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现代一些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流派进行了阐述,逐一分析了它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并指出了在这些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从被动消极的医学式的干预向积极主动的预防式干预转变,从一对一的干预向生态化干预转变,从解决问题向促进发展转变。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断随之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心理理论流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8-04
  
  自从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里创建了心理实验室使得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流派纷争,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理论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对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学派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最初只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但逐渐变成了一门研究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虽然精神分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强调潜意识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这一名词,他认为本能来源于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人的行为受本能驱使。而荣格则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强调民族文化和精神对人的重要影响。
  第二,强调人性的冲突和矛盾。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行动和原则各不相同,因此,冲突就无法避免,当三者之间的冲突无法平衡时,就会导致心理异常。德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则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由一对两极对立的冲突所组成的发展阶段。他指出,积极解决这些冲突就会促使人格健全发展,冲突得不到解决就会使人的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情况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冲突解决情况。弗洛姆也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矛盾性,他列出了三种矛盾: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人的潜能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这些矛盾根植于人的本身,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三,关注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许多精神分析学家都强调童年对人的重要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其实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经形成,成人的一些心理异常表现往往是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所致。荣格在分析个人潜意识时,也认为个人潜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情结”就是起源于童年的经验。埃里克森则进一步扩大了对年龄的研究范围,详细论述了人在0~20岁期间的前五个发展阶段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认为在幼年和童年期的冲突解决情况将影响今后的健康成长状况。
  第四,关注对精神疾病的研究。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都是临床的心理治疗师,因此,对于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治疗等有较多的研究,他们创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临床心理治疗技术,如析梦、自由联想、对日常生活的分析等,有力地推动了心理治疗实践的发展。此外,精神分析学中以弗洛姆、霍妮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流派,对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作了深入的研究。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神经症的标准取决于社会文化为其成员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不同文化、时代、阶级、性别的人,社会为其规定的行为模式是不同的。弗洛姆则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了分析,他认为人虽然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但不健全的社会是造成人的心理疾病的根源。
  2.精神分析学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虽然精神分析的临床治疗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得并不多,但精神分析的理论却改变了许多人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人性的冲突和矛盾的一面,使得人们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童年的经历,关注多儿童家庭对儿童人格的影响,强调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不仅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低龄化发展,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干预的发展。而精神分析的文化流派由于强调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性标准,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学派
  
  1.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在20世纪初,心理学界对意识心理学越来越感到不满,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此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人的内部因素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截然相反,以华生(J.B.Waston)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华生否认遗传的本能行为,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他曾有段经典的环境决定论宣言:“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而新行为主义则综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观点,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他的行为交互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人的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且人也不能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因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构成一种互动关系。
  2.行为主义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流派,行为主义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实践方面,行为主义所提出的一系列行为干预的技术,如强化、模仿、角色扮演、系统脱敏等技术由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不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广为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被广泛运用,这些技术至今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干预技术。
  在理论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界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由学生转向学生周围的环境,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在他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学者对儿童的心理问题重新作了解释,他们认为有心理功能紊乱的儿童并不是儿童的心理或生理疾病,而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系统的某种失调,即儿童个体能力与环境的要求之间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环境本身造成的。这种解释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的注重在学生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开始转向在学生周围的环境中寻找问题的根源。一些学者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求对学生和学生周围的整体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进行干预。班杜拉的理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三、人本主义学派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迅速繁荣,但社会生活异化,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危机。一些关注人类潜能,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等传统心理学不满的心理学家在马斯洛等人的召集下,开展了一场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并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许多观点也并不一致,但总的来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第一,将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研究不健康的人或动物只会产生消极和畸形的心理学,研究统计学上的平均数的人也只会导致人们形成“适应性强的人”的概念,而不是“成长的好的人”的概念,只有研究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有最好的收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为主,强调意识自我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社会环境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限制潜能的实现。
  第二,强调人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而人性之所以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所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上的不完善之间有一种永久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自我实现便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此外,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进行自我指导,能够对自己的存在方式负责。在自我实现的动机驱使下,在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时,人性就能不断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系统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价值观视为一种自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趋向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价值观并不是理论推测的产物,而是人在投身于自我选定的价值中心过程中作出的主观选择,他认为价值观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为,要求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鼓励人们坚定人生的信念,勇敢地负起责任和面对焦虑。因此,人正是运用价值观作为评价人类存在的标准的。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理念方面,由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以及能力的培养,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些零散的情感教育和对少数学生的心理诊断与治疗。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使得教育界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这不仅促使学校教育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还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由传统的以治疗和预防为主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终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本。
  在实践方面,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缺少基本需要会引起疾病,而恢复基本需要则能治愈疾病。这种观点导致各种社会援助涌入学校,以改善贫困、少数民族等学生的需要缺失,同时也导致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努力改善学校的心理环境,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关注学生扩大到关注教师、学校员工甚至家长。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强调对来访者施以无条件的、真诚的、积极的关注。虽然一些研究表明,这种技术的疗效并不比行为主义的治疗更有效,但这种方法更友好、温和,可以使学生与心理辅导人员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令人可以接受的气氛,学生更加乐意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因而被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广为使用,大大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认知学派
  
  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只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除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外,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包含了以知觉和思维的研究而著称的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探讨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皮亚杰学派和社会认知心理学派等。社会认知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1.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
  社会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在主观上如何塑造他或她的行为。其中弗里茨·海德和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影响。弗里茨·海德于1946年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而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以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海德还提出了“P—O—X”模型,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的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人。如果三者关系协调,则P的心理是和谐的,如果三者关系不适应,则P就会产生心理的冲突与矛盾,若不设法改变,就会引起心理失衡。费斯廷格在他1957年出版的《认知失调论》中系统地阐述了态度改变的心理历程,提出了认知失调的概念。他认为认知或认知系统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每一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系统的状态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以上关于认知失衡或失调的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认知的不协调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但说明了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对后来的认知干预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认知干预技术
  认知干预是受到认知心理学影响的临床治疗师所创造的干预技术,主要有艾利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贝克(A.T.Beck) 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行为疗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过心理分析培训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艾利斯对被动的缓慢的心理分析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主动对病人进行干预,因此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他认为,个体生来就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倾向性,当理性的思维产生时,个体将体验到愉快、胜任感和成就感;反之,当非理性的思维即不合理的思维产生时,个体将体验到焦虑、无能和失败感。理性的思维是心理及情绪健康的来源。所以,个体要处理类似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必须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重建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使自己的心理变得健康。艾利斯概括了非理性思维的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糟糕至极论。他指出,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不过它们在那些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应该对他们进行认知干预。几乎是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者贝克也开始探索认知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并提出了他的认知治疗模型。这一干预模型在基本原理、步骤、方法等方面都与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相似,但它不强调教授当事人理性思维,而是强调干预双方共同合作,采用言语质询和行为实验等方法检测当事人认知假说的虚假性,以纠正其原有的认知扭曲。贝克认为,人有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了解这种加工过程可以预见人的行为并分析其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早期的生活经验为个体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加工模式奠定了基础。贝克指出,由不愉快的经验或精神创伤所导致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使个体倾向于对自己采取消极的评价方式。由于功能失调性的认知模式通常是潜伏的,个体难以清楚地意识到,当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个体会即刻产生大量负性的自动性想法,而自动负性想法的产生将导致个体情绪的失落,后者又进一步助长和加强了前者的力量。如此循环往复,致使问题持续不断。
  3.认知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改变人的信念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这无疑为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关于对社会、生活、健康等的合理观点,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而认知干预技术不仅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被广泛运用,在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甚至教学中都可以发现认知干预的踪影,认知干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自从心理学产生以来,治愈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成了心理学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现代各种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这一领域主要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和寻找相应的治疗或缓解的方法。1998 年美国心理学会轮值主席塞里格曼( Seligman )明确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情感、积极的特质、健全的体系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具备以下一些特征:第一是研究对象从少部分病态人转向普通人;第二是研究内容从消极品质和消极力量转向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第三是从心理问题的修补和预防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潜能开发。虽然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的烙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都是对人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相对人本主义提出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体验。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并受到较多的关注。
  2.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虽然积极心理学出现的时间较短,目前在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而且人们对它的可操作性还存在许多质疑,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念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但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比较消极被动的地位,即使是预防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展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关注的仍是预防和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种积极发展的理念对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更多地注重全体学生的积极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确保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康运作等,虽然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还没有得到具体的运用,但是人们的理念开始转变,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这些转变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小结
  
  流派纷呈的心理学理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实践领域,各种流派的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各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正逐步从被动消极的医学式的干预向积极主动的预防式干预转变,从一对一的干预向生态化干预转变,从解决问题向促进发展转变,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断随之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 (3):6~10.
  [5] Conoley,Close.Jane. Consultation in School: Theory, Research, Procedures[M]. New York: A Subsidiary of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1.
  [6] Fagan, K. Thomas et al School psych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1994.
  [7] Thackeray, G.Milton, et al.Introduction To mental Health Field and practice[M]. New Jersy: Prentice-Hall, Inc., 1979.
  [8]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 an introduction[J] . American Psychology , 2000, 55 (1):5~14.
  [9]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上海市干部教育中心。电邮:xiaominchan@yahoo.com.cn)
  编辑/何 妍 终校/李益倩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永安山林业局的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考察,对永安山林业局12a来的资源变化情况特别是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国家"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将在不同类型区建立九个示范区.在今后的十年建设中加大治理任务和资金投入.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经内蒙古"三北"防护林工作站定为内蒙古四期工程的
文章通过扎赉特旗2002年度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针对全旗森林资源状况,指出退耕还林(草)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林业发展方向。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多样性调查,初步查清了兴安落叶松林主要8个类型下植物种类,并就其分布规律,对各类型植物丰度进行了评价.
文章进一步探讨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的造林成活率问题,从适地适树、发展容器苗到坚持贯彻"造管并举"的方针.强调了科学营造,积极推广非公有制林业等重要观点.
文章通过对大杨树林业局实施退耕还林规划,提出了逐渐恢复和达到森林破坏前的生态功能,从而达到保护该地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议.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发展,并深入人们生活中,转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带动了社会整体进步。而电子商务中的商机,引发诸多企业重视,而群众与企业的双向重视,为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革新奠定了基础。当前,企业为在电子金融市场脱颖而出,纷纷引进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以此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虚拟中间商作为企业实施组合战略的媒介,具有不可
文章利用周晓峰在黑龙江省林林多种效益计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的多种效益进行了计量评价。通过计算,整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效益、林副产品效益
通过调查,对大兴安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发展规划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以张掖市2003年退耕还林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为例,着重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荒地造林质量较差的原因,估算了其结果给国家和群众造成的损失,得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要求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