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肾组织活检确诊的13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资料,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高尿酸血症组31例(23.7%),尿酸正常组100例(76.3%).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压发生率及蛋白尿程度高于尿酸正常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尿酸正常组(P均<0.05).根据牛津病理评分,高尿酸血症组患儿肾间质病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比尿酸正常组严重,而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当.根据Katafuchi评分,高尿酸血症组患儿肾间质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及肾血管病变的程度比尿酸正常组严重,而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管萎缩程度相当.结论: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临床表现更严重,主要体现在肾间质病理损伤方面.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1例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病例,探讨伊布利特在儿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诊治1例儿童慢-快综合征,结合病例特点与文献资料,总结分析起搏器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置入起搏器后,患儿的心动过缓得以纠正,存在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QT-c间期延长.伊布利特使患儿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消失,但QT-c间期进一步延长.伊布利特继续支持治疗1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复现,QT-c间期明显缩短;3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仍存在,但
目的探讨20例样本AB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微柱凝集法及盐水试管法进行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对ABO基因第1-7外显子及其上游启动子区域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1例样本通过家系分析可以确定其基因型(1例ABO*A2.01/ABO*B.01,1例ABO*A2.01/ABO*O01.01,1例A1.02/B3.04,2例B3.04/O.01.01、2例B3.02/O.01.02,4例Bw.12/O.01.01);3例样本在ABO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35_-18位的碱基缺失,
目的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IVIG无反应型KD住院患儿资料,根据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为CRP≥100 mg/L组和CRP<100 mg/L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热程、平均退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PLT)水平等.结果:共46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纳入本研究.CRP≥100 mg/L组29例,CRP<100 mg/L组1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
目的: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基于德尔菲法探索建立儿科微生态药物处方合理性点评规范的方法学,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合文本调研、文献研究法,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专家积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及权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共45名儿科医师和药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函询,两轮有效回收率为100%,权威系数均>0.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3和0.382.最终增加6个微生态药物处方合理性点评的专家建议.结论: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征询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协调程度较高,建立的方法学可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所致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异常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一系列浓度梯度MT(12.5、25、50、100、20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2 h后,并联合浓度为20μmol/L的PBDE-47染毒细胞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25μmol/L MT用于后续实验。实验分组为:溶剂对照组(0.5‰DMSO)、20μmol/L PBDE-47处理组、20μmol/L PBDE-47+
目的:探讨疑似头孢曲松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水平.方法:对1例疑似头孢曲松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疑似为使用头孢曲松后出现了轻度肝损伤,予以停用头孢曲松并保肝治疗后逐渐好转.结论:临床药师需要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关注,如果出现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及时评估,协同医师共同完成患儿的治疗.
目的:探讨以反复喘息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儿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首次就诊于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的2例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3月,选取临床资料报道完整的文献.结果:2例患儿因反复发作喘息,按正规哮喘治疗效果差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进一步检查2例患儿均无内脏转位,有鼻窦炎症状,病情稳定后电
目的观察半剂量荧光素钠造影剂对轻中度慢性肾病(CKD 1-3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月住院的77例肾功能正常及轻中度异常的慢性肾病患者,应用半剂量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造影(FAG)检查。测定造影前3 d内和术后1、3、7、30±1 d的肝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分析造影剂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77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27例,年龄53.5±9.6岁,只有1例发生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为1.30%。F
目的:探讨合并内耳畸形的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早期识别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的合并内耳畸形(伴或不伴脑脊液漏)的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共纳入10例患儿,男女比例9∶1,起病年龄7个月~14岁3个月(中位数7岁2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100%)、脑膜刺激征9例(90.00%)、头痛呕吐8例(80.00%)、惊厥2例(20.00%).9例伴有先天性神经性耳聋.8例伴有脑脊液耳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