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翰铮,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
摘要:随着基金托管和两融创新业务的开放,大型券商纷纷抢先开展PB业务。从海外发展经验来看,PB业務更多的是涉及有大额量化交易需求的对冲基金。而在国内,近两年来随着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PB业务越来越受到券商的重视。本文通过简述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我国PB业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PB业务;阳光私募基金;发展趋势
一、国内PB业务简介
PB业务(Prime Broker,简称PB业务),即主经济商业务,是在代管服务的基础上,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国内目前主要是阳光私募基金)提供融资融券、交易、清算交收、托管、资本引荐以及运作和技术支持等一揽子综合服务。
在国外,PB业务主要针对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其中对冲基金贡献出95%的业务量。具有大额交易需求的对冲基金,因为频繁杠杆化的操作方式,为券商带来更多的利差和佣金收入。其中,70%来自融资利息,30%来自交易佣金,另外10%收入来自结构设计与定制。
在国内,2010年前后PB业务逐渐在国内兴起,伴随着2012年券商取得资产托管业务资格,以及2013年新基金法对私募基金合法性的确立,各大券商纷纷将目光投向PB业务。PB业务也成为券商保持机构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
二、国内PB业务发展现状
开展PB业务,不仅能够给客户提供综合服务,也是券商改善自身盈利能力的转型过程。
2012年证监会允许证券公司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托管服务,这使得证券公司具备了开展阳光私募基金PB业务的条件。同年7月份,申银万国推出全能服务平台——主券商服务。2013年5月,在券商创新大会上中金公司总经理何华提出了在国内开展券商主经纪商业务模式的设想。他当时提出参考海外模式,针对机构投资者建立券商主经纪商业务模式,为高端机构客户提供估值、清算、托管、融资融券、衍生品设计与执行等一揽子服务。2013年8月,上海证券经纪管理总部总经理在某私募私募论坛上公开表示,上海证券正在努力开展主经纪商业务。2014年7月,国泰君安在一线城市举办了PB业务高峰论坛,推出全能私募PB一站式系统服务。但目前还有其他一些大型券商推出针对私募基金的PB业务。
三、国内PB业务发展前景和趋势
(一)国内PB业务发展前景
2011年是阳光私募的元年,其中阳光私募公司有6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同期公墓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3万亿元。而到了2014年,证监会登记的私募机构为3800家,协会公示的有3200家,资产管理规模更是达到了2万亿元,同期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依旧是3万亿。可以预计未来20年内将出现上万家私募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随着私募基金备案制度和管理人登记的施行,将更有利于私募理财产品的发行。私募基金更强的创新意识,更能接受量化投资策略,这些都为券商PB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二)国内PB业务发展趋势
1、高门槛
PB业务对券商的各方面实力要求比较高。仅仅PB业务中IT系统就需要投资几千万元,因为私募基金对高频交易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对系统速度也就提出了高要求。此外券商的净资本也是PB业务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能否为私募基金融到资金,融到券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而这个条件也将使得一批券商无法开展PB业务。
PB业务高门槛现象并非我国独有。目前海外PB业务的提供商主要也就是大摩和高盛两家公司。在国外,选择PB服务商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商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PB服务商的影响力和地位对机构吸引长期资金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PB业务将是券商保持机构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而是否拥有完整的PB平台是区别一流券商和二流券商的主要标志之一。
2、促进私募基金的发展
PB业务和私募基金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
券商PB业务的开展使得私募基金在选择产品发行通道时,多了更多的选择,必然会在托管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上取得优惠,从而使得私募基金运作成本降低。同时,券商在行业中的资源优势,可以为私募基金提供资本引荐服务、融资融券服务等。帮助私募基金剩去很多人力和资源的投入,从而可以更加专注于投资,提高投研效率。
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而PB业务平台恰恰给这些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孵化平台。很多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的私募团队可以借助券商推出的“种子基金”、“伞形信托”、“私募工厂”等,实现私募基金的阳光化运作,发行自己的产品。同时,券商扩大了自身的业务规模,促进私募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选出优秀的机构产品,吸引优质投资者,从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摘要:随着基金托管和两融创新业务的开放,大型券商纷纷抢先开展PB业务。从海外发展经验来看,PB业務更多的是涉及有大额量化交易需求的对冲基金。而在国内,近两年来随着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PB业务越来越受到券商的重视。本文通过简述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我国PB业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PB业务;阳光私募基金;发展趋势
一、国内PB业务简介
PB业务(Prime Broker,简称PB业务),即主经济商业务,是在代管服务的基础上,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国内目前主要是阳光私募基金)提供融资融券、交易、清算交收、托管、资本引荐以及运作和技术支持等一揽子综合服务。
在国外,PB业务主要针对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其中对冲基金贡献出95%的业务量。具有大额交易需求的对冲基金,因为频繁杠杆化的操作方式,为券商带来更多的利差和佣金收入。其中,70%来自融资利息,30%来自交易佣金,另外10%收入来自结构设计与定制。
在国内,2010年前后PB业务逐渐在国内兴起,伴随着2012年券商取得资产托管业务资格,以及2013年新基金法对私募基金合法性的确立,各大券商纷纷将目光投向PB业务。PB业务也成为券商保持机构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
二、国内PB业务发展现状
开展PB业务,不仅能够给客户提供综合服务,也是券商改善自身盈利能力的转型过程。
2012年证监会允许证券公司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托管服务,这使得证券公司具备了开展阳光私募基金PB业务的条件。同年7月份,申银万国推出全能服务平台——主券商服务。2013年5月,在券商创新大会上中金公司总经理何华提出了在国内开展券商主经纪商业务模式的设想。他当时提出参考海外模式,针对机构投资者建立券商主经纪商业务模式,为高端机构客户提供估值、清算、托管、融资融券、衍生品设计与执行等一揽子服务。2013年8月,上海证券经纪管理总部总经理在某私募私募论坛上公开表示,上海证券正在努力开展主经纪商业务。2014年7月,国泰君安在一线城市举办了PB业务高峰论坛,推出全能私募PB一站式系统服务。但目前还有其他一些大型券商推出针对私募基金的PB业务。
三、国内PB业务发展前景和趋势
(一)国内PB业务发展前景
2011年是阳光私募的元年,其中阳光私募公司有6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同期公墓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3万亿元。而到了2014年,证监会登记的私募机构为3800家,协会公示的有3200家,资产管理规模更是达到了2万亿元,同期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依旧是3万亿。可以预计未来20年内将出现上万家私募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随着私募基金备案制度和管理人登记的施行,将更有利于私募理财产品的发行。私募基金更强的创新意识,更能接受量化投资策略,这些都为券商PB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二)国内PB业务发展趋势
1、高门槛
PB业务对券商的各方面实力要求比较高。仅仅PB业务中IT系统就需要投资几千万元,因为私募基金对高频交易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对系统速度也就提出了高要求。此外券商的净资本也是PB业务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能否为私募基金融到资金,融到券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而这个条件也将使得一批券商无法开展PB业务。
PB业务高门槛现象并非我国独有。目前海外PB业务的提供商主要也就是大摩和高盛两家公司。在国外,选择PB服务商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商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PB服务商的影响力和地位对机构吸引长期资金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PB业务将是券商保持机构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而是否拥有完整的PB平台是区别一流券商和二流券商的主要标志之一。
2、促进私募基金的发展
PB业务和私募基金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
券商PB业务的开展使得私募基金在选择产品发行通道时,多了更多的选择,必然会在托管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上取得优惠,从而使得私募基金运作成本降低。同时,券商在行业中的资源优势,可以为私募基金提供资本引荐服务、融资融券服务等。帮助私募基金剩去很多人力和资源的投入,从而可以更加专注于投资,提高投研效率。
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而PB业务平台恰恰给这些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孵化平台。很多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的私募团队可以借助券商推出的“种子基金”、“伞形信托”、“私募工厂”等,实现私募基金的阳光化运作,发行自己的产品。同时,券商扩大了自身的业务规模,促进私募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选出优秀的机构产品,吸引优质投资者,从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