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头戏。作文是用文字书写灵魂,倾诉情感,每一个字必经“千锤百炼”。而现在许多学生是洋洋洒洒数千字,不知其所云;或是寥寥数字,虽言简而意不明;或是假情假意,真情不在。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最大的难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指导中学生在作文写出既有生活的真,也有情感和美,还有思想的善的文章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一、作文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
作文被有的语文教师视为“天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有时候全凭心情布置作文,作文的布置或者作文教学都是很随机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对初中作文进行序列的构建和实践。写文章是一种高强度的表达活动,文章写出来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的。由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对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进行一下编排。
初一:对话的基础阶段——观察与再现。作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1.状物;2.写景;3.写人;4.记事。对话语言要求:正确清晰,力求具体、生动。
初二:对话的提升阶段——思考与表达。作文教学内容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1.“我”与自我,如理想、人生、未来等;2.“我”与人;3.“我”与社会;4.“我”与自然。印象最深刻的是金老师对水进行了阐释,并就水展开了很多题材,比如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提醒我们珍惜水资源等。
初三:对话的完善阶段——提炼与感染。内容主要包括:1.精神;2.美德;3.人生观、价值观;4.热点。
二、作文教学要分阶段训练
指导学生写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即使学生刚模仿写作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模仿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为此,新课标作出明确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如学生在形容运动员跑得快时,大部分学生写:发令枪一响,运动员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告诉学生弓箭是古代生活的常用品,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我们可以用有时代气息的东西来代替它。于是,学生便写出了:如火箭腾空一般,如超人归来一样等类似的句子。这些句子在原有形容速度快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强调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文学作品有四个要素,即作者、读者、世界、文本。但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能真正认识到这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文字优美,让人感到有美感,这便是对文本的要求;我们要求写作表达真实情感,这是关注作者层面;而写作要反映生活,这又是在表现世界这一方面;而相对于读者,似乎强调的并不多。在学生写作时强调读者意识会更有利于学生文字思想的表达,会让他们更有倾诉的欲望。
记得有位语文教师在教初中生写作时说过:“语言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慢慢积累出来的。”语言是作文的基石,而思考就是灵魂。好的作文就是由细腻优美的语言、生动细致的细节等等堆砌起来的。如果学生会在作文中关注细节,那么语文教师就不会辛苦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变得简洁凝练,让已经简洁凝练的语言变得细腻优美,更有味道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在喜欢中积累,在喜欢中书写。只要学生愿意,他们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只是现在我们要找到让他们愿意写的办法来。在写作中确立读者意识,无疑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参考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对作文教学进行不断的探索,才能获得有效的成绩。教好作文的关键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就学生的学习水平定位作文题材。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他们喜欢写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作文的质量。
一、作文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
作文被有的语文教师视为“天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有时候全凭心情布置作文,作文的布置或者作文教学都是很随机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对初中作文进行序列的构建和实践。写文章是一种高强度的表达活动,文章写出来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的。由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对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进行一下编排。
初一:对话的基础阶段——观察与再现。作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1.状物;2.写景;3.写人;4.记事。对话语言要求:正确清晰,力求具体、生动。
初二:对话的提升阶段——思考与表达。作文教学内容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1.“我”与自我,如理想、人生、未来等;2.“我”与人;3.“我”与社会;4.“我”与自然。印象最深刻的是金老师对水进行了阐释,并就水展开了很多题材,比如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提醒我们珍惜水资源等。
初三:对话的完善阶段——提炼与感染。内容主要包括:1.精神;2.美德;3.人生观、价值观;4.热点。
二、作文教学要分阶段训练
指导学生写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即使学生刚模仿写作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模仿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为此,新课标作出明确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如学生在形容运动员跑得快时,大部分学生写:发令枪一响,运动员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告诉学生弓箭是古代生活的常用品,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我们可以用有时代气息的东西来代替它。于是,学生便写出了:如火箭腾空一般,如超人归来一样等类似的句子。这些句子在原有形容速度快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强调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文学作品有四个要素,即作者、读者、世界、文本。但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能真正认识到这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文字优美,让人感到有美感,这便是对文本的要求;我们要求写作表达真实情感,这是关注作者层面;而写作要反映生活,这又是在表现世界这一方面;而相对于读者,似乎强调的并不多。在学生写作时强调读者意识会更有利于学生文字思想的表达,会让他们更有倾诉的欲望。
记得有位语文教师在教初中生写作时说过:“语言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慢慢积累出来的。”语言是作文的基石,而思考就是灵魂。好的作文就是由细腻优美的语言、生动细致的细节等等堆砌起来的。如果学生会在作文中关注细节,那么语文教师就不会辛苦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变得简洁凝练,让已经简洁凝练的语言变得细腻优美,更有味道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在喜欢中积累,在喜欢中书写。只要学生愿意,他们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只是现在我们要找到让他们愿意写的办法来。在写作中确立读者意识,无疑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参考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对作文教学进行不断的探索,才能获得有效的成绩。教好作文的关键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就学生的学习水平定位作文题材。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他们喜欢写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作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