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肠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关键词】效用;发展;作用;适宜人群;禁忌症
一 、音乐疗法效用
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二 、音乐疗法的发展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从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概括起来,在起初阶段大多采用单纯聆听的型式,称为“被动聆听”或“被动感受”;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如包括简单乐器操作 训练,还有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由于形式各异及工作深度不同,因而认识也有所差异,但仍较普遍地认为这种综合性安排的效果较好于单听音乐。音乐疗法的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
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在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是一个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原则上应适合患者的心理(尤其情绪方面)、更要适合患者的病情;然后编制设计,规定出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故宜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讨论,以促成相对统一的定式化、规范化。至于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对精神病的阴性症状效果较好,也有报道认为作用不待久。推测由于适用的音乐在心理上能调动和激活潜在的情绪功能、提高兴趣和爱好以及促进思维联想等,以是一种辅助疗法。
1、评估与确定患者的问题。
2、制定治疗目标。
3、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与患者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
4、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估患者的反应。
三 、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疗法属心理疗法之一,因此心理疗法的适应症就是它的适应症,尽管治疗目标基本一致,但音乐治疗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音乐治疗还可帮助正常人解决心理困惑与烦恼,建立自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恢复疲劳等。
音乐的功能:
1、镇静作用:平稳柔美的音乐,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可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让患者听轻松的音乐,可以消除紧张感,减轻恐惧不安的情绪。
2、镇痛作用:活跃、欢快雄壮、激情的音乐对疼痛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麻醉的效果,愉快、兴奋的情绪可使病阈升高的缘故。术后病人听轻音乐,其疼痛的比分都明显降低。
3、降压作用:由于音乐有利于消除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感,因而对心血管系统发生良好的反射作用,促使血管舒张,紧张度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心脑供血状况。
4、调节情绪作用:明快、活跃的音乐能使心情愉快、精神开朗;抒情、优美的音乐会令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激情兴奋的音乐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平稳、柔和的音乐则可使人情绪安静,心平气和。
四 、音乐疗法——适宜人群
音乐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因人而异地有所选择。合适的音乐治疗,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例如:
1.忧郁的病人宜听“忧郁感”的音乐 不管是“悲痛”的“圆舞曲”还是其他有忧郁成分的乐曲,都是具有美感的。当病人的心灵接受了这些乐曲的“美感”的沐浴之后,很自然会慢慢消去心中的忧郁。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易见效的方法。
2.性情急躁的病人宜听节奏慢、让人思考的乐曲 这可以调整心绪,克服急躁情绪,如一些古典交响乐曲中的慢板部分为好。
3.悲观、消极的病人宜多听宏伟、粗犷和令人振奋的音乐 这些乐曲对缺乏自信的病人是有帮助的.乐曲中充满坚定,无坚不摧的力量,会随着飞溢的旋律而洒向听者"软弱"的灵魂.久而久之,会使病人树立起信心,振奋起精神,认真的考虑和对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4.记忆力衰退的病人最好常听熟悉的音乐 熟悉的音乐往往是与过去难忘的生活片段紧密缠绕在一起。想起难忘的生活,就会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些歌和音乐;哼起那些歌和音乐,也同样会回忆起難忘的生活。使记忆力衰退的病人常听熟悉的音乐,确有恢复记忆的效用。
5.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最适宜听抒情音乐 有人做过实验,听一首抒情味很浓的小提琴协奏曲后,血压即可下降1.3~2.7kPa。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需要的是平静,最忌讳的是那些有可能使他们听后激动的热情太甚的音乐。
6.产妇宜多听带有诗情画意、轻松幽雅和抒情性强的古典音乐和轻音乐 这样的乐曲可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情绪而心情松弛、充满信心、减少疼痛感,有利于生产。绝对不宜听那些节奏强烈、音色单调的音乐。特别是迪斯科音乐。
五 、音乐疗法(体感音乐)禁忌症
1、疼痛急性期、风湿性关节炎也显示出对这类振动刺激的不良反应。
2、安置有心脏起搏器、支架者。
3、精神科疾病:有报告显示一些精神病人不能理解他们受到的刺激、振动听觉的体验,导致他们产生妄想或不安全感,可能会带来一种身体内部被侵入的感觉,从而造成消极的体验。
4、妊娠。
5、心血管疾病处于活动期。
6、治疗后有消极反应者。
结论:
音乐治疗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中,使病人心理上产生自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自然医学概念出发,以自然、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通过音乐与人 体产生的共振,来刺激细胞分子的重建,达到细胞再生、调节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点,激活、唤醒 人体自身的自我愈治能量,使饱受亚健康困扰的都市居民通过自身的能力达到最健康的身体状态,同时有效降低 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提升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曲乐 神奇的音乐疗法 《现代养生》 2011年——第2期
[2]牛雪莹、张慧光 音乐疗法的功能与应用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李柞、赵鸿君 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机理初探 中国民间疗法 2004
【摘要】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肠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关键词】效用;发展;作用;适宜人群;禁忌症
一 、音乐疗法效用
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二 、音乐疗法的发展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从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概括起来,在起初阶段大多采用单纯聆听的型式,称为“被动聆听”或“被动感受”;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如包括简单乐器操作 训练,还有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由于形式各异及工作深度不同,因而认识也有所差异,但仍较普遍地认为这种综合性安排的效果较好于单听音乐。音乐疗法的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
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在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是一个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原则上应适合患者的心理(尤其情绪方面)、更要适合患者的病情;然后编制设计,规定出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故宜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讨论,以促成相对统一的定式化、规范化。至于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对精神病的阴性症状效果较好,也有报道认为作用不待久。推测由于适用的音乐在心理上能调动和激活潜在的情绪功能、提高兴趣和爱好以及促进思维联想等,以是一种辅助疗法。
1、评估与确定患者的问题。
2、制定治疗目标。
3、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与患者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
4、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估患者的反应。
三 、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疗法属心理疗法之一,因此心理疗法的适应症就是它的适应症,尽管治疗目标基本一致,但音乐治疗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音乐治疗还可帮助正常人解决心理困惑与烦恼,建立自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恢复疲劳等。
音乐的功能:
1、镇静作用:平稳柔美的音乐,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可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让患者听轻松的音乐,可以消除紧张感,减轻恐惧不安的情绪。
2、镇痛作用:活跃、欢快雄壮、激情的音乐对疼痛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麻醉的效果,愉快、兴奋的情绪可使病阈升高的缘故。术后病人听轻音乐,其疼痛的比分都明显降低。
3、降压作用:由于音乐有利于消除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感,因而对心血管系统发生良好的反射作用,促使血管舒张,紧张度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心脑供血状况。
4、调节情绪作用:明快、活跃的音乐能使心情愉快、精神开朗;抒情、优美的音乐会令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激情兴奋的音乐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平稳、柔和的音乐则可使人情绪安静,心平气和。
四 、音乐疗法——适宜人群
音乐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因人而异地有所选择。合适的音乐治疗,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例如:
1.忧郁的病人宜听“忧郁感”的音乐 不管是“悲痛”的“圆舞曲”还是其他有忧郁成分的乐曲,都是具有美感的。当病人的心灵接受了这些乐曲的“美感”的沐浴之后,很自然会慢慢消去心中的忧郁。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易见效的方法。
2.性情急躁的病人宜听节奏慢、让人思考的乐曲 这可以调整心绪,克服急躁情绪,如一些古典交响乐曲中的慢板部分为好。
3.悲观、消极的病人宜多听宏伟、粗犷和令人振奋的音乐 这些乐曲对缺乏自信的病人是有帮助的.乐曲中充满坚定,无坚不摧的力量,会随着飞溢的旋律而洒向听者"软弱"的灵魂.久而久之,会使病人树立起信心,振奋起精神,认真的考虑和对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4.记忆力衰退的病人最好常听熟悉的音乐 熟悉的音乐往往是与过去难忘的生活片段紧密缠绕在一起。想起难忘的生活,就会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些歌和音乐;哼起那些歌和音乐,也同样会回忆起難忘的生活。使记忆力衰退的病人常听熟悉的音乐,确有恢复记忆的效用。
5.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最适宜听抒情音乐 有人做过实验,听一首抒情味很浓的小提琴协奏曲后,血压即可下降1.3~2.7kPa。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需要的是平静,最忌讳的是那些有可能使他们听后激动的热情太甚的音乐。
6.产妇宜多听带有诗情画意、轻松幽雅和抒情性强的古典音乐和轻音乐 这样的乐曲可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情绪而心情松弛、充满信心、减少疼痛感,有利于生产。绝对不宜听那些节奏强烈、音色单调的音乐。特别是迪斯科音乐。
五 、音乐疗法(体感音乐)禁忌症
1、疼痛急性期、风湿性关节炎也显示出对这类振动刺激的不良反应。
2、安置有心脏起搏器、支架者。
3、精神科疾病:有报告显示一些精神病人不能理解他们受到的刺激、振动听觉的体验,导致他们产生妄想或不安全感,可能会带来一种身体内部被侵入的感觉,从而造成消极的体验。
4、妊娠。
5、心血管疾病处于活动期。
6、治疗后有消极反应者。
结论:
音乐治疗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中,使病人心理上产生自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自然医学概念出发,以自然、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通过音乐与人 体产生的共振,来刺激细胞分子的重建,达到细胞再生、调节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点,激活、唤醒 人体自身的自我愈治能量,使饱受亚健康困扰的都市居民通过自身的能力达到最健康的身体状态,同时有效降低 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提升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曲乐 神奇的音乐疗法 《现代养生》 2011年——第2期
[2]牛雪莹、张慧光 音乐疗法的功能与应用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李柞、赵鸿君 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机理初探 中国民间疗法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