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和他人交流,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小学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扬成语特色之帆,引自信表达之航”作为改变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一个切入点,以“尊崇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让成语文化扎根校园”为主导思想,创设了“课堂教学主要渗透,课外活动评价展示,家校携手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成语特色教育工作模式,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评价与展示相结合、活动与应用相结合。
我们把成语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2019年开始,将特色成语课程列入课表,选拔播音主持专业毕业、文化底蕴深厚的专职教师,在全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成语课,利用每日午间时光、各种比赛、成语大会进行讲故事、诵读展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成语特色教育,初步构建起“特色成语”的教育特色体系,旨在探究成语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培养“舌灿莲花、自信阳光”的孩子。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全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拓展成语故事。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提出的具体要求为纲,按年级梳理了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成语,打印成册,从中选择部分成语编成故事。编写时分年级、分层次,坚持“六性”:思政性、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实用性、思维性,让学生在听成语、说成语、读成语、悟成语、用成语的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要求教师灵活运用自编教材,适当、适时、适度地使用PPT和希沃白板,实现教学数字化。这样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让学生走进故事当中,与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囊萤映雪》时,首先播放车胤与孙康这两位古代读书人勤奋好学的动画故事:“囊萤”的主人公车胤小时候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的主人公孙康冬天经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他们不畏家境贫苦,坚持刻苦读书。当学生受到成语故事的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可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表达训练。学生兴趣盎然,争相讲述两位古人刻苦努力的故事,并受启发立志成为饱学之士。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讲得惟妙惟肖、娓娓动听,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1.教给学生“说”的方法。口语表达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如中年级在讲故事这个环节,我们分阶段进行指导:
初讲时,让学生按“说题—讲故事情节(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说说比喻义”这三步进行,重在有条理。第二次讲时,要求把故事情节讲生动、比喻义讲明确,还能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悟。第三次讲时,要求把故事简单化,用几句话讲清楚故事内容,用更多的时间来谈谈读了这则故事后自己的认识,重在谈体会。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信手拈来,把故事讲得流畅生动。
2.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口语表达强调双向互动,参与表达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3援教给学生“评”的方法。在注重“听”“说”双向互动的同时,我们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优点及时肯定,对不足之处认真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加以矫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场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如在教授《自相矛盾》后,老师这样评价:“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演讲时很自然,讲得很生动,值得表扬!孩子,再想一想,如果你只说你的盾好,会不会有人买?很显然是不会的,一定要把盾哪里好、优點是什么讲出来,如‘材料好’‘质地坚固’等,这样才有人愿意购买。要把自己想成一名销售员,去出售矛和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评价,起到了激发、激励和唤醒的作用。
古人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并非是单方面原因所致,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有责任。我校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为孩子拓展更为广阔、更能够自主参与的口语表达空间,让孩子真正获得有效训练。
1.在家庭生活中渗透口语表达训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重视、参与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影响很大。我们在家庭中开展“我给妈妈讲故事,妈妈和我共成长”的活动,每天茶余饭后,孩子给妈妈讲故事,妈妈是忠实的听众。在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家校进行有效互动,加大了对生活当中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
2.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给口语表达提供了源头活水。我们设立小记者站,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联系采访、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我们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口语练习,比如让学生用成语谈谈自己的感想,对近期的热点新闻有何看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多用成语,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这样,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深入生活,和各种人交流,拥有了丰富的表达和锻炼机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表达奠定了基础。
我们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进课堂,为孩子搭建舞台,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1.编排成语剧,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儿童的世界是童话世界,一戴上头饰、一进入表演,无论扮演者本人,还是其他小朋友的眼里,他就是故事中某个角色了。如果把一堂课看成一场“戏”的话,那么,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而教师则担当着导演的职责。教师通过各种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角色,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创造发挥,从而演出一场生动活泼的戏剧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参与心理,还能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在表演中提高说话水平和理解能力。
2.举办各种有趣的比赛,让学生个性得以绽放。我校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如“涵国学之气,展少年风采”的成语故事大赛,“学成语,长智慧;用成语,赞英雄”主题成语特色系列活动,还有疫情期间的线上“云端成语故事,点亮童年梦想”的活动等,旨在让孩子站在万人中央,面对不同的眼神、表情,逐渐战胜内心的恐惧,让孩子的天性在万众瞩目之下得到解放,培养孩子将来敢于面对公众、坦然镇静的心态。
1.特色文化营造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学校打造成语特色文化校园,让校园每个地方都充满智慧,让每一面墙壁传播成语文化,走在校园内如同徜徉在成语的海洋之中。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必将深深扎进他们的心中,听说读写成语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学校创作了集正阳人智慧的《正阳少年说》,以成语诗的形式对孩子们做人、做事、行为、礼仪、学习、理想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希望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勇挑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扎扎实实从每件小事做起,做一个生龙活虎、有志竟成的正阳少年。
2.丰富多彩的成语活动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每天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时,学校别具一格的《开讲啦》就拉开了帷幕。《开讲啦》把成语故事的表演与四种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起来,成了正阳街小学最动听的一首晨曲。《完璧归赵》《少年中国说》《不忘初心》《義无反顾》《滥竽充数》《枕戈待旦》……一个个成语故事留住了上学、上班师生的脚步,孩子们在“开讲啦”这个舞台上大胆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一年一度的成语大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成语的无限乐趣和博大精深。成语剧汇演、成语竞猜、成语专题讲座、成语故事大赛、成语诵读大赛等各种活动成为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
故事滋养心灵,表达提升自信。我们用成语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中华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孩子们在成语文化中提升的不仅是口语表达能力,更能收获有韵味的生活。我们坚信:成语成识、成语成诗、成语成事、成语成人、成语成才、成语成功。让我们扬成语特色之帆,引自信表达之航,撷成语之精粹,让少年梦想飞扬!
(作者单位: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小学)
我们把成语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2019年开始,将特色成语课程列入课表,选拔播音主持专业毕业、文化底蕴深厚的专职教师,在全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成语课,利用每日午间时光、各种比赛、成语大会进行讲故事、诵读展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成语特色教育,初步构建起“特色成语”的教育特色体系,旨在探究成语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培养“舌灿莲花、自信阳光”的孩子。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给兴趣:持我兴来趣,故事教材寻。
在全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拓展成语故事。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提出的具体要求为纲,按年级梳理了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成语,打印成册,从中选择部分成语编成故事。编写时分年级、分层次,坚持“六性”:思政性、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实用性、思维性,让学生在听成语、说成语、读成语、悟成语、用成语的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要求教师灵活运用自编教材,适当、适时、适度地使用PPT和希沃白板,实现教学数字化。这样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让学生走进故事当中,与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囊萤映雪》时,首先播放车胤与孙康这两位古代读书人勤奋好学的动画故事:“囊萤”的主人公车胤小时候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的主人公孙康冬天经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他们不畏家境贫苦,坚持刻苦读书。当学生受到成语故事的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可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表达训练。学生兴趣盎然,争相讲述两位古人刻苦努力的故事,并受启发立志成为饱学之士。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讲得惟妙惟肖、娓娓动听,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给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教给学生“说”的方法。口语表达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如中年级在讲故事这个环节,我们分阶段进行指导:
初讲时,让学生按“说题—讲故事情节(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说说比喻义”这三步进行,重在有条理。第二次讲时,要求把故事情节讲生动、比喻义讲明确,还能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悟。第三次讲时,要求把故事简单化,用几句话讲清楚故事内容,用更多的时间来谈谈读了这则故事后自己的认识,重在谈体会。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信手拈来,把故事讲得流畅生动。
2.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口语表达强调双向互动,参与表达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3援教给学生“评”的方法。在注重“听”“说”双向互动的同时,我们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优点及时肯定,对不足之处认真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加以矫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场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如在教授《自相矛盾》后,老师这样评价:“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演讲时很自然,讲得很生动,值得表扬!孩子,再想一想,如果你只说你的盾好,会不会有人买?很显然是不会的,一定要把盾哪里好、优點是什么讲出来,如‘材料好’‘质地坚固’等,这样才有人愿意购买。要把自己想成一名销售员,去出售矛和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评价,起到了激发、激励和唤醒的作用。
———给渠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古人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并非是单方面原因所致,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有责任。我校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为孩子拓展更为广阔、更能够自主参与的口语表达空间,让孩子真正获得有效训练。
1.在家庭生活中渗透口语表达训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重视、参与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影响很大。我们在家庭中开展“我给妈妈讲故事,妈妈和我共成长”的活动,每天茶余饭后,孩子给妈妈讲故事,妈妈是忠实的听众。在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家校进行有效互动,加大了对生活当中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
2.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给口语表达提供了源头活水。我们设立小记者站,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联系采访、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我们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口语练习,比如让学生用成语谈谈自己的感想,对近期的热点新闻有何看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多用成语,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这样,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深入生活,和各种人交流,拥有了丰富的表达和锻炼机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表达奠定了基础。
———给舞台:花径满香缘客扫,大门今始为君开。
我们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进课堂,为孩子搭建舞台,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1.编排成语剧,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儿童的世界是童话世界,一戴上头饰、一进入表演,无论扮演者本人,还是其他小朋友的眼里,他就是故事中某个角色了。如果把一堂课看成一场“戏”的话,那么,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而教师则担当着导演的职责。教师通过各种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角色,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创造发挥,从而演出一场生动活泼的戏剧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参与心理,还能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在表演中提高说话水平和理解能力。
2.举办各种有趣的比赛,让学生个性得以绽放。我校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如“涵国学之气,展少年风采”的成语故事大赛,“学成语,长智慧;用成语,赞英雄”主题成语特色系列活动,还有疫情期间的线上“云端成语故事,点亮童年梦想”的活动等,旨在让孩子站在万人中央,面对不同的眼神、表情,逐渐战胜内心的恐惧,让孩子的天性在万众瞩目之下得到解放,培养孩子将来敢于面对公众、坦然镇静的心态。
———养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1.特色文化营造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学校打造成语特色文化校园,让校园每个地方都充满智慧,让每一面墙壁传播成语文化,走在校园内如同徜徉在成语的海洋之中。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必将深深扎进他们的心中,听说读写成语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学校创作了集正阳人智慧的《正阳少年说》,以成语诗的形式对孩子们做人、做事、行为、礼仪、学习、理想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希望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勇挑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扎扎实实从每件小事做起,做一个生龙活虎、有志竟成的正阳少年。
2.丰富多彩的成语活动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每天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时,学校别具一格的《开讲啦》就拉开了帷幕。《开讲啦》把成语故事的表演与四种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起来,成了正阳街小学最动听的一首晨曲。《完璧归赵》《少年中国说》《不忘初心》《義无反顾》《滥竽充数》《枕戈待旦》……一个个成语故事留住了上学、上班师生的脚步,孩子们在“开讲啦”这个舞台上大胆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一年一度的成语大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成语的无限乐趣和博大精深。成语剧汇演、成语竞猜、成语专题讲座、成语故事大赛、成语诵读大赛等各种活动成为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
故事滋养心灵,表达提升自信。我们用成语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中华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孩子们在成语文化中提升的不仅是口语表达能力,更能收获有韵味的生活。我们坚信:成语成识、成语成诗、成语成事、成语成人、成语成才、成语成功。让我们扬成语特色之帆,引自信表达之航,撷成语之精粹,让少年梦想飞扬!
(作者单位: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