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送暖,草色欲燃。3月16日,在全国政协会议闭幕的第二天,踏着早春的暖阳,我们如约来到了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这是一次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和凝聚力量的大会!能够参加此次大会,我倍感光荣,深受鼓舞!”谈到参会的感受,李校长兴奋不已。作为一名资深校长,她非常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问题。在采访中,李校长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目前,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德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在落实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李校长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呈现出多元趋势甚至偏差;二是德育的内容、过程、手段都比较抽象;三是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凭经验开展德育活动,随意性、说教性较强;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首先落实在个人素养和行为习惯上,然后逐步扩展到家國情怀,目前很多学校的做法存在倒置的现象;五是缺少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气质,融化于涵养的有效手段,多停留在规则强化、特定条件下的遵守等表层效果;六是目前的学生父母多为互联网快速发展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代,意识形态的防范意识较弱,导致学校教育功能减弱;七是学科德育、全员育人等贯彻落实不够充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途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的融合度还存在分离现象;八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的认识还存在差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首先要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
针对在落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李有毅校长认为,学校首先要从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具体说来,可以从八个“化”入手。
一是传播渠道规范化:规范媒体和信息文化市场,促使价值引领和经济利益协同发展。二是培育途径课程化:开发系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纳入国家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加强培训。三是培育践行活动化:建设更多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基地,开发更多的实用的德育实践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四是师德建设日常化:从细节行为到意识理念,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养。五是培育环境联合化:加大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家风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强化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六是学科渗透无痕化:结合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强化立德树人和全员育人的理念,加强学科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七是辅助途径多样化:加强网络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是学科德育纲要时代化:目前虽有各学科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但普及宣传还需加强,同时还要更新部分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力量。”
李有毅校长认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的自身建设固然重要,但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立体的方式和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跟上时代。
在谈到家校协同育人时,李校长表示:“第一,可以开展全国性的颂家训、立家规、传家书的活动,这也是传承文化、稳定社会的方法;第二,将传统节日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支点,在全社会营造传统节日氛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引导;第三,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课程课时,尤其是社区劳动和公益服务课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爱国之情。”
此外,李校长还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寻找专业资源对于大多数学校还是比较困难的。”李校长建议,应加强社会各行业专业力量参与办学的顶层设计,明确企事业单位在教育方面的社会责任和目标要求,推动其主动进入教育领域,共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政协会议已经闭幕了,但是首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李校长却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除了做好校长工作外,李校长还将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参与相关调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关注与教育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怎样培养智慧和精神双成长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社会、家庭、学校怎样协同育人,环境教育问题,等等。
“这是一次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和凝聚力量的大会!能够参加此次大会,我倍感光荣,深受鼓舞!”谈到参会的感受,李校长兴奋不已。作为一名资深校长,她非常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问题。在采访中,李校长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目前,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德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在落实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李校长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呈现出多元趋势甚至偏差;二是德育的内容、过程、手段都比较抽象;三是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凭经验开展德育活动,随意性、说教性较强;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首先落实在个人素养和行为习惯上,然后逐步扩展到家國情怀,目前很多学校的做法存在倒置的现象;五是缺少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气质,融化于涵养的有效手段,多停留在规则强化、特定条件下的遵守等表层效果;六是目前的学生父母多为互联网快速发展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代,意识形态的防范意识较弱,导致学校教育功能减弱;七是学科德育、全员育人等贯彻落实不够充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途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的融合度还存在分离现象;八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的认识还存在差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首先要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
针对在落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李有毅校长认为,学校首先要从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具体说来,可以从八个“化”入手。
一是传播渠道规范化:规范媒体和信息文化市场,促使价值引领和经济利益协同发展。二是培育途径课程化:开发系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纳入国家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加强培训。三是培育践行活动化:建设更多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基地,开发更多的实用的德育实践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四是师德建设日常化:从细节行为到意识理念,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养。五是培育环境联合化:加大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家风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强化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六是学科渗透无痕化:结合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强化立德树人和全员育人的理念,加强学科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七是辅助途径多样化:加强网络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是学科德育纲要时代化:目前虽有各学科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但普及宣传还需加强,同时还要更新部分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力量。”
李有毅校长认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的自身建设固然重要,但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立体的方式和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跟上时代。
在谈到家校协同育人时,李校长表示:“第一,可以开展全国性的颂家训、立家规、传家书的活动,这也是传承文化、稳定社会的方法;第二,将传统节日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支点,在全社会营造传统节日氛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引导;第三,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课程课时,尤其是社区劳动和公益服务课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爱国之情。”
此外,李校长还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寻找专业资源对于大多数学校还是比较困难的。”李校长建议,应加强社会各行业专业力量参与办学的顶层设计,明确企事业单位在教育方面的社会责任和目标要求,推动其主动进入教育领域,共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政协会议已经闭幕了,但是首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李校长却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除了做好校长工作外,李校长还将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参与相关调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关注与教育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怎样培养智慧和精神双成长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社会、家庭、学校怎样协同育人,环境教育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