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梦红楼五十年,相看白发已盈颠。梦中多少忧生意,老去方知梦阮癫。
其庸先生治学领域广阔、气魄宏大, “红学”是他长期关注、用力最勤的领域。他起先致力于作者生平家世之学、作品版本校勘之学,继而对小说的思想、艺术、语言等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究,吸取前人成果,积累自身识见,于晚年成就了评批本此一巨帙。可谓具积学之富、集成之功,2005年面世即广受欢迎,三年之后又重新修订,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较前更趋完善。
我们可以从文化品位、学术内涵和治学精神诸方面来认识这部巨著。
冯评本采用繁体字、直排,评批文字取浅近文言,体式承继传统的评点而有所革新。此种风貌决不是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化选择,要求评者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力,体现出一种文化的品位。对于阅读中国古籍,继承传统文化,少量图书采用繁体字是必要的、有远见的。《红楼梦》本身是古典白话小说,用繁体字,可以作为识繁的一种读本。
“评点批阅”是传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的一种形式,渊源有自,在红学史上早已成为一大流派。冯评本承继了这种传统的形式而又有革新和发展:在全书之前撰写了一篇三万余字的长序作为导读;每回之后均有回后批,平均在六七百字,长者达四千余字,总说本回要点特色,或叙或议或举证,再加上大量的随文眉批和双行小字批。可以说从宏观、中观至微观都照顾到了,这样,既避免了传统评点零星片断的缺欠,又保留和发扬了它自由度大、包容性强的优长。今天的读者看到这种朱墨两色套印的评批本,可以十分直观地感受这种传统体式的优长,在评批者的引领下进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全书的评批文字采用浅近文言,言简意赅、语约义丰,且常以诗句炼语作评,更觉韵味深长,传统评点中那些精彩的评语往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我们在冯评本中看到了这样的风貌,而且新意迭出。兹举数例,以窥一斑。如批宝黛诉肺腑,非言语所能达,则曰“长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三十二回);批元妃省亲之候驾肃静场面谓“万木无声待雨来”也,离去之际强忍悲痛批曰“别时容易见时难”也(十七、十八回);批宝玉闻金钏死讯,恨不得跟了去,则谓“魂一夕而九逝”矣,精诚已随金钏去也(三十二回);批鸳鸯难逃贾赦魔掌则谓“茫茫大难愁来日”也(四十六回);批宝钗之诗签“任是无情也动人”则当作“任是动人也无情”解(六十三回)。余不多举。
当然评批并非都用诗句才见精彩,多数是散体,如批凤姐不信报应谓只“迷信权力”、迷信银子,“到底开价了”;又如黛玉曾对宝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袭人劝箴也说“可知我心里是怎么样”,此处批曰:“前面是与黛玉论心,此处却与袭人论心,然所论却非一心也。”(二十一回);五十四回元宵夜宴将尽,批语特意抉出凤姐话中的“散了,散了”“完了,完了”,指出小戏子打的《莲花落》,“乃乞食之歌也”,警示读者此皆衰败之兆。总之,一字、一词、一句、一段的点拨提示有赖于评者文字、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绘画等多方面的修养。从人物塑造到谋篇布局,从遣词造句到写景状物,都是评点这种体式可以发挥也是极见评点家识力的地方。
好的版本是阅读和评批的基础,选择早期脂本作为底本和主要校本原是不言而喻的事。冯先生有《石头记脂本研究》等版本方面的著作,选择庚辰本为底本,以甲戌、己卯、列藏等为主要校本是他的一贯主张,此次仍本此旨而重新校阅一遍,某些关键处则仍在评批中加以说明,相信对读者是很有助益的。
评批部分量大、面广,凡例已经说明本书将早期抄本的脂评“择要录入”,这样,读者可以从本书直接看到这些最早的具有文献价值的脂评,而且通过冯评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证实。比如曹家由盛而衰的最大关节在于南巡接驾和抄家败落两大事件,脂评都有所透露。第十六回回前脂批有“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之语,冯评本在眉批中进一步揭示凤姐与赵妪一段闲话“是明指康熙南巡也”,“按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曹寅第一次接驾,以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共四次,均由曹寅接驾。此处明写接驾四次。”“‘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此是警醒之笔,意外之言,实即指曹寅当年接驾,大量亏空,皆‘往皇帝身上使’也,孰知竟因此败家乎!”关于曹家的发家及败落在第一回甄士隐故事、第二回“成则王侯败则贼”、第五回荣宁二公嘱托、第七回焦大醉骂、第十三回秦氏托梦以及五十三回乌庄头送租等多处都有寓托喻指,冯评本均在脂批的基础上拓展充实。比如说:“曹家最初确是以军功起家的。”“曹寅四次接驾,亏空巨额国帑,赖康熙维持,康熙一死,则曹家再无靠山矣”,终至在雍正六年,获罪抄家,彻底败落。
这些史实,当然不可能是自传说的依据,正如第一回回后评中所说“作者只是家庭兴衰之过来人,其作小说,只是以故家祸福及亲朋祸福为素材”,而平生的闻见、社会的风习、时代的氛围、思潮的激荡更会给作家以深刻的多方面的影响。
清初社会号称康乾盛世,而敏感的作家觉察到了回光返照的末世景象,所谓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已虚空腐朽了。清代贪官之多贪污之甚有出于人们意想者,本书第四回冯评眉批有云“护官符写透官场,写透世情”“康乾盛世,其高官都有贪黩劣迹,如康熙朝之徐乾学、高士其、李光地、王鸿绪等,皆为贪官,乾隆宰相和珅,更是大贪污犯,雪芹写此一椿小小官司,亦即小见大也。” 和珅是大贪,人们都知道,而上举那些清初名臣,竟然都有贪污劣迹,可见官场空气之污浊,居然像传染病一样,如此盛世焉能持久!在思想领域里,明末清初出现的有悖正统的学说应是那个时代重要的思想资源,这对理解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乖僻心性、痴狂言行至关重要。第十九回“禄蠹”一段眉批云“一段石破天惊之语”“骂尽天下腐儒”。第三十六回之回后评宝玉痛骂士大夫死名死节一段,谓可与晚明李卓吾、清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颜元、唐甄、戴震、袁枚诸人的思想言论对看互参。指出这些反正统的思想,正是雪芹的思想渊源之现实基础。冯先生有《论红楼梦思想》一书,可以说此书的许多心得都已融入评点本中了。
此外,清初社会还有一些为现代读者感到隔膜的风气和制度,评批本也给予了相当的注意,如王公贵戚的狎昵戏子、同性恋之风以及国丧期间的守制停乐等。小说中出现不少西洋物品,本书在相关批语中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背景材料。
以上从时代、历史、家世、版本诸多方面来看评批本的学术含量,可以看出具有一种集成的风貌。冯先生以他的人生阅历和广闻博见,在评批中不期而然地会发出慨然之叹,如书中写凤姐挪用月钱放债生息及等人送贿,评者联想到抗战时亲历欠薪之苦,“其时物价飞涨,半月后已贬去其半矣,不意凤姐早已发明在先”又“凤姐要等送足了方办此事”“雪芹一枝笔,于二百年前,直写到今天”(见三十六、三十九回眉批)。冯先生数十年来喜看传统戏曲,深味一举手一摔袖便能通情;三汊河行宫遗迹亦曾多次亲临考察,可以想见昔日之水上豪华。总之,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书中留下了时代的和个人的印记。
冯评本是一笔精神财富,告诉人们应当怎样治学。此重校评批本巨帙,如攀高峰,虽长途跋涉,未尝懈怠,此次修订,计正文一百八十余处,增加眉评约百十条。全文又重新标点,并增加了插图。这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超越红学、超越学术的。
八年前先生自题本书绝句云:一梦红楼五十年,相看白发已盈颠。梦中多少忧生意,老去方知梦阮癫。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其庸先生治学领域广阔、气魄宏大, “红学”是他长期关注、用力最勤的领域。他起先致力于作者生平家世之学、作品版本校勘之学,继而对小说的思想、艺术、语言等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究,吸取前人成果,积累自身识见,于晚年成就了评批本此一巨帙。可谓具积学之富、集成之功,2005年面世即广受欢迎,三年之后又重新修订,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较前更趋完善。
我们可以从文化品位、学术内涵和治学精神诸方面来认识这部巨著。
冯评本采用繁体字、直排,评批文字取浅近文言,体式承继传统的评点而有所革新。此种风貌决不是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化选择,要求评者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力,体现出一种文化的品位。对于阅读中国古籍,继承传统文化,少量图书采用繁体字是必要的、有远见的。《红楼梦》本身是古典白话小说,用繁体字,可以作为识繁的一种读本。
“评点批阅”是传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的一种形式,渊源有自,在红学史上早已成为一大流派。冯评本承继了这种传统的形式而又有革新和发展:在全书之前撰写了一篇三万余字的长序作为导读;每回之后均有回后批,平均在六七百字,长者达四千余字,总说本回要点特色,或叙或议或举证,再加上大量的随文眉批和双行小字批。可以说从宏观、中观至微观都照顾到了,这样,既避免了传统评点零星片断的缺欠,又保留和发扬了它自由度大、包容性强的优长。今天的读者看到这种朱墨两色套印的评批本,可以十分直观地感受这种传统体式的优长,在评批者的引领下进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全书的评批文字采用浅近文言,言简意赅、语约义丰,且常以诗句炼语作评,更觉韵味深长,传统评点中那些精彩的评语往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我们在冯评本中看到了这样的风貌,而且新意迭出。兹举数例,以窥一斑。如批宝黛诉肺腑,非言语所能达,则曰“长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三十二回);批元妃省亲之候驾肃静场面谓“万木无声待雨来”也,离去之际强忍悲痛批曰“别时容易见时难”也(十七、十八回);批宝玉闻金钏死讯,恨不得跟了去,则谓“魂一夕而九逝”矣,精诚已随金钏去也(三十二回);批鸳鸯难逃贾赦魔掌则谓“茫茫大难愁来日”也(四十六回);批宝钗之诗签“任是无情也动人”则当作“任是动人也无情”解(六十三回)。余不多举。
当然评批并非都用诗句才见精彩,多数是散体,如批凤姐不信报应谓只“迷信权力”、迷信银子,“到底开价了”;又如黛玉曾对宝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袭人劝箴也说“可知我心里是怎么样”,此处批曰:“前面是与黛玉论心,此处却与袭人论心,然所论却非一心也。”(二十一回);五十四回元宵夜宴将尽,批语特意抉出凤姐话中的“散了,散了”“完了,完了”,指出小戏子打的《莲花落》,“乃乞食之歌也”,警示读者此皆衰败之兆。总之,一字、一词、一句、一段的点拨提示有赖于评者文字、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绘画等多方面的修养。从人物塑造到谋篇布局,从遣词造句到写景状物,都是评点这种体式可以发挥也是极见评点家识力的地方。
好的版本是阅读和评批的基础,选择早期脂本作为底本和主要校本原是不言而喻的事。冯先生有《石头记脂本研究》等版本方面的著作,选择庚辰本为底本,以甲戌、己卯、列藏等为主要校本是他的一贯主张,此次仍本此旨而重新校阅一遍,某些关键处则仍在评批中加以说明,相信对读者是很有助益的。
评批部分量大、面广,凡例已经说明本书将早期抄本的脂评“择要录入”,这样,读者可以从本书直接看到这些最早的具有文献价值的脂评,而且通过冯评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证实。比如曹家由盛而衰的最大关节在于南巡接驾和抄家败落两大事件,脂评都有所透露。第十六回回前脂批有“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之语,冯评本在眉批中进一步揭示凤姐与赵妪一段闲话“是明指康熙南巡也”,“按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曹寅第一次接驾,以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共四次,均由曹寅接驾。此处明写接驾四次。”“‘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此是警醒之笔,意外之言,实即指曹寅当年接驾,大量亏空,皆‘往皇帝身上使’也,孰知竟因此败家乎!”关于曹家的发家及败落在第一回甄士隐故事、第二回“成则王侯败则贼”、第五回荣宁二公嘱托、第七回焦大醉骂、第十三回秦氏托梦以及五十三回乌庄头送租等多处都有寓托喻指,冯评本均在脂批的基础上拓展充实。比如说:“曹家最初确是以军功起家的。”“曹寅四次接驾,亏空巨额国帑,赖康熙维持,康熙一死,则曹家再无靠山矣”,终至在雍正六年,获罪抄家,彻底败落。
这些史实,当然不可能是自传说的依据,正如第一回回后评中所说“作者只是家庭兴衰之过来人,其作小说,只是以故家祸福及亲朋祸福为素材”,而平生的闻见、社会的风习、时代的氛围、思潮的激荡更会给作家以深刻的多方面的影响。
清初社会号称康乾盛世,而敏感的作家觉察到了回光返照的末世景象,所谓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已虚空腐朽了。清代贪官之多贪污之甚有出于人们意想者,本书第四回冯评眉批有云“护官符写透官场,写透世情”“康乾盛世,其高官都有贪黩劣迹,如康熙朝之徐乾学、高士其、李光地、王鸿绪等,皆为贪官,乾隆宰相和珅,更是大贪污犯,雪芹写此一椿小小官司,亦即小见大也。” 和珅是大贪,人们都知道,而上举那些清初名臣,竟然都有贪污劣迹,可见官场空气之污浊,居然像传染病一样,如此盛世焉能持久!在思想领域里,明末清初出现的有悖正统的学说应是那个时代重要的思想资源,这对理解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乖僻心性、痴狂言行至关重要。第十九回“禄蠹”一段眉批云“一段石破天惊之语”“骂尽天下腐儒”。第三十六回之回后评宝玉痛骂士大夫死名死节一段,谓可与晚明李卓吾、清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颜元、唐甄、戴震、袁枚诸人的思想言论对看互参。指出这些反正统的思想,正是雪芹的思想渊源之现实基础。冯先生有《论红楼梦思想》一书,可以说此书的许多心得都已融入评点本中了。
此外,清初社会还有一些为现代读者感到隔膜的风气和制度,评批本也给予了相当的注意,如王公贵戚的狎昵戏子、同性恋之风以及国丧期间的守制停乐等。小说中出现不少西洋物品,本书在相关批语中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背景材料。
以上从时代、历史、家世、版本诸多方面来看评批本的学术含量,可以看出具有一种集成的风貌。冯先生以他的人生阅历和广闻博见,在评批中不期而然地会发出慨然之叹,如书中写凤姐挪用月钱放债生息及等人送贿,评者联想到抗战时亲历欠薪之苦,“其时物价飞涨,半月后已贬去其半矣,不意凤姐早已发明在先”又“凤姐要等送足了方办此事”“雪芹一枝笔,于二百年前,直写到今天”(见三十六、三十九回眉批)。冯先生数十年来喜看传统戏曲,深味一举手一摔袖便能通情;三汊河行宫遗迹亦曾多次亲临考察,可以想见昔日之水上豪华。总之,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书中留下了时代的和个人的印记。
冯评本是一笔精神财富,告诉人们应当怎样治学。此重校评批本巨帙,如攀高峰,虽长途跋涉,未尝懈怠,此次修订,计正文一百八十余处,增加眉评约百十条。全文又重新标点,并增加了插图。这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超越红学、超越学术的。
八年前先生自题本书绝句云:一梦红楼五十年,相看白发已盈颠。梦中多少忧生意,老去方知梦阮癫。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