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我院接诊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为2组,两组均以中药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加用针灸与中医护理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增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改善症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护理 针灸 临床观察
乳腺增生属于女性常见乳腺疾病,高居乳腺肿瘤疾病首位,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在于肝郁血滞、经脉不畅及湿痰壅塞[1]。本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负面情绪,加重病情,造成内分泌紊乱,并诱发其他疾病等。传统西药治疗效果一般,为了进一步观察中医护理与针灸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120例,全部为我院随机抽样选择的乳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时间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自愿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在22-52岁,均值36.4±1.5岁;病程在2个月-8年,均值2.9±0.6年;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18例。研究组:年龄在21-50岁,均值36.8±1.1岁;病程在3个月-9年,均值2.8±0.8年;单侧发病40例、双侧发病20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中药逍遥散加味汤剂治疗(于月经干净后第一天开始,每天1剂,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并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与针灸联合治疗,措施如下:
1.2.1 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主要为肩井穴、尺泽穴、期门穴及足三里,这些穴位均以针灸处理,其中足三里还加用艾灸,每次留针20min,每天1次,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0d计,一个月针灸1个疗程,连续针灸3个疗程(3个月)。
1.2.2 中医护理:①健康讲座:大部分患者对乳腺增生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常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为此要及时将疾病的病因、发展、预防、治疗及转归等知识告知她们,并提供相应的科普资料,使得她们更好地掌握疾病,加强预防,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情志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她们合理的身心所需,锻炼她们的意志,陶冶性情,以平衡的心态应对治疗与护理,从而缓解紧张、消积等负面情绪。利用“移情”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使得她们从悲观、苦闷及烦恼中解脱而出。当患者处于沮丧、忧愁及烦闷时,可采取播放舒缓音乐或喜剧电影的方式放松她们的心态。以五行相生原理,引导她们有意识消除、控制及调节不良情绪,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顺应自然与社会规律,实现自我调控精神意志,养心与养德并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提高抵抗力。③行为治疗:通过心理脱敏法或放松训练来治疗负面情绪较重的患者,每次20min,可根据患者情况每天1-2次。④随访干预:建立患者的随访档案,通过电话随访、回院复查等方式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并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告知乳房自查方法与最佳时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2]: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肿块消失或体积降幅超过1/2;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肿块体积降幅1/4-1/2;无效:未能达到前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计。
1.4.2 乳房疼痛评分:按照0-10分评价,10分为极度疼痛、0分为不痛,随着评分增高,疼痛加剧。
1.4.3 伴随症状评分:包括月经异常、情绪变化、胸肋闷胀、腰膝酸软,每项3分,恢复正常1分、改善2分,得分越低则症状改善越显著。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8例、18例、4例,总有效率为93.33%,研究组则依次为22例、26例、12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平嗯及伴随症状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分别为1.89±0.55cm、1.52±0.41分、1.56±0.63分,对照组则依次为3.10±0.68cm、2.56±0.95分、2.89±1.13分,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患者多有负面情绪,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尽早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中医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情志护理,使得患者尽早正确认为乳腺增生及治疗相关知识,深知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通过不良情绪的改善,可使得患者解除顾虑,在生理与心理上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以积极方式应对,尽早脱离病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同时结合中医药物与针灸治疗,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信任护理人员,从而更好地配合她们操作,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促进身心康复。通过本次研究可知,乳腺增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更好地改善症状,减小肿块大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池缔兰,余伙群,廖湘萍等.针灸合并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101-104.
[2] 黄秀淑,谭作華,李显等.乳腺增生患者月经前后的心理分析与中医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256-3257.
[3] 杨丽英.女性乳腺增生的中医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2):65-66.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护理 针灸 临床观察
乳腺增生属于女性常见乳腺疾病,高居乳腺肿瘤疾病首位,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在于肝郁血滞、经脉不畅及湿痰壅塞[1]。本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负面情绪,加重病情,造成内分泌紊乱,并诱发其他疾病等。传统西药治疗效果一般,为了进一步观察中医护理与针灸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120例,全部为我院随机抽样选择的乳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时间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自愿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在22-52岁,均值36.4±1.5岁;病程在2个月-8年,均值2.9±0.6年;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18例。研究组:年龄在21-50岁,均值36.8±1.1岁;病程在3个月-9年,均值2.8±0.8年;单侧发病40例、双侧发病20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中药逍遥散加味汤剂治疗(于月经干净后第一天开始,每天1剂,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并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与针灸联合治疗,措施如下:
1.2.1 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主要为肩井穴、尺泽穴、期门穴及足三里,这些穴位均以针灸处理,其中足三里还加用艾灸,每次留针20min,每天1次,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0d计,一个月针灸1个疗程,连续针灸3个疗程(3个月)。
1.2.2 中医护理:①健康讲座:大部分患者对乳腺增生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常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为此要及时将疾病的病因、发展、预防、治疗及转归等知识告知她们,并提供相应的科普资料,使得她们更好地掌握疾病,加强预防,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情志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她们合理的身心所需,锻炼她们的意志,陶冶性情,以平衡的心态应对治疗与护理,从而缓解紧张、消积等负面情绪。利用“移情”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使得她们从悲观、苦闷及烦恼中解脱而出。当患者处于沮丧、忧愁及烦闷时,可采取播放舒缓音乐或喜剧电影的方式放松她们的心态。以五行相生原理,引导她们有意识消除、控制及调节不良情绪,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顺应自然与社会规律,实现自我调控精神意志,养心与养德并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提高抵抗力。③行为治疗:通过心理脱敏法或放松训练来治疗负面情绪较重的患者,每次20min,可根据患者情况每天1-2次。④随访干预:建立患者的随访档案,通过电话随访、回院复查等方式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并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告知乳房自查方法与最佳时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2]: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肿块消失或体积降幅超过1/2;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肿块体积降幅1/4-1/2;无效:未能达到前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计。
1.4.2 乳房疼痛评分:按照0-10分评价,10分为极度疼痛、0分为不痛,随着评分增高,疼痛加剧。
1.4.3 伴随症状评分:包括月经异常、情绪变化、胸肋闷胀、腰膝酸软,每项3分,恢复正常1分、改善2分,得分越低则症状改善越显著。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8例、18例、4例,总有效率为93.33%,研究组则依次为22例、26例、12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平嗯及伴随症状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分别为1.89±0.55cm、1.52±0.41分、1.56±0.63分,对照组则依次为3.10±0.68cm、2.56±0.95分、2.89±1.13分,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患者多有负面情绪,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尽早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中医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情志护理,使得患者尽早正确认为乳腺增生及治疗相关知识,深知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通过不良情绪的改善,可使得患者解除顾虑,在生理与心理上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以积极方式应对,尽早脱离病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同时结合中医药物与针灸治疗,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信任护理人员,从而更好地配合她们操作,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促进身心康复。通过本次研究可知,乳腺增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更好地改善症状,减小肿块大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池缔兰,余伙群,廖湘萍等.针灸合并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101-104.
[2] 黄秀淑,谭作華,李显等.乳腺增生患者月经前后的心理分析与中医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256-3257.
[3] 杨丽英.女性乳腺增生的中医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