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开发建设曹妃甸是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环渤海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10月8日,经河北省委批准,作为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开发建设曹妃甸是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环渤海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地理优势 得天独厚
曹妃甸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为古滦河入海口冲击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它“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建港条件优良。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深槽是渤海最深点;建港岸线长,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曹妃甸可建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
二是区位优势独特。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便利发达,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等干线相连,公路可与京沈、唐津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唐承高速互通,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实现了国内国际通航,构成了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港、日本长崎不远、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也十分顺畅。
三是后方腹地广阔。腹地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产业布局集中,经济基础雄厚。特别是京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曹妃旬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开发建设曹妃甸,可以带动环渤海乃至“三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产业支撑牢固。曹妃甸地区环境容量大,能够支持重化工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水资源可供量相对充裕,再通过海水淡化等措施,可满足曹妃甸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的用水需求;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工业。
二、精心规划 确定发展
曹妃甸工业区初步规划面积310平方公里,将逐步建立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一是功能定位,立足曹妃甸的基础优势。河北省确定曹妃甸工业区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是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依托深水岸线资源,建设以进口矿石、煤炭、进口原油和LNG四大专业化、大型化码头为主的现代化港口,最终形成吞吐能力5亿吨;依托矿石码头和“首钢”搬迁,建设1500万吨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大型船舶、港口机械、发电设备、石油钻井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重型装备制造业;依托原油码头和冀东油田,建设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依托大秦铁路,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却发展电能产业,建设46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厂等。
三是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规划期末,在曹妃甸示范区建设起结构布局合理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建成以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群,形成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土地、水、能源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
三、科学决策 全面开发
一是科学决策。从1992年开始,河北省和唐山市就启动了曹妃甸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先后组织交通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单位,针对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完成了50多项调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生产系统搬迁曹妃甸方案,以此为标志,曹妃甸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2005年10月,曹妃甸工业区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于是曹妃甸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
二是领导支持。曹妃甸工程从谋划论证到大规模开发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2002年,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曹妃甸工程确立为全市“四大兴市工程”之首,举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建设;200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又把开发建设曹妃甸确立为河北省“一号工程”。2005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曹妃甸视察指导工作。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还亲自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揭牌,为迁曹铁路开工奠基。
三是始于基础设施建设。从2003年开始,河北省和唐山市就启动了曹妃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曹妃甸工业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包括青林公路在内的70多公里通岛公路已全线贯通,正在实施拓宽工程,今年“7.28”前将实现双向八车道路通灯亮;迁曹铁路全长222.7公里,已于2005年10月21日正式开工,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通车;西通路路基(包括煤码头铁路路基)工程已全线贯通;供水工程全长95公里,81公里陆域管道已铺设完毕,海上段12.5公里管线正在铺设,将于今年10月底实现向岛上供原水,并同时启动建设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供电工程一期110千伏线路已全部完工,并于2005年7月6日开始供电,二期220千伏变电站工程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通讯工程开通了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无线通讯覆盖全岛。
四是全面开发建设。2005年是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序幕的第一年,各项工程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仅用1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码头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创造了中国建港史上的奇迹。12月16日,曹妃甸港区和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通航,打开了唐山通往世界的又一条黄金水道,在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是曹妃甸全面开发建设的关键一年。围绕建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港口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目标,预计完成投资150亿元。目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一期工程,总投资13.87亿元,形成陆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开工奠定了基础;目前,曹妃甸整个工业区已形成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
曹妃甸,这个曾经荒芜的沙岛,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步伐,尽早发挥作用,努力成为唐山市“用蓝色思维改写煤都历史”、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成为拉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05年10月8日,经河北省委批准,作为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开发建设曹妃甸是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环渤海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地理优势 得天独厚
曹妃甸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为古滦河入海口冲击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它“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建港条件优良。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深槽是渤海最深点;建港岸线长,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曹妃甸可建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
二是区位优势独特。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便利发达,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等干线相连,公路可与京沈、唐津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唐承高速互通,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实现了国内国际通航,构成了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港、日本长崎不远、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也十分顺畅。
三是后方腹地广阔。腹地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产业布局集中,经济基础雄厚。特别是京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曹妃旬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开发建设曹妃甸,可以带动环渤海乃至“三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产业支撑牢固。曹妃甸地区环境容量大,能够支持重化工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水资源可供量相对充裕,再通过海水淡化等措施,可满足曹妃甸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的用水需求;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工业。
二、精心规划 确定发展
曹妃甸工业区初步规划面积310平方公里,将逐步建立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一是功能定位,立足曹妃甸的基础优势。河北省确定曹妃甸工业区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是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依托深水岸线资源,建设以进口矿石、煤炭、进口原油和LNG四大专业化、大型化码头为主的现代化港口,最终形成吞吐能力5亿吨;依托矿石码头和“首钢”搬迁,建设1500万吨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大型船舶、港口机械、发电设备、石油钻井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重型装备制造业;依托原油码头和冀东油田,建设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依托大秦铁路,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却发展电能产业,建设46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厂等。
三是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规划期末,在曹妃甸示范区建设起结构布局合理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建成以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群,形成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土地、水、能源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
三、科学决策 全面开发
一是科学决策。从1992年开始,河北省和唐山市就启动了曹妃甸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先后组织交通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单位,针对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完成了50多项调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生产系统搬迁曹妃甸方案,以此为标志,曹妃甸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2005年10月,曹妃甸工业区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于是曹妃甸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
二是领导支持。曹妃甸工程从谋划论证到大规模开发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2002年,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曹妃甸工程确立为全市“四大兴市工程”之首,举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建设;200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又把开发建设曹妃甸确立为河北省“一号工程”。2005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曹妃甸视察指导工作。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还亲自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揭牌,为迁曹铁路开工奠基。
三是始于基础设施建设。从2003年开始,河北省和唐山市就启动了曹妃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曹妃甸工业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包括青林公路在内的70多公里通岛公路已全线贯通,正在实施拓宽工程,今年“7.28”前将实现双向八车道路通灯亮;迁曹铁路全长222.7公里,已于2005年10月21日正式开工,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通车;西通路路基(包括煤码头铁路路基)工程已全线贯通;供水工程全长95公里,81公里陆域管道已铺设完毕,海上段12.5公里管线正在铺设,将于今年10月底实现向岛上供原水,并同时启动建设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供电工程一期110千伏线路已全部完工,并于2005年7月6日开始供电,二期220千伏变电站工程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通讯工程开通了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无线通讯覆盖全岛。
四是全面开发建设。2005年是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序幕的第一年,各项工程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仅用1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码头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创造了中国建港史上的奇迹。12月16日,曹妃甸港区和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通航,打开了唐山通往世界的又一条黄金水道,在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是曹妃甸全面开发建设的关键一年。围绕建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港口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目标,预计完成投资150亿元。目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一期工程,总投资13.87亿元,形成陆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开工奠定了基础;目前,曹妃甸整个工业区已形成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
曹妃甸,这个曾经荒芜的沙岛,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步伐,尽早发挥作用,努力成为唐山市“用蓝色思维改写煤都历史”、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成为拉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