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南宁学院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为例,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及过程,数字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形式,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了新的条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通过有序地整合馆藏数字资源,利用馆际之间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实效的数字信息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本文就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例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資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1.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普遍存在文献资源利用率低、闲置率高等问题。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可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
2.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对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是为满足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研究需要,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本校师生所有的文献信息需求,特别是一些原产于社会的零次信息、一次信息,均要直接从社会各种渠道获得。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比如在探索深层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方面, 公共图书馆相关的技术信息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不难看出,如果想从不同层面、全方位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对各种信息的需求, 必须加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实效的数字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运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可以突破馆际界限建立起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实现图书馆间的信息流通。各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文献传递功能,将自有的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同时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原文复制和网上文献传递系统,使参与共建共享的各类信息资源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二、南宁学院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1.南宁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南宁学院图书馆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的任务。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是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范围的需要,有针对地、全面系统地对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主要集中于学科性、学术性、学习类文献,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强,中外文文献丰富,收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情报价值高等特点,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也建设一些普及类、地域特色类文献,供学习、研究之用,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此类文献品种少、数量不多。目前学院共有电子图书60.2万册;电子期刊11000种,订购了 “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 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起点考试学习系统”“爱迪科森就业培训数据库”等十多种数据库。另外,南宁学院图书馆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广西中心的成员馆。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省级中心和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齐全,全馆收藏中外文书刊文献265余万册,数字资源38.38TB。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引进的数据库主要集中于中文文献资源,一般为电子图书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围绕地域及地方特色文献而建立,大众科普类、地方地理历史及旅游文化类的文献居多;目前引进了“清华同方数据库”“维普数据资源”“万方数据库”“读秀知识库”“北大方正电子图书”“人大复印全文资料”“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数据)”“中华连环画”等十多种数字资源,覆盖数字型学术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年鉴和图书等文献类型。另外,还建有地方特色资源:“历史文化”“舞台艺术”“壮乡广西”“民族民俗”等数据库。
3. 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特点的比较
南宁学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师生员工,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专业性强、学术研究型及具有研究价值的地域特征文献是其收藏重点,馆藏资源的学科特点较为显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相比,其服务读者的覆盖面相对较窄,一般性的读者活动也稍逊一筹,但在高深层次的读者服务如科研创新、读者培训等方面要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作为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地方,为社会各阶层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涉及面广,读者结构复杂。开展一般性的读者活动较频繁,如举行时事宣讲与图片展览,编辑信息统计,为当地政府提供剪报、咨询指导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厂矿企业提供项目指导与信息传递等。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具有普及性、大众化、科普性等特点,除此之外,还自建本地的地方文献,并以地方文献作为馆藏特色。但在学科门类、专业性与学术性和科研服务方面与南宁学院图书馆相比稍逊一筹。
三、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1. 政策导向使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具可行性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专门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可有效繁荣地方文化建设,促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第二十一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为本校服务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如此种种,使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变得紧迫与可行。 2.网络化的实现,为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普遍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由传统馆藏向电子数字化馆藏转变。文献信息的载体出现了纸张和电子介质共存的局面。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借阅服务、参考咨询等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如全文检索、文件传输等。这样,两类图书馆之间完全可以借助因特网, 将馆藏资源向社会开放,通过共建共享使两类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服务。
3.两类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对南宁学院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一是对各个馆已有数字资源共享进行协调,本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服务读者的精神,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对商业性数字资源采购协调,通过联合采购、多用户共享采购等方式实现经费使用的最优化,减少和避免重复浪费。三是对两类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进行自建协调,根据各馆藏书特色、职能和社会需要,采取联合规划、分工合作、委托建设等多种方式,逐步建成适应南宁学院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为学院师生和社会读者提供更有针对性、适用性的服务。
四、实现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1.树立开放型的图书馆观念
实现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应转变观念,摆脱公共图书馆为社会读者服务,学校图书馆仅为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束缚,把自己放入两馆共建的大系统中,把对方纳入到本馆的系统中来。利用系统的网络环境、技术力量以及人才资源等有利因素,将本馆数字资源融入到共享资源系统中,把对方服务的读者对象看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力求服务的全面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建立共享网络平台,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共享网络平台,实现数字资源和图书情报服务成果的共享,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两类图书馆通过统一的、开放式的标准接口接入这一平台展现自己所能提供各类资源。在目前网络环境下建立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体系,通过将南宁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目录数据上传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Web站点,通过Internet共享,同时通过两馆之间的馆际互借系统、原文复制和网上文献传递业务关系,使这两类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服务。
3.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与规范化是网络化、自动化的基础,是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体系包括目录格式、数据库建设、文献传递的方式和方法、硬件设备建设等。两类图书馆在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时,应严格按照国内标准并与国际接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专业和技术标准。只有按照标准建立起来的文献信息,才能实现联机检索和资源共享。
五、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与共享,可以使用户快捷方便地开展查询、检索、馆际互借,把图书馆服务推向数字化、社会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解决长期困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问题。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措施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在今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只要不断努力地去探索和实践,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一定能得到很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那伟栋.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6).
[2]孙娜娜.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作者单位:南宁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及过程,数字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形式,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了新的条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通过有序地整合馆藏数字资源,利用馆际之间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实效的数字信息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本文就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例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資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1.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普遍存在文献资源利用率低、闲置率高等问题。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可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
2.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对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是为满足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研究需要,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本校师生所有的文献信息需求,特别是一些原产于社会的零次信息、一次信息,均要直接从社会各种渠道获得。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比如在探索深层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方面, 公共图书馆相关的技术信息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不难看出,如果想从不同层面、全方位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对各种信息的需求, 必须加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实效的数字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运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可以突破馆际界限建立起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实现图书馆间的信息流通。各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文献传递功能,将自有的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同时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原文复制和网上文献传递系统,使参与共建共享的各类信息资源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二、南宁学院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1.南宁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南宁学院图书馆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的任务。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是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范围的需要,有针对地、全面系统地对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主要集中于学科性、学术性、学习类文献,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强,中外文文献丰富,收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情报价值高等特点,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也建设一些普及类、地域特色类文献,供学习、研究之用,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此类文献品种少、数量不多。目前学院共有电子图书60.2万册;电子期刊11000种,订购了 “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 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起点考试学习系统”“爱迪科森就业培训数据库”等十多种数据库。另外,南宁学院图书馆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广西中心的成员馆。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省级中心和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齐全,全馆收藏中外文书刊文献265余万册,数字资源38.38TB。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引进的数据库主要集中于中文文献资源,一般为电子图书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围绕地域及地方特色文献而建立,大众科普类、地方地理历史及旅游文化类的文献居多;目前引进了“清华同方数据库”“维普数据资源”“万方数据库”“读秀知识库”“北大方正电子图书”“人大复印全文资料”“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数据)”“中华连环画”等十多种数字资源,覆盖数字型学术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年鉴和图书等文献类型。另外,还建有地方特色资源:“历史文化”“舞台艺术”“壮乡广西”“民族民俗”等数据库。
3. 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特点的比较
南宁学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师生员工,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专业性强、学术研究型及具有研究价值的地域特征文献是其收藏重点,馆藏资源的学科特点较为显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相比,其服务读者的覆盖面相对较窄,一般性的读者活动也稍逊一筹,但在高深层次的读者服务如科研创新、读者培训等方面要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作为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地方,为社会各阶层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涉及面广,读者结构复杂。开展一般性的读者活动较频繁,如举行时事宣讲与图片展览,编辑信息统计,为当地政府提供剪报、咨询指导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厂矿企业提供项目指导与信息传递等。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具有普及性、大众化、科普性等特点,除此之外,还自建本地的地方文献,并以地方文献作为馆藏特色。但在学科门类、专业性与学术性和科研服务方面与南宁学院图书馆相比稍逊一筹。
三、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1. 政策导向使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具可行性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专门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可有效繁荣地方文化建设,促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第二十一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为本校服务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如此种种,使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变得紧迫与可行。 2.网络化的实现,为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普遍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由传统馆藏向电子数字化馆藏转变。文献信息的载体出现了纸张和电子介质共存的局面。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借阅服务、参考咨询等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如全文检索、文件传输等。这样,两类图书馆之间完全可以借助因特网, 将馆藏资源向社会开放,通过共建共享使两类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服务。
3.两类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对南宁学院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一是对各个馆已有数字资源共享进行协调,本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服务读者的精神,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对商业性数字资源采购协调,通过联合采购、多用户共享采购等方式实现经费使用的最优化,减少和避免重复浪费。三是对两类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进行自建协调,根据各馆藏书特色、职能和社会需要,采取联合规划、分工合作、委托建设等多种方式,逐步建成适应南宁学院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为学院师生和社会读者提供更有针对性、适用性的服务。
四、实现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1.树立开放型的图书馆观念
实现两类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应转变观念,摆脱公共图书馆为社会读者服务,学校图书馆仅为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束缚,把自己放入两馆共建的大系统中,把对方纳入到本馆的系统中来。利用系统的网络环境、技术力量以及人才资源等有利因素,将本馆数字资源融入到共享资源系统中,把对方服务的读者对象看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力求服务的全面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建立共享网络平台,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共享网络平台,实现数字资源和图书情报服务成果的共享,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两类图书馆通过统一的、开放式的标准接口接入这一平台展现自己所能提供各类资源。在目前网络环境下建立南宁学院图书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体系,通过将南宁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目录数据上传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Web站点,通过Internet共享,同时通过两馆之间的馆际互借系统、原文复制和网上文献传递业务关系,使这两类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服务。
3.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与规范化是网络化、自动化的基础,是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体系包括目录格式、数据库建设、文献传递的方式和方法、硬件设备建设等。两类图书馆在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时,应严格按照国内标准并与国际接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专业和技术标准。只有按照标准建立起来的文献信息,才能实现联机检索和资源共享。
五、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与共享,可以使用户快捷方便地开展查询、检索、馆际互借,把图书馆服务推向数字化、社会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解决长期困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问题。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措施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在今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只要不断努力地去探索和实践,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一定能得到很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那伟栋.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6).
[2]孙娜娜.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作者单位:南宁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