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宇澄,原名金舒澄,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从事杂志编辑工作,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繁花》,中短篇小说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等。
[经 典 再 现]
钢琴有心跳,不算家具,但有四只脚。房间里,镜子虚虚实实,钢琴是灵魂。尤其立式高背琴,低调,偏安一隅,更见涵养,无论靠窗还是近门,黑、栗色,还是白颜色,同样吸引视线。于男人面前,钢琴是女人,女人面前,又变男人。老人弹琴,无论曲目多少欢快跳跃,已是回忆,钢琴变为悬崖,一块碑,分量重,冷漠,有时是一具棺材。(用大量短句,写出了钢琴对于房间、不同性别的人以及老人的多重意义。这是寻琴的前奏。)
对于蓓蒂,钢琴是一匹四脚动物。蓓蒂的钢琴,苍黑颜色,一匹懂事的高头黑马,稳重,沧桑,旧缎子一样的暗光,心里不愿意,还是让蓓蒂摸索。(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钢琴的特点。)蓓蒂小时,马身特别高,发出陌生的气味,大几岁,马就矮一点,这是常规。待到难得的少女时代,黑马背脊,适合蓓蒂骑骋,也就一两年的状态,刚柔并济,黑琴白裙,如果拍一张照,相当优雅。(蓓蒂在钢琴陪伴下度过了不同的年龄段,人与琴感情深厚。)但这是想象,因为现在,钢琴的位置上,只剩一块空白墙壁,地板留下四条拖痕。阿婆与蓓蒂离开的一刻,钢琴移动僵硬的马蹄,像一匹马一样消失了。地板上四条伤口,深深蹄印,已无法愈合。(再次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写钢琴消失,为下文寻琴作铺垫。)
阿宝发愁说,我马上去淮海路,到国营旧货店看一看。蓓蒂说,我去过两三趟了,马头也陪我去过了。阿宝说,马头讲啥。蓓蒂说,马头觉得冤枉,根本不明白,啥人拖走了钢琴。姝华说,真的,还是装的,现在样样式式(沪语,指全部、每样东西),可以搬出去卖,我爸爸讲了,现在捞外快,最方便,预先看了地方,带几个弟兄,卡车偷偷从厂里开出来,冲进这种倒霉人家,一般无人敢响,以为又是来抄家,进门就随便,可以随便搬,红木家具,铜床,钢琴,丝绒沙发,地毯,随便搬,其实,是拖到“淮国旧”去卖,三钿不值两钿,(沪语,钱的意思。)然后,大家吃几顿便宜老酒,家常小菜,毛豆百叶结,素鸡,烤麸,猪脚爪,啥人管呢。(蓓蒂寻琴不得,姝华的分析也暗含历史背景。)阿宝不响。(意思是不语。其具有浓郁的沪语特色,也是一种叙述上的留白,适时展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阿婆说,我已经头昏了,是高郎桥的马头做的,还是陌生人做的,根本搞不清爽(沪语,即搞不清楚),我去过“淮国旧”,后门是长乐路,弄堂(沪语,即小巷)路边,毛竹棚里,也摆了旧钢琴,哪里寻得到呢,看得我眼花落花(沪语,即眼花缭乱)。姝华说,这地方沙发多,家具多,钢琴也多,各种颜色,牌子,摆得密密层层,弯弯曲曲,路也不好走,要侧转身来,店外,仍旧有琴运进来,店员用粉笔写号码。店员讲(小说中,现场人物的对话用“说”,转述用“讲”),上海滩哪里冒出来这样多的琴,作孽(沪语,这里指可恶),怨煞人。我一进店里,就跟阿婆蓓蒂走散了,钢琴,沙发,各种人家的气味,有的香,有的臭,琴背后一样,全部是灰,看到一架古钢琴,羽管键琴,西洋插图里有过,洛可可描金花样,像小写字台,四脚伶仃,上海真看不懂,样样会有。阿婆说,白跑了几趟,每趟出来,蓓蒂就蹲到地上,不开心。姝华说,这天阿婆进店,先坐到一张琴凳上,后来坐一只法国弯脚沙发,面色难看。阿婆说,是接不上气了,我晓得差不多了。蓓蒂说,不要讲了。阿婆说,想想再回绍兴,无啥意思。蓓蒂拉紧阿婆说,坟墓已经挖光了。阿婆说,索性变一根鱼,游到水里去。蓓蒂说,真这样,我就变金鱼。阿宝说,有了钢琴,也不便弹了。蓓蒂不响。(“不响”再次出现,使情节更具有融入感。)阿婆说,蓓蒂一个人也去寻过,琴上有小鱼记号,容易寻到,吃中饭阶段,四面无人,听到有人弹琴,有一个七八岁小姑娘,弹几记关好琴盖,东看西看,再开一只琴盖,弹几记。蓓蒂不动,听小姑娘弹。姝华说,店员的小囡。蓓蒂说,跟我一样,是寻琴的。阿婆说,只能这样子想,如果来人采取行动,明当明拖走,我跟蓓蒂,也只能看看,两眼提白。阿婆摸了摸蓓蒂说,南京城去过了,乖囡想去哪里散心,跟阿婆讲。蓓蒂说,我想去黄浦江。阿婆说,敢。姝华说,蓓蒂的琴,也许一拖到店里,就让人买走了,现在便宜货多,老红木鸭蛋凳,两三块一只,钢琴一般三十块到八十块吧。阿宝说,青工一两个月工资,只是,啥人买呢。曹杨新村,工人阶级最多,可以买,但是地板软,房子小,弹弹《东方红》,有啥用场。大家不响。(关于钢琴,大家仍议论纷纷,而接连不断的对话让读者能更多地了解事件本身。结尾“不响”又一次出现,成了小说的一个引线,将情节串联在一起。)
(摘自《繁花》第十三章第一节)
[经 典 深 读]
《繁花》是金宇澄在“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下”写成的。2011年5月,金宇澄化名“独上阁楼”,每天在上海弄堂网论坛发帖,内容是几百字的趣人逸事。帖子颇受网友好评,不断有人顶帖催稿,金宇澄也因此越写越有劲,38万字的初稿,6个月就写完。2012年8月,在《收获》杂志长篇专号上,《繁花》问世。2015年,《繁花》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评价它是“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
小说由“引子”、31章和“尾声”三部分构成。其中第一至二十八章,奇数章章名繁体字,叙述六七十年代的老上海,偶数章章名简体字,叙述八九十年代的新上海。至二十九章,两条时间线才汇合,直至小说的终点。小说以阿宝、沪生、小毛等人物为中心,描写几代人的个体生命历史,呈现出丰富的城市生态。
小说以沪语行文,口语铺陈,由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以各自的语气、行为、穿戴,划分各自的环境,过各自的生活。对话不分行,标点简单。小说题记中写道:“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人物之间除了对话,还频频出现各种“不响”,使题记更加意味深长。
金宇澄曾这样诠释书名的寓意:“人生如花,书中大段关于花、树的叙事,七十多位女性人物,可说是‘珠环翠绕’,光线、颜色、气味,在人世摇曳,加之盛开与枯萎姿态的上海,包括傳统意义的繁华城市的细节,是花团锦簇的印象。”
选 段 鉴 赏
选段主要写的是蓓蒂的钢琴不见后大家寻琴、议琴的经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场景描写巧妙。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对寻琴的场景进行了描绘,既渲染了气氛,又展示了时代背景,让读者对旧上海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二是语言颇具特色。一方面,作者大量使用了上海方言词汇,使小说充满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文中的对话量被极度放大,“某某说”频频出现,以人物对白的形式起了情节叙述的作用,把上海的市民生活、里弄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繁花》既是一部地域小说,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上海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是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上海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责任编辑 / 李晓静)
[经 典 再 现]
钢琴有心跳,不算家具,但有四只脚。房间里,镜子虚虚实实,钢琴是灵魂。尤其立式高背琴,低调,偏安一隅,更见涵养,无论靠窗还是近门,黑、栗色,还是白颜色,同样吸引视线。于男人面前,钢琴是女人,女人面前,又变男人。老人弹琴,无论曲目多少欢快跳跃,已是回忆,钢琴变为悬崖,一块碑,分量重,冷漠,有时是一具棺材。(用大量短句,写出了钢琴对于房间、不同性别的人以及老人的多重意义。这是寻琴的前奏。)
对于蓓蒂,钢琴是一匹四脚动物。蓓蒂的钢琴,苍黑颜色,一匹懂事的高头黑马,稳重,沧桑,旧缎子一样的暗光,心里不愿意,还是让蓓蒂摸索。(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钢琴的特点。)蓓蒂小时,马身特别高,发出陌生的气味,大几岁,马就矮一点,这是常规。待到难得的少女时代,黑马背脊,适合蓓蒂骑骋,也就一两年的状态,刚柔并济,黑琴白裙,如果拍一张照,相当优雅。(蓓蒂在钢琴陪伴下度过了不同的年龄段,人与琴感情深厚。)但这是想象,因为现在,钢琴的位置上,只剩一块空白墙壁,地板留下四条拖痕。阿婆与蓓蒂离开的一刻,钢琴移动僵硬的马蹄,像一匹马一样消失了。地板上四条伤口,深深蹄印,已无法愈合。(再次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写钢琴消失,为下文寻琴作铺垫。)
阿宝发愁说,我马上去淮海路,到国营旧货店看一看。蓓蒂说,我去过两三趟了,马头也陪我去过了。阿宝说,马头讲啥。蓓蒂说,马头觉得冤枉,根本不明白,啥人拖走了钢琴。姝华说,真的,还是装的,现在样样式式(沪语,指全部、每样东西),可以搬出去卖,我爸爸讲了,现在捞外快,最方便,预先看了地方,带几个弟兄,卡车偷偷从厂里开出来,冲进这种倒霉人家,一般无人敢响,以为又是来抄家,进门就随便,可以随便搬,红木家具,铜床,钢琴,丝绒沙发,地毯,随便搬,其实,是拖到“淮国旧”去卖,三钿不值两钿,(沪语,钱的意思。)然后,大家吃几顿便宜老酒,家常小菜,毛豆百叶结,素鸡,烤麸,猪脚爪,啥人管呢。(蓓蒂寻琴不得,姝华的分析也暗含历史背景。)阿宝不响。(意思是不语。其具有浓郁的沪语特色,也是一种叙述上的留白,适时展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阿婆说,我已经头昏了,是高郎桥的马头做的,还是陌生人做的,根本搞不清爽(沪语,即搞不清楚),我去过“淮国旧”,后门是长乐路,弄堂(沪语,即小巷)路边,毛竹棚里,也摆了旧钢琴,哪里寻得到呢,看得我眼花落花(沪语,即眼花缭乱)。姝华说,这地方沙发多,家具多,钢琴也多,各种颜色,牌子,摆得密密层层,弯弯曲曲,路也不好走,要侧转身来,店外,仍旧有琴运进来,店员用粉笔写号码。店员讲(小说中,现场人物的对话用“说”,转述用“讲”),上海滩哪里冒出来这样多的琴,作孽(沪语,这里指可恶),怨煞人。我一进店里,就跟阿婆蓓蒂走散了,钢琴,沙发,各种人家的气味,有的香,有的臭,琴背后一样,全部是灰,看到一架古钢琴,羽管键琴,西洋插图里有过,洛可可描金花样,像小写字台,四脚伶仃,上海真看不懂,样样会有。阿婆说,白跑了几趟,每趟出来,蓓蒂就蹲到地上,不开心。姝华说,这天阿婆进店,先坐到一张琴凳上,后来坐一只法国弯脚沙发,面色难看。阿婆说,是接不上气了,我晓得差不多了。蓓蒂说,不要讲了。阿婆说,想想再回绍兴,无啥意思。蓓蒂拉紧阿婆说,坟墓已经挖光了。阿婆说,索性变一根鱼,游到水里去。蓓蒂说,真这样,我就变金鱼。阿宝说,有了钢琴,也不便弹了。蓓蒂不响。(“不响”再次出现,使情节更具有融入感。)阿婆说,蓓蒂一个人也去寻过,琴上有小鱼记号,容易寻到,吃中饭阶段,四面无人,听到有人弹琴,有一个七八岁小姑娘,弹几记关好琴盖,东看西看,再开一只琴盖,弹几记。蓓蒂不动,听小姑娘弹。姝华说,店员的小囡。蓓蒂说,跟我一样,是寻琴的。阿婆说,只能这样子想,如果来人采取行动,明当明拖走,我跟蓓蒂,也只能看看,两眼提白。阿婆摸了摸蓓蒂说,南京城去过了,乖囡想去哪里散心,跟阿婆讲。蓓蒂说,我想去黄浦江。阿婆说,敢。姝华说,蓓蒂的琴,也许一拖到店里,就让人买走了,现在便宜货多,老红木鸭蛋凳,两三块一只,钢琴一般三十块到八十块吧。阿宝说,青工一两个月工资,只是,啥人买呢。曹杨新村,工人阶级最多,可以买,但是地板软,房子小,弹弹《东方红》,有啥用场。大家不响。(关于钢琴,大家仍议论纷纷,而接连不断的对话让读者能更多地了解事件本身。结尾“不响”又一次出现,成了小说的一个引线,将情节串联在一起。)
(摘自《繁花》第十三章第一节)
[经 典 深 读]
《繁花》是金宇澄在“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下”写成的。2011年5月,金宇澄化名“独上阁楼”,每天在上海弄堂网论坛发帖,内容是几百字的趣人逸事。帖子颇受网友好评,不断有人顶帖催稿,金宇澄也因此越写越有劲,38万字的初稿,6个月就写完。2012年8月,在《收获》杂志长篇专号上,《繁花》问世。2015年,《繁花》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评价它是“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
小说由“引子”、31章和“尾声”三部分构成。其中第一至二十八章,奇数章章名繁体字,叙述六七十年代的老上海,偶数章章名简体字,叙述八九十年代的新上海。至二十九章,两条时间线才汇合,直至小说的终点。小说以阿宝、沪生、小毛等人物为中心,描写几代人的个体生命历史,呈现出丰富的城市生态。
小说以沪语行文,口语铺陈,由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以各自的语气、行为、穿戴,划分各自的环境,过各自的生活。对话不分行,标点简单。小说题记中写道:“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人物之间除了对话,还频频出现各种“不响”,使题记更加意味深长。
金宇澄曾这样诠释书名的寓意:“人生如花,书中大段关于花、树的叙事,七十多位女性人物,可说是‘珠环翠绕’,光线、颜色、气味,在人世摇曳,加之盛开与枯萎姿态的上海,包括傳统意义的繁华城市的细节,是花团锦簇的印象。”
选 段 鉴 赏
选段主要写的是蓓蒂的钢琴不见后大家寻琴、议琴的经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场景描写巧妙。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对寻琴的场景进行了描绘,既渲染了气氛,又展示了时代背景,让读者对旧上海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二是语言颇具特色。一方面,作者大量使用了上海方言词汇,使小说充满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文中的对话量被极度放大,“某某说”频频出现,以人物对白的形式起了情节叙述的作用,把上海的市民生活、里弄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繁花》既是一部地域小说,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上海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是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上海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责任编辑 / 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