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在浏览某网页的时候,发现了一段令笔者陷入沉思的一段文字:写书的人应该是知识分子,只能编书的人则是“知道分子”;试图回答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的人是知识分子,而能够在电视台“知识抢答”游戏中获大奖的人则是“知道分子”。也就是说,知识分子不仅“拥有”一些知识,而且还能“生产”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而“知道分子”虽然“拥有”很多东西(书上或网上现成的知识),但自己却一点“东西”都不“生产”。
说实话,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对自己“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是深信不疑的,但看了这段文字之后,却总觉得后背有点凉。扪心自问:自己难道不是一个“知道分子”呢?平常的备课就是把教参上的东西直接搬到课堂上(即使上网查找资料,也只是充实知识储备,并没有进行创造性的“深加工”);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也只是克隆书后的练习题,或者将练习册打开;至于考试卷,有时直接从书店里买,有时直接从网上下载;自己头脑中并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独特领会和深切感受;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也根本就未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我们不能成为“知道分子”!我们不能离开了教参就无法备课,不能离开了习题集和练习册就不会布置作业及出试卷。要知道,那些“知识”即使烂熟于心,恐怕也只能是“死知识”,是从一个口袋移到另一个口袋,从自己的左手移到自己的右手,因为“知道分子”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恐怕就将成为未来的“知道分子”了。“应该重视与问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试问,我们当教师的都不能有独特体验,又怎么能要求学生有独特体验呢?
我们应该成为知识分子!例如备课,我们应该以独立钻研为主,同时要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因为教学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必须在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去参阅有关资料,并且要消化、吸收,决定取舍,有自己的理解,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用读参考资料代替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教参是鸦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长期只是看教参、只是满足于教参对课文说解的教师,形成的是一种思维的惰性,缺乏的是一种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没有读到文本的内部去,读到作者的心理去,导致的是自我的思想苍白,语言的幼稚不堪,就无法引领着学生进行感悟、体验。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我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可见,我们在备课时不止要“拥有”一些知识,而且还得“生产”出一些有益的“东西”。笔者不禁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备《长相思》的经历来:炎炎七月,他汗流满面地捧起《长相思》,希望能从中读出点“人所未见,人所未发”的独特体验;撂下文本又去寻觅各种评鉴文章,积攒下一万多字,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灵感;研读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后,又一头扎进了《纳兰词》,咀嚼品味了五十多首词作;在骆驼式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对《长相思》的文本细读,历时半个月终于将三十六字的《长相思》读成了显性的一千四百九十三个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也正是如此,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底气十足,神采飞扬,“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依赖教参,只满足于“知道”,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见解,弱化了钻研教材的能力,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如何备课。自己缺少对教材的深度思考,自己心中一片茫然,就会底气不足,驾驭不了课堂,任凭你怎样努力,学生还是游离于文本之外,不能发自内心地体会课文的情感,也就读不到位。试问,连你这个老师都在课文外面,学生怎么能进去呢?你这个老师是个“知道分子”,又怎么可能教出知识分子呢?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要从文化的视角,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是使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成为其生命有益的构成。”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成为“知道分子”,我们应该成为知识分子!
说实话,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对自己“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是深信不疑的,但看了这段文字之后,却总觉得后背有点凉。扪心自问:自己难道不是一个“知道分子”呢?平常的备课就是把教参上的东西直接搬到课堂上(即使上网查找资料,也只是充实知识储备,并没有进行创造性的“深加工”);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也只是克隆书后的练习题,或者将练习册打开;至于考试卷,有时直接从书店里买,有时直接从网上下载;自己头脑中并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独特领会和深切感受;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也根本就未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我们不能成为“知道分子”!我们不能离开了教参就无法备课,不能离开了习题集和练习册就不会布置作业及出试卷。要知道,那些“知识”即使烂熟于心,恐怕也只能是“死知识”,是从一个口袋移到另一个口袋,从自己的左手移到自己的右手,因为“知道分子”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恐怕就将成为未来的“知道分子”了。“应该重视与问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试问,我们当教师的都不能有独特体验,又怎么能要求学生有独特体验呢?
我们应该成为知识分子!例如备课,我们应该以独立钻研为主,同时要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因为教学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必须在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去参阅有关资料,并且要消化、吸收,决定取舍,有自己的理解,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用读参考资料代替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教参是鸦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长期只是看教参、只是满足于教参对课文说解的教师,形成的是一种思维的惰性,缺乏的是一种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没有读到文本的内部去,读到作者的心理去,导致的是自我的思想苍白,语言的幼稚不堪,就无法引领着学生进行感悟、体验。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我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可见,我们在备课时不止要“拥有”一些知识,而且还得“生产”出一些有益的“东西”。笔者不禁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备《长相思》的经历来:炎炎七月,他汗流满面地捧起《长相思》,希望能从中读出点“人所未见,人所未发”的独特体验;撂下文本又去寻觅各种评鉴文章,积攒下一万多字,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灵感;研读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后,又一头扎进了《纳兰词》,咀嚼品味了五十多首词作;在骆驼式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对《长相思》的文本细读,历时半个月终于将三十六字的《长相思》读成了显性的一千四百九十三个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也正是如此,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底气十足,神采飞扬,“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依赖教参,只满足于“知道”,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见解,弱化了钻研教材的能力,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如何备课。自己缺少对教材的深度思考,自己心中一片茫然,就会底气不足,驾驭不了课堂,任凭你怎样努力,学生还是游离于文本之外,不能发自内心地体会课文的情感,也就读不到位。试问,连你这个老师都在课文外面,学生怎么能进去呢?你这个老师是个“知道分子”,又怎么可能教出知识分子呢?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要从文化的视角,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是使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成为其生命有益的构成。”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成为“知道分子”,我们应该成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