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大毛泽东目送代表退场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当时全国共有党员2800万名。十大的筹备和召开都是草率的。紧跟江青一伙的造反派头子王洪文会前被任命为中央党章修改小组负责人、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主任,而周恩来只担任副主任。经过十大,王洪文当上党中央副主席,并在周恩来患病期间一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即便在这样的危局下,周恩来仍以带病之身努力与江青团伙斡旋,促使邓小平复出,为后来党和人民危中取胜乃至实现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曾被称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林彪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它的尖锐性和突发性是毛泽东始料未及的。毛泽东也由此陷入极大的痛苦和矛盾之中。
  这年10月,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之后,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也相继得到解放。
  “文革”初期,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被当作“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人物遭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1972年初,毛泽东在参加陈毅追悼会时说:“邓小平的‘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周恩来听到后立刻暗示陈毅的子女将这个消息传出去,这才有后面邓小平的复出和在十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3年3月9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汇报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情况,说:政治局认为需要中央作出一个决定,一直发到县团级党委,以便各级党委向党外群众解释。信中还告诉毛泽东“现在邓小平已回北京”。毛泽东批示“同意”后,周恩来即批告汪东兴,将中央关于邓小平复职的文件及其附件送邓小平本人阅,并对有关内容提出意见。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3月29日,周恩来约邓小平到毛泽东处开会。毛泽东和邓小平握手时,对邓小平讲了8个字:“努力工作,保护身体。”之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议定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兼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参加对外活动;有关重要政策问题,小平同志列席政治局会议参加讨论”。
  此时,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远不如以前。因为“九一三”事件,毛泽东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尽管头脑仍很清楚,身体却越来越难支撑,不断经受着老年疾病的折磨。1970年九屆二中全会后,他的睡眠已经很不好,不停地咳嗽,痰多又吐不出,打针也不管用,不断地好了又犯。有时因为咳嗽而无法卧床,只能日夜坐在沙发上。
  1971年快入冬的时候,毛泽东被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肺部的疾病又影响到心脏。在冒着严寒出席陈毅的追悼会后,他的病情急遽变化。一个月后,毛泽东突发休克,经过紧急抢救后才脱离危险。这次重病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得到恢复。
  1972年的一年内,毛泽东没有出席重要会议,没有长篇讲话,在文件上做的批示也极少。1973年会见基辛格时,毛泽东上前走了几步,说:“走几步吧!走几步,对我来说很困难。”基辛格说:“我看主席这次比上次好得多了。”毛泽东回答:“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上帝给我下了请帖。”
  毛泽东就是在这种不太好的身体状况下参加十大的。
  毛泽东宣布开会后,周恩来先问:“主席讲几句不讲?”毛泽东没有讲,只是说请周恩来作报告和王洪文讲话。
  当周恩来读到报告中的“时代没有变,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时,毛泽东插话:“哎,不错。”当周恩来读到“应当强调指出:有不少党委,埋头日常的具体的小事,而不注意大事,这是非常危险的”时,毛泽东说:“对。”周恩来、王洪文讲完话,毛泽东宣布:“报告完毕,今天到此为止,散会!”
  两个报告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散会时的情况,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作过这样的回忆:
  “1973年十大召开的那段时间,毛主席的身体不太好,主要是他的腿不行,走路走得不太稳,可以说是步履维艰,而且有点气喘吁吁。大会开幕的时候,主席出席了,代表们热烈地鼓掌,气氛相当好。后来宣布散会了,我看到主席两只手扶着椅子使劲往下压,他想让自己的身体能够支撑着站起来。于是我马上叫人过去搀扶他,并把椅子往后挪,好让他站稳。这时,台上台下长时间地鼓掌欢呼,持续了10分钟之久。我估计是总理发现主席的腿在颤抖,他让主席坐下,主席也就毫无顾忌地一下重重地坐到椅子上,一动也不动。而台下的代表们仍一个劲儿地向毛主席欢呼。尽管总理打手势要大家赶快退场,代表们还是不肯离去。”
  事实上,毛泽东再站起来是很困难的了。但又不能让代表们知道毛泽东身体的真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只得向代表们说:“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此时,周恩来对代表们说:“毛主席要目送大家退场。”于是,毛泽东露出笑容,在周恩来的陪伴下,待到会议落下帷幕。
  坚强如铁的毛泽东竟然衰老至此;人民爱戴的总理也已身患癌症,以五尺虚弱之躯,忍辱负重,力撑危局。看着这一幕,不免让人感伤万分。
  这是两位伟人最后一次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此情此景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其他文献
去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旅游,可不能错过“住监狱”的特殊体验。修建于19世纪的弗里曼特尔女子监狱经过9个月的改造,被翻新成为一座青年旅馆。这座监狱旅馆保留了铁丝网、牢房及囚犯放风时的场地,乍一看还像监狱,但里面装修讲究,住着舒适。想体验“被关押”的游客现在可以行动了,这家旅馆已开始接受预定,随时欢迎您“入狱”。
丹尼斯·保罗像篮球运动员一样高大,但比那些壮汉们英俊多了。他还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人,并管着一家移动影像博物馆的资产,但比起风流不羁的文艺男青年,他又多了点西装笔挺的精英范儿。保罗的真正职业,是华尔街一家名为“泰拉全球技术”的对冲基金创始人。当然,他还有一个非正式的头衔——“纽约最性感的单身男人”。  像好莱坞一样,华尔街精英们也在拼颜值。美国一家著名的财经网络媒体最近推出了一份“华尔街男神”的榜
灾难不仅会激发出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一面,也会唤醒沉睡在人性中最野蛮卑劣的根性。   但在这感人肺腑的合唱之中,也夹杂着野蛮的刺耳杂音。   一名在武汉辛劳一年返乡回家的打工者,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家乡的流亡者。亲戚鄙夷的目光,邻人的风言风语,像箭矢一样群集他们身上,她四岁的女儿被亲戚邻居的冷言恶语吓得直哭,却没有人来安慰饱受孤立惊吓的一家人,甚至连超市老板都不愿卖商品给他们。一名从武汉坐高铁回到山东
最近,一部《老炮儿》,成了热门话题。对于电影,不同人有不同的评价,但很多人却认同片中六哥的一个讲法:“男人得有男人的样儿!”电影中,老炮儿们的生猛、刚硬甚至粗糙,都被视为“男人样儿”,让不少人惊呼“这就是爷们儿”。  放在电影的语境中,六哥确实有“硬气,爽气,义气,解气,脾气,豪气”,不过,放在现实的语境中,对“男人样儿”的判断,可能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一目了然了。  近些年,“女孩变野、男孩变娘
王海伦和丈夫李约瑟很烦恼。  身在“魔都”上海的他们,看中了一套900多万元的学区房。王海伦在机关工作,一年薪水十几万,李约瑟虽然在创业公司挂了个VP(副总监)的名头,年薪也不到50万。好在两人的爹妈都住在江浙沪包邮区,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凑了500多万,颤颤巍巍递给小两口。  在送约瑟爹回家的地铁上,海伦听到公公跟旁边的乘客炫耀:“别看我孙子只有50斤,贵得很,合人民币一斤快20万呢。”海伦非常想
人物简介  申賦渔,作家,生于1970年。曾任南京日报驻法国记者。著有《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阴》《一个一个人》等。先后在《扬子晚报》等十多家媒体开设专栏。此外执导了《龙的重生》《不哭》《寻梦总统府》等纪录片。  熟悉申赋渔的朋友们都知道,他最近终于“出关”了。  这位作品总是获选“中国最美的书”的作家,写书时就像“闭关”一样,要集中四五个月在家写,不出门。因为“写作是创造另一个世界,只有进入书
他是首个获得科普界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主张科普需要深度教育  人物简介:李象益,1938年生于西安,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中国科技馆馆长,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副主席。201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有“科普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卡林伽”科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4月9日晚,2016年度“菠萝科学奖”的颁奖礼即将开始。浙江科技馆的贵宾休息室里,78岁的李象益靠在沙发上,眼
1月6日,南京下起了小雪,南方冬季的湿冷带着沁骨的寒意。但这并没有影响媒体对一条新闻的关注热度——两天前,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被调查,成为2015年第一个落马的副省级“老虎”。杨卫泽的落马,也使南京成为十八大后市委书记、市长双双落马的第一个省会城市,引发江苏官场震荡。  做事勤快,懂得“借力”  中纪委网站公布杨卫泽落马的消息时,还附上了他的详细简历,这是很少见的。从简历上,记者看到,
2014年1月17日,证监会宣布重启暂停了一年多的IPO(首次公开募集),于是,“打新股”就成了去年许多股民的一个理财主题。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一场包赚不赔的概率游戏。  所谓打新股,就是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就以发行价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由于一般情况下股票上市后市场价会比发行价高,因此打新股几乎可以认为肯定赚钱。而且多数新股上市后会上演连续多日的“涨停秀”,收益相当可观。当然,一上市
从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到2012年2月16日金正日70岁诞辰,正好是60天。  在这60天里,朝鲜人民逐步走出了大国丧的悲痛,开始了新生活,平壤各处有了新气象。  在这60天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频频视察军队、学校、工厂等,开始了自己的治国生涯。  在这60天里,朝鲜新领导集体有条不紊地运转,其中既有政治元老、军队元老,也有忠于金正恩的年轻人。  本刊记者从朝鲜发回独家报道,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