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异形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pgx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湛江市,与上海市、浙江省的宁波市、福建省的福州市相似,土木工程的地基大都属于软土地基;本文以湛江市××大厦异形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为例,介绍了软土地基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
  一、工程概况
  湛江市××大厦,主楼27层,裙房4层,地下室2层,基坑占地面积约8300㎡,裙楼部分基坑挖深10.9m,主楼部分基坑挖深12.1m,属一级基坑工程。基坑西面临近重要的市政交通干道,路面下有较多市政管线(主要有Φ2460mm的合流管、Φ900mm的供水管、Φ700mm的煤气管等)。
  二、围护方案的选择
  基坑工程属临时性围护结构。基坑工程设计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造价、施工、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因大厦基坑周边环境比较复杂,有临近路需要保护的道路及其市政管线,同时基坑南侧4.5m处的证券交易所需要在开挖阶段予以重点保护,东侧为邻近小区的住宅,需要考虑基坑施工及开挖阶段对居民楼和居民的影响。经详细勘察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围护形式。
  选择钻孔灌注桩的围护形式的原因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比较成熟,作为围护桩其围护刚度略低于地下连续墙、强于SMW工法,但其造价要比地下连续墙低的多。另外,由于施工场地大、有利于鉆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处理,可大大减少污染。
  根据基坑实际情况,在10.9m挖深位置处围护桩采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Φ950@1150的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3.1m,插入坑底以下12.2m,进入到优势土层。在11.5m挖深位置处,围护桩采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Φ1000@1200的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4.2m,插入坑底以下13.3m,也进入到土层。
  三、止水帷幕的选择
  场地第二层各亚层土为粉性及砂性土,砂性较重。广泛分布在2.0~10.3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基坑开挖深度刚好穿越此范围,故需要采取可靠的止水帷幕和降水措施。如处理不好,基坑开挖极易产生坍方、流砂等现象,设计考虑在钻孔灌注桩外侧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与双轴水泥土搅拌桩相比,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比较容易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尤其在砂性土较重的土层中,这些优点更加突出。另外,水泥土搅拌桩本身也有一定的挡土作用,可增加围护体的整体挡土效果。止水帷幕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为Φ650@450,桩长19.8m,进入到优势土层。
  四、内支撑方案的选择
  由于基坑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基坑面积比较大,体形较复杂,因而基坑支撑考虑采用二道混凝土支撑的形式,一方面混凝土支撑整体刚度较大,能较好地控制基坑的变形,另一方面混凝土支撑比钢支撑布置灵活,也比较符合本基坑体形复杂的特点。考虑到本基坑的面积很大,为方便挖土提高挖土效率,支撑设计采用圆环结合角撑的形式。
  圆环结合角撑的支撑形式确定后,结合基坑特点,提出了3种有效支撑布置方案进行分析比较,3种支撑方案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方案一开挖面最大,非常利于基坑挖土,并且大圆环处轴力较大,弯矩较小,对于圆环这种受力构件来说也是非常理想的,但由于圆环未完全封闭之前无法形成受力体系,因而支撑的形成时间特别长,对基坑非常不利,并且施工难度也最大;方案二在3个方案中圆环直径最小,不利于挖土,并且圆环处弯矩及支撑其它部位弯矩都比较大,对于混凝土支撑来讲非常不经济的;与前两个支撑方案相比,方案三的开挖面虽比方案一少一些,但不多(因为右侧还有个边角撑形成的空洞),但杆件受力情况却是3个方案中最合理的,非常经济。从支撑的形成时间及施工难易程度上看,也比较理想,因此方案三是最佳支撑方案。
  方案三的基坑支撑系统由桩顶联梁、环形梁、角撑及辐射状腹杆组成。整个支撑系统支承于钢结构立柱上,钢结构立柱用4根角钢焊接而成,插于立柱桩或工程桩中。支撑采用爆破法拆除。
  五、结构计算
  (1)围护桩的计算
  ①基坑面土压力计算,基坑面土压力水土分算,土压力取主动土压力,根据各层土的c、Φ值按Rankine土压力理论计算。
  水土分算公式为
  Pa=[q+]Ka-2c- (1)
  式中,Ka =tan2(45°-Φ/2);其余符号的含义和单位同前。
  ②刚度计算 基坑面开挖深度以下的作用按弹簧模拟,弹簧刚度按“m”法模式计算。
  ③计算工况选择 围护结构计算主要考虑以下工况:基坑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施工完第一道支撑并开挖至第二道支撑底;施工完第二道支撑并开挖至底板;完成底板标高处换撑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完成地下室二层楼板标高处换撑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④工程抗管涌安全系数计算 工程抗管涌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土体浮重度,Kn/m3;为水的重度,Kn/m3;hw为地下水位埋深,m;H为基坑开挖深度,m;D为围护结构入土深度,m。
  ⑤围护体主要计算结果
  a.10.9m挖深围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按砂土,安全系数KL=1.764;按黏土,安全系数KL=2.499。
  b.12.1m挖深围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按砂土,安全系数KL=1.941;按黏土,安全系数KL=2.762。
  (2)支撑计算 支撑系统按平面受力的框架进行分析,四周作用有均匀的支撑力。
  基坑开挖后,四周地面均没有出现明显开裂,东侧居住房屋及地下管线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基坑四周共埋设了9根深层测斜管,实侧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第二道支撑附近,但均未超过28mm,与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六、竣工后总结
  1、由于处于市区繁华地段,周边建(构)筑物及道路对变形极其敏感,选择内支撑,出土虽然困难些,但从偏于安全的角度来说,还是适宜的。
  2、通过整个过程的基坑监测,各工况的监测数据都在可控范围,说明设计及施工方案较为成功。
  3、基坑第二层各亚层土砂性特别重,基坑设计采用Φ650@450mm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现场施工效果非常好。为方便施工挖土,基坑支撑设计采用直径达73m的圆环结合边桁架角撑的受力形式较为合理,这种支撑形式既方便挖土,又可缩短施工工期。为避免大直径圆环容易产生的扭转和弯矩,对基坑挖土施工要求非常高,为此必须采用分层、避免大直径圆环容易产生的扭转和弯矩,对基坑挖土施工要求非常高,为此必须采用分层、分块、对称开挖土层的方法,这种开挖土层方法对大直径圆环的轴向受力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作者简介:
  丁穗平,广东湛江人,1964年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丁穗平(身份证:4401061964050518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市住宅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噪声源较多较大,居住区噪声污染也逐步加重,尤其是交通噪声带来的各种扰民现象层出不穷,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以人为本的现代居住空间环境应该是规划建筑师应尽的责任。为此本文结合住宅区声污染带来的危害,研究优化住宅区声环境的建筑布局,列举一些建筑布局的优化方法,以期指导住宅建筑设计,试图将
期刊
摘要:为了满足居住者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诉求,当今许多的住宅景观设计中运用大量传统空间元素。本文从传统居住空间元素所蕴含的艺术、技术和文化价值展开论述,并着重对传统居住空间元素在当代住宅小区的继承方面谈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住宅景观设计;居住空间;传统元素;传承  1、传统居住空间元素  1.1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  《考工记》《营造法式》和《园治》等古建筑书籍是近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传统建筑的研究中,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展现的相对较为全面。其中的设计为大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如何正确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灵活的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是值得建筑师们深思和研究的。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碰撞;文化;民族;风情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不难发现,中国俨然成了世界建筑的试验场,很多的建筑大师纷纷来此实践或试验他们的思想与研究成果,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朝着多层及高层建筑不断发展,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对于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近些年来地震灾害发生的频繁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居民的住房安全。  关键词: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因而造成了城市用地的紧张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地快速发展,现代化社会的居民喜欢消费,那么城市将不断地开发以消费为主的商业空间,也就是所谓的综合性商业建筑。这种商业建筑不但可以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现代社会;综合性商业建筑  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综合性商业建筑所具备的功能已经不单单是购物了,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场所,可以让人们不但可以消费,而且可以享受到消费的乐趣。因此,在打造综合性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该工程的空调设计,给出了空调主要设计参数、空调系统形式;并根据使用效果总结了设计经验。  关键词:商住小区;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商住小区,本设计用地总面积3831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045.31平方米。,场地内分布有5幢23层的高层住宅、2栋写字楼及1~3层的裙房商业及一栋四层幼儿园,其中:高层住宅塔楼高度均约69.95~71.25m。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商业建筑也迅速崛起,成为了人民生活起居的一部分,在商业建筑中餐饮设计尤为关键,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国策的进行,生态的理念融入到了各个领域当中,本文就商业建筑中生态餐饮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商业建筑;餐饮设计;设计方法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商业建筑中的餐饮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对商业建筑餐饮产品进行设计,降低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为商
期刊
摘要:供配电设计在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技术以及经济合理的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或大型的公共建筑,是用电的大户,同时也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地方,若供配电设计不合理会造成触电身亡,严重时引起火灾,损失严重。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某建筑工程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供同行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  在中国,根据有关规定,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10层及10
期刊
摘要:本文就五星级酒店建筑的供配电设计进行了探讨,结合了五星级酒店建筑工程的实例,对五星级酒店的负荷分类和五星级酒店工程的电力供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几个常用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五星级酒店建筑;供配电设计;方案;要求  0 引言  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电气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除了保证满足电气负荷要求和做好供配电线路设计外,设计时还应注意采取措施做好系统的防雷及防雷
期刊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和一般原则,对于设计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1、概述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除了数量上的持续增加,其对建筑结构、功能、舒适度、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以至于高层建筑的功能、结构和类型等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总之,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物的综合性能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