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需要迅速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素质.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多数都经历了因环境变迁而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应阶段,从而他们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社会素质与一直生活在城里的学生有些差距,在学习中表现出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反应速度较慢等特点.如何让外来务工子女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教学,进入学习状态,树立自信心,赶超城里学生的学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的方法措施.
一、建立自信,树立正确观念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从小生活在居无定所的环境中,父母为了生存四处奔波,使他们多数成了无人管教的孩子;由于住址的变迁,他们也随之不断变动学习环境,长期在陌生的环境,容易导致他们自卑,少言寡语以及“不合群”;由于生活在社会较低层次,使得他们见识较少、所知道的知识基本局限于书本,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一无所知.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孩子容易缺乏甚至丧失学习自信心,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者认为学习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什么作用.同时,这些学生的家长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对知识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对教育儿女的方式方法更是知之甚少,甚至有家长说“学那么多有啥用,识字就行了”.
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需要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帮学生解决,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现实的自己处于生活的弱势,是因为知识的欠缺,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学习生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课外活动,引导他们了解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发现知识存在于生产生活,存在于社会之中,并非自己或家长所说的“知识无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挖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打消对学习的偏见,建立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学习素材,从他们熟知的生活开始引导,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存在于生活之中,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多方面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例如,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时候,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较差,常常找不到解题思路,不知从何入手.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先将应用题进行分类: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费用问题等,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细致讲解,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并掌握解题的技巧,最后举一反三,达到真正掌握.通过这种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他们不觉得陌生,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深究教法,引导快乐学习
很多学科知识都是看似容易深入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特点的各异,结合实际深入钻研教法,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合理构建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处于快乐的学习状态,在快乐中掌握相关知识.如学习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时候,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难度较大,在做题时候容易出现错误.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做“钱的游戏”,将学生分几个小组,小组中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些小组做买卖东西的游戏;一些小组做借钱还钱的游戏,用两个相反的过程模拟正负数的加减关系.通过这种活动,能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变到生动活泼的游戏中来,学生在快乐游戏中顺理成章学会了有理数的加减法.
对于其他学科也一样,教师都需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结合外来务工子女的特点,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使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四、授之以渔,传授学习方法
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很难得到同龄人应该享有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难从长辈那得到良好学习习惯的熏陶,很难得到良好学习方法的传授,得不到长辈更多的关爱,得到的只能是吃饱穿暖.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授之以渔”,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首先是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学科的有效方法,但很多学生不会预习,教师需要教会他们如何预习,如教会他们“画横线、画问号”等,以便于在上课时,提醒自己哪些是不懂的.其次要教会他们听课的方法.听课是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课要“静、动”结合.“静”指听课时全神贯注;“动”是指回答问题、记笔记和做练习.最后要教会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需要引导教育他们提高自己的自律性,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改正前一天作业中的错误,预习第二天的课程,然后便是帮助家长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和其他城里人一样,过着美好的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