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提高散打程序化参赛方案科学化水平及实施效果,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 法、个案分析及理论分析对敖特根•巴特尔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77.5kg散打决赛程序化 参 赛方案设计思路、原理、步骤及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巴特尔赛前制定了周密详尽 的参赛方案,经过参赛具体实施,成功实现预期目标。结论:程序化参赛方案的设计应遵循 竞赛规律,在充分认识项目及(巴特尔及对手)个体特征基础上,将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细 化到参赛步骤与比赛环节中去。程序化参赛方案的建立为降低比赛失误、控制比赛风险、夺 取比赛胜利,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赛模式。
  关键词:程序化;参赛方案;散打;巴特;实证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11-0142-03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sign of the Modularized Competition Pla n
  ——With the Case Study of Mengke Bateer in the Sanda Final of the 11th National Games
  SHAO Qiang,LI Shan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Xi’an 710068,Shaanx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modularized competition participation of Sanda,the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 eview,interview,case study and theory analysis to mak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 he design concept,principle,procedure and effect of the modularized competitio n plan of Mengke Bateer in the 77.5kg Sanda Final of the 11th National Games.T 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before the final,Bateer made a detailed plan and succe ssfully implemented the plan in the final.Conclusion: the design of the modular ized competition plan shall follow the rule of the competition,fully consider t he character of the player and the component,and on this basis,apply the guida nce idea and tasks in the competition procedure.The modularized competition pla n can reduce the fault in the games and control the competition risks and provid e a rational and effective competition model for the success of players in the c ompetition.
  Key words: modularize;competition plan;Sanda;Bateer;empirical
  
   本世纪初,为提高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国家队)国际赛事参赛科学化水平及比赛成绩, 体育工作者提出并建立了程序化参赛方案理论。作为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一项实践突破,程 序化参赛方案理论经历包括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各 大国际赛事的应用与检验该被证明在促进比赛发挥稳定性、降低参赛风险、提高竞赛能力上 具有重要作用[1]。程序化参赛理论在多年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然而在理 论依据、 方案设计原理以及专项化实证效果与经验总结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就散打项目而言, 在竞赛实践中,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等应不断探索专项化参赛规律,加强大赛系统设计 能力,制定具体可行的参赛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优秀77.5 kg级散打运动员敖森•巴 特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程序化参赛方案理论、参赛风险管理、赛前训练以及 国外有关参赛风险管理与控制学术论文、专著等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文献所涉及的内容根据 本文理论研究需要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表1 巴特个人信息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身高/cm体重/kg训练年限/a巴特尔 1985-12 男 蒙古族 178 77.5 13 1.2.2 访谈法 围绕程序化参赛方案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步骤与实施过程、参赛反馈方面内容, 访谈第11届全运会77.5 kg散打冠军巴特及教练员张学根、赵学军、那顺,并深入了解巴特 尔及对手技战术特点。
   1.2.3 个案研究法 以巴特备战及参加第11届全运会77.5 kg级散打决赛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原理、内容安排 、对策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全程、深入分析与总结。
  
   1.2.4 理论分析法 对散打(巴特尔)比赛程序化参赛方案设 计原理、理论基础、实施过程与具体实施步骤等之间的关系层次进行逻辑分析,并对该程序 化参赛理论在散打竞技运动中的应用进行理论抽象与概括。
  
  2 结果与分析
  
   2.1 散打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思路与原理 散打是一项以踢、打、摔为内容,以双方格斗为形式的对抗体育竞赛项目[2]。散 打竞赛规 则规定,散打比赛由3局组成,采用3局2胜制,每局净打2 min,局间休息1 min[3] 。不确 定性、多变性和突发性是散打比赛的主要特点。这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必须充 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比赛产生的各种(可能性)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与 管理。因此,有效控制散打比赛中各类影响因素成为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的出发点。而散打 比赛结构及特点为设计程序化参赛方案提供了基本思路与实施框架。从运动竞赛角度,程序 化参赛方案的设计不仅是赛前战术的制定及赛中安排,也是发挥教练员、运动员配合,各系 统相互协作的结果。 对散打比赛而言,设计程序化参赛方案的目的是建立高效、快捷的参赛指挥体系,逐步 制定程序性、规范化的参赛方案及模式,最终形成备战及参赛机制[4]。为了实现 这一目的 ,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就必须在程序化、模式化及科学化的要求指导下,充分考虑散打竞赛 结构与特点,最终建立散打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参赛指导思想、参赛目 标与任务、具体参赛步骤、参赛反馈构成了程序化参赛方案的基本结构[5],从实 战 角度出发,散打比赛基本结构的建立保证了运动员参赛过程高效、合理、有序(图1)。图1 散打程序化参赛方案结构框架图 其中,散打比赛的参赛指导思想是对散打比赛实践过程的理论化、精确化的部署与规划 。比赛性质、比赛经验、对手特点、内外部参赛环境等为指导思想的制定提供了直接参考。 针对散打比赛竞技特点,可总结为“以我为主,注重环节、把握过程、降低失误”的基本指 导思想。参赛目标是对比赛表现及成绩的预先设计,是对参赛任务的明确化。参赛目标(任 务)相应地层层细化和分解成为若干个阶段性的、基础性的分目标(任务)和子目标(任务 )。散打比赛目标可以按名次或成绩分为总目标,总目标又可逐级分为局目标、得分目标和 动作目标。具体参赛步骤是对每个比赛环节的具体措施与行动的安排或设计。参赛反馈是对 临场各种突发事件或情况的应对方案设计,是及时调整技战术的现实来源,是对程序参赛方 案的校正。四个环节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完整的结构层次齐全的参赛系统[ 4]。  根据专项化训练理论,备战与参赛过程需遵循项目竞赛规律及特点[6]。因此 ,参赛程 序的设置必须符合比赛客观规律,使运动员按照参赛能够符合比赛客观实际的要求,促进参 赛各环节向着有序、高效的目标发展。从参赛风险控制角度,成功的参赛就是不断面对和克 服来自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各类干扰、破坏等风险因素以及意外情况,从而降低风险确保比赛 按预定设计顺利实施,并取得胜利的过程[7]。Katharine Nohr指出,参赛风险不 仅包括对 运动员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保证,也需要对比赛过程和与竞赛规则有关的各个方面风险因素的 预先判断与控制[8]。参赛风险包含在参赛过程的各个环节,程序化参赛方案的设 计最大限 度地控制了结构型参赛风险,将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在方案之中,从而更好地控制了参赛过程 。同时,程序化参赛方案也降低了失误对比赛造成的影响,程序化参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 对“零失误”的合理化设计。 从过程与目标设置角度,成功的参赛是在完成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向参赛状态合理转移的 过程中建立的参赛模式。也是将训练目标转化为参赛目标的过程[9]。另一方面, 程序化的 参赛方案对参赛的完整过程从理论上建立的稳定框架,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 理凝聚力,使运动员排除其他干扰,身心集中在比赛过程,最终达到预定目标[10] 。
   2.2 巴特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巴特尔程序化参赛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建立在对散打特点与个体技战术及心理等特征相 结合的基础之上对目标-任务的全程性规划。该方案以时间为线索对参赛过程及步骤进行科 学设计。 巴特尔决赛的程序化参赛方案提炼和确定了决赛参赛过程中的结构化问题与环节,并对 决赛全局做出筹划与预测。同时,全面综合分析巴特尔与张永健的技战术特点,建立针对决 赛的程序化参赛体系,使巴特尔明确战术意图在面对决赛情境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出对策 性思维和行为,保证竞技水平的稳定发挥。巴特尔顺利通过前两轮和半决赛的三场比赛后, 将对阵决赛对手张永健。相比之下,张永健的晋级更加顺利,由于四川队的李国强在首轮的 比赛中自动放弃,张永健只打了两场比赛就进入了决赛。张永健就等于多休息了一场,在体 能的消耗上不会有巴特尔这么大。从实力看,两人旗鼓相当,都拿过全国冠军,此次比赛, 张永健主场作战,在心理上可能会被巴特尔更占优势。表2 巴特尔与对手张永健特点对比巴特尔 技战术特点张永健技战术特点 优势:1、摔法见长,拳法灵活多变; 优势:1、边腿见长,腿法灵活多 变; 2、身体素质好,体力充沛; 2、打法细腻、出拳 猛,爆发力好; 3、比赛经验丰富、心理稳定; 3、占据主场优势; 劣势:1、战术意识明显; 劣势:1、体重大(降体重多,原 80 kg级); 2、不占据主场。 2、心理压力大。 从技术角度,散打表现出“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原则。“三分手,七分腿”是 散打主要技击特点。张永健技术特点在腿法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是其主要得分点。同时,“ 摔术”又是散打的另一技术特点,以抱腿摔、挟颈摔、过肩摔、抱腰摔等摔法为主。作为从 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巴特尔在“摔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程序化参赛方案的设计 思路,通过深入分析巴特尔与对手技术特点,制定了“积极主动进攻、克制对方优势、以拳 开路、以摔得分、以腿为辅”的战术部署。因此,如何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摔法优势,克制张 永健腿法的发挥是参赛方案设计的重点。为此,教练组针对其优势设计出“以我为主、注重 环节,把握过程,降低失误”的参赛指导思想。根据张永健急于拳腿进攻,急迫得分的心理 ,抓住破绽在第一局通过“侧摔”以3:0的部分奠定基础,第二局又以一记“抱摔”瓦解了 对手的反扑,最后一摔彻底让张永健无还手之力,第二局比分5:0,最终以8:0的悬殊比分 获得冠军。 为了确保决赛按既定方案执行,在具体参赛过程中,教练组制定了详细的参赛步骤和具 体内容与思路(表3,表4)。表3 巴特程序化具体参赛过程方案设计比赛环节 具体参赛程序设计准备活动(60 min) 提前1 h热身:慢跑(5 min)→拉伸(20 min)→高强度 组合拳、腿练习(3~4 min)→表象训练(5 min)→按摩(15 min) →音乐放松(5 min) →检录 (5 min); 第一局(2 min) 试探中积极进攻,主动进攻,积极防守; 局间休息(1 min) 分析得失,冷静思考,思想放松; 第二局(2 min) 诱敌深入,保持体力,寻找机会; 局间休息(1 min) 恢复体力,稳定心理,调整技战术; 第三局(2 min) 若进入决战局,全力以赴,积极进攻,拳腿进攻,以“ 摔”得分。表4 巴特程序化参赛方案具体参赛措施与实施效果比赛情形 应对措施及效果对手拳腿进攻时 贴身近战,抑制腿法的发挥,乘机发挥“摔法”;对手得分领先时 积极进攻,平稳心态,加强“以摔得分”;我方得分领先时 主动进攻,变化战术,加强技战术组合;对手落后反扑时 节奏不乱,“以我为主”,减少失误;面部受伤出血时 保持冷静,积极治疗,顽强拼搏;腿部受伤移动时 积极治疗,加强拳法,迂回中反击;体力下降不支时 加强迂回,在防守中乘机进攻,“拳腿开路”。 2.3 巴特11届全运会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启示  按照程序化参赛方案理论设计及具体要求,巴特在备战第11届全运会过程中详细分析并 总结了对手特点,研究重点对手优势与弱点,针对决赛对手张永健擅长腿法,本土作战,心 理压力大,降体重多等弱点,轻松上阵,始终贯彻参赛计划,保证了整场比赛的正常发挥。 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和启示。 首先,程序化参赛方案的设计需加强对散打比赛过程各环节的深刻认识,逐步形成成功 参赛的科学化模式。始终坚持系统备战与参赛,将任务与目标逐层分解,使得目标更加精准 ,在比赛过程中逐步实现最终目标。 其次,切实做到了程序化参赛,使参赛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要想使参赛方案科学 、有效,就必须对比赛细节考虑周到,根据不同比赛场次不同对手,及时调整程序化参赛方 案设计,并认真贯彻执行。 再次,在设计与秩序程序化参赛方案的过程中努力做好心理准备充分性和战术安排灵活 性的统一;体能动员最大化和情绪调节最佳化的统一;方法操作具体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最后,保持参赛方案的相对稳定性是对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赛水平的检验和考验。在比赛 未向预定方向发展,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应保证程序化参赛方案的稳定性,不能 随意改变方案设计和既定步骤,防止比赛“崩溃”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程序过于原 则化、概念化和缺乏可操作性,应保证抓住关键性环节,使方案简单易行。
  
  3 结 论
   1)散打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是在遵循散打运动竞赛基本规律及过程特征的基础上,根 据运动员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竞赛的模式。巴特尔的成功参赛是科学化管理与风险控 制在程序化参赛方案中体现的结果。2)巴特尔备战11届全运会贯彻了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思路,形成在“以我为主、注重 环节、把握过程、降低失误”参赛思想指导下,细化参赛目标,将任务落实在“赛前—热身 —局内—局间—赛后”的具体参赛程序个体化的参赛模式。3)巴特尔程序化参赛方案设计与实施在今后发展中需不断完善参赛体系,强化细节意 识,深入研究个体、对手、项目特征,达到层次与整体、心理与体力、稳定与灵活的程序化 参赛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鹏.在第20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上的讲话[R].http://ww w.sport.gov.cn/.2006-03-10.
  [2] 叶伟.散打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2-15.
  [3] 中国散打运动协会.2008年散打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10.
  [4] 黄卫,王亚男.竞技比赛中的程序化参赛[J].怀化学院学报,2008,(8):80-83.
  [5] 苗向军.程序化参赛理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56-258.
  [6] Tudor Bompa. 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4th) [M ].Human Kinetics, 1999:60-77.
  [7] John O. Spengler, Dan Connauqhton, Andrew Pittman. Risk Management in Sp ortand Recreation[M].Human Kinetics, 2006:12-26.
  [8] Katharine Nohr. Managing Risk in Sport and Recreation: The Essential Guid e for Loss Prevention[M].Human Kinetics, 2006:67-81.
  [9] Jim Taylor, Gregory Wilson Goal. Applying Sport Psychology[M].Human Ki netics, 2005:32-36.
  [10] Damon Burton, Thomas Raedeke. Sport Psychology for Coaches[M].Human K inetics, 2008:24-31,135-148,290-293.
  
  投稿日期:2011-07-12
  作者简介:邵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管理与竞赛 规律。
其他文献
摘要:以全国体育类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及其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简单以及缺乏全程化教育等三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体育类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在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各体育类院校的调查研究,提出以“网络化解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改善贫血状况和采用恢复手段促进骨骼肌的快速恢复打下基础。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10)和运动组(n=10)。采用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第二天宰杀大鼠,取骨骼肌和肝脏测定肌糖原、肝糖原含量,并测定骨骼肌的SDH活性和UCP3mRNA表达。结果:1)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导致了运动大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
期刊
摘要:从体育文化的“超越”本质和项目的“对抗”属性出发,提出了介质对抗类项目的概念,确定了球类运动的归属。从球类项目的物质规定性出发,以“对称破缺”理论为工具探讨了介质对抗类项目的本质特征与文化属性。研究表明,球体因其“最完美”的对称结构而具有“最稳定”的动力学特征,成为对抗“最广泛”的介质;球类活动具有对抗的介质性、评判标准的非尺度性、行动过程的复杂性等派生属性;球类活动目标指向介质物,客观上具
期刊
摘要:对体育文化旅游概念进行界定,运用昂普(RMP)分析方法,对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进行资源(R)分析、市场(M)分析和产品(R)分析,据此提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框架与具体策略,以期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文化旅游;旅游产品;昂普(RMP)模式;河南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
期刊
摘要: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面临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的严峻形势,但其市场开发成效显著,签约资金、物资以及服务总价值超过7亿元。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坚持资源整合、统一开发;坚持合作共赢,注重回报;坚持行业赞助的唯一性和排他权;坚持品牌宣传优先的原则,大规模开发特许商品;坚持赞助商至上理念,突出做好回报维权工作;坚持目标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今后全运会市场开发应积极探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体育竞技水平的日益提高,运动员膳食营养工作的重要性愈显突出。为了更好的了解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为今后膳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有利依据,特此对北体附属竞技体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发现男运动员:总热量摄入不足,早餐摄入过少,晚餐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略低,脂肪摄入略高于推荐值;VA摄入不足,VB1、VB2、VC偏少;锌摄入不足。女运动员:总热量不足,早餐摄入过少,晚餐摄入过多,加
期刊
摘要:测试采用按照国际规范自行开发的“健康体能评价与运动处方系统”,对全校教职工的健康体能进行测试,包括运动心脏功能、体脂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在内的多项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理学指标。另外,采用规律性体育锻炼问卷了解受试者参加规律性体育锻炼的状况,采用主观健康自评量标了解不同锻炼习惯受试者的主观健康感受。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别考察规律性体育锻炼、年龄因素对身体形态、机能和健康体能水平
期刊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考察与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状况及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情况比较乐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多数能够按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水平,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与前两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上海市;高校体育;发展  中
期刊
摘要:通过对比赛现场和影像资料的观察统计,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和第41届世锦赛女子体操比赛的全能及各单项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女子体操的全能实力并不逊于其他体操强国,缺乏的只是大赛能力和实战能力;2)我国女子体操的单项实力总体上还是较强的,尤其是高低杠和平衡木的难度,目前在国际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但各单项的完成分却普遍低于其他体操强国,这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从高低杠的难度
期刊
摘 要: 结合人类学田野调查、文献资料对景谷县的陀螺文化进行调研。本文认为,当地 人将陀螺传说与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融合到一起,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陀螺文化传统,这 种体育文化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体系和日常生活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在社区不断延 续传承,对丰富社群生活、增进社区人们认同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景谷陀螺;体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