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诚是彰化地区的望族之后,到台北读大学时认识了同班同学佳怡,两人一聊之下,才发现是同乡。原来佳怡也是彰化伸港附近的人,爸爸是地方民意代表,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于是,两人等大学毕业,志诚退伍后就立刻结婚,志诚的父母在台北买了一栋房子给他们当新房,佳怡的爸爸则是送了500万元给志诚和佳怡,当创业基金。
于是,志诚才一毕业,就邀了几个好朋友,大家共同出资1000万元,在台北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专做电子零件的进出口买卖。
由于这家公司的资本里有佳怡爸爸给的500万元,因此,大家共推佳怡当董事长。但佳怡没有每天到公司上班,实际负责人则是志诚,公司开张的头一年就上了轨道,第二年就开始赚钱。但志诚的压力则愈来愈大,因为,这个时候是公司正要转型为中型企业的关键期,不管在市场规模、业务架构及预算、人事和营销、财务等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规划及升级。因此,志诚每天都忙得像无头苍蝇,不管怎么努力,事情就是做不完。
志诚的股东中,有一位叫立民的,他是志诚当兵时的好朋友,专门负责海外产品开发的,他说这几年他看公司赚了钱,自己的任务也应该完成了,想退股自己到外面创业。志诚一听怔了半天,追问大家一直以来合作的很开心,彼此也很能沟通,那种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成就感,是很难得的,为何要退股?
志诚问了半天,立民这才吞吞吐吐地说,这段时间以来,他发现佳怡有意无意地会以董事长的身分,责问他出国差旅费的一些细节。老实说,在国外很多地方的消费都没有单据,他都自己吸收没有报账,他也已经尽量在替公司省钱了,但佳怡总觉得他花了太多钱,而且还说有些地方根本不用去开发,否则光机票钱就不知要花掉多少?
但立民长年在国外跑,深知同业抢产品、抢代理权的压力,很多时候光靠网络或电话,根本无法掌握客户的想法,要让客户点头签约或实际往来合作,最好还是要亲自跑一趟,毕竟见面三分情,生意才做得成。
然而,佳怡从不这样想,她只担心自己的钱会被立民花光光,不只一次找立民到董事长室去谈话,还交待会计日后立民所有的支出申请,都要让她先审核。立民说到这里,深深叹了一口气,还是坚持要退股,否则他在这里做得不开心,拼了命为公司冲业绩,无功却有过,任谁都受不了。
志诚要求立民再考虑几天,先不要退股。当天晚上,志诚就找佳怡谈立民的事,谁知佳怡一劈头就骂志诚真是世界上最傻的冤大头,被立民吃够还要帮他说话,要不是她核账发现立民的支出太高,浮报差旅费,公司将来怎么被他搬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志诚要求佳怡不要血口喷人,除非有证据,否则他不相信立民会靠出差中饱私囊;再者,立民的出差都是志诚核准的,立民也都依法来请款,所请的款项也都有单据凭证,并没有不法,志诚语重心长地说:
“老实讲,立民是公司的一位大将,两年来为公司拼命拼业绩,就算出差住好一点、吃好一点,也不为过吧?”
但这些话佳怡全听不进去,并撂下狠话,要么立民退股,不然就是她要退股,她无法接受自己的钱被人家当作垃圾般地浪费。
就这样,立民一个月后就正式退股了,海外产品开发部经理的位子,就由立民的助理,一个菜鸟来担任。
过了几天,国内业务部的经理来找志诚,说他们业务部的业绩奖金两年来一直没有调整,整个业务部六个专员,都希望公司要做个调整,否则真的无法激励士气。
志诚一听就知道这是棘手的老问题,而且很早以前就卡在佳怡那里。志诚记得很早以前,就和佳怡谈过这个问题,佳怡总觉得业务部的奖金领得太多,但志诚觉得如果公司有利润,本来就要拨一定比例来奖赏业务专员,如此他们才有动力,但佳怡却说公司本来就已经给了薪水,他们本来就应该要天天拼命为公司冲业绩,干嘛要有什么动力?目前给的奖金已经算是多给了,不可能再往上调。
因此,当业务部经理又为这个问题来找志诚,志诚为了安抚业务部,当下果断地叫经理通知业务部所有同仁,晚上他请大家吃饭、唱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他一定会处理。
当晚,志诚打电话告诉佳怡晚上有饭局不回去,却不敢让佳怡知道,他是招待业务部同仁去吃饭,安抚人心。
整个晚上志诚都在用交情套住业务部的心,不希望他们轻举妄动,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表示他和大家是一起打拼的好兄弟,业务部同仁邀志诚继续玩,志诚拍胸脯说奉陪到底,于是他们唱完歌又去酒店玩,一伙人喝到天快亮,才各自回家。
清晨志诚一进门,发现佳怡还没睡,她劈头就骂志诚到底去哪里鬼混了?为何她打电话都不接?志诚这才想起他把手机调成“无声”模式,他把手机拿起来看,这才发现竟然有83个未接电话,当然了,这83个都是佳怡打的。
佳怡死缠烂打,一定要志诚说出昨天晚上到底和谁去喝酒,否则就不让志诚睡觉,尽管志诚说又困又累,酒喝多了也很想吐,但佳怡根本不管,直嚷没得商量。志诚只好说是陪国外客户某某人到处玩,佳怡则立刻要打电话给国外的这位客户求证,志诚情急之下,才说出是为了拉拢业务部的人心,佳怡听了更是大发雷霆,不明白他当个老板为何要这样委屈自己去应酬员工?志诚说员工也是人,也需要感情和精神的激励,不能说自己是老板就不顾员工感受,即使是皇帝也要顾及下面的人的感受,否则大家表面上支持,私底下搞鬼,皇帝再强也要倒台的。
但这些人情世故和职场的潜规则,佳怡全都不管,觉得她堂堂一个董事长,为何要看业务部的脸色?奖金不调就是不调,如果他们不爽,就全部离职,她不信公司没有他们就会倒。
就这样,业务部全体离职,志诚只好临时找营销部的同仁来支持业务。但更多的灾难还在后面,准备一一考验志诚的危机应变能力,同时也要让志诚觉悟,他的事业要成功,关键不在于他自己是否努力,而在于他背后的女人是否支持他。
接下来,公司里几个干部深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积极找机会向佳怡投诉志诚在公司管理上的一些缺失,包括志诚的秘书权力太大,经常假传圣旨,而且好像和志诚有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几次国外客户来,志诚都带着秘书去接机,晚上设宴为客户接风洗尘,也都是秘书陪志诚去,很显然的,根本不把佳怡放在眼里。
佳怡听了,晚上等志诚回到家,就逼志诚要把秘书辞掉,不管志诚怎么解释,佳怡都不改变主意,而且要把那些通风报信的干部提拔上来;志诚的秘书也要由佳怡指派,甚至还针对志诚做出的几项重大决策,例如要争取欧洲线的产品代理权和增加营销部预算,密集举办活动和媒体促销等决策,佳怡都说太花钱,最好守住目前合作的美国线就好了,不要再扩大欧洲线和增加营销预算。
志诚解释同业竞争愈来愈厉害,使得公司的毛利一直下降,如果不开第二条产品线,尤其拉进欧洲的代理权来分散风险,将来一旦美国线不续约断货,公司一定会倒闭……总之,不管志诚怎么解释,佳怡就是听不进去,直说某某干部说志诚太冲动、跑太快、好大喜功,才会真正害死公司,她也觉得有道理,因此这些决策都要取消,志诚的秘书隔天也要立刻换掉。
至此,志诚终于了解,原来公司的成败与否,决定权不在他手上,而是在佳怡手上,甚至在那些在佳怡耳边攻击他的狗腿员工手上;如果她能相信他、支持他,而不是听别人的闲言闲语,公司再苦他也愿意拼下去。但眼前,他的大将立民出走,业务部被裁撤,秘书也被换掉,他几乎等于被断手断脚,甚至连眼睛都被挖掉,等于要逼他去死。
那天晚上,志诚和佳怡大吵一架,佳怡讥讽志诚,要不是她娘家的支持,他怎么会有现在的成就?对于佳怡完全否定两年多来志诚从无到有,把公司带上轨道的事实和能力,志诚几乎崩溃,他骂了佳怡几句,就径自出门,到酒吧喝闷酒,他愈想愈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就要毁在佳怡手里,但又无可奈何,尤其佳怡质疑他的能力和决策,宁可听外面人的闲话,也不相信他的经验和能力,让他忽然间觉得很孤单,很无力感,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拼?为谁而拼?
隔天,志诚不做任何抵抗,秘书被换掉,那些巴结佳怡的干部露出得意的笑,一一升官,表面上他们对志诚恭恭敬敬,但志诚一转身,他们就窃窃私语笑成一团。
过了半年,美国线的供货商紧急通知志诚,将于本月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美国方面决定把代理权转给志诚的死对头,原因是这半年来,志诚都没有派人定期去和美国供货商做简报或交换意见。
这么一来,志诚的公司等于被人切断了子弹供给线;接着,业务部门的业绩持续下降,几位菜鸟业务员不懂得行规,得罪了国内盘商,客户们把订单都抽掉。一夜之间,志诚没有了产品,通路也被封死,他急着救火,但手下那些巴结佳怡而升上来的干部,个个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表示他们才刚上任,也不知道怎么救公司,只剩志诚一个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一切仍是于事无补,美国方面解约已成定局,下游经销商也拒绝下订,志诚知道大势已去,怔怔地坐在办公室里发呆。
几天后,志诚公司被断货、封通路的消息传出去,合作厂商全挤来公司要求把应付账用现金付清,大伙吵成一团,员工也一一离去,公司没过几天就正式宣布倒闭。
就这样,志诚的公司、事业、人脉、车子、积蓄全都像泡沫一样,啪地一声全部消失。拖着落寞的身子回家,由于当初为了扩充公司也把房子拿去贷款,如今这房子也面临拍卖。等志诚回到家,只见佳怡臭着脸早把行李打包好,说要回娘家去住,不想被志诚拖累,临走时还丢下一句:“你真的很能干!好好的公司被你搞到垮掉,我爸投资的500万先让你欠着,不要说大家夫妻一场不讲情分,你把公司的债先还清了,记得也要还我爸这笔钱啊!”
于是,志诚才一毕业,就邀了几个好朋友,大家共同出资1000万元,在台北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专做电子零件的进出口买卖。
由于这家公司的资本里有佳怡爸爸给的500万元,因此,大家共推佳怡当董事长。但佳怡没有每天到公司上班,实际负责人则是志诚,公司开张的头一年就上了轨道,第二年就开始赚钱。但志诚的压力则愈来愈大,因为,这个时候是公司正要转型为中型企业的关键期,不管在市场规模、业务架构及预算、人事和营销、财务等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规划及升级。因此,志诚每天都忙得像无头苍蝇,不管怎么努力,事情就是做不完。
志诚的股东中,有一位叫立民的,他是志诚当兵时的好朋友,专门负责海外产品开发的,他说这几年他看公司赚了钱,自己的任务也应该完成了,想退股自己到外面创业。志诚一听怔了半天,追问大家一直以来合作的很开心,彼此也很能沟通,那种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成就感,是很难得的,为何要退股?
志诚问了半天,立民这才吞吞吐吐地说,这段时间以来,他发现佳怡有意无意地会以董事长的身分,责问他出国差旅费的一些细节。老实说,在国外很多地方的消费都没有单据,他都自己吸收没有报账,他也已经尽量在替公司省钱了,但佳怡总觉得他花了太多钱,而且还说有些地方根本不用去开发,否则光机票钱就不知要花掉多少?
但立民长年在国外跑,深知同业抢产品、抢代理权的压力,很多时候光靠网络或电话,根本无法掌握客户的想法,要让客户点头签约或实际往来合作,最好还是要亲自跑一趟,毕竟见面三分情,生意才做得成。
然而,佳怡从不这样想,她只担心自己的钱会被立民花光光,不只一次找立民到董事长室去谈话,还交待会计日后立民所有的支出申请,都要让她先审核。立民说到这里,深深叹了一口气,还是坚持要退股,否则他在这里做得不开心,拼了命为公司冲业绩,无功却有过,任谁都受不了。
志诚要求立民再考虑几天,先不要退股。当天晚上,志诚就找佳怡谈立民的事,谁知佳怡一劈头就骂志诚真是世界上最傻的冤大头,被立民吃够还要帮他说话,要不是她核账发现立民的支出太高,浮报差旅费,公司将来怎么被他搬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志诚要求佳怡不要血口喷人,除非有证据,否则他不相信立民会靠出差中饱私囊;再者,立民的出差都是志诚核准的,立民也都依法来请款,所请的款项也都有单据凭证,并没有不法,志诚语重心长地说:
“老实讲,立民是公司的一位大将,两年来为公司拼命拼业绩,就算出差住好一点、吃好一点,也不为过吧?”
但这些话佳怡全听不进去,并撂下狠话,要么立民退股,不然就是她要退股,她无法接受自己的钱被人家当作垃圾般地浪费。
就这样,立民一个月后就正式退股了,海外产品开发部经理的位子,就由立民的助理,一个菜鸟来担任。
过了几天,国内业务部的经理来找志诚,说他们业务部的业绩奖金两年来一直没有调整,整个业务部六个专员,都希望公司要做个调整,否则真的无法激励士气。
志诚一听就知道这是棘手的老问题,而且很早以前就卡在佳怡那里。志诚记得很早以前,就和佳怡谈过这个问题,佳怡总觉得业务部的奖金领得太多,但志诚觉得如果公司有利润,本来就要拨一定比例来奖赏业务专员,如此他们才有动力,但佳怡却说公司本来就已经给了薪水,他们本来就应该要天天拼命为公司冲业绩,干嘛要有什么动力?目前给的奖金已经算是多给了,不可能再往上调。
因此,当业务部经理又为这个问题来找志诚,志诚为了安抚业务部,当下果断地叫经理通知业务部所有同仁,晚上他请大家吃饭、唱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他一定会处理。
当晚,志诚打电话告诉佳怡晚上有饭局不回去,却不敢让佳怡知道,他是招待业务部同仁去吃饭,安抚人心。
整个晚上志诚都在用交情套住业务部的心,不希望他们轻举妄动,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表示他和大家是一起打拼的好兄弟,业务部同仁邀志诚继续玩,志诚拍胸脯说奉陪到底,于是他们唱完歌又去酒店玩,一伙人喝到天快亮,才各自回家。
清晨志诚一进门,发现佳怡还没睡,她劈头就骂志诚到底去哪里鬼混了?为何她打电话都不接?志诚这才想起他把手机调成“无声”模式,他把手机拿起来看,这才发现竟然有83个未接电话,当然了,这83个都是佳怡打的。
佳怡死缠烂打,一定要志诚说出昨天晚上到底和谁去喝酒,否则就不让志诚睡觉,尽管志诚说又困又累,酒喝多了也很想吐,但佳怡根本不管,直嚷没得商量。志诚只好说是陪国外客户某某人到处玩,佳怡则立刻要打电话给国外的这位客户求证,志诚情急之下,才说出是为了拉拢业务部的人心,佳怡听了更是大发雷霆,不明白他当个老板为何要这样委屈自己去应酬员工?志诚说员工也是人,也需要感情和精神的激励,不能说自己是老板就不顾员工感受,即使是皇帝也要顾及下面的人的感受,否则大家表面上支持,私底下搞鬼,皇帝再强也要倒台的。
但这些人情世故和职场的潜规则,佳怡全都不管,觉得她堂堂一个董事长,为何要看业务部的脸色?奖金不调就是不调,如果他们不爽,就全部离职,她不信公司没有他们就会倒。
就这样,业务部全体离职,志诚只好临时找营销部的同仁来支持业务。但更多的灾难还在后面,准备一一考验志诚的危机应变能力,同时也要让志诚觉悟,他的事业要成功,关键不在于他自己是否努力,而在于他背后的女人是否支持他。
接下来,公司里几个干部深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积极找机会向佳怡投诉志诚在公司管理上的一些缺失,包括志诚的秘书权力太大,经常假传圣旨,而且好像和志诚有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几次国外客户来,志诚都带着秘书去接机,晚上设宴为客户接风洗尘,也都是秘书陪志诚去,很显然的,根本不把佳怡放在眼里。
佳怡听了,晚上等志诚回到家,就逼志诚要把秘书辞掉,不管志诚怎么解释,佳怡都不改变主意,而且要把那些通风报信的干部提拔上来;志诚的秘书也要由佳怡指派,甚至还针对志诚做出的几项重大决策,例如要争取欧洲线的产品代理权和增加营销部预算,密集举办活动和媒体促销等决策,佳怡都说太花钱,最好守住目前合作的美国线就好了,不要再扩大欧洲线和增加营销预算。
志诚解释同业竞争愈来愈厉害,使得公司的毛利一直下降,如果不开第二条产品线,尤其拉进欧洲的代理权来分散风险,将来一旦美国线不续约断货,公司一定会倒闭……总之,不管志诚怎么解释,佳怡就是听不进去,直说某某干部说志诚太冲动、跑太快、好大喜功,才会真正害死公司,她也觉得有道理,因此这些决策都要取消,志诚的秘书隔天也要立刻换掉。
至此,志诚终于了解,原来公司的成败与否,决定权不在他手上,而是在佳怡手上,甚至在那些在佳怡耳边攻击他的狗腿员工手上;如果她能相信他、支持他,而不是听别人的闲言闲语,公司再苦他也愿意拼下去。但眼前,他的大将立民出走,业务部被裁撤,秘书也被换掉,他几乎等于被断手断脚,甚至连眼睛都被挖掉,等于要逼他去死。
那天晚上,志诚和佳怡大吵一架,佳怡讥讽志诚,要不是她娘家的支持,他怎么会有现在的成就?对于佳怡完全否定两年多来志诚从无到有,把公司带上轨道的事实和能力,志诚几乎崩溃,他骂了佳怡几句,就径自出门,到酒吧喝闷酒,他愈想愈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就要毁在佳怡手里,但又无可奈何,尤其佳怡质疑他的能力和决策,宁可听外面人的闲话,也不相信他的经验和能力,让他忽然间觉得很孤单,很无力感,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拼?为谁而拼?
隔天,志诚不做任何抵抗,秘书被换掉,那些巴结佳怡的干部露出得意的笑,一一升官,表面上他们对志诚恭恭敬敬,但志诚一转身,他们就窃窃私语笑成一团。
过了半年,美国线的供货商紧急通知志诚,将于本月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美国方面决定把代理权转给志诚的死对头,原因是这半年来,志诚都没有派人定期去和美国供货商做简报或交换意见。
这么一来,志诚的公司等于被人切断了子弹供给线;接着,业务部门的业绩持续下降,几位菜鸟业务员不懂得行规,得罪了国内盘商,客户们把订单都抽掉。一夜之间,志诚没有了产品,通路也被封死,他急着救火,但手下那些巴结佳怡而升上来的干部,个个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表示他们才刚上任,也不知道怎么救公司,只剩志诚一个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一切仍是于事无补,美国方面解约已成定局,下游经销商也拒绝下订,志诚知道大势已去,怔怔地坐在办公室里发呆。
几天后,志诚公司被断货、封通路的消息传出去,合作厂商全挤来公司要求把应付账用现金付清,大伙吵成一团,员工也一一离去,公司没过几天就正式宣布倒闭。
就这样,志诚的公司、事业、人脉、车子、积蓄全都像泡沫一样,啪地一声全部消失。拖着落寞的身子回家,由于当初为了扩充公司也把房子拿去贷款,如今这房子也面临拍卖。等志诚回到家,只见佳怡臭着脸早把行李打包好,说要回娘家去住,不想被志诚拖累,临走时还丢下一句:“你真的很能干!好好的公司被你搞到垮掉,我爸投资的500万先让你欠着,不要说大家夫妻一场不讲情分,你把公司的债先还清了,记得也要还我爸这笔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