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幸福与收入不成正比。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盲目追求成功,在忙碌中失去了与自己心灵的联结,变得呆板、麻木,感觉不到幸福,甚至空虚、抑郁。我们要时常与内心沟通,锻炼心灵感受幸福的能力,也给灵魂思考、舒展的机会。常问自己以下8个问题,更能接近幸福。1.“我快乐吗?”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几次,给自己片刻的沉默,然后问自己:“我快乐吗?”也许你会绽放出会心的微笑,也许你会迸出压抑许久的泪水。如果快乐,是因为什么?如果不快乐,又是因为什么?揭下给别人看的面具,直接倾听内心的感受。
2.“我相信内心指引吗?”
从众很轻松,而听从内心的声音需要勇气。因此,我们不知不觉地跟随了众人的脚步,也许是选择工作,也许是兴趣爱好,也许是选择伴侣……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内心节奏。要相信自己与生俱来的直觉,带领我们走上独特的、自我实现的道路。
3.“我可以放下过去吗?”
过去,我们也许经历过一些失败、挫折,或有一些难忘的情感伤痕。紧紧抱着过去,我们就没办法腾出手来迎接新生活。相信自己有能力摆脱旧的行为模式,因为“当下”才是最有力量的。要想放下过去,需要留心我们的语言。心
⊙ 佚 名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幸福与收入不成正比。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盲目追求成功,在忙碌中失去了与自己心灵的联结,变得呆板、麻木,感觉不到幸福,甚至空虚、抑郁。我们要时常与内心沟通,锻炼心灵感受幸福的能力,也给灵魂思考、舒展的机会。常问自己以下8个问题,更能接近幸福。理学家发现,语言是有能量的。诸如“我再也不想……”带着负能量,而“我将会拥有……”则带着正能量。让我们放下过去,用正面的语言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4.“我跟随头脑还是心灵?”
头脑着眼过去,它是理性的、有逻辑的,倾向于让我们躲避危险,避免重复过去的痛苦。但往往禁锢着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心灵指向未来,它倾向于让我们勇敢尝试,发掘潜能,接近梦想。跟随心灵的指引,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会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5.“我从伤害中学到什么?”
汉语的“危机”一词,意味着“危险”+“机会”。西方也有一句谚语:“上帝送人礼物,都用危机做包装。”我们经历过的挑战和伤害,往往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惜大多数人都在抱怨生命中经历的危机。若我们能从中总结出收获,并心怀感恩,才不会白白浪费这些宝贵的学习机会。
常问8个问题
会更幸福
快乐养生 2014.03 71
心理养生
6.“我的生命是富足的吗?”
同样的生活,有人会抱怨各种匮乏,有人却会感恩种种拥有。其实,生命是匮乏还是富足,关键在于我们的焦点在哪里。我们往往会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苦恼,却看不到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健康,比如有干净的水和食物,比如拥有自由,比如能够爱与被爱……与世间许多不幸的人比起来,我们拥有的已经无比富足。每天早上醒来时,数出自己生活中拥有的10样美好事物,这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原本如此富足。
7.“我能让自己安静地独处一会吗?”
独处能提升智慧、反思自己、完全放松。也许在上班时,到阳台上待几分钟,看看风景;也
在单位要保持形象,不少人就把火气撒在家人或公交地铁里,就像金凯利参演的《好好先生》中的“好好先生”,在家外温文尔雅,在家里颐指气使,这种“好好先生”负面情绪更易积累。
同一个人,在家里家外表现得反差很大,甚至有些戏剧化,这种无厘头的“变脸”,虽然是特定压力转移发泄的防御机制,也极容易引发矛盾。
在特定社会场合下,人们受到社会规则、单位规章制度以及交往“潜规律”的限制和影响,不愿或者不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于是采取一种“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掩饰、包装和修饰自己,就像常说的“做好人”。在与人交往时,虽然未必认同周边的人,甚至很反感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但出于自身利益、人情世故的考虑,掩饰自己,尽量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如果一味委曲求全,内心就会积压大量的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不及时疏导和宣泄,会导致心理
别当爱在家中发火的“好好先生”
⊙姜虹芳许是周末抽几个小时关在屋里看看书;也许是外出休几天假。这样的时刻将会给我们的心灵补充氧气。
8.“我在何时最有活力?”
回顾你的人生路,何时让你觉得最有活力,何时让你感到幸福?是写作时、画画时,还是做饭时?是为别人提供帮助时,还是带领团队奋力打拼时?在你觉得有活力、很幸福的那些时刻,你往往正在做着自己最擅长、最喜爱的事情。或许这些事让别人觉得很难,你却能愉快、轻松地应对。多去追随这样的时刻,来展现你的天赋,创造自己的幸福。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几次,给自己片刻的沉默,然后问自己:“我快乐吗?”也许你会绽放出会心的微笑,也许你会迸出压抑许久的泪水。如果快乐,是因为什么?如果不快乐,又是因为什么?揭下给别人看的面具,直接倾听内心的感受。
2.“我相信内心指引吗?”
从众很轻松,而听从内心的声音需要勇气。因此,我们不知不觉地跟随了众人的脚步,也许是选择工作,也许是兴趣爱好,也许是选择伴侣……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内心节奏。要相信自己与生俱来的直觉,带领我们走上独特的、自我实现的道路。
3.“我可以放下过去吗?”
过去,我们也许经历过一些失败、挫折,或有一些难忘的情感伤痕。紧紧抱着过去,我们就没办法腾出手来迎接新生活。相信自己有能力摆脱旧的行为模式,因为“当下”才是最有力量的。要想放下过去,需要留心我们的语言。心
⊙ 佚 名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幸福与收入不成正比。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盲目追求成功,在忙碌中失去了与自己心灵的联结,变得呆板、麻木,感觉不到幸福,甚至空虚、抑郁。我们要时常与内心沟通,锻炼心灵感受幸福的能力,也给灵魂思考、舒展的机会。常问自己以下8个问题,更能接近幸福。理学家发现,语言是有能量的。诸如“我再也不想……”带着负能量,而“我将会拥有……”则带着正能量。让我们放下过去,用正面的语言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4.“我跟随头脑还是心灵?”
头脑着眼过去,它是理性的、有逻辑的,倾向于让我们躲避危险,避免重复过去的痛苦。但往往禁锢着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心灵指向未来,它倾向于让我们勇敢尝试,发掘潜能,接近梦想。跟随心灵的指引,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会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5.“我从伤害中学到什么?”
汉语的“危机”一词,意味着“危险”+“机会”。西方也有一句谚语:“上帝送人礼物,都用危机做包装。”我们经历过的挑战和伤害,往往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可惜大多数人都在抱怨生命中经历的危机。若我们能从中总结出收获,并心怀感恩,才不会白白浪费这些宝贵的学习机会。
常问8个问题
会更幸福
快乐养生 2014.03 71
心理养生
6.“我的生命是富足的吗?”
同样的生活,有人会抱怨各种匮乏,有人却会感恩种种拥有。其实,生命是匮乏还是富足,关键在于我们的焦点在哪里。我们往往会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苦恼,却看不到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健康,比如有干净的水和食物,比如拥有自由,比如能够爱与被爱……与世间许多不幸的人比起来,我们拥有的已经无比富足。每天早上醒来时,数出自己生活中拥有的10样美好事物,这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原本如此富足。
7.“我能让自己安静地独处一会吗?”
独处能提升智慧、反思自己、完全放松。也许在上班时,到阳台上待几分钟,看看风景;也
在单位要保持形象,不少人就把火气撒在家人或公交地铁里,就像金凯利参演的《好好先生》中的“好好先生”,在家外温文尔雅,在家里颐指气使,这种“好好先生”负面情绪更易积累。
同一个人,在家里家外表现得反差很大,甚至有些戏剧化,这种无厘头的“变脸”,虽然是特定压力转移发泄的防御机制,也极容易引发矛盾。
在特定社会场合下,人们受到社会规则、单位规章制度以及交往“潜规律”的限制和影响,不愿或者不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于是采取一种“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掩饰、包装和修饰自己,就像常说的“做好人”。在与人交往时,虽然未必认同周边的人,甚至很反感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但出于自身利益、人情世故的考虑,掩饰自己,尽量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如果一味委曲求全,内心就会积压大量的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不及时疏导和宣泄,会导致心理
别当爱在家中发火的“好好先生”
⊙姜虹芳许是周末抽几个小时关在屋里看看书;也许是外出休几天假。这样的时刻将会给我们的心灵补充氧气。
8.“我在何时最有活力?”
回顾你的人生路,何时让你觉得最有活力,何时让你感到幸福?是写作时、画画时,还是做饭时?是为别人提供帮助时,还是带领团队奋力打拼时?在你觉得有活力、很幸福的那些时刻,你往往正在做着自己最擅长、最喜爱的事情。或许这些事让别人觉得很难,你却能愉快、轻松地应对。多去追随这样的时刻,来展现你的天赋,创造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