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传统漆工艺研究——密陀绘材料工艺考析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传统漆工艺中的密陀绘材料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与考古等资料整理,从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历史学的角度对密陀绘材料工艺进行分析,结合中国传统漆工艺的发展历史,从密陀绘工艺、油料、密陀僧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密陀绘材料工艺的发展脉络,深化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体系研究。
其他文献
宋辽金时期,由于佛教的衰落和世俗文化的兴盛,山西地区佛教壁画的形式转变达到了一个高峰,推动了佛教民族化的进程。叙事背景的本土化呈现是山西宋辽金时期佛教壁画的显著特点。图像的可读性、风俗画的影响、儒家思想的追求与世俗情感的需要、宋辽金文化的交融等因素决定了宋辽金时期山西佛教壁画叙事背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创作倾向。高平开化寺、繁峙岩山寺佛教壁画中的叙事背景,或显现、或隐藏、或折射的世俗化内容与表现,展示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壁画叙事场景。
16—18世纪,传教士们将天主教带到中国,同时也将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形象传回欧洲。在欧洲重塑孔子的视觉形象并非易事,这需要传达出孔子身上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质,以及他作为“至圣先师”的个人魅力,同时还要兼顾欧洲观众的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图像蓝本,不同的艺术处理方式以及创作者对于儒家文化的不同理解共同塑造了在欧洲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孔子形象。本质上,不同版本孔子像之间的图像差别是制作者在不同中国视觉元素间所做出的选择以及因文化想象和实际社会需求而做出的图像改造。
目前,在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背景下,中国沉浸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想象与商业机遇,也面临创新发展中的全新挑战。中国沉浸产业具有鲜明特色、独特优势与现实问题,其未来发展应基于“1 X N”的根本战略,即聚焦沉浸式体验,构筑产业链价值;同时以“一个核心、三维创新、五项举措”为实施路径。
《杜子春传》选自唐传奇《续玄怪录》,流传到日本后在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杜子春》中发生了变异,作者对原著中的修仙原因与修仙失败的原因两处情节进行了改写,在结尾处增添了一处原著中没有的赠屋情节。同时把作品的主题由原著的修仙不易,仙才难成变成了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产生变异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时代环境对作者创作的深远影响。
墨子思想以义利观为核心,提出以“同义”来治平天下的思想,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为施政方法,以兴天下之利为归宿。以“相利”为终极目的,墨子构建了一个比较严整的“天”—“君”—“民”的政治关系体系,“天”限约下的君民关系成为墨子探讨政治关系实践的关键。因此,对墨子君民互约、君民互利的相关问题分析也就成为讨论墨家思想不可忽视的议题。
当代艺术教育已处在高速领跑时代风尚之要位,以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美育精魂为目标,促进民族艺术文化与国际文化有益交流。开放与合作、继承与创新的思想观念与时代审美导向不谋而合,构建层次多元、渠道多样的育人方式和以审美为媒介、以启智为策略的结构生态,逐步确立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审美趣味需要注入新的共情联想、锤炼艺术才情,并渗透进社会肌体的各个层面,以更有力的模式再攀美育高峰。
在开放大学转型与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开放教育教师是否具有不断自主学习的热情,能否自觉追随开放大学转型与升级的新动向、新要求,能否主动提升专业发展,是影响开放大学转型升级之路的重要因素。在剖析构建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梳理与分析,归纳出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具备的特征,最终提出针对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本文以新时代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创新教育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困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育当下景象,结合深圳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索模式和创新范式总结出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路径:第一,创造教育内循环载体;第二,铺设数字教育之路;第三,重塑教育原创主体。在研究深圳大学文创产业与设计教育耦合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期望为中国其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提供灵感,继而为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路径研究提供新方案。
“超神秘”是法国第一代传奇战斗机的直系后裔,它的祖先是“暴风雨”和“神秘”.在短短的几年间,法国工业就发展出了一批性能强大、而且外形美轮美奂的战斗机.“超神秘”是最
期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师资队伍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应正确面对困难与挑战,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准确定位,错位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师资队伍转型的路径与对策,以培养更多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