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称呼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不仅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而且反映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本文将从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的角度,结合鲁迅作品称呼语来分析说话者是怎样运用称呼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的。
【关键词】称呼语 评价系统 态度
称呼语是指用于称呼亲属或非亲属之间相互关系的名称,不仅能表达话语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并且能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情感。20世纪60 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从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视角,来分析称谓语是怎样表达说话者情感和态度的。
一、评价系统
1.评价系统。评价系统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阐释研究。Halliday总结出英语语言的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评价系统可以看作是对人际功能的拓展。
评价理论是由介入、态度、级差这三个系统构成的。介入系统是指“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说或写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介入可以由自言和借言实现”。态度系统是由情感、判断、和鉴赏组成。说话人用各种价值作为判断,把情绪,情感反应,参与者,过程联系起来。级差系统由语势和聚焦构成,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
2.称呼语与评价系统。田贵森认为把称呼语放在评价系统来分析,称呼语的介入中的自言即自称,叙称;借言即对称,指代。态度系统中的情感指情感态度(尊敬友好或讥讽攻击),判断指交际双方关系(平等或权势关系),鉴赏指称谓形式与语境的得体度。级差系统中的语势指文体风格,正式或随便,聚焦指表达方式是明显还是模糊。而本文结合鲁迅作品分析称呼语的态度系统和级差系统,认为称呼语主要是围绕说话人的态度来决定的,态度是称呼语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对鲁迅作品中称呼语的分析
1.称呼语的态度系统。如何选择称呼语,说话者不但需要考虑交际者关系和交际场合,而且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们将结合例子来分析如何根据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判断和鉴赏来选择称呼语。
(1)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 闰土哥,——你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阿,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地说。 (《故乡》)
(2)赵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3)他癞疮疤块块通红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说:“这毛虫!”
“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
(4)“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了么?”
“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似乎想探革命党的口风(《阿Q正传》)
(5)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故乡》)
在例(1)中,“我”见到多年不见的闰土非常激动,叫他“闰土哥”,表现出“我”对他的亲近。而闰土恭敬地称呼“我”为 “老爷”。“老爷”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社会地位高的人,表现出闰土对“我”的尊敬。同时由于这个称呼,使得“我”和闰土之间情感疏远。而母亲则让他照旧称呼“迅哥儿”,体现了“我”和闰土小时候亲密无间,胜似兄弟的情感。这里的“闰土哥”“迅哥儿”都是“名 亲属称谓语”的称谓形式,体现了称谓者与被称谓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是正面态度,体现正面的情感意义。
在例(2)中,人们都称赵太爷为“赵太爷”。“爷”原指在家庭中年龄大、辈分高的男人,受到尊敬,有威望。所以在交际中“爷”就成了对有钱有势的男人的一种尊称。而赵太爷称阿Q为“混小子”,表现出对阿Q的轻蔑。
例(3)中,阿Q与王胡对骂,称对方为“毛虫”“癞皮狗”。这两种动物都是不招人喜欢的,这两个称呼语都采用了隐喻,表现出两人对对方的蔑视。
例(4)中,以前瞧不起阿Q的赵老爷现在却叫阿Q“老Q”。汉语中带老字的称呼语一般表尊敬或亲近。赵太爷与阿Q地位悬殊,“老Q”这一称呼语将双方关系定义为平等一致关系,并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反映出赵太爷打算拉近双方距离的心理。赵白眼这时也使用了亲属称谓词“哥”,叫阿Q为“阿Q哥”,其目的也是为了拉近关系。
例(5)中,“杨二嫂”这个称呼是由丈夫的姓 排行 辈分构成的。这是称呼人对被称呼人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的判断。“豆腐西施”这个昵称体现了人们对年轻时候的杨二嫂的赞赏。“圆规”则是“我”对杨二嫂的称呼,这个比喻表现杨二嫂细脚伶仃,以及其尖酸刻薄的性格,也表明了我对她的厌恶态度。
上述称呼分析可以归纳如下:
称呼
形式 闰土哥,迅哥儿,阿Q哥,杨二嫂 老爷;
赵太爷 混小子 毛虫,癞皮狗,
圆规 老Q 豆腐西施
态度
类型 判断 判断 判断 情感 判断 鉴赏
态度
内容 称呼人的个人亲密态度 被称呼人的社会地位 被称呼人的道德行为规范 称谓人的情感 称呼人的个人亲密态度 被称呼人的个人魅力
正负
态度 正 正 负 负 正 正
语言
形式 名 亲属称谓,姓 亲属称谓 头衔或姓 头衔 形容词 名词词组 隐喻 形容词 姓 隐喻
2.称呼语的级差系统。 (1)称呼语的态度语势。在称呼语中,态度语势根据个人关系和亲密程度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采用非正式的或更亲密的称呼语来表达我们对某人具有更高的个人化程度或感觉更亲密。反之,我们可以选择更加正式或更加社会化的称呼语。称呼语的态度语势可以看作是称呼中“个人化关系的远近或语势的高低”。
语势有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看称谓的正式程度或社会化的程度,另一种是看称谓的亲密程度或个人化程度。本文采用第二种,即亲密程度或个人化程度越高,态度语势就越强。如带有亲属称谓的称呼语则可以表达较高的个人化态度,态度语势高。上面分析的例子中的态度语势可以表示为:
态度语势:个人关系及亲密程度
低…………………………………………………………高
称呼
形式 毛虫,
癞皮狗,
圆规 混小子 老爷;
赵太爷 杨二嫂 豆腐
西施 老Q 闰土哥,
迅哥儿,
阿Q哥
社会
地位
判断 情感 行为
道德 社会政治地位 婚姻状况,社会地位 情感 熟悉度
判断 个人
接近度
另外对于同一人,可能在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态度语势。如例(1)中,闰土以前叫“我”“迅哥儿”,而现在叫我“老爷”,双方关系拉大,亲密度降低,态度语势也降低了。
(2)称呼语的聚焦— 一致式或隐喻式。称谓语表达情感和态度并不总是形式和语义一一对应的状态,有时会出现偏离现象,所以具体理解需依靠语境。一致式和隐喻式是称谓语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两种方式。一致式就是对应表达。即用正面称谓来表达正面语义,负面称谓来表达负面语义。如用敬称表示尊敬;用蔑称表示生气不满。隐喻式就是非对应表达,即用正面称谓表达负面态度,负面称谓表达正面态度。
1)一致式:正面称谓—正面语义:闰土哥:亲近
负面称谓—负面语义:癞皮狗:厌恶
2)隐喻式:在例(5)中,杨二嫂说“我”贵人眼高。表面上把我称作贵人,看似是一个正面语义,实际上是蔑视我连她都不记得了,有点挖苦的意味,表达负面态度。所以这里的“贵人”是隐喻式的称呼。
例(6):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正传》)
儿子本是亲属称谓,具有正面语义,但在这里,阿Q通过称呼对方“儿子”,抬高了自己的地位,把自己嘲解为对方的爹,得到了满足感。所以 “儿子”其实表达了负面态度。
三、结语
称呼语在人们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体现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更能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称呼语主要是围绕说话者的态度决定的。说话者通过判断被称呼人的社会地位、婚姻状况等,以及自己与其亲密度的判断选择相应的称谓语。而态度语势可以表达其态度的强弱程度。正式化或社会化程度越高,语势就越低,亲密度越高,语势就越高。另外,称呼语表达态度的方式有两种,语义与态度成正相关,就是一致式,反之就是隐喻式。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3]丁素萍.称谓评价研究[A].第九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占芳.鲁迅作品中称谓语的评价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8).
【关键词】称呼语 评价系统 态度
称呼语是指用于称呼亲属或非亲属之间相互关系的名称,不仅能表达话语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并且能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情感。20世纪60 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从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视角,来分析称谓语是怎样表达说话者情感和态度的。
一、评价系统
1.评价系统。评价系统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阐释研究。Halliday总结出英语语言的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评价系统可以看作是对人际功能的拓展。
评价理论是由介入、态度、级差这三个系统构成的。介入系统是指“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说或写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介入可以由自言和借言实现”。态度系统是由情感、判断、和鉴赏组成。说话人用各种价值作为判断,把情绪,情感反应,参与者,过程联系起来。级差系统由语势和聚焦构成,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
2.称呼语与评价系统。田贵森认为把称呼语放在评价系统来分析,称呼语的介入中的自言即自称,叙称;借言即对称,指代。态度系统中的情感指情感态度(尊敬友好或讥讽攻击),判断指交际双方关系(平等或权势关系),鉴赏指称谓形式与语境的得体度。级差系统中的语势指文体风格,正式或随便,聚焦指表达方式是明显还是模糊。而本文结合鲁迅作品分析称呼语的态度系统和级差系统,认为称呼语主要是围绕说话人的态度来决定的,态度是称呼语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对鲁迅作品中称呼语的分析
1.称呼语的态度系统。如何选择称呼语,说话者不但需要考虑交际者关系和交际场合,而且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们将结合例子来分析如何根据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判断和鉴赏来选择称呼语。
(1)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 闰土哥,——你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阿,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地说。 (《故乡》)
(2)赵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3)他癞疮疤块块通红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说:“这毛虫!”
“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
(4)“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了么?”
“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似乎想探革命党的口风(《阿Q正传》)
(5)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故乡》)
在例(1)中,“我”见到多年不见的闰土非常激动,叫他“闰土哥”,表现出“我”对他的亲近。而闰土恭敬地称呼“我”为 “老爷”。“老爷”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社会地位高的人,表现出闰土对“我”的尊敬。同时由于这个称呼,使得“我”和闰土之间情感疏远。而母亲则让他照旧称呼“迅哥儿”,体现了“我”和闰土小时候亲密无间,胜似兄弟的情感。这里的“闰土哥”“迅哥儿”都是“名 亲属称谓语”的称谓形式,体现了称谓者与被称谓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是正面态度,体现正面的情感意义。
在例(2)中,人们都称赵太爷为“赵太爷”。“爷”原指在家庭中年龄大、辈分高的男人,受到尊敬,有威望。所以在交际中“爷”就成了对有钱有势的男人的一种尊称。而赵太爷称阿Q为“混小子”,表现出对阿Q的轻蔑。
例(3)中,阿Q与王胡对骂,称对方为“毛虫”“癞皮狗”。这两种动物都是不招人喜欢的,这两个称呼语都采用了隐喻,表现出两人对对方的蔑视。
例(4)中,以前瞧不起阿Q的赵老爷现在却叫阿Q“老Q”。汉语中带老字的称呼语一般表尊敬或亲近。赵太爷与阿Q地位悬殊,“老Q”这一称呼语将双方关系定义为平等一致关系,并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反映出赵太爷打算拉近双方距离的心理。赵白眼这时也使用了亲属称谓词“哥”,叫阿Q为“阿Q哥”,其目的也是为了拉近关系。
例(5)中,“杨二嫂”这个称呼是由丈夫的姓 排行 辈分构成的。这是称呼人对被称呼人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的判断。“豆腐西施”这个昵称体现了人们对年轻时候的杨二嫂的赞赏。“圆规”则是“我”对杨二嫂的称呼,这个比喻表现杨二嫂细脚伶仃,以及其尖酸刻薄的性格,也表明了我对她的厌恶态度。
上述称呼分析可以归纳如下:
称呼
形式 闰土哥,迅哥儿,阿Q哥,杨二嫂 老爷;
赵太爷 混小子 毛虫,癞皮狗,
圆规 老Q 豆腐西施
态度
类型 判断 判断 判断 情感 判断 鉴赏
态度
内容 称呼人的个人亲密态度 被称呼人的社会地位 被称呼人的道德行为规范 称谓人的情感 称呼人的个人亲密态度 被称呼人的个人魅力
正负
态度 正 正 负 负 正 正
语言
形式 名 亲属称谓,姓 亲属称谓 头衔或姓 头衔 形容词 名词词组 隐喻 形容词 姓 隐喻
2.称呼语的级差系统。 (1)称呼语的态度语势。在称呼语中,态度语势根据个人关系和亲密程度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采用非正式的或更亲密的称呼语来表达我们对某人具有更高的个人化程度或感觉更亲密。反之,我们可以选择更加正式或更加社会化的称呼语。称呼语的态度语势可以看作是称呼中“个人化关系的远近或语势的高低”。
语势有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看称谓的正式程度或社会化的程度,另一种是看称谓的亲密程度或个人化程度。本文采用第二种,即亲密程度或个人化程度越高,态度语势就越强。如带有亲属称谓的称呼语则可以表达较高的个人化态度,态度语势高。上面分析的例子中的态度语势可以表示为:
态度语势:个人关系及亲密程度
低…………………………………………………………高
称呼
形式 毛虫,
癞皮狗,
圆规 混小子 老爷;
赵太爷 杨二嫂 豆腐
西施 老Q 闰土哥,
迅哥儿,
阿Q哥
社会
地位
判断 情感 行为
道德 社会政治地位 婚姻状况,社会地位 情感 熟悉度
判断 个人
接近度
另外对于同一人,可能在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态度语势。如例(1)中,闰土以前叫“我”“迅哥儿”,而现在叫我“老爷”,双方关系拉大,亲密度降低,态度语势也降低了。
(2)称呼语的聚焦— 一致式或隐喻式。称谓语表达情感和态度并不总是形式和语义一一对应的状态,有时会出现偏离现象,所以具体理解需依靠语境。一致式和隐喻式是称谓语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两种方式。一致式就是对应表达。即用正面称谓来表达正面语义,负面称谓来表达负面语义。如用敬称表示尊敬;用蔑称表示生气不满。隐喻式就是非对应表达,即用正面称谓表达负面态度,负面称谓表达正面态度。
1)一致式:正面称谓—正面语义:闰土哥:亲近
负面称谓—负面语义:癞皮狗:厌恶
2)隐喻式:在例(5)中,杨二嫂说“我”贵人眼高。表面上把我称作贵人,看似是一个正面语义,实际上是蔑视我连她都不记得了,有点挖苦的意味,表达负面态度。所以这里的“贵人”是隐喻式的称呼。
例(6):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正传》)
儿子本是亲属称谓,具有正面语义,但在这里,阿Q通过称呼对方“儿子”,抬高了自己的地位,把自己嘲解为对方的爹,得到了满足感。所以 “儿子”其实表达了负面态度。
三、结语
称呼语在人们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体现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更能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称呼语主要是围绕说话者的态度决定的。说话者通过判断被称呼人的社会地位、婚姻状况等,以及自己与其亲密度的判断选择相应的称谓语。而态度语势可以表达其态度的强弱程度。正式化或社会化程度越高,语势就越低,亲密度越高,语势就越高。另外,称呼语表达态度的方式有两种,语义与态度成正相关,就是一致式,反之就是隐喻式。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3]丁素萍.称谓评价研究[A].第九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占芳.鲁迅作品中称谓语的评价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