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做一名农村小学一年级老师的时候,感觉很好,因为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总认为一年级的教学没有什么困难之处。殊不知,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那是难上加难啊!除了做好老师教好课程知识之外,还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从教以来,我意识到在新课程环境下要做一名优秀的农村一年级老师,并培养出具备优良品格的小学生,应从改善行为习惯开始,并竭尽所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农村孩子,由于没有条件上幼儿园,有的甚至到六七岁还在抛土坑、玩过家家、做猫抓老鼠的游戏,更有甚者连个位数字都不会写,从来没有被老师管教过,他们随地扔垃圾、随意进出教室、到处乱涂乱画、动辄哭喊、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真的是毫无习惯可言。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看到这种现象,我深刻理解了“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这句话的意思,故改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但小学生年龄小,期望一两次就培养起好习惯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所以一定要以身示范。于是,课里课外,我都得跟着孩子们转:读书、写字、画画、讲故事、做游戏、参加兴趣小组、打扫卫生……几周下来孩子们已经像模像样了。一个个大声地读书、生龙活虎地讲故事,欢天喜地地做游戏,就连打扫卫生时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的拿着扫把在地上晃来晃去,有的拿着抹布在桌上抹来抹去……我看着孩子们因改变而可爱的摸样,觉得欣慰却又心疼,所以常常帮助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始终强调他们不再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而是一个小学生了,并且要变成一个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了……久而久之,我感觉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他们会问老师好,会互相关心,课堂上不随便吵闹……总之,孩子们改变了许多。
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习惯,主要还是要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教给孩子们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心记忆”的好习惯。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我尽量用行动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我讲看图写话时,学生就会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期待故事情节;如果我再手舞足蹈地比划,孩子们显得更有兴趣,一个个都直起了腰板,于是争先恐后地举手、积极发言,敢于表现自己的观点。所以,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发展自己,更能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研究的主人。这样孩子们就会有信心地去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我还用一定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按要求进行指导,经过若干课时的反复练习,学生初步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课内发展到课外,在课余活动中,我尽量和孩子们在一起,在做游戏或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时,我时刻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不管任何活动都是学习,学习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只要每天坚持做了,并且这种习惯性的动作做久做多了,孩子们会觉得学习是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久而久之,学生会乐于其中,享受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都不好,尤其是写字的习惯。孩子们身子倾斜、屁股歪坐、头贴近书本、笔晃来晃去地摇……根本没有写字的好习惯,我感觉到培养孩子们的写字习惯也很重要。通过无数次的督促、手把手地教、个别辅导等办法去纠正,大约过了几周时间就已见成效。
三、培养孩子们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巩固和发展孩子们良好的性格
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小学生个性孤僻,脱离集体,我行我素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们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势在必行。
教师要用孩子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孩子们一旦与老师有了感情基础,上课就能认真听讲,课余就愿意和老师们一起玩游戏,还会和老师讲故事,有心里话和老师说,会乐意地与老师合作,尊重老师的劳动。在美术课堂画画时,孩子们非常积极,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画画作品会欣赏并会评价,在他们的神态中可以感受到自豪和自信。在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后,教师长久以往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巩固和发展孩子们健全、良好的性格。
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已具有良好的开端和发展势头,研究新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更高了,这无疑是对农村教师和学生一个新的挑战。
小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总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集体性的教学活动中,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因而不易被老师所了解。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提问,让孩子们多回答问题,多思考,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和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和探索能力。学校在课余时间专门设立了兴趣小组,我让每个孩子们尽可能去踊跃参加,要求每人递交了一份活动报告,从一份份凝聚了学生智慧的报告中,确实能感受到孩子们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我经常在课里课外多次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在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发展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有了这些基础能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不难了。
小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好的习惯是孩子们必须发展的一个方面,但孩子们有健全的性格,良好的品质,更是新课程强烈要求的。所以在改变孩子们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同时,培养孩子们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也很重要,这样才谈得上发展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我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总结的。每一名教师都应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体系,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成效,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改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农村孩子,由于没有条件上幼儿园,有的甚至到六七岁还在抛土坑、玩过家家、做猫抓老鼠的游戏,更有甚者连个位数字都不会写,从来没有被老师管教过,他们随地扔垃圾、随意进出教室、到处乱涂乱画、动辄哭喊、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真的是毫无习惯可言。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看到这种现象,我深刻理解了“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这句话的意思,故改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但小学生年龄小,期望一两次就培养起好习惯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所以一定要以身示范。于是,课里课外,我都得跟着孩子们转:读书、写字、画画、讲故事、做游戏、参加兴趣小组、打扫卫生……几周下来孩子们已经像模像样了。一个个大声地读书、生龙活虎地讲故事,欢天喜地地做游戏,就连打扫卫生时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的拿着扫把在地上晃来晃去,有的拿着抹布在桌上抹来抹去……我看着孩子们因改变而可爱的摸样,觉得欣慰却又心疼,所以常常帮助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始终强调他们不再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而是一个小学生了,并且要变成一个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了……久而久之,我感觉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他们会问老师好,会互相关心,课堂上不随便吵闹……总之,孩子们改变了许多。
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习惯,主要还是要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教给孩子们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心记忆”的好习惯。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我尽量用行动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我讲看图写话时,学生就会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期待故事情节;如果我再手舞足蹈地比划,孩子们显得更有兴趣,一个个都直起了腰板,于是争先恐后地举手、积极发言,敢于表现自己的观点。所以,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发展自己,更能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研究的主人。这样孩子们就会有信心地去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我还用一定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按要求进行指导,经过若干课时的反复练习,学生初步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课内发展到课外,在课余活动中,我尽量和孩子们在一起,在做游戏或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时,我时刻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不管任何活动都是学习,学习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只要每天坚持做了,并且这种习惯性的动作做久做多了,孩子们会觉得学习是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久而久之,学生会乐于其中,享受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都不好,尤其是写字的习惯。孩子们身子倾斜、屁股歪坐、头贴近书本、笔晃来晃去地摇……根本没有写字的好习惯,我感觉到培养孩子们的写字习惯也很重要。通过无数次的督促、手把手地教、个别辅导等办法去纠正,大约过了几周时间就已见成效。
三、培养孩子们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巩固和发展孩子们良好的性格
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小学生个性孤僻,脱离集体,我行我素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们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势在必行。
教师要用孩子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孩子们一旦与老师有了感情基础,上课就能认真听讲,课余就愿意和老师们一起玩游戏,还会和老师讲故事,有心里话和老师说,会乐意地与老师合作,尊重老师的劳动。在美术课堂画画时,孩子们非常积极,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画画作品会欣赏并会评价,在他们的神态中可以感受到自豪和自信。在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后,教师长久以往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巩固和发展孩子们健全、良好的性格。
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已具有良好的开端和发展势头,研究新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更高了,这无疑是对农村教师和学生一个新的挑战。
小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总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集体性的教学活动中,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因而不易被老师所了解。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提问,让孩子们多回答问题,多思考,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和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和探索能力。学校在课余时间专门设立了兴趣小组,我让每个孩子们尽可能去踊跃参加,要求每人递交了一份活动报告,从一份份凝聚了学生智慧的报告中,确实能感受到孩子们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我经常在课里课外多次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在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发展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有了这些基础能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不难了。
小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好的习惯是孩子们必须发展的一个方面,但孩子们有健全的性格,良好的品质,更是新课程强烈要求的。所以在改变孩子们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同时,培养孩子们亲和自然的情感态度也很重要,这样才谈得上发展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我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总结的。每一名教师都应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体系,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成效,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