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外语学习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其不同于母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必须优化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重视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轻松的、愉快的英语学习交流的环境是培养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所在。但是长期以来,笔者和很多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一直陷于一个瓶颈中:学生不能轻松的“听”和流利的“说”。这个瓶颈如何突破呢?
也许很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缘故。因此,笔者开始尝试通过校本教研组活动进行课堂研究,邀请英语教研组内教师“听诊”笔者的一堂听说课,然后通过组内教师找到的“问题”,笔者也会逐步发现自己在“听”“说”教学中的设计缺陷和课堂调控的“软肋”之处,再结合同组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深刻地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再重新执教本课。最后通过前后两次课的对比,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学生要“说”的愿望更强烈,能“说”的内容更广泛,想表达的思想也更深刻。
这节课的内容是新世纪版七年级第二学期“Unit Three People and Jobs, Lesson One What Do You Want to Be? ”第二课时。
一、以专业眼光促细节发展
有效的听说教学往往离不开有效的问题引导,缺少富有挑战性、有意义的“why”,学生将在课堂英语听说学习中,缺乏想象的空间,使交流形式呆板、内容单一,无法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表达,因此多追问“why”,将激活听说欲望,释放学习智慧,引发有价值的语言生成,呈现精彩的表演,攻克听说瓶颈。见课例回放1之后的改进与赏析片段。
二、以普遍研究促共同发展
结合教研组内的实际教学情况,大家发现平时的教学中,在讲解if引导的条件复合句句型时,通过运用if造句,虽然if句型本身运用的“量”比较充分,英语听说能力也容易得到提高,但学生在运用此句型时,都生成了同一种句型结构,没有摆脱表达模式化和单一化的俗套,从而毁掉了运用if句型在听说“质”的高度的突破。但在听过笔者的这节课后,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寻找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以个别研究促自主发展
语言的表达功能除了寒暄和润滑人际关系之外,还需要服务更宽泛的目标,比如完成听力任务后,进行某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的活动,这种语言,学生更敢于说、善于说和乐于说。但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存在不同,笔者班级中的个别学生喜欢说,个别学生羞于说,听课教师发现有些同学经常被叫到回答问题,而有些几乎没有发言。所以,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自己重新修改了部分教学设计。
【课例】
T:“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try to predict wha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s are talking about. Then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heck your predictions.”
1. I think I’ll go to the party with Lily.
a. If you do, the teachers won’t let you in.
2. I think I’ll wear jeans to the party.
b. If you do, you’ll be late.
3. I think I’ll walk to the party.
c. If you do, you’ll be sorry.
4. I think I’ll stay at home.
d. If you do,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组内分析】
有的教师提出,多数都能做上述一组固定了条件和结果的配对练习,优点是降低了对听力内容反馈的难度,这个题目设置的非常好,巧妙的通过听力的形式,又一次巩固了if引导的条件复合句的用法,但缺点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创造性没有得到持续的挖掘和发挥。
【自主研究】
在进行听力活动前,笔者想到创设一个比较开放的话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听说欲望,鼓励他们张开想象翅膀,释放学习智慧,积极建构有关这个话题的知识,自由顺利地进入听说情境状态。并把学生即将要听的内容围绕话题展开,并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与学生进行交谈,启发、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到听力话题的语境中,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
【片段赏析】
…
马卡连柯说:“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到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10个各随己愿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我们作为现代的英语教师要真正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不断地发现、琢磨、研究最后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只有每次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才能不断发现自己教学设计中语言、内容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环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才能迫使自己寻找更多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行为,鞭策自己不断促进业务素质。如果每位教师都能以这种研究的方式作为“镜子”,审视自己的教学,做到精益求精,那么经过实践的磨砺,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转型为专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2] 胡庆芳,林相标. 听诊英语课堂:教学改进的范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07
也许很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缘故。因此,笔者开始尝试通过校本教研组活动进行课堂研究,邀请英语教研组内教师“听诊”笔者的一堂听说课,然后通过组内教师找到的“问题”,笔者也会逐步发现自己在“听”“说”教学中的设计缺陷和课堂调控的“软肋”之处,再结合同组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深刻地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再重新执教本课。最后通过前后两次课的对比,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学生要“说”的愿望更强烈,能“说”的内容更广泛,想表达的思想也更深刻。
这节课的内容是新世纪版七年级第二学期“Unit Three People and Jobs, Lesson One What Do You Want to Be? ”第二课时。
一、以专业眼光促细节发展
有效的听说教学往往离不开有效的问题引导,缺少富有挑战性、有意义的“why”,学生将在课堂英语听说学习中,缺乏想象的空间,使交流形式呆板、内容单一,无法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表达,因此多追问“why”,将激活听说欲望,释放学习智慧,引发有价值的语言生成,呈现精彩的表演,攻克听说瓶颈。见课例回放1之后的改进与赏析片段。
二、以普遍研究促共同发展
结合教研组内的实际教学情况,大家发现平时的教学中,在讲解if引导的条件复合句句型时,通过运用if造句,虽然if句型本身运用的“量”比较充分,英语听说能力也容易得到提高,但学生在运用此句型时,都生成了同一种句型结构,没有摆脱表达模式化和单一化的俗套,从而毁掉了运用if句型在听说“质”的高度的突破。但在听过笔者的这节课后,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寻找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以个别研究促自主发展
语言的表达功能除了寒暄和润滑人际关系之外,还需要服务更宽泛的目标,比如完成听力任务后,进行某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的活动,这种语言,学生更敢于说、善于说和乐于说。但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存在不同,笔者班级中的个别学生喜欢说,个别学生羞于说,听课教师发现有些同学经常被叫到回答问题,而有些几乎没有发言。所以,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自己重新修改了部分教学设计。
【课例】
T:“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try to predict wha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s are talking about. Then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heck your predictions.”
1. I think I’ll go to the party with Lily.
a. If you do, the teachers won’t let you in.
2. I think I’ll wear jeans to the party.
b. If you do, you’ll be late.
3. I think I’ll walk to the party.
c. If you do, you’ll be sorry.
4. I think I’ll stay at home.
d. If you do,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组内分析】
有的教师提出,多数都能做上述一组固定了条件和结果的配对练习,优点是降低了对听力内容反馈的难度,这个题目设置的非常好,巧妙的通过听力的形式,又一次巩固了if引导的条件复合句的用法,但缺点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创造性没有得到持续的挖掘和发挥。
【自主研究】
在进行听力活动前,笔者想到创设一个比较开放的话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听说欲望,鼓励他们张开想象翅膀,释放学习智慧,积极建构有关这个话题的知识,自由顺利地进入听说情境状态。并把学生即将要听的内容围绕话题展开,并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与学生进行交谈,启发、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到听力话题的语境中,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
【片段赏析】
…
马卡连柯说:“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到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10个各随己愿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我们作为现代的英语教师要真正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不断地发现、琢磨、研究最后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只有每次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才能不断发现自己教学设计中语言、内容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环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才能迫使自己寻找更多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行为,鞭策自己不断促进业务素质。如果每位教师都能以这种研究的方式作为“镜子”,审视自己的教学,做到精益求精,那么经过实践的磨砺,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转型为专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2] 胡庆芳,林相标. 听诊英语课堂:教学改进的范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