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育中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主要是教育观念问题。因为数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问题——现实问题和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只要数学教育工作者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育的追求,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的空间是巨大的。
【关键词】数学 好奇心 环境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取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
好奇心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刺激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环境则会抑制和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创设适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问题情境、情绪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极为重要。其正确引导和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孩子们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孩子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如一位父亲将图书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告诉他:“你要是认识字的话,就可以自己编故事了。”借以激发孩子学认字的欲望。有位教育家建议;当孩子刚满6个月,可以坐在大人膝盖上的时候,就应当给他读小人书或根据书、画讲故事给他听,这种抚爱和温馨的气氛能培养孩子对书籍的感情。
中小学数学中的故事是很多的,而且更多的是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数学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讲这些故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人类周围的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这实际上就是孩子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对于幼儿,可以让他们看色彩鲜艳的或者能活动、能发声的玩具,如各种娃娃、带动力的小汽车、飞机及小铃裆、玩具乐器等等,从一开始认识世界就丰富他们的眼界。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玩七巧板、骑小自行车、荡室外秋千、坐跷跷板,以及看各种小人书。在节假日还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戏剧,参观学生活动中心。动物园、博物馆等。从而增长其见识;认识到周围世界之博之大。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特别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青山绿水等都充满了知识的奥秘,对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可利用散步机会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在数学教育中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主要是教育观念问题。因为数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问题——现实问题和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只要数学教育工作者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育的追求,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的空间是巨大的。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要教师少作一些分析,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出来,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3.利用“问题”激发好奇心。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的解答的历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好奇与思索:“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正是注意到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胡适在1932年6月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试想伽里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缺乏好奇心,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枉论创造与发明。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
4.不能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如,常会提问“鸟儿为什么会飞?”“鱼儿怎么呆在水里”一类的问题,而且喜欢追根溯源。而有的家长却往往以“没时间和你说这些”、“以后你就会明白了”等敷衍、塞责的话回应孩子,这恰恰扼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应认识到,好奇是孩子认识世界,实现社会化的起点,如果不予以支持和鼓励,将会挫伤其积极性。为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正确引导,家长和教师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切实改正。
我们知道,数学是问题构成的世界,学生正是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好奇是问题母亲。好奇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素质,因此,我们说,好奇是数学教育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数学 好奇心 环境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取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
好奇心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刺激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环境则会抑制和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创设适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问题情境、情绪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极为重要。其正确引导和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孩子们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孩子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如一位父亲将图书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告诉他:“你要是认识字的话,就可以自己编故事了。”借以激发孩子学认字的欲望。有位教育家建议;当孩子刚满6个月,可以坐在大人膝盖上的时候,就应当给他读小人书或根据书、画讲故事给他听,这种抚爱和温馨的气氛能培养孩子对书籍的感情。
中小学数学中的故事是很多的,而且更多的是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数学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讲这些故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人类周围的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这实际上就是孩子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对于幼儿,可以让他们看色彩鲜艳的或者能活动、能发声的玩具,如各种娃娃、带动力的小汽车、飞机及小铃裆、玩具乐器等等,从一开始认识世界就丰富他们的眼界。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玩七巧板、骑小自行车、荡室外秋千、坐跷跷板,以及看各种小人书。在节假日还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戏剧,参观学生活动中心。动物园、博物馆等。从而增长其见识;认识到周围世界之博之大。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特别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青山绿水等都充满了知识的奥秘,对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可利用散步机会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在数学教育中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主要是教育观念问题。因为数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问题——现实问题和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只要数学教育工作者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育的追求,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的空间是巨大的。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要教师少作一些分析,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出来,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3.利用“问题”激发好奇心。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的解答的历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好奇与思索:“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正是注意到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胡适在1932年6月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试想伽里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缺乏好奇心,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枉论创造与发明。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
4.不能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如,常会提问“鸟儿为什么会飞?”“鱼儿怎么呆在水里”一类的问题,而且喜欢追根溯源。而有的家长却往往以“没时间和你说这些”、“以后你就会明白了”等敷衍、塞责的话回应孩子,这恰恰扼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应认识到,好奇是孩子认识世界,实现社会化的起点,如果不予以支持和鼓励,将会挫伤其积极性。为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正确引导,家长和教师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切实改正。
我们知道,数学是问题构成的世界,学生正是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好奇是问题母亲。好奇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素质,因此,我们说,好奇是数学教育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