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学校教育,首要前提就是要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此,武汉市吴家山第五小学积极创设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知识体系,努力打造一支智慧的、适合孩子成长的教师队伍。
用丰富的活动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
學校利用每周一职工大会时间,定期开展教师学习经验交流分享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每月定期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主题有“悦读阅千载,分享纷感恩”“奋斗有我,为爱发声”“悦读,阅文”等,全校100多位教师热情参与。还有教师培训返校后进行收获的分享、获奖后的经验分享等,让每一位教师都收获满满。
学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纽带作用,维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学校定期安排教师进行体检,密切关注教师的身体情况。工会组织深入到教师中,与他们接触交谈,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组织各种文体、培训等活动,在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室,为教师提供调整身心、疏导情绪的场所,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
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让教职工之间有互动,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激发了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集体活动带来的幸福感。“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大家携手共进,一起做有情怀的教师,一起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用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每周五下班后,学校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希沃”等软件系统的实操、“班级优化大师及电子班牌”的实践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希沃易课堂、希沃白板备课的综合运用等。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开展互动式课堂的能力。
学校坚持人才资源“引进来”,优秀成果“走出去”。如引进“黄鹤英才唐静名师工作室”,且多次举行“承五自文化,研高效课堂”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汇报课及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全方位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学校将以面对面磨课为主要特点的ITEC校本教研模式进一步改造升级,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例”教研模式。教研活动聘请语文、数学学科的特级教师,采用“专家指导备课-听课、评课”的模式,定期指导教师的校本研习。以学科组为单位,结合“微课例”教研形式,在全体青年教师中掀起线上、线下教学研讨的热潮。
一个学校能不能成为名校,不在于有没有先进的设备,而在于有没有一批教学技能精湛的教师。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一个有追求、能担负起学校发展的人。
用专家优质资源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学校遵循“老帮新,新促老”的理念,不仅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注重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学校将各学科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纳入培养对象,以“五个一”(拜一个师傅、精读一本书、上一节公开课、主持一次校级教研活动、完成一篇学科论文)的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培养活动。
学校每周五固定举行青教班培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毛齐明、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劳动模范李光杰、武汉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等多位专家学者,为学校教师开展了数次干货满满的培训。
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主要围绕教育心理学授课,比如点拨青年教师回到教学的原点,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从而达到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比如从学习的定义、类别和学习理论的基本流派三个部分对学习进行深入的阐述;又如围绕着“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两个话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还有行为主义、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和操作条件反应的应用,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等,每一次的教学讲座,毛教授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历程,运用丰富翔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
张汉强所长多次为学校青年教师带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儿童行为塑造的操作要领等,多次的讲座帮助教师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行为的塑造及矫正能力,更好地用专业的视角理解和教育孩子。探行为之成因,明理论之力量,进一步认识儿童的行为,帮助教师更好地以科学的视角教育孩子。
教育理论凝聚了许许多多实践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集中反映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将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好的理论,必须是在实践中产生,或者是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相互融合,为教师的理论研究开阔思路,也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
用小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举办、承办了区级、校级各类教学研讨等活动,正是全体五小人身上那灼热的信念、沸腾的血液和永不熄灭的努力之火才让这些活动能够圆满成功。一年来,学校力求发展特色学科,英语特色学科、体育足球特色学科积极申报并创建;学校努力打开教研之门,全区电子书包培训会上,学校老师分享了电子书包和手写板的课堂应用,经验辐射到了全区各学校;也多次承办了区级高校课堂展示活动及区级各学科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的风采。同时,学校教师还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学科专项培训研讨活动,助力个人专业技能成长。
在课题研究方面,一是鼓励教师人人有课题,铺开课题研究面;二是开展课题研究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保证课题顺利结题;三是吸纳青年教师进入学校课题组,给予无课题教师研究机会。
如今,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构建教师专业化知识发展体系,不仅需要学校提供平台支持,更需要教师个人努力,实现专业成长。对此,必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王幸峰,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校长;毛齐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成政文,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李慕绚
用丰富的活动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
學校利用每周一职工大会时间,定期开展教师学习经验交流分享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每月定期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主题有“悦读阅千载,分享纷感恩”“奋斗有我,为爱发声”“悦读,阅文”等,全校100多位教师热情参与。还有教师培训返校后进行收获的分享、获奖后的经验分享等,让每一位教师都收获满满。
学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纽带作用,维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学校定期安排教师进行体检,密切关注教师的身体情况。工会组织深入到教师中,与他们接触交谈,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组织各种文体、培训等活动,在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室,为教师提供调整身心、疏导情绪的场所,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
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让教职工之间有互动,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激发了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集体活动带来的幸福感。“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大家携手共进,一起做有情怀的教师,一起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用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每周五下班后,学校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希沃”等软件系统的实操、“班级优化大师及电子班牌”的实践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希沃易课堂、希沃白板备课的综合运用等。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开展互动式课堂的能力。
学校坚持人才资源“引进来”,优秀成果“走出去”。如引进“黄鹤英才唐静名师工作室”,且多次举行“承五自文化,研高效课堂”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汇报课及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全方位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学校将以面对面磨课为主要特点的ITEC校本教研模式进一步改造升级,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例”教研模式。教研活动聘请语文、数学学科的特级教师,采用“专家指导备课-听课、评课”的模式,定期指导教师的校本研习。以学科组为单位,结合“微课例”教研形式,在全体青年教师中掀起线上、线下教学研讨的热潮。
一个学校能不能成为名校,不在于有没有先进的设备,而在于有没有一批教学技能精湛的教师。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一个有追求、能担负起学校发展的人。
用专家优质资源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学校遵循“老帮新,新促老”的理念,不仅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注重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学校将各学科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纳入培养对象,以“五个一”(拜一个师傅、精读一本书、上一节公开课、主持一次校级教研活动、完成一篇学科论文)的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培养活动。
学校每周五固定举行青教班培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毛齐明、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劳动模范李光杰、武汉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等多位专家学者,为学校教师开展了数次干货满满的培训。
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主要围绕教育心理学授课,比如点拨青年教师回到教学的原点,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从而达到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比如从学习的定义、类别和学习理论的基本流派三个部分对学习进行深入的阐述;又如围绕着“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两个话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还有行为主义、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和操作条件反应的应用,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等,每一次的教学讲座,毛教授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历程,运用丰富翔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
张汉强所长多次为学校青年教师带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儿童行为塑造的操作要领等,多次的讲座帮助教师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行为的塑造及矫正能力,更好地用专业的视角理解和教育孩子。探行为之成因,明理论之力量,进一步认识儿童的行为,帮助教师更好地以科学的视角教育孩子。
教育理论凝聚了许许多多实践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集中反映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将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好的理论,必须是在实践中产生,或者是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相互融合,为教师的理论研究开阔思路,也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
用小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举办、承办了区级、校级各类教学研讨等活动,正是全体五小人身上那灼热的信念、沸腾的血液和永不熄灭的努力之火才让这些活动能够圆满成功。一年来,学校力求发展特色学科,英语特色学科、体育足球特色学科积极申报并创建;学校努力打开教研之门,全区电子书包培训会上,学校老师分享了电子书包和手写板的课堂应用,经验辐射到了全区各学校;也多次承办了区级高校课堂展示活动及区级各学科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的风采。同时,学校教师还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学科专项培训研讨活动,助力个人专业技能成长。
在课题研究方面,一是鼓励教师人人有课题,铺开课题研究面;二是开展课题研究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保证课题顺利结题;三是吸纳青年教师进入学校课题组,给予无课题教师研究机会。
如今,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构建教师专业化知识发展体系,不仅需要学校提供平台支持,更需要教师个人努力,实现专业成长。对此,必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王幸峰,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校长;毛齐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成政文,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