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一些课文的后面编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这些资料我们统称为“拓展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横五千年,内容丰富多彩,拓展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灵活巧妙地运用“资料袋”与“阅读链接”,对于提高文本教学的实效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我们以四年级课本中出现的资料袋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些拓展信息的策略。
一、自学触碰——捕捉信息
虽然资料袋在教科书中的位置无一例外地被安排在相关课文的后面,但是这并不是说资料袋的地位就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了。我们可以根据资料袋提供的内容,让其成为预习之路的“指示牌”——在学生还未接触课文之前,先开启“袋”口,为学生的学习提示引路。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4课《小英雄雨来》一文的资料袋,用一组振聋发聩的数据雄辩地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整组的内容,因为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所写的就是资料袋中提到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战争的内容。因此,这样的资料袋可以放在单元提示的学习中出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激起学生憎恨战争、珍惜和平的意识,引发学生主动积极阅读本组课文的欲望,为学习本组课文作好铺垫。
二、解读扩充——深度感悟
资料袋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课文内容。那么如何发挥其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使它成为解决难点的“铺路石”, “袋”超所值呢?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的教学为例。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么一句话:“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对学生来说,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是极其陌生的名字,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比较更是无从谈起。这时,教师及时提供资料袋中的相关内容。经过三组数据的比较之后,学生自然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教学此文的第五自然段时,有这么一段话:“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教师适时第二次出示资料袋中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加深了对“重要事件”的理解,一方面升华了主题,让学生在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油然而生对我国科考学家的崇敬之情。若能结合资料袋后那幅我国科考学家在考察时过溜索时险象环生的图片,就能进一步体会科考人员的精神。
三、比较整合——再度利用
资料袋安排在课文的后面,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将本册或几册课本中相关的资料袋组合起来看,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运用整合的手段,挖掘资料袋的用途,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资料袋的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资料袋,通过某种方式将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最终形成有价值的一个整体。
1.“袋袋”结合帮助记忆
仔细阅读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资料袋内容,我们能够发现,有些资料袋在内容、表达、作用等方面比较相似,对这样的资料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起来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厘清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又有利于记忆,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文后的资料袋内容与五年级上册第10课《松鼠》一文的资料袋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法,如出一辙。在使用《松鼠》一文的资料袋时,应该引导学生将《蟋蟀的住宅》文后的资料袋内容对比着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法布尔和布封同为法国科学家和文学家,前者用30年时间进行观察,著有《昆虫记》,后者则用40年的时间来进行《自然史》的创作。这样“袋袋”结合进行学习,加深了对这两个人的记忆,不会使学生张冠李戴,同时也能教会学生联系原有知识进行学习的思维方式。
2.文“袋”结合,习得表达方法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2课《牧场之国》一文后的资料袋内容是对荷兰这个国家的补充介绍,使之更加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与大多数的资料袋不同的是,这个袋中资料的写作风格,较多地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多了一些趣味性和文学性。当然,受其作为资料袋的地位和篇幅的限制,对荷兰的介绍只能是选择两个最为典型的点进行简略介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资料袋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袋中提到的相关内容,然后,学着《牧场之国》一文的表达方法,选择一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对荷兰的特色进行介绍。题目可以是《花卉之国》《欧洲花园》《风车之国》等,这样的设计,将资料袋与写作结合起来,既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又重温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3.内外结合超值运用
课文的资料袋与课外的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确定研究的方向。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三组《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资料袋介绍了童话的种类、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作家的相关作品等。而此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阅读,再相互推荐、交换阅读,然后自由组合,商量一下,如何汇报展示。童话作品何其多也,如何让学生着手去寻找、搜集、阅读、交流?资料袋为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切实可行之途径。在教学时,可以从资料袋中提供的童话篇目入手,这样学生学习就有方向了。
因课本篇幅的限制,编者提供的资料袋的数量、内容都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料袋的产生,对袋中资料进行补充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和自制资料袋的能力。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制作资料袋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课外书、上网搜索等各种渠道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根据四年级学生能接受的程度进行选编、改写,记录在课文中,再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加强了,让资料为我所用的意识增强了,资料袋的运用也发挥出了更多、更大的价值。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其地位,发挥其作用,把握它出现的时机,丰富它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最大限度地将这些拓展材料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浑然天成,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使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方法,真正做到材尽其用。
一、自学触碰——捕捉信息
虽然资料袋在教科书中的位置无一例外地被安排在相关课文的后面,但是这并不是说资料袋的地位就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了。我们可以根据资料袋提供的内容,让其成为预习之路的“指示牌”——在学生还未接触课文之前,先开启“袋”口,为学生的学习提示引路。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4课《小英雄雨来》一文的资料袋,用一组振聋发聩的数据雄辩地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整组的内容,因为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所写的就是资料袋中提到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战争的内容。因此,这样的资料袋可以放在单元提示的学习中出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激起学生憎恨战争、珍惜和平的意识,引发学生主动积极阅读本组课文的欲望,为学习本组课文作好铺垫。
二、解读扩充——深度感悟
资料袋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课文内容。那么如何发挥其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使它成为解决难点的“铺路石”, “袋”超所值呢?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的教学为例。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么一句话:“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对学生来说,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是极其陌生的名字,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比较更是无从谈起。这时,教师及时提供资料袋中的相关内容。经过三组数据的比较之后,学生自然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教学此文的第五自然段时,有这么一段话:“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教师适时第二次出示资料袋中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加深了对“重要事件”的理解,一方面升华了主题,让学生在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油然而生对我国科考学家的崇敬之情。若能结合资料袋后那幅我国科考学家在考察时过溜索时险象环生的图片,就能进一步体会科考人员的精神。
三、比较整合——再度利用
资料袋安排在课文的后面,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将本册或几册课本中相关的资料袋组合起来看,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运用整合的手段,挖掘资料袋的用途,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资料袋的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资料袋,通过某种方式将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最终形成有价值的一个整体。
1.“袋袋”结合帮助记忆
仔细阅读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资料袋内容,我们能够发现,有些资料袋在内容、表达、作用等方面比较相似,对这样的资料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起来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厘清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又有利于记忆,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文后的资料袋内容与五年级上册第10课《松鼠》一文的资料袋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法,如出一辙。在使用《松鼠》一文的资料袋时,应该引导学生将《蟋蟀的住宅》文后的资料袋内容对比着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法布尔和布封同为法国科学家和文学家,前者用30年时间进行观察,著有《昆虫记》,后者则用40年的时间来进行《自然史》的创作。这样“袋袋”结合进行学习,加深了对这两个人的记忆,不会使学生张冠李戴,同时也能教会学生联系原有知识进行学习的思维方式。
2.文“袋”结合,习得表达方法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2课《牧场之国》一文后的资料袋内容是对荷兰这个国家的补充介绍,使之更加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与大多数的资料袋不同的是,这个袋中资料的写作风格,较多地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多了一些趣味性和文学性。当然,受其作为资料袋的地位和篇幅的限制,对荷兰的介绍只能是选择两个最为典型的点进行简略介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资料袋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袋中提到的相关内容,然后,学着《牧场之国》一文的表达方法,选择一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对荷兰的特色进行介绍。题目可以是《花卉之国》《欧洲花园》《风车之国》等,这样的设计,将资料袋与写作结合起来,既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又重温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3.内外结合超值运用
课文的资料袋与课外的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确定研究的方向。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三组《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资料袋介绍了童话的种类、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作家的相关作品等。而此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阅读,再相互推荐、交换阅读,然后自由组合,商量一下,如何汇报展示。童话作品何其多也,如何让学生着手去寻找、搜集、阅读、交流?资料袋为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切实可行之途径。在教学时,可以从资料袋中提供的童话篇目入手,这样学生学习就有方向了。
因课本篇幅的限制,编者提供的资料袋的数量、内容都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料袋的产生,对袋中资料进行补充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和自制资料袋的能力。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制作资料袋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课外书、上网搜索等各种渠道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根据四年级学生能接受的程度进行选编、改写,记录在课文中,再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加强了,让资料为我所用的意识增强了,资料袋的运用也发挥出了更多、更大的价值。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其地位,发挥其作用,把握它出现的时机,丰富它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最大限度地将这些拓展材料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浑然天成,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使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方法,真正做到材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