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古以来,艺术与文化一直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一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艺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文化是艺术的渊源与内容,文化的繁荣是提高艺术水平的关键。因此,不论是文化还是艺术,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对人们生活风貌的再现,更是指引一个社会发展方向的引路人。
  关键词:文化;艺术发展;再现生活
  什么是文化?对于这一问题,较有影响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简单来说,文化其实就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特指精神财富。
  那么,艺术又是什么?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大批哲学家开始纷纷给艺术下定义,但大多都偏于片面、主观。其实,从艺术本身来讲,它就是文化现象的一个影子。它是将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手段浓缩化与夸张化,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饱含艺术家情感的作品。艺术绝不是以其自身为目的,单纯地为愉悦人的感官或仅仅装饰美化生活而存在。在大多时候,它是不断地与生活进行斗争的一种表达,是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的产物,是内在精神和思想冲突的自然伴随产物。
  一、文化与艺术之间相辅相成
  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放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很明显能意识到文化与艺术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句话就能很简单的解释为什么说文化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艺术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政治基础所决定的。当一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稳定发展,那么,这个时代相对应的文化与艺术一定也是呈一片繁荣的景象。其次,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在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并且体现和反映着社会的变化。最后,由于艺术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和代表,是文化自然意识的体现。因此,艺术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反映物,它与文化之间一定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二、文化为艺术提供内容
  《周易》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形的宏观的,器是具体的可操作的。道离开了器会陷入空谈,器没有了道会丧失灵魂,道与器必须结合,古人叫“以道率艺,以艺瑧道”。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道”与“器”的关系。
  一个历史时代的文化,是这个时代民族精神文明的体现,同时也是人民生活状态的一种社会反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明,它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地发展,为艺术提供无尽地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来看,我国的文化是一种学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大多都是为了宣传文化内容。到了汉代,佛学开始友印度传入我国,一时间佛学兴盛,逐渐与儒学文化相融合。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大多都是翻译佛学的大家,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大都与佛学思想密切相关,而且在佛学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像偉四大石窟这样优秀的艺术建筑。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文化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方向,是推动艺术教育的不竭动力,同时也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与深刻的主体思想。
  三、艺术是文化的构成部分
  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从总体上讲,文化这个大的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要素。但是,在这三大要素中又包含着更低层次子系统。其中,在精神文化中,又包含了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许多子系统。所有这些子系统,都处于整个文化的大系统中,一方面它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它们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大系统。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艺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来看,艺术始终是文化的构成部分。在原始社会中,人是以生存的标准来进行活动的,此时的艺术必然与劳动、宗教、游戏等各种形式混同在一起,尚未获得艺术自觉性。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艺术便成了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工具,也是他们骄奢淫逸生活的组成部分。由于当时的文化处于这样一种封建、封闭的状态,导致艺术一直都服从于特定的功利目的、为政治服务。然而,新中国成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中,艺术成为人人都能实现的梦想。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下,艺术又再一次成为了人人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
  四、艺术与文化都是生活的再现
  马克思说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存最基本的问题后,才有可能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研究。同样的道理,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都是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对现实的思考、升华、再现的结晶,它们的根基都是生活,都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
  从中国历史的君主时代开始,由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思想兴起,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盛况。这一时期,人人都提倡“忠、孝、仁、义”的文化思想。因此,看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其主题思想与表现内容也不外乎“忠、孝、仁、义”的宣传。然而,在五胡十六国这个政治动荡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文化开始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最终实现汉文化的大统一,此时的艺术,由于政治的动荡和文化的碰撞,有了一批先进的艺术家,这一时期的艺术大多都是表现社会生活、人民状态以及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宣泄,虽然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动态不同,但不得不说,这都是他们对生活再现的最终结果。到了现在的民主时代,我们讲究生活自由,追求个人精神的最高境界。所以,在这个时期的艺术,我们能够看到一书中对世界、对个人“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同时还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
  五、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是相互的是统一的,文化指引着艺术的发展方向,艺术又反映并体现文化。艺术对文化来说是境界与认识、是表达方式、看待方式、理解方式。艺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的进步推动艺术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以小说为蓝本,通过故事情节的扩充改编和悦耳动听的歌剧演唱方式,形象地塑造了薇奥莉塔的这一悲剧矛盾综合体,描述了社会地位低下的交际花和正统家庭出身的作家阿尔弗雷德之间悲剧的爱情故事,笔者将从美学地视角,对这部作品的人物塑造、艺术形式、主题情感等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悲剧 ;审美价值;歌剧;茶花女  一、人物自身性格的悲剧  “茶花女”在意大利语中称为Traviata
期刊
杨亚中先生简介:  纪录片导演、电影制片人,原就职于宁波市鄞州广播电视台,浙江电台宁波记者站;先后创立浙江发现之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聚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同喜(浙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电影家协会会员,宁波微电影协会会员,宁波市新的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执导纪录片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广州)纪录片节、金熊猫纪录片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
期刊
众所周知,李可染的现代山水画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在中国山水画界一直是大家关注和欣赏的山水画家。对于他是如何利用光影,怎样将西方的绘画语言运用到国画中,并且还是那么成功。这些还要追踪他老人家的艺术历程。  在《李可染山水画讲义》中张仃是这样评价的,李可染为中国山水画革命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学习他的奋斗精神,创作态度与创作方法,而不是表面的抄袭与模仿。众所周知,李可染的现代山水画是前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事业日渐繁荣,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我国部分文化形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粤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粤剧通过艺术创新等方式积累了大批粉丝,为粤剧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与受众基础。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年轻一代更偏向于西方文化艺术形式,使得粤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较多的问题。对此,本文将对粤剧的生存状况
期刊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显得跟他们完全不一样。他们有着或含情脉脉,或精明狡黠,或凝郁含愁的眼睛;或小巧,或坚挺,或圆润的鼻子;或嬉笑,或哭泣,或欲言又止的嘴巴。我摸上自己的脸。啊,上面什么也没有。  不过幸好,这一道道来回穿梭的模糊不清的人影,谁也没有看向我,谁也没有发现与众不同的我;幸好,我有一支笔。  是戌时了,一场灰雪降落。我爬上高楼,测量大广告牌上的女士的标准假笑弧度。玻璃窗随
期刊
摘要:电影与建筑同处于艺术领域,其在艺术的表达形式与风格上具有关联性与相通性,从而衍生了电影建筑学。电影建筑学作为建筑学分科,为研究建筑学的方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与创新性。从电影建筑学出发,来探讨空间叙事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艺术;电影建筑学;空间叙事;园林  1.研究背景  1.1.艺术的共通性  艺术是主观的,艺术也是相通的。凡是被称作艺术的东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种联
期刊
摘要:本文以演奏者的角度来分析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从演奏前的准备工作到练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再到演奏时的舞台表现来逐步分析乐曲。本文分二个章节论述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以下简称奏鸣曲)。第一章,简述贝多芬人物历程与奏鸣曲乐曲分析。第二章,从准备工作与演奏方面分析奏鸣曲。  关键词:奏鸣曲;演奏;准备;舞台表现  1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
期刊
摘要:当前,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扩大化、暴力化的趋势,对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争论再度增强。部分学者主张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但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一刀切”政策缺乏支撑,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英美法系的恶意补足年龄制度通过新形式的判定与归责值得我们研究并探寻借鉴之可能。本文将在维持现有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基础上,对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予以分析评估,探寻其本土化之可能性与需注意之问题,以期为我国未成年司法
期刊
摘要:汉服经过多年的沉寂后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比甲作为的汉服的一种形式,也被广大的汉服爱好者接受。探究汉服被接受的缘由,主要是汉服爱好者的积极推广、国家对包括汉服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引导及青少年审美的多样化,由此“汉服热”现象席卷开来。而汉服爱好者们主要通过日常穿着、短视频宣传和举办“华服日”等方式将汉服文化传播开来,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对汉服的关注。  关键词:汉服;比甲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首饰设计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影视剧《清平乐》为例展开了论述,并从宋代女性所佩首饰、影视剧中宋代女性的配饰、以及首饰设计在影视剧中的意义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首饰在影视剧中发展的新思路,力求为古装影视剧中的首饰设计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首饰;影视剧;宋代  一、简述古装影视剧中首饰设计现状  近年来古装电视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各类题材的古装影视剧纷至沓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