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包括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播载体、谈话与咨询载体,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化,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视作一个系统,并力图将其组成要素按某种结构方式建构成整体大于部分的有机体。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栽体;系统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主阵地,管理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
1、课程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主阵地
课程载体是指由学科教师通过组织课程教学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堂教学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主阵地。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载体两个主要方面。能否利用好这一载体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这一教育客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活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主阵地
活动载体是指主要由党团组织、教学部门、学生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影响的活动过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素质拓展的主阵地。高校的活动载体包括党团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载体具有目的性、参与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
利用好活动载体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二、要在环境条件认知的基础上建立明确的任务取向,体现社会、活动载体、大学生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第三、要及时将活动的各项原始材料归档整理,以便于传承工作经验。
3、管理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管理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是指学校行政系统将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具体化为行政指挥、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等方式,以规范和指引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活动过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管理活动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管理结合起来,渗透到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大学生行为的目的。
近些年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同时很多高校运用管理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管理载体的运用还是不够的,具体运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管理载体及其运用的研究,挖掘学生管理载体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大众传播载体是指教育者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向受教育者传播包含思想政治内容的信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活动方式。它主要包括三类形式:印刷媒介载体、电子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目前,我国高校内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校报、校刊、广播站、闭路电视、网络等,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面较广、辐射力较强、较完整的大众信息传播网络。
4、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
谈话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谈话载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一个或几个受教育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向其传导某种思想和观念,帮助其解决某种思想问题或认识问题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创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以个别谈心为载体,就是一个突破口。
心理咨询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心理咨询载体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心理调适,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活动方式。
作为针对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新近形成了心理咨询载体。它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心理调适,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活动方式。心理咨询载体的特点是:载体形式规范性和专业性强;咨询主要作用于人的内在心理,致力于人心理障碍的排除;咨询效果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问题的发现和澄清,其效果直接而显著。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系统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化,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播载体、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视作一个系统,通盘规划,统一布局,协调运行,否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大大削弱,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比如高校宿舍管理,首先,必须把宿舍管理放到整个学生管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其次,进行宿舍管理载体建设必须形成良好的结构。要将管理深化为育人,必须强化学生对制度和共同生活秩序的理解,强化在生活和行为细节上的自制力。这就意味着,不能只是在学生违反规定后作出处罚就行了,而是要有管理人员进行思想的引导和教育,还要建立宿舍园区学生自律组织,以进行自我教育。最后,必须考虑如何与其它载体形式的创新结合。比如,与活动载体相结合,举办寝室设计大奖赛、公寓文化节等活动;与心理咨询载体结合,将咨询引人宿舍园区;与其它管理载体相结合,建立以宿舍区、栋、单元组织及相应的学生党团组织;这样就不单纯依赖宿舍管理载体自身的活动,而是建立起不同载体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使载体系统产生更大的合力。
同样,高校宿舍管理如果只是管理载体单独运行,不借助于课程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的合力,那宿舍秩序必定混乱不堪,或者收效甚微。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必须系统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化的几点建议
1、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作为高校党政工作的重点来抓。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内容,通盘规划、统一布局、协调运行,从政策、制度、经费等方法予以保证,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2、把课程载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来抓。进一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予以充分的利用。精心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3、加强管理和疏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和谈话咨询载体的作用。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做到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各项落实到实处。
4、坚持"三贴进"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推进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的建设。在校园网站、寝室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特色建设,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阵地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理论与改革,2003 (6)
[2]程静:高校思想政治载体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袁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研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 (3)
作者简介:林正,男,湖南怀化人,汉族,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思政部书记兼副主任,副教授,从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方向:高校政治理论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栽体;系统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主阵地,管理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
1、课程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主阵地
课程载体是指由学科教师通过组织课程教学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堂教学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主阵地。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载体两个主要方面。能否利用好这一载体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这一教育客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活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主阵地
活动载体是指主要由党团组织、教学部门、学生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影响的活动过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素质拓展的主阵地。高校的活动载体包括党团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载体具有目的性、参与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
利用好活动载体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二、要在环境条件认知的基础上建立明确的任务取向,体现社会、活动载体、大学生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第三、要及时将活动的各项原始材料归档整理,以便于传承工作经验。
3、管理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管理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是指学校行政系统将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具体化为行政指挥、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等方式,以规范和指引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活动过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管理活动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管理结合起来,渗透到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大学生行为的目的。
近些年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同时很多高校运用管理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管理载体的运用还是不够的,具体运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管理载体及其运用的研究,挖掘学生管理载体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大众传播载体是指教育者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向受教育者传播包含思想政治内容的信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活动方式。它主要包括三类形式:印刷媒介载体、电子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目前,我国高校内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校报、校刊、广播站、闭路电视、网络等,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面较广、辐射力较强、较完整的大众信息传播网络。
4、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
谈话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谈话载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一个或几个受教育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向其传导某种思想和观念,帮助其解决某种思想问题或认识问题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创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以个别谈心为载体,就是一个突破口。
心理咨询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强化。心理咨询载体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心理调适,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活动方式。
作为针对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新近形成了心理咨询载体。它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心理调适,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活动方式。心理咨询载体的特点是:载体形式规范性和专业性强;咨询主要作用于人的内在心理,致力于人心理障碍的排除;咨询效果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问题的发现和澄清,其效果直接而显著。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系统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化,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播载体、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视作一个系统,通盘规划,统一布局,协调运行,否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大大削弱,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比如高校宿舍管理,首先,必须把宿舍管理放到整个学生管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其次,进行宿舍管理载体建设必须形成良好的结构。要将管理深化为育人,必须强化学生对制度和共同生活秩序的理解,强化在生活和行为细节上的自制力。这就意味着,不能只是在学生违反规定后作出处罚就行了,而是要有管理人员进行思想的引导和教育,还要建立宿舍园区学生自律组织,以进行自我教育。最后,必须考虑如何与其它载体形式的创新结合。比如,与活动载体相结合,举办寝室设计大奖赛、公寓文化节等活动;与心理咨询载体结合,将咨询引人宿舍园区;与其它管理载体相结合,建立以宿舍区、栋、单元组织及相应的学生党团组织;这样就不单纯依赖宿舍管理载体自身的活动,而是建立起不同载体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使载体系统产生更大的合力。
同样,高校宿舍管理如果只是管理载体单独运行,不借助于课程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谈话与心理咨询载体的合力,那宿舍秩序必定混乱不堪,或者收效甚微。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必须系统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化的几点建议
1、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作为高校党政工作的重点来抓。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内容,通盘规划、统一布局、协调运行,从政策、制度、经费等方法予以保证,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2、把课程载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来抓。进一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予以充分的利用。精心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3、加强管理和疏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和谈话咨询载体的作用。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做到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各项落实到实处。
4、坚持"三贴进"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推进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的建设。在校园网站、寝室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特色建设,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阵地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理论与改革,2003 (6)
[2]程静:高校思想政治载体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袁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研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 (3)
作者简介:林正,男,湖南怀化人,汉族,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思政部书记兼副主任,副教授,从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方向:高校政治理论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