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意大利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k81950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的面食是一流的。但地道的意大利面食,比如比萨、通心粉、意大利面和一种叫提拉米苏的甜点,只有意大利境内才有,因为真正使它们美味的不在于面,而在于当地生产的奶酪、调料加上做工。就拿比萨来说,意大利境外我只在巴黎的香街和里昂吃过比较正宗的,那也是地道的意大利人开的店,其他地方的大多是赝品。
  关于比萨,传说马可·波罗当年在中国吃过馅饼,感觉妙不可言,于是回去照猫画虎地制作,但把饼弄好之后,不知道该把馅儿怎么处置,没办法,就搁在上面了。为了证实这是谣言,意大利人特别进行了考古,证明他们第一份记载比萨做法的食谱早在马可·波罗去中国前若干年就已经存在了。
  比萨真正的发源地是那波利,据说那边的师傅都是老人,只在晚上工作。但那波利的比萨我并不觉得好,因为上面放的是咸鱼,太咸。比萨美味的关键,除了用木柴火烘烤之外,就是饼上面的鲜奶酪,学名马苏里拉。奶酪烘烤之后呈奶黄色、半流质状态,吃到嘴里的那种香和软简直无法言说。另外,番茄酱是少不了的,至于你还喜欢加点什么,例如帕尔玛火腿、蘑菇等,则全凭自己口味。一定要尝试喝海水的滋味,那就点一客那波利的咸鱼比萨吧。
  意大利面,比较合中国人口味的是博洛尼亚番茄肉酱面,你可以管它叫意大利炸酱面。其他的因为拌的奶酪过多,加上面又很硬,国人不见得会喜欢。
  在什么样的店里吃正宗的意大利面食,我认为这个不重要。在意大利,大小餐馆无一例外地对他们提供的食物不会糊弄,只是价格有所不同而已。一来是因为食物质量是这些店的生存保证;二来是因为意大利人拿吃非常当回事儿,这关系到他们的职业荣誉甚至民族尊严,马虎不得。
  意大利的饮食相当丰富,即便有介绍全面的书籍做参考,还须多加尝试,才能得出经验。笔者要在此着重介绍的不是各种饮食,而是在意大利餐馆(西欧其他餐馆也一样)那种特殊的就餐体验。
  对当地人来说,到餐馆就餐,除了品尝美味或填饱肚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享受那种既公共又私人的氛围。而对我们这样的外来者来说,观察其中的微妙之处,也是旅游的一个收获。例如在米兰,散团之后,我一般会去商业走廊后面的一条街。那里有家餐馆,门脸不大,但相当讲究,门口还有专门为残疾人的轮椅准备的通道。那里提供的饮食价格还算公道,而我去那里,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侍者让人心情愉快:你第二次去,他们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和你握手寒暄,还会在你耳边小声嘀咕一句,告诉你当天的招牌菜,然后把手指放到嘴唇上,扬手,同时嘴里“啧啧”有声,让你感觉不点这道菜,就会错过与意大利某个性感女郎接吻的机会似的。若是对选择酒水犹豫不决,说不定邻座的一对老夫妻会帮忙介绍。他们已经在吃餐后甜点,不时微笑并深情地凝视对方。两人的手尽管已满是皱褶和斑点,却一直在桌面上相互抚摸着。
  在佛罗伦萨,有一家餐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根据书上的介绍,佛罗伦萨的一种牛排是西方世界一流的。那种牛是一个特殊的品种,据说是用啤酒和莫扎特的音乐养育出来的,光生牛肉就要70多欧元1公斤。我在那家餐館斗胆尝试了一下,并不见得如何好,只感觉量太大,吃的时候心理压力不小,像是在对付小半头牛似的。餐后我去厕所方便,厕所门口有一个来自南亚一带的红皮肤中年女子,小小的个子,笑眯眯的—她是打扫厕所的女佣,会收点儿小费。我方便完洗手时,听见她在外面哼歌儿。出来后我问:“你在唱歌?”她回答:“是啊。”我问为什么,她笑眯眯地回答:“不为什么,就是高兴。”这件事儿让我纳闷了很久。有时盯着镜子里自己的苦瓜脸,我不由得想起这个干着被人视为低贱的活儿,却高兴地唱歌的南亚女子。我多少明白了,生存的苦乐不在于一个人是什么身份,而在于是什么心态。
  在罗马那天,午后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散团后我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我发狠进了梵蒂冈后面一家很讲究的酒店餐厅,因为只有那里有空调。我的着装实在不怎么样:T恤、短裤加露着脚指头的凉鞋,胸口和腋下还汗津津的。迎面过来一个老人招呼我,我一下子看呆了。这位意大利老人起码65岁了,身着一身笔挺的藏蓝西服,白衬衣,鲜艳的领带,灰白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苟,面孔光洁透红,那优雅的风度,能把一打意大利部长比下去。他是这个餐厅的经理。他从头到脚快速打量了我一下,没说一句暗示我知难而退的词儿,而是像请贵宾一样做了个手势。那顿饭吃了什么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吃饭时我不断地盯着那位老先生,最后经他同意给他拍了张照片。回来后给老婆看,老婆说:“就这风度,绝对能迷倒一批年轻姑娘。”
其他文献
我国清代著名作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金陵官宦之家,在江宁织造府度过了他早年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生活。到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获罪被抄家,当时15岁的曹雪芹随家人一起迁回北京老宅。随着家业的不断衰败,曹雪芹后来又移居北京西山。曹雪芹素性放达,是个杂家。他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都有所研究。  在西山居住期间,曹雪芹生活十分困顿。他的朋友爱新觉罗·敦敏在
期刊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份报纸曾刊登过一篇婚礼报道,标题是“正常男人娶了长方形女人”。取这种令人捧腹的标题并非报纸有意要让读者开心,而是因为伊利诺伊州确实有名为“正常”和“长方形”的两个城镇。  在美国,这类奇异的绰号式地名简直多如牛毛。比如阿肯色州的“墨水”,威斯康辛州的“泼嬉皮”,北达科他州的“攻击”,西弗吉尼亚州的“黄瓜”,俄勒冈州的“烦死人”,俄克拉荷马州的“弓形腿”,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士忌”…
期刊
买了新房,上周我開始装修。  昨天,楼下的大爷上来找我:“你家每天装修的具体时间可以告诉我吗?”  我忙赔着笑脸说:“可以啊。我家装修影响到您了,真是抱歉!”  大爷摆摆手说:“我是想在你家装修的时候抓紧练练二胡,用装修的声音给我打个掩护,这样我就不会被邻居投诉了。”
期刊
2018年2月,第15任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退役了,带着动过两次手术的心脏和肩膀内的7颗钢钉。  惠若琪称得上是排坛的“天之骄女”。她1991年出生,16岁即入选国家队,5年后便成为国家队的主力,和队友一起拿到了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季军。  2013年,惠若琪成为中国女排的第15任队长。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奥运会冠军。终场前,惠若琪的那个探头球为中国队的
期刊
泡在旧货市场  走进季淑芳住的房子,墙上的十几幅有关北京小吃的绘画首先映入眼帘。画泛着古旧的黄色,边框的漆已经略有些斑驳,可见年头不短了。屋中的玻璃柜里,摆放着民国时期的《饮膳正要》《吕氏春秋本味篇》,还有1792年印刷的《随园食单》……这些都是他50年间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各类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藏书。他一共收集了菜谱图书3500多册,期刊200多本,有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全国各地各个菜系的菜谱数百本
期刊
在适龄之年上学,是每个儿童应有的权利。可是很多人,特别是如今已年长的女性,因为性别歧视、战乱流离等原因儿时未能上学,直到老年时才有机会入学。虽然她们年事已高,但她们用高涨的热情、刻苦的精神向世人证明:年龄不是阻碍学习的借口。  毅然报名,96岁步入高中  墨西哥96岁的老奶奶瓜达卢佩·帕拉西奥斯现在是一名高中生,在墨西哥东南部恰帕斯州首府图斯特拉-古铁雷斯市的一所高中就读。2018年4月,当她走进
期刊
當高冷神秘的甲骨文变成“卖萌”的表情包,3000多岁的古老文字撞上网络流行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2018年1月,两套甲骨文表情包爆红网络。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楠教授化身时尚造型师,让一批甲骨文摇身一变,成了当下的流行语。“你说神马”“猴嗨森”“鸡冻”……俏皮可爱的形象搭配局部文字的动画效果,瞬间戳中了不少“90后”和“00后”的萌点。  携甲骨文走上潮流之路,源于陈楠10多年前的一次创作
期刊
日本有一家奇怪的蔬菜店。说它奇怪,是因为店内卖的并不是新鲜果蔬,而是外表形似蔬菜的一种蔬菜循环包,售价0元。店里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这种蔬菜循环包是一个叫山田君野的农业科技人员研发的。一次,一个农民请他到农场去指导蔬菜种植,无意间,他发现农场的垃圾箱旁堆着许多长相畸形、颜色暗淡的蔬菜。他好奇地问:“这些蔬菜怎么都不要了?”农民无奈地回答:“因为遭受了自然灾害,这些蔬菜长得不好看,卖不出去,只好扔
期刊
巧克力总是令人垂涎欲滴。而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盛满“巧克力”的地方。  这个地方位于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不过,那些“巧克力”并不是真正的巧克力,而是一个个像巧克力一样的圆锥形小山丘。来到这里,虽然不能一饱口福,那些“巧克力山”却能让你大饱眼福。天然“巧克力”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一位名叫汤森的欧洲人到菲律宾旅游。汤森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哪里有美景,他就会带着相机跑到哪里。  一次,
期刊
在祖宅为父亲养老  王凡少年时曾学习美术,但如今已经多年没有拿起过画笔。  “生活比艺术现实。”在现实生活面前,王凡接过了父亲的生意,“我就这样从事了企业工作。”一两年后,王凡转到商业领域,脱离了父亲的企业,“自己干”。在生意场上,王凡摸爬滚打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1 9 9 5年,家庭发生变故—他的母亲逝世了。那时他还年轻,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好一些,在外面忙忙碌碌,远没有考虑到“子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