区。基于对阅读方式的思考,一整层的童书体验馆应运而生。在情境阅读区,凹凸不平的草地、清澈的小溪、有趣的木屋,孩子们仿佛身处大自然中,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愉悦。制作区,孩子们亲手做一本属于自己的图书,讲述五彩斑斓的幻想故事。童话屋和小剧场,中大班孩子探讨、合作,表演对童书的理解。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浸润着童心,也向前来参观的成人诠释着科学的儿童教育方式。
遨游出书的海洋,来到由7个临展和常设主题组成的主题探索馆,安全自护正是其中重要的常设馆。在游戏中进行换装大比拼、寻找隐藏火源、模拟救火情景,不仅锻炼了应急避险的技能,还增强了职业体验感,用倪琳的话说,孩子们体验到的是“一种深刻的生动”——用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式,将安全自护的内容逐渐内化。
对学习状态的关注,往往植根于营造学习场域的温情,将每个儿童装在心里,才能用适宜的方式将他们带入分享与体验中。从模仿到完成本土化创造,陆娴敏和倪琳体味过太多艰辛。没有儿童博物馆职业设计师、缺少配套、买不到需要的材料,无数环节的困境逼着她们探索和成长。就连大门口的一张地图,都严格贴合儿童认知方式十几易其稿。
“打造博物馆的过程,是一个开放自我的过程,思路必须广博。”陆娴敏说。她积极邀请专家互动,大胆迈出幼教圈:艺术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美术工作者……都踏入一幼的大门,畅谈理想中儿童教育的样貌,也为博物馆的建设出谋划策。交流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教师们,让陆娴敏愈发坚定开门办园的方向。
学习方式的变革
纸是如何制作的?怎样用沙子作画?工具有哪些种类?……有了儿童博物馆,小脑袋瓜里千千万万个问号有了更多求解的路径。
陆娴敏和倪琳清楚,如果只是单纯建成物理空间,那么一幼的儿童博物馆会同许多场馆一样归于沉寂。教育需要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无界的追求将学习资源链接、整合、融通,支持孩子们完成宽度和深度的经验进阶。
她们由引领与实施园本课程出发, 建构了小、中、大班几十个博物馆课题,追求打造“活的儿童博物馆”。大班孩子对恐龙非常感兴趣,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想把自己的经验留给弟弟妹妹,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了建造恐龙主题馆的期待。他们和家长一起探访其他博物馆学习恐龙展区的布置,申请了一个房间,开始了策展工作。从墙面到地面,从内容筛选到呈现方式,孩子们都亲自“操刀”。第一届恐龙馆的小策展人毕业后,其后的大班孩子又接续上来。恐龙馆的资源变成了传承的园所课程文化,孩子、老师、家长都参与其中,彼此影响,产生了课程研究场的鲜活能量。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让教师们牢牢达成了共识——儿童才是博物馆的主人。“我们的博物馆是有生命的。生命来自儿童,来自儿童的发展需求。”倪琳自豪地表示。在她看来,儿童有100种语言,也意味着儿童有100种学习方式,教育研究需要由静态过渡为动态。儿童创建博物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参与收集材料、创设环境、制定规则、拓展内容等,使主动学习真正地发生。 经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博物馆化作一种新的学习样态,已经超越了文本自身承载的内容。多年前探访美国的巧克力工厂时,陆娴敏看到一条博物馆般的隧道,有聲有色地展现出巧克力的“前世今生”。孩子参观时兴味盎然,而她被其中的博物精神深深打动。她敏锐地意识到,儿童博物馆所蕴藏的博物精神恰恰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培养博物意识,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等能力会不断提高。
园所主干道上,两团绿云光影憧憧,那是繁茂的香樟树尽情舒展着身躯。一些枝条垂下来,存在安全隐患,园丁师傅把它们锯断,引发了一个班孩子的兴趣。孩子们围绕着香樟展开探究:为什么要锯断树枝?被截断的香樟树枝有什么特点?香樟树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探究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班级内建造了一个小小的香樟博物馆。
“儿童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的学习是综合的。”对记者讲完这段故事,倪琳如是总结道,即便是微小的活动,也需要博物意识来支撑。“当前许多幼儿园缺失了内涵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我们做博物馆教育,也是希望能够回到教育的原点,返璞归真。”
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表达创造。20个大字,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带领一幼团队凝练出的博物精神。以广阔的格局来运筹,才能将充足的经验囊括入博物馆的学习场域,让陆娴敏在抉择时更加坦然。比如面对AI教育的时代命题,陆娴敏的策略是“用开放的思路去接纳,用专业精神去把握”。在国交中心成立后的一年里,她并没有急于引入AI技术,直到邂逅志同道合的企业伙伴,研发出符合幼儿教育逻辑的产品,才有了AI空间的落地。
看似跨界的合作,满足了10后“数字原住民”的真实需求。背后是陆娴敏对博物精神一脉相承的期待:“无论科技世界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要孩子们永远葆有对世界的热爱之心、保持积极探究的不泯童心,都能以强者的姿态面对。”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如今,假期出游的时候,博物馆总是一幼教师必然造访的处所。博物精神已经渗透到幼儿园的角角落落,贯穿在日常的教育和生活方式中。
主抓青年教师培训的倪琳感触颇深:有“跳出幼教看幼教”的陆娴敏做榜样,世界就是广阔的书本,教师的学习兴趣被持续点燃。建设恐龙馆时,教师主动利用周末自费去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学习,并带回录下的音视频和儿童分享,“让自己先‘博’起来,做一个具有博物意识的教师”。
这种转变使得课程意识在教师头脑中深深扎根,擦亮了“看见”的眼睛。许多教师告诉她们,几年博物馆教育开展下来,自己的儿童视角发生了改变,“真正能够看见儿童了”。打破活动靠预设的思维定式,教师们蹲下身倾听儿童的心声。“他们能够认可儿童的不成熟,认可在发展过程中等待儿童,认可儿童的需求,尊重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倪琳的言语里满是欣慰。
当教师能够充满信任地放权给孩子,管理者也能够赋权教师,将自上而下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主动需求。旁人眼中,南京一幼的管理氛围令人欣羡,既有魅力强大的领军人物,又有严谨踏实的教科研精英。陆娴敏和倪琳更相信,相互成就的关系最美妙。20多个春秋的勠力配合,一大批卓越园长被培育出来,一拨拨青年教师扛起了骨干的责任,管理效能呈指数增长。
“从凡到不凡,就是一份热爱的距离。”作为南京一幼的灵魂人物,陆娴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陆娴敏眼中,担任园长的必要品质是“有趣”“会玩”,因为“如果没趣味,恐怕没法跟儿童做伴”。天性里随和的一面,使她不会纠结于琐碎环节的绝对正确;内心的坚定,又赋予了她带领团队劈波斩浪的勇气。她的热忱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让他们忙碌而有快乐、有包容、有朝气,和孩子们一样在玩中学,享受博物教育学习场域的馈赠——它的变幻与丰饶引导人跃跃欲试地融入,不知不觉完成了成长。
活力焕发的儿童博物馆,吸引了更多幼儿园抱着研究借鉴的态度前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扮演着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引领的重要角色,南京一幼对近20家幼儿园提供帮扶工作,看着孩子们游戏时投入的状态、结束时流连忘返的眼神,陆娴敏愈发觉得,博物教育任重道远。
“博物精神的培养并非一定要依托大规模的场地,教师如果有了博物意识,提升课程研究能力,即便没有儿童博物馆,也能开展博物教育。”陆娴敏建议,从许多被浪费的科学发现室着手,以博物课程为引领,空间有限的园所也能寻求从无到有的突破。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唤醒。对细节的敏感判断,源自人本位的省思。闲暇时,陆娴敏喜欢写写文章。她描述育人视域中的“凝视”,是带着欣赏与享受观察孩子,字里行间潺湲着一种诗意。抓住每一个珍贵的教育情境,考验的实际是教师能否放慢脚步,深深凝视当下。课程如同散落的珍珠,用科学的教育观打磨,才能串起一条润泽的项链。而其中每一颗的价值,就是育人者那发自内心的目光,在凝视的小小时刻,博物意识无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