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旻
先后就读于德国科隆国际设计学院、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等欧洲顶级设计学院,毕业后在米兰从事各种设计活动。出身于艺术世家,外公赵宗藻是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副院长,两位舅舅一位是中国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另一位则是现任南京大学建筑研究院副院长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塔影参差,画船自来去。”这是李叔同对杭州西湖的印象,而对于生长于此地的设计师陈旻来说,雾锁烟雨,远处是层峦叠嶂,水墨画般的杭州美景、独特的人文情怀,再加上不急不慢的生活节奏,让这个城市充满幸福感,带着对杭州独特的情愫,他创作了“杭州凳”家具作品。
出身于艺术世家的陈旻从小便对艺术创作耳濡目染,外公赵宗藻是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书房里氤氲的墨香、毛笔触碰宣纸时墨水蔓延扩散的感觉,让陈旻内心萌发出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渴望。2001年陈旻来到德国学习设计,之后又先后来到米兰、阿姆斯特丹学习和工作,9年的欧洲生活让他越发感觉到与中国工艺设计难以割舍的联系,那片碧绿的西湖水在记忆中挥之难去。
“杭州凳”是陈旻回国工作后的其中一个作品,材料选用的是书画中常见的竹,16层仅0.9毫米厚的竹片层层累加在一起,竹片长短从上到下依次逐渐递减,并根据竹纤维的天然纹路垂直对齐。之后陈晏将其两端用胶水黏合,并用竹签穿透连接,最后形成拱桥一般的弧度。每层竹片之间则产生均匀的空隙,层层叠叠如水纹一样荡漾开来。由于竹子的独特韧劲和拱形结构的特性,每层竹片不仅灵活且十分结实,当人坐下时便能感觉到适度的弹性和极强的支撑力。在颜色上,陈晏选择了竹子原本的素色,纹路清晰带有自然的淳朴感,大方简洁的外形没有过度设计的痕迹,这是一种对没有被商业化、工业化侵袭城市的向往。
在欧洲生活了多年的陈旻掌握五国语言,然而越接触国外的文化越让他感觉到中国语言在世界设计界中的重要性,“我觉得我们要做的不是刮阵中国风而已,而是要在设计的世界中找到汉语,让我们的产品也讲汉语”。
如今,杭州的古建筑已经被淹没在高楼中,逐渐难寻踪影,水波荡漾的西湖也不再只是墨客们一抒情怀的寄托,更多的商业触手在周边涌动,当年那个“长亭外,古道边”的意境似乎也只能淡淡地掩藏“杭州凳”中的层层竹片之中。
先后就读于德国科隆国际设计学院、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等欧洲顶级设计学院,毕业后在米兰从事各种设计活动。出身于艺术世家,外公赵宗藻是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副院长,两位舅舅一位是中国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另一位则是现任南京大学建筑研究院副院长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塔影参差,画船自来去。”这是李叔同对杭州西湖的印象,而对于生长于此地的设计师陈旻来说,雾锁烟雨,远处是层峦叠嶂,水墨画般的杭州美景、独特的人文情怀,再加上不急不慢的生活节奏,让这个城市充满幸福感,带着对杭州独特的情愫,他创作了“杭州凳”家具作品。
出身于艺术世家的陈旻从小便对艺术创作耳濡目染,外公赵宗藻是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书房里氤氲的墨香、毛笔触碰宣纸时墨水蔓延扩散的感觉,让陈旻内心萌发出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渴望。2001年陈旻来到德国学习设计,之后又先后来到米兰、阿姆斯特丹学习和工作,9年的欧洲生活让他越发感觉到与中国工艺设计难以割舍的联系,那片碧绿的西湖水在记忆中挥之难去。
“杭州凳”是陈旻回国工作后的其中一个作品,材料选用的是书画中常见的竹,16层仅0.9毫米厚的竹片层层累加在一起,竹片长短从上到下依次逐渐递减,并根据竹纤维的天然纹路垂直对齐。之后陈晏将其两端用胶水黏合,并用竹签穿透连接,最后形成拱桥一般的弧度。每层竹片之间则产生均匀的空隙,层层叠叠如水纹一样荡漾开来。由于竹子的独特韧劲和拱形结构的特性,每层竹片不仅灵活且十分结实,当人坐下时便能感觉到适度的弹性和极强的支撑力。在颜色上,陈晏选择了竹子原本的素色,纹路清晰带有自然的淳朴感,大方简洁的外形没有过度设计的痕迹,这是一种对没有被商业化、工业化侵袭城市的向往。
在欧洲生活了多年的陈旻掌握五国语言,然而越接触国外的文化越让他感觉到中国语言在世界设计界中的重要性,“我觉得我们要做的不是刮阵中国风而已,而是要在设计的世界中找到汉语,让我们的产品也讲汉语”。
如今,杭州的古建筑已经被淹没在高楼中,逐渐难寻踪影,水波荡漾的西湖也不再只是墨客们一抒情怀的寄托,更多的商业触手在周边涌动,当年那个“长亭外,古道边”的意境似乎也只能淡淡地掩藏“杭州凳”中的层层竹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