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素养是音乐艺术的生命力表现和反映,是学习者的必经之途,音乐素养的学习能够强化小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十分有助于培养出“会听”、“会品”、“会写”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本文总结分析了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内涵,并提出了小学生音乐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素养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72-01
一、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内涵分析
小学音乐素养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这一艺术审美的接收和创造的能力,音乐素养是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与创造的综合,它包括读谱、视唱、节奏、听音等多种音乐基础理论和技巧。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具体内涵如下:
1.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受能力是音乐素养培养的核心关键,它是音乐艺术欣赏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其映射在音乐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对于音乐的接收反应。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播放音乐曲调来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和领悟音乐的魅力,同时进行练唱、识谱和演奏的示范教学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感受力的教学目标。因此,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视听的享受,更应当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性,进而升华学生的音乐情感认识。
2.音乐领悟能力的发展
音乐领悟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已经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领悟力。对此,教师通常采用音乐评论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和领悟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先播放与学生认知发展和教学要求目标相贴合的音乐素材片段,然后对此进行音乐评论。其中音乐评论的方式既可以选择同种风格的精细分析,也可以跨风格跨民族的比较分析,在音乐评论中自然而然的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和塑造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3.音乐创新能力的开发
音乐创新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感悟认识程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只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音乐素养水平,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自我风格的“新”音乐,这也是音乐素养发展的高级层次的表现形式。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创新能力的开发几乎是一块“处女地”,这是因为小学生接触系统的音乐教学时间尚短,难以达到音乐创新的要求,同时,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主要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和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音乐创新能力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重在“能力”的前提培养,即重在“埋种”不在于结果。
二、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措施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而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先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审美是音乐艺术生命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音乐素养培养的必经之途;最后,音乐素养培养的本质目标是深化和丰富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情感体验。因此,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措施,具体如下:
1.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引起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给音乐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些新的媒介打破了音乐艺术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便利了音乐教学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将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新科技技术结合起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课堂,拉近音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充分引起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春天里》这一节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关于春天里的歌曲,在新的音乐歌曲学习之前,让学生展示已经学过或者自学的与新的音乐教学相似的歌曲,这种多媒体的示范和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内在的音乐知识体系架构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音乐练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练唱只是音乐教学中乐感培育和乐理知识普及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本末倒置”。音樂基础知识的普及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必然前提条件,音乐基础知识的丰富能够正向促进小学音乐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相反,若是欠缺则会阻碍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唱歌,更要教会学生理解歌、欣赏歌,甚至是创作歌。例如教师可以先出示一段歌曲的简谱,然后在教会学生练唱简谱的过程中融入关于音谱的乐理知识,从而深化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程度。
3.着力于音乐审美的教学,深化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程度
音乐是一门审美的艺术,音乐素养的培养关键就是深化和发展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是音乐感受、音乐领悟和音乐创新的综合,是音乐素质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师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应当把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人音版小学音乐《编花篮》的教学片段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编花篮》的歌曲背景和地域文化简略介绍来进行课前导入,在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借助多媒体播放《编花篮》的音乐片段,接着让同学们交流讨论所听到的感受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普及和明确《编花篮》一曲中所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和艺术技巧,地方文化蕴涵魅力。最后,带领同学们试着练唱《编花蓝》一曲来强化学生的音乐情感认识。
4.借助“想象力”的翅膀,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是对生活的抽象再现,音乐的完全欣赏必须借助“想象力”的翅膀才能充分展现。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珍视小学生天性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想象力”的作用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小学音乐《飞越彩虹》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飞越彩虹》的故事动画演示片,然后通过“谈一谈”的交流讨论活动,让同学们讲出自己对于《飞越彩虹》的初步理解和印象。然后在《飞越彩虹》歌曲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来探索和追寻乐曲中的“飞越”和“彩虹”。
三、结束语
音乐是小学生教育学习的必然基础学科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文艺术的重要途径。音乐素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也是欣赏和创作音乐艺术的核心关键,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重心。教师在进行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时,要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教学环境和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素养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72-01
一、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内涵分析
小学音乐素养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这一艺术审美的接收和创造的能力,音乐素养是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与创造的综合,它包括读谱、视唱、节奏、听音等多种音乐基础理论和技巧。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具体内涵如下:
1.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受能力是音乐素养培养的核心关键,它是音乐艺术欣赏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其映射在音乐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对于音乐的接收反应。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播放音乐曲调来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和领悟音乐的魅力,同时进行练唱、识谱和演奏的示范教学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感受力的教学目标。因此,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视听的享受,更应当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性,进而升华学生的音乐情感认识。
2.音乐领悟能力的发展
音乐领悟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已经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领悟力。对此,教师通常采用音乐评论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和领悟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先播放与学生认知发展和教学要求目标相贴合的音乐素材片段,然后对此进行音乐评论。其中音乐评论的方式既可以选择同种风格的精细分析,也可以跨风格跨民族的比较分析,在音乐评论中自然而然的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和塑造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3.音乐创新能力的开发
音乐创新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感悟认识程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只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音乐素养水平,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自我风格的“新”音乐,这也是音乐素养发展的高级层次的表现形式。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创新能力的开发几乎是一块“处女地”,这是因为小学生接触系统的音乐教学时间尚短,难以达到音乐创新的要求,同时,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主要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和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音乐创新能力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重在“能力”的前提培养,即重在“埋种”不在于结果。
二、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措施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而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先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审美是音乐艺术生命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音乐素养培养的必经之途;最后,音乐素养培养的本质目标是深化和丰富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情感体验。因此,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措施,具体如下:
1.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引起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给音乐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些新的媒介打破了音乐艺术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便利了音乐教学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将小学音乐教学与高新科技技术结合起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课堂,拉近音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充分引起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春天里》这一节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关于春天里的歌曲,在新的音乐歌曲学习之前,让学生展示已经学过或者自学的与新的音乐教学相似的歌曲,这种多媒体的示范和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内在的音乐知识体系架构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音乐练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练唱只是音乐教学中乐感培育和乐理知识普及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本末倒置”。音樂基础知识的普及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必然前提条件,音乐基础知识的丰富能够正向促进小学音乐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相反,若是欠缺则会阻碍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唱歌,更要教会学生理解歌、欣赏歌,甚至是创作歌。例如教师可以先出示一段歌曲的简谱,然后在教会学生练唱简谱的过程中融入关于音谱的乐理知识,从而深化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程度。
3.着力于音乐审美的教学,深化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程度
音乐是一门审美的艺术,音乐素养的培养关键就是深化和发展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是音乐感受、音乐领悟和音乐创新的综合,是音乐素质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师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应当把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人音版小学音乐《编花篮》的教学片段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编花篮》的歌曲背景和地域文化简略介绍来进行课前导入,在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借助多媒体播放《编花篮》的音乐片段,接着让同学们交流讨论所听到的感受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普及和明确《编花篮》一曲中所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和艺术技巧,地方文化蕴涵魅力。最后,带领同学们试着练唱《编花蓝》一曲来强化学生的音乐情感认识。
4.借助“想象力”的翅膀,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是对生活的抽象再现,音乐的完全欣赏必须借助“想象力”的翅膀才能充分展现。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珍视小学生天性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想象力”的作用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小学音乐《飞越彩虹》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飞越彩虹》的故事动画演示片,然后通过“谈一谈”的交流讨论活动,让同学们讲出自己对于《飞越彩虹》的初步理解和印象。然后在《飞越彩虹》歌曲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来探索和追寻乐曲中的“飞越”和“彩虹”。
三、结束语
音乐是小学生教育学习的必然基础学科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文艺术的重要途径。音乐素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也是欣赏和创作音乐艺术的核心关键,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重心。教师在进行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时,要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教学环境和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