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做好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方法:科室自查、监测与医院感染办公室抽查相结合。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菌手术感染率下降。结论:健全医院感染组织及管理制度,提高控制感染的意识及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7.224
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测员组成,负责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清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督促,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制订各项制度,并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工作以制度为指南,以制度管理医护行为。如一般工作制度、参观制度、洗手步骤、卫生保洁人员的工作制度、空气消毒工作制度、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无菌操作规范、熏箱的管理制度等。
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杂志和消毒技术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1]。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并向全科人员汇报传达,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更新。
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
手术室布局及环境管理: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2],布局按功能流程和隔离预防原则设双通道,患者与医务人员物流通道分开,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手术室每日及术后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500mg/L)对地板进行湿式拖擦消毒1次,每天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60分钟,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每季度用指示卡监测紫外线强度1次,每周清洁空调滤网1次,每周固定卫生日进行全面清洁。每月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监测,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并记录。
手术物品管理:手术器械、物品一用一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前彻底清洗,提高灭菌效果,一次性物品使用前严格查对,符合后使用。
人员管理:建立管理和监督体系,护士长每天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检查各项制度和无菌操作落实情况,将无菌操作与感染控制的环节检查、监督贯穿于始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手术间门开启次数。
缩短手术时间管理:空气消毒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在人员流动下,细菌数会恢复消毒前的水平。当空气中菌落数达到700~1800cfu/m3时则有传播致病的危险[3]。因此缩短手术时间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对策。做好此方面工作,首先术前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第二是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和取得术者的指导,使手术配合默契,熟练地配合手术。第三加强手术器械、物品、药品的定量、定位、定人管理,使手术所有用物的准备充分,随时可用,随时有用,减少手术中等物品、等维修器械、设备的时间。第四加强术中器械、物品管理,避免清点有误反复查找而延长手术时间。
手术人员的防护管理:个人防护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应加强在职教育,加大免疫注射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力度,增强手术人员的监测、控制、危险因素评估和自身防护意识,使医护人员树立“任何患者血液及污染血液的物品都存在潜在感染”的观念。参与手术的人员术前做好皮肤自查,规范着装,必要时戴护目镜。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及锐利物品时提高防范意识,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手术后污物管理:手术后污染物分别按非感染手术、感染手术、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消毒-灭菌原则分类消毒处理,以保证下一工作环节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医院感染专业队伍规范化管理初探.2002,12(1):59-60.
2明霞,尤炜.乙型肝火病毒携带孕产妇手术室的管理与防.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7.
3于玺华.微生物气溶胶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62.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7.224
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测员组成,负责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清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督促,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制订各项制度,并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工作以制度为指南,以制度管理医护行为。如一般工作制度、参观制度、洗手步骤、卫生保洁人员的工作制度、空气消毒工作制度、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无菌操作规范、熏箱的管理制度等。
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杂志和消毒技术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1]。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并向全科人员汇报传达,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更新。
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
手术室布局及环境管理: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2],布局按功能流程和隔离预防原则设双通道,患者与医务人员物流通道分开,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手术室每日及术后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500mg/L)对地板进行湿式拖擦消毒1次,每天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60分钟,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每季度用指示卡监测紫外线强度1次,每周清洁空调滤网1次,每周固定卫生日进行全面清洁。每月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监测,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并记录。
手术物品管理:手术器械、物品一用一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前彻底清洗,提高灭菌效果,一次性物品使用前严格查对,符合后使用。
人员管理:建立管理和监督体系,护士长每天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检查各项制度和无菌操作落实情况,将无菌操作与感染控制的环节检查、监督贯穿于始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手术间门开启次数。
缩短手术时间管理:空气消毒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在人员流动下,细菌数会恢复消毒前的水平。当空气中菌落数达到700~1800cfu/m3时则有传播致病的危险[3]。因此缩短手术时间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对策。做好此方面工作,首先术前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第二是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和取得术者的指导,使手术配合默契,熟练地配合手术。第三加强手术器械、物品、药品的定量、定位、定人管理,使手术所有用物的准备充分,随时可用,随时有用,减少手术中等物品、等维修器械、设备的时间。第四加强术中器械、物品管理,避免清点有误反复查找而延长手术时间。
手术人员的防护管理:个人防护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应加强在职教育,加大免疫注射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力度,增强手术人员的监测、控制、危险因素评估和自身防护意识,使医护人员树立“任何患者血液及污染血液的物品都存在潜在感染”的观念。参与手术的人员术前做好皮肤自查,规范着装,必要时戴护目镜。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及锐利物品时提高防范意识,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手术后污物管理:手术后污染物分别按非感染手术、感染手术、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消毒-灭菌原则分类消毒处理,以保证下一工作环节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医院感染专业队伍规范化管理初探.2002,12(1):59-60.
2明霞,尤炜.乙型肝火病毒携带孕产妇手术室的管理与防.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7.
3于玺华.微生物气溶胶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