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人陈建双栖居在峨眉山,他手刻的一个竹茶则在圈子里可以拍卖到一两万元。大家都说他很会“玩”,现在,他开始寻找废铁。峨眉山市区有一些老铁匠铺子,满地的铁片如果不用就当废铁卖了,陈建双会特意去翻找,有些特殊造型的铁器本身就很美。陈建双把淘回的铁片放到土里让它锈迹斑斑,然后重新打造,开始割截、锻烧、锤打,“可以用来做茶荷、壶承,甚至花瓶。”用废铜烂铁用做茶具,有着特殊的肌理与质感,很沉静的美,这些往往会让茶席变得特别,让人觉得万物都有它的美好的一面。
很普通的枯木残枝,也可以用在插花上,落叶顽石也可以用在席面上,都有别样的美。陈建双认为,“应该用化腐朽为神奇的眼光去发现各种美好,茶人茶事也一样,茶事茶器怎么去发掘各种美,哪怕是“废物”也可以不废,“废”与“不废”等着人们去善待,确实需要培养慧眼和慧心。”
不是随便的废物都可以利用的,这需要有美的眼光。
谈及美,陈建双认为,“有粗犷美,细腻美,残缺美,完美,自然美,往往千人千种美。怎么理解各种美,我觉得它肯定没有标准,但也会有共通的,没有标准就是各种美都是人们需求的,共通的也就是肯定让人愉快的,美的目的应该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茶有安静之美,器物有独特的美,茶事有过程之美,同样是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服务。”
茶与器物的美,其实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要好好利用和学会欣赏它。不妨多动手,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收获。
陈建双经常做各种尝试,把不用的茶盏在盏底挖了孔洞,植入铁丝,让它吸水顺畅,就可以种花、养菖蒲。这些花器在茶席上也特别漂亮。
他认为茶器与茶席的关系,也是发现和组合,然后欣赏它,欣赏的过程也是提高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动手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以此为业就成了匠人,匠人应有匠人之心。
我问他什么是匠人之心,他开玩笑地回答:“就是孜孜不倦毁人不已的精神,就是说反复不断做着很多重复的事,然后在不断的挑战和追求的过程中享受,就比如一件物件,在千锤百炼中为了提高那一点点不足的地方,而不断的重复和追求,可能匠人应该都有这种心,才会有各种美的呈现。匠人之心可能也是一种简单快乐的心,劳动创造快乐和美好的心吧。”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之后也带来各种思考,当我们面对很多写着“手工”字样的“半手工”作品时,会抱怨人们的急躁,说中国人“太聪明”,缺乏匠人之心,先机器做成半成品,再敲敲打打做成“手工”,这种小聪明可以很快“创新”、出量,但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没有沉静下来的美。
茶文化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器物的手工打造,从一个简单的壶承到整体茶室,都可以用双手打造出来,面对这样的作品,就会有特殊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眼光与诗意。这一匠人群体,他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创作新的可以打动人心的作品。
陈建双对中国未来的匠人还算乐观,“我的看法可能就是静下来,慢下来。匠人有匠人的特性,现在应该也是大浪淘沙的一个时代,真正能成就匠人,肯定是有匠人特性的才能沉淀下来,可能大家觉得现在匠人有很多浮躁的,纠结的,迷乱的,我觉得是很自然的事。就是很多人不懂匠人特性,然后也把匠人这帽子戴上,戴上以后会发现不合适。未来要么是天生的匠人留下来了,有些后天努力的也能被大家认可,不合适做匠人的会被舍弃,这是大浪淘沙式的过程。”
茶人刘冀川在北京自己锻打茶器,他自己手制的茶匙很有味道。
他说道,“我们只有对各种茶器的用途有深入的了解,带着艺术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器物,才会是正确的选择。”
他的茶席就经常用到自己做的素面茶荷或者老旧的灯台,这些器物会让人静下来,想到时光的流逝。
刘冀川是这样理解器物的美:“茶器的美是建立在茶艺的美学基础之上的,除了哪些高大上的器物之外,更强调茶器的内在气质,一些含蓄内敛的器物更适合用于茶席,说到茶席,茶器的选择还要有更多的包容性,一个刻满画面的茶则未必好于一只素面茶则。”
他说,“各种器物都会有它自身的美,当它的特质与茶的美学特质相一致时,就适合于茶席之上。”“匠人和大师是有区别的,匠人之心应该是怀着对自然之物的敬畏之心,全身心的去做一件生活用品。”
很普通的枯木残枝,也可以用在插花上,落叶顽石也可以用在席面上,都有别样的美。陈建双认为,“应该用化腐朽为神奇的眼光去发现各种美好,茶人茶事也一样,茶事茶器怎么去发掘各种美,哪怕是“废物”也可以不废,“废”与“不废”等着人们去善待,确实需要培养慧眼和慧心。”
不是随便的废物都可以利用的,这需要有美的眼光。
谈及美,陈建双认为,“有粗犷美,细腻美,残缺美,完美,自然美,往往千人千种美。怎么理解各种美,我觉得它肯定没有标准,但也会有共通的,没有标准就是各种美都是人们需求的,共通的也就是肯定让人愉快的,美的目的应该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茶有安静之美,器物有独特的美,茶事有过程之美,同样是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服务。”
茶与器物的美,其实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要好好利用和学会欣赏它。不妨多动手,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收获。
陈建双经常做各种尝试,把不用的茶盏在盏底挖了孔洞,植入铁丝,让它吸水顺畅,就可以种花、养菖蒲。这些花器在茶席上也特别漂亮。
他认为茶器与茶席的关系,也是发现和组合,然后欣赏它,欣赏的过程也是提高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动手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以此为业就成了匠人,匠人应有匠人之心。
我问他什么是匠人之心,他开玩笑地回答:“就是孜孜不倦毁人不已的精神,就是说反复不断做着很多重复的事,然后在不断的挑战和追求的过程中享受,就比如一件物件,在千锤百炼中为了提高那一点点不足的地方,而不断的重复和追求,可能匠人应该都有这种心,才会有各种美的呈现。匠人之心可能也是一种简单快乐的心,劳动创造快乐和美好的心吧。”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之后也带来各种思考,当我们面对很多写着“手工”字样的“半手工”作品时,会抱怨人们的急躁,说中国人“太聪明”,缺乏匠人之心,先机器做成半成品,再敲敲打打做成“手工”,这种小聪明可以很快“创新”、出量,但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没有沉静下来的美。
茶文化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器物的手工打造,从一个简单的壶承到整体茶室,都可以用双手打造出来,面对这样的作品,就会有特殊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眼光与诗意。这一匠人群体,他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创作新的可以打动人心的作品。
陈建双对中国未来的匠人还算乐观,“我的看法可能就是静下来,慢下来。匠人有匠人的特性,现在应该也是大浪淘沙的一个时代,真正能成就匠人,肯定是有匠人特性的才能沉淀下来,可能大家觉得现在匠人有很多浮躁的,纠结的,迷乱的,我觉得是很自然的事。就是很多人不懂匠人特性,然后也把匠人这帽子戴上,戴上以后会发现不合适。未来要么是天生的匠人留下来了,有些后天努力的也能被大家认可,不合适做匠人的会被舍弃,这是大浪淘沙式的过程。”
茶人刘冀川在北京自己锻打茶器,他自己手制的茶匙很有味道。
他说道,“我们只有对各种茶器的用途有深入的了解,带着艺术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器物,才会是正确的选择。”
他的茶席就经常用到自己做的素面茶荷或者老旧的灯台,这些器物会让人静下来,想到时光的流逝。
刘冀川是这样理解器物的美:“茶器的美是建立在茶艺的美学基础之上的,除了哪些高大上的器物之外,更强调茶器的内在气质,一些含蓄内敛的器物更适合用于茶席,说到茶席,茶器的选择还要有更多的包容性,一个刻满画面的茶则未必好于一只素面茶则。”
他说,“各种器物都会有它自身的美,当它的特质与茶的美学特质相一致时,就适合于茶席之上。”“匠人和大师是有区别的,匠人之心应该是怀着对自然之物的敬畏之心,全身心的去做一件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