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伴随国家刺激经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内股市逐渐走出低迷,房地产价格回暖上扬。股价、房价的快速上涨,价格即将步入上升通道的信号强烈,引发了常德市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据人行常德市中支对辖内400户城镇居民消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明显,居民储蓄、消费意愿趋降,投资意愿趋升,尤其对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大,亟待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物价预期,引导居民经济行为,保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常德市城镇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明显
(一)物价满意指数较低,预期上涨压力加大。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当前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44.75%,比上期提高6.5个百分点;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居民占2.75%,比上期下降1.75个百分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仅为29%,环比下降4.1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物价水平上升的居民占45%,比上期提高18.75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3.34%,环比上升11.07个百分点(见图1)。
(二)当期收入感受提升,未来收入信心增强。调查结果显示,19.25%的居民认为家庭月收入增加,比上期提高3.5个百分点;本期收入感受指数为49.88%,比上期提高2.0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8.89%,环比上升5.22个百分点(见图2)。感受收入增加的居民有64.94%同时预计未来物价会上涨,而预计未来收入增加的居民有65.96%同时预计未来物价会上涨。
(三)房价满意程度较低,资产价格预期上升。调查显示,有53.5%的居民认为本地房价水平“难以接受”,比上期提高了3.25个。同时,土地使用权拍卖重新启动后,地价创出新一轮涨势,各类初级产品价格回升,房产等资产重置成本增加后,资产价格预期上升。40.75%的被调查居民预计未来房价将上升,比上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68.1%认为未来物价会上涨,通胀预期较为明显。
二、通货膨胀预期下居民经济行为发生三大变化
(一)居民储蓄意愿回落。据调查,受通膨预期影响,常德市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出现回落。7月末,常德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4.4亿元,比上月减少1.2亿元,定期储蓄存款328.1亿元,比上月减少2.4亿元。问卷调查显示,65.5%的居民认为现行存款利率偏低,比上期提高4个百分点;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38.75%,比上期回落4.5个百分点;最近三个月,收入完全没有用于储蓄的居民占比27.5%,比上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家庭没有存款的居民占比18.5%,比上期上升了8.75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认为“更多地消费”合算的居民占11.25%,比上期下降4个百分点;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大件商品、汽车和旅游的居民占比分别为21.75%、14%和27.5%,比上期分别下降8.75、2.0和10.25个百分点;4.44%的人在未来三个月会减少家庭的消费支出,环比上升了0.63百分点。
(三)居民投资意愿趋升。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认为“更多地投资”合算的居民占50%,环比上升了9.5个百分点;居民考虑采取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投进行投资的比例达57.75%,比上期提高5.5个百分点;拥有国债、基金和理财产品等收益相对稳定的金融资产的居民家庭占比分别比上期上升9.25、14.75和2.75个百分点。有近1/5的居民认为投资房地产最合算,截至6月末,常德市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5.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8%;空置面积5.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0%。在通胀预期高(预计物价水平上升)的居民当中,19.44%的人在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住房,环比上升了4.2个百分点。
三、稳定居民通胀预期的政策建议
(一)进行货币政策微调,稳定居民通胀预期。人民银行在维持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度调整和收缩货币投放,积极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居民的物价预期。适当提高居民存款利率,让利息覆盖全部通胀成本;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居民现有的购买力。
(二)理顺市场价格机制,维护居民消费稳定。国家除了控制水、电、油和公共交通等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要尽量减少以行政管制的方式来控制通货膨胀,而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机制发挥导向作用。加快推进资源能源品价格改革,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石油、煤等资源能源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监控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必要时应采取价格平抑措施,以免引致下游行业一哄而涨,维护普通居民消费利益。建立健全两级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重要商品物资的储备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严防资产泡沫风险。应引导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银行贷款的合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把信贷资金投入股市的违规行为,确保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强化资本市场的信息公开透明度,合理引导居民的投资行为,打击股市操纵行为。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居民理性投资理财,预防居民因谨慎投资心理而又投资无门盲目投身股市、楼市,加剧资产泡沫风险。加强资本流动监管,特别是跨境资本流动,防止国际流动性大量涌入,有效防范全球性通胀地蔓延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
一、常德市城镇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明显
(一)物价满意指数较低,预期上涨压力加大。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当前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44.75%,比上期提高6.5个百分点;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居民占2.75%,比上期下降1.75个百分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仅为29%,环比下降4.1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物价水平上升的居民占45%,比上期提高18.75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3.34%,环比上升11.07个百分点(见图1)。
(二)当期收入感受提升,未来收入信心增强。调查结果显示,19.25%的居民认为家庭月收入增加,比上期提高3.5个百分点;本期收入感受指数为49.88%,比上期提高2.0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8.89%,环比上升5.22个百分点(见图2)。感受收入增加的居民有64.94%同时预计未来物价会上涨,而预计未来收入增加的居民有65.96%同时预计未来物价会上涨。
(三)房价满意程度较低,资产价格预期上升。调查显示,有53.5%的居民认为本地房价水平“难以接受”,比上期提高了3.25个。同时,土地使用权拍卖重新启动后,地价创出新一轮涨势,各类初级产品价格回升,房产等资产重置成本增加后,资产价格预期上升。40.75%的被调查居民预计未来房价将上升,比上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68.1%认为未来物价会上涨,通胀预期较为明显。
二、通货膨胀预期下居民经济行为发生三大变化
(一)居民储蓄意愿回落。据调查,受通膨预期影响,常德市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出现回落。7月末,常德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4.4亿元,比上月减少1.2亿元,定期储蓄存款328.1亿元,比上月减少2.4亿元。问卷调查显示,65.5%的居民认为现行存款利率偏低,比上期提高4个百分点;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38.75%,比上期回落4.5个百分点;最近三个月,收入完全没有用于储蓄的居民占比27.5%,比上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家庭没有存款的居民占比18.5%,比上期上升了8.75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认为“更多地消费”合算的居民占11.25%,比上期下降4个百分点;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大件商品、汽车和旅游的居民占比分别为21.75%、14%和27.5%,比上期分别下降8.75、2.0和10.25个百分点;4.44%的人在未来三个月会减少家庭的消费支出,环比上升了0.63百分点。
(三)居民投资意愿趋升。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认为“更多地投资”合算的居民占50%,环比上升了9.5个百分点;居民考虑采取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投进行投资的比例达57.75%,比上期提高5.5个百分点;拥有国债、基金和理财产品等收益相对稳定的金融资产的居民家庭占比分别比上期上升9.25、14.75和2.75个百分点。有近1/5的居民认为投资房地产最合算,截至6月末,常德市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5.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8%;空置面积5.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50%。在通胀预期高(预计物价水平上升)的居民当中,19.44%的人在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住房,环比上升了4.2个百分点。
三、稳定居民通胀预期的政策建议
(一)进行货币政策微调,稳定居民通胀预期。人民银行在维持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度调整和收缩货币投放,积极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居民的物价预期。适当提高居民存款利率,让利息覆盖全部通胀成本;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居民现有的购买力。
(二)理顺市场价格机制,维护居民消费稳定。国家除了控制水、电、油和公共交通等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要尽量减少以行政管制的方式来控制通货膨胀,而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机制发挥导向作用。加快推进资源能源品价格改革,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石油、煤等资源能源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监控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必要时应采取价格平抑措施,以免引致下游行业一哄而涨,维护普通居民消费利益。建立健全两级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重要商品物资的储备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严防资产泡沫风险。应引导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银行贷款的合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把信贷资金投入股市的违规行为,确保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强化资本市场的信息公开透明度,合理引导居民的投资行为,打击股市操纵行为。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居民理性投资理财,预防居民因谨慎投资心理而又投资无门盲目投身股市、楼市,加剧资产泡沫风险。加强资本流动监管,特别是跨境资本流动,防止国际流动性大量涌入,有效防范全球性通胀地蔓延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