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课外作业是一个重要切入口。有效性的数学课外作业可以把学生从繁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自主选择、探索创新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在新课堂观下的新课外作业观呈现给学生的应是开放的、整体的和多元的。那么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呢?
一、课外作业设计趣味型,让学生热爱学习
内容是课外作业的核心,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外作业的内容上下功夫,使课外作业更加生活化、趣味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如,一年级教学中,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这一课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数的理解和巩固,把枯燥的1—9这9个数字设计成有趣的画画作业:教师先讲明白作业布置的要求,请小朋友们用学会的数,在自己的家里找一找這9个数,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画出来。由于此道题目很开放,一般的学生就会想方设法的去画这9个数字,比如1张桌子,2个卧室,3只手机……在后面的课堂上教师展示了学生的作业,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笑容满面,虽然画法各不相同,画的美观也不一样,但学生们真真切切地在生活中体会到了这9个数。这样的课外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作业设计灵活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要灵活多样。
1.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分层性
根据各层面学生学习上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这样设计会对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
例如在教完《圆的面积》这一节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低: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半径6米,求它的面积。
中:公园圆形花坛周长157米,求它的面积。
高:一只山羊被主人用8米长的绳子栓长着青草的长方形院子的木桩上。请问小山羊能吃光所有的青草吗?为什么?它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
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我们既要让差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
2.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开放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强调标准答案,答案可以不是惟一的。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像力和创新性思维。在开放式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多起点的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课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道题目,“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作业设计延伸性,让学生拓宽视野
我们的数学课本都是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科学而严谨。然而数学知识来源是生活,如果能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则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这一课前,我布置学生课前作业: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并把有关长方体的知识搜集起来,在上课中进行探讨。学生们在家里纷纷找有关长方体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资源。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又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和制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中感悟创新设计在生活中的魅力和数学美。这样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类型,设计多元、有效的练习是个长期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的课外作业多一点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确能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去对待它,学生也会多途径、积极地去探索。我们一定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内容丰富有趣,富有创意的作业。
参考文献:
[1]陈燕.小学数学作业中如何实施增效减负[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4).
[2]曹宇.浅析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3(4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在新课堂观下的新课外作业观呈现给学生的应是开放的、整体的和多元的。那么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呢?
一、课外作业设计趣味型,让学生热爱学习
内容是课外作业的核心,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外作业的内容上下功夫,使课外作业更加生活化、趣味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如,一年级教学中,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这一课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数的理解和巩固,把枯燥的1—9这9个数字设计成有趣的画画作业:教师先讲明白作业布置的要求,请小朋友们用学会的数,在自己的家里找一找這9个数,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画出来。由于此道题目很开放,一般的学生就会想方设法的去画这9个数字,比如1张桌子,2个卧室,3只手机……在后面的课堂上教师展示了学生的作业,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笑容满面,虽然画法各不相同,画的美观也不一样,但学生们真真切切地在生活中体会到了这9个数。这样的课外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作业设计灵活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要灵活多样。
1.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分层性
根据各层面学生学习上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这样设计会对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
例如在教完《圆的面积》这一节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低: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半径6米,求它的面积。
中:公园圆形花坛周长157米,求它的面积。
高:一只山羊被主人用8米长的绳子栓长着青草的长方形院子的木桩上。请问小山羊能吃光所有的青草吗?为什么?它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
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我们既要让差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
2.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开放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强调标准答案,答案可以不是惟一的。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像力和创新性思维。在开放式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多起点的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课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道题目,“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作业设计延伸性,让学生拓宽视野
我们的数学课本都是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科学而严谨。然而数学知识来源是生活,如果能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则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这一课前,我布置学生课前作业: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并把有关长方体的知识搜集起来,在上课中进行探讨。学生们在家里纷纷找有关长方体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资源。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又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和制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中感悟创新设计在生活中的魅力和数学美。这样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类型,设计多元、有效的练习是个长期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的课外作业多一点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确能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去对待它,学生也会多途径、积极地去探索。我们一定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内容丰富有趣,富有创意的作业。
参考文献:
[1]陈燕.小学数学作业中如何实施增效减负[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4).
[2]曹宇.浅析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