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LMP1羧基端胞浆区介导端粒酶活化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B病毒LMP1羧基端胞浆区与端粒酶活化的关系.方法 利用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Dox)调控LMP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pTet-on-LMP1 HNE2,检测Dox诱导时细胞表达的端粒酶活性;将野生型LMP1表达质粒及其羧基端胞浆区、CTAR1功能域和CTAR2功能域分别缺失的表达质粒分别转染LMP1阴性的鼻咽癌细胞HNE2,观察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Dox诱导下,细胞表达的端粒酶活性较强;若HNE2细胞转染LMP1基因后,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完全缺失后,端粒酶活性明显
其他文献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3岁,工人,患者于1998年8月因咳嗽、咯痰并痰中带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左肺鳞状细胞癌,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与术前一致.术后未行放疗、化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125Ⅰ立体种植治疗头颈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永久性植入碘粒子125于头颈部转移瘤内,通过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方案,计算出有效等剂量区
LKBl是一种丝一苏氨基酸蛋白激酶的变异,多见于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错构瘤为主的肠道息肉症.同时可伴有其它类型的良性肿瘤,叫Peutz-Jeghers综合征.自从1998年被发现
目的介绍通过改变对直肠残端的处理方法,扩大了GF-1型吻合器的适用范围,应用吻合器进行越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方法自2000 ~2003年四年间我院为1 3例下段直肠癌病人采用"U"形套缝
膀胱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20岁以前很少.4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青少年多为肉瘤等非上皮性肿瘤,15岁以前上皮肿瘤少见.乳头肿瘤仅占移行上皮性肿瘤的2%,我院收治1例,报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