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反复疼痛刺激与早产儿脑发育的关系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胎龄<37周)存活率显著提高,而其远期脑神经发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因诊疗需要,暴露于频繁的致痛性操作,而此时其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有感知疼痛所需的伤害性回路,但感觉系统在功能上尚未发育成熟,无力表达和抗拒疼痛损伤。同时由于早产儿脊髓神经调节系统发育不成熟,早期反复疼痛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性信号的增加。此外,反复疼痛刺激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特定细胞群遭受氧化应激和炎症应激,对早产儿脑发育带来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镇痛管理流程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婴幼儿期是体重增长的高峰期,该时期超重或肥胖可能与婴幼儿期的喘息以及日后是否发展为哮喘密切相关。肥胖是成人和儿童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并且许多研究证实了其潜在的机制。然而,婴儿期体重和喘息之间关系的报道仍较少,该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比较联合使用布地奈德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pulmonary surfactant,PS)和单纯使用PS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发生程度、病死率及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早产儿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48例,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儿童,合并早晚期并发症,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着患儿的健康。近年来,IF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所致感染增加,也有越来越多关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无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侵袭性真菌病的报道。早期准确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抗真菌治疗是儿童IFD管理的关键。该文对
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伤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RESLES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及MRI特征。结果31例患儿平均发病年龄3岁8个月(3个月~14岁),前驱表现为消化道感染症状14例(45%),上呼吸道感染症状9例(38%),仅表现为发热4例(17%);首发
目的调查日本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宫内及宫外生长受限对其学龄前期身材的影响。方法日本佐贺国立医院组织于2005年至2017年,对出生时VLBW的322名儿童,在其约6岁时进行入学前体检。生长受限包括出生时为小于胎龄儿(SGA)及矫正胎龄足月时的宫外发育受限(EUGR)。观察这些儿童是否存在身材矮小、瘦弱及肥胖,并调查SGA和EUGR对身材的后续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22名儿童中,77名(23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患儿的临床及头颅MRI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识别。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2例ANE患儿为研究对象并行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及头颅MRI特征进行总结。结果2例ANE患儿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呼吸道和(或)消化道前驱感染后迅速出现惊厥、意识障碍;伴心、肝、血液等多脏器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NICU收治的37例GBS败血症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37例GBS败血症患儿早发型10例,其中2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7例合并肺炎;晚发型27例,16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9例合并肺炎,其中早发型GBS感染合并肺炎的发病率高于晚发型(P<0.05)
新生儿淋巴管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导致乳糜或淋巴液渗出四肢或胸腔、心包或腹膜腔,形成乳糜性胸腹水或局部组织水肿等,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其发病罕见,病死率较高,迄今为止,该病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淋巴闪烁造影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奥曲肽作为新兴治疗方案,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现就新生儿淋巴管发育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住院早产儿的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加。但早产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及对营养需求高的特点(尤见于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使其常需要依靠肠外营养维持自身生长发育。静脉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肠内喂养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相关并发症,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满足早产儿在无法耐受肠内喂养情况下的营养需求,对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和改善疾病预
血友病A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疫苗接种可以起到疾病预防作用,但是肌肉注射疫苗接种方式不仅可能会引起该病患儿出现肌肉血肿等风险,还可能会成为增加抑制物产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对血友病A患儿疫苗接种存在顾虑。血友病A患儿可以采用相对安全的接种方式进行疫苗接种,如皮下注射等,或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后进行疫苗接种;目前尚未明确疫苗接种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抑制物产生机制的相关性,疫苗接种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