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初中学生的赏析能力不够,因此很难品味出诗词的优劣。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这些文化瑰宝。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不少学生在阅读诗词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情感,部分学生会用一些套路去辅助欣赏,如歌颂祖国、歌颂大好河山、表现忧国忧民之情等,然而这样的套路化分析并不是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适当介绍一些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处境,对其内心情感也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不少学生学习《水调歌头》时都会产生疑问,为何作者在这首词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是后半部分却转化为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呢?这样的话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似乎有所不同,作者的情感也似乎比较矛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等,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苏轼的个人创作风格。学生了解到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的中秋,因为作者和弟弟七年都没有见面,因此在词的前半部分表達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这自然是人之常情。联系作者的生平可以发现,作者生命的大半部分时间都处于贬谪之中,政治上不得意。但是苏轼本人的性格又具有散逸的特点,保持着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便不难理解这首词下半部分的转折了。诗人怀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自然不会让自己长期处于悲切和思念中,而是转而对月叩问人生。这无疑是一首很能体现作者性格特点的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并未套路化地处理这首词,而是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特点进而和作者形成情感呼应,更好地感受了这首词。
不少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都会发现在古诗词中有不少意象和典故。部分学生认为作者运用这些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让诗歌看上去更加风雅。其实不然,不少优秀的作者并非纯为用典,而是通过典故体现出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化地阅读诗歌,并分析该典故在诗歌中的作用。这样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如何锤炼语言,如何让典故意象和诗歌融为一体。
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诗歌中的意象典故。这首诗中的“茅屋”“秋”“秋风”“雨”等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也有不少与之有关的典故。如“茅屋”的意象便让人很容易想到隐居的生活,如陶渊明等人的作品中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意象,但是作者的隐居生活很显然少了几分安逸,少了和大自然融合之惬意,更多展现的是贫困无依的状态。“秋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取自《九辩》的有关于“秋”“秋风”的著名典故。作者在这里也沿用了意象典故中的说法,认为秋天给人苍凉之感。然而事实上八月的风还不会如此“萧瑟”,真正令作者感到寒冷的原因是“雨脚如麻未断绝”等因素。然而,即使处于这样的状态,作者最后也不曾忘记关心天下寒士。由此可见,作者先前运用“茅屋”“秋”“秋风”“雨”等意象典故的真正目的并非抱怨自己的贫穷,而是衬托出下文的心愿。如果在整体角度下阅读诗歌,便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围绕诗歌中的画面进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诗歌的场景。这样能促使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主要事物,感受到的诗歌内容也会更具形象性。
在学习《十五夜望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唯美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思考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的画面写下来,将其具象化。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想象中。如有学生尝试如此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在洁白的月光下,能看到树上休息着鹊鸦。原本庭院中应该十分安静的,但是我却似乎能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将桂花打湿了。在月光下,我抬起头来仰望天空,突然有了一种思念的感觉。”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作者在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后,突然就会有了思念的感觉呢?思考一下,这两者一为景物,一为心情,为何竟然能引发共鸣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更深入地思考诗歌的内容,感受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情感的把握、语言的斟酌、画面的描述这几个角度入手,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天补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一、了解创作背景,把握情感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不少学生在阅读诗词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情感,部分学生会用一些套路去辅助欣赏,如歌颂祖国、歌颂大好河山、表现忧国忧民之情等,然而这样的套路化分析并不是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适当介绍一些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处境,对其内心情感也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不少学生学习《水调歌头》时都会产生疑问,为何作者在这首词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是后半部分却转化为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呢?这样的话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似乎有所不同,作者的情感也似乎比较矛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等,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苏轼的个人创作风格。学生了解到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的中秋,因为作者和弟弟七年都没有见面,因此在词的前半部分表達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这自然是人之常情。联系作者的生平可以发现,作者生命的大半部分时间都处于贬谪之中,政治上不得意。但是苏轼本人的性格又具有散逸的特点,保持着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便不难理解这首词下半部分的转折了。诗人怀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自然不会让自己长期处于悲切和思念中,而是转而对月叩问人生。这无疑是一首很能体现作者性格特点的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并未套路化地处理这首词,而是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特点进而和作者形成情感呼应,更好地感受了这首词。
二、品析意象典故,锤炼语言
不少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都会发现在古诗词中有不少意象和典故。部分学生认为作者运用这些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让诗歌看上去更加风雅。其实不然,不少优秀的作者并非纯为用典,而是通过典故体现出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化地阅读诗歌,并分析该典故在诗歌中的作用。这样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如何锤炼语言,如何让典故意象和诗歌融为一体。
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诗歌中的意象典故。这首诗中的“茅屋”“秋”“秋风”“雨”等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也有不少与之有关的典故。如“茅屋”的意象便让人很容易想到隐居的生活,如陶渊明等人的作品中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意象,但是作者的隐居生活很显然少了几分安逸,少了和大自然融合之惬意,更多展现的是贫困无依的状态。“秋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取自《九辩》的有关于“秋”“秋风”的著名典故。作者在这里也沿用了意象典故中的说法,认为秋天给人苍凉之感。然而事实上八月的风还不会如此“萧瑟”,真正令作者感到寒冷的原因是“雨脚如麻未断绝”等因素。然而,即使处于这样的状态,作者最后也不曾忘记关心天下寒士。由此可见,作者先前运用“茅屋”“秋”“秋风”“雨”等意象典故的真正目的并非抱怨自己的贫穷,而是衬托出下文的心愿。如果在整体角度下阅读诗歌,便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三、描述唯美画面,放飞想象
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围绕诗歌中的画面进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诗歌的场景。这样能促使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主要事物,感受到的诗歌内容也会更具形象性。
在学习《十五夜望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唯美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思考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的画面写下来,将其具象化。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想象中。如有学生尝试如此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在洁白的月光下,能看到树上休息着鹊鸦。原本庭院中应该十分安静的,但是我却似乎能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将桂花打湿了。在月光下,我抬起头来仰望天空,突然有了一种思念的感觉。”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作者在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后,突然就会有了思念的感觉呢?思考一下,这两者一为景物,一为心情,为何竟然能引发共鸣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更深入地思考诗歌的内容,感受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情感的把握、语言的斟酌、画面的描述这几个角度入手,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天补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