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析在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惠安县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45例临床教学实习的学生作为参照组,应用常规教学管理;将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45名临床教学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2组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结果在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绩,而且学生对带教满意度更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析在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惠安县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45例临床教学实习的学生作为参照组,应用常规教学管理;将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45名临床教学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2组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结果在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与带教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绩,而且学生对带教满意度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枣仁安寐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患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栗县中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失眠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枣仁安寐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PSQI评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D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T3、T4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9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各48例。研究组采取宫腔镜治疗,对照组采取药物结合清宫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目的分析检验凝血四项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在枝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50例和正常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均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T、PT、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之间比较TT、PT、APTT水平,肝功能ChildC级>B级>A级,比较FIB水平则相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硫酸镁、硝苯地平、乌拉地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单纯采用硫酸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硝苯地平、乌拉地尔。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脂联素(APN),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更高;治疗后,在HMGB1上,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更低,在APN上,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更高;治疗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上,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分型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和CT检测,分析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分型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6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弥散型16例、节段型23例、局限型21例,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为弥散型19例、节段型22例、局限型19例;高频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分型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准确率分别为81.7%,75.0%,76.7%,Kappa
目的探讨在烧伤患者手术镇痛中采用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烧伤科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单一使用氢吗啡酮,研究组实施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镇痛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血浆应激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在手术中使用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全身骨显像检查后患者进行残留放射性的动态监测,消除医务人员及周围人群对核医学骨显像检查的恐惧。方法对临汾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82例完成骨显像检查的患者注射骨显像药物99mTc-MDP(平均20 mCi)后3 h、6 h、22 h、24 h分别进行距离0.5 m、1 m、2 m、3 m辐射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及相应时间监测值达本底水平的距离。结果82例检查患者随注射显像剂时间的延长,残留放射性逐渐减少,达本底距离逐渐缩短,在注射显像药物后22~24 h患者身上残留的放射性非常少,在距离患者1米以上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肺内淋巴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于永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高度疑似肺内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肺内淋巴瘤的诊断效能。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肺内淋巴瘤的灵敏度为94.23%(49/52),特异度为75.00%(6/8),准确度为91.67%(55/60);病理分型准确性为59.62%(31/52),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370)
目的探讨不同预后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前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接受PCI术治疗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依据随访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50)与预后不良组(n=10)。比较2组手术治疗前动态心电图特征,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67%;预后不良组SDNN、24 h内每5 min一般正常RR期间的
目的对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0月—2020年5月于安远北方医院就诊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分析其CT、MRI检查结果,比较CT、MRI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检出率高于CT(P<0.05),对于顶叶、额叶、小脑部位的梗死病灶,以及直径较小的病灶,MRI的检出率高于CT(P<0.05);CT的检查费用和所需时间均低于MRI(P<0.05)。结论MRI相较CT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