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理念,追求有特色高品质教育,不断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引领,使“有层次无淘汰教育”理念成为全校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实现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学校文化是一种重要力量,如果我们把学校比做建筑物,学校文化就是支撑建筑物的柱子,从外面看不到,但他是支撑建筑物的关键。
为了使“有层次无淘汰”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使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力行,学校提出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行动策略。
内化于心:将办学理念写入学校规划,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通过反复学习、讨论、解读,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
固化于制:把统一的认识和众人的智慧通过教代会上升为制度,用制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用制度激发新的智慧,用新的智慧进一步完善制度。
外化于行:让全体教职员工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能够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学校制度。制度一旦形成,不讨论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的问题。
经过3年的发展,“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全体171人的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成为171学校的文化内核。“让优秀学生出类拔萃,让普通学生超越平常,让后进的有潜力的学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校园生活的成功体验”的基本观念,已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次德育活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这样的教育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深怀感恩,对母校充满依恋。
以学生为本,做现代时尚德育,拓展“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内涵
近3年,我校在德育工作上细化“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使德育职责层次化,教师育人无淘汰;使德育骨干层次化,团体协作无淘汰;使学生活动层次化,活动育人无淘汰;使学生管理层次化,德育关注无淘汰。
同时,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学生心理,进一步提出“做现代时尚德育”的观点,创新性地进行德育工作。我们提出了两个“亮化”——先锋亮化、点卡亮化。先锋亮化做法是:深入广泛地挖掘在道德和知识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建立了“校园德育先锋”、“校园之星”、“龙凤奖”评比制度。学校将他们的事迹制作成展板,在大厅展示,在大屏幕播放,在国旗下的讲话中介绍,让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为了能够让学生无一淘汰地参加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我们发起了“点卡”收集活动。由学生会为每个活动设计一张活动卡,卡片大小与名片相同,正面印上活动名称和图标,背面印上活动时间。凡是参加了这项活动的同学都可得到一张卡片,到期末总评时,把个人获得的卡片总数按比例计入个人评价表中。卡片制作精美,图案活泼有趣,评价形式新颖,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大大提高。有些学生把得到的卡片天天装在兜里,不时拿出来细看。他们不仅是在欣赏卡片,更是在回味活动的过程。班主任老师也更容易知道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情况,及时表扬鼓励,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德育艺术化、德育传统化、德育学科化、德育快乐化”四个途径进行广泛拓展。《弦动我心——民乐演奏会》、《京剧艺术展演》、《校园德育剧展演》、《青春舞步跳起来》、《智慧札记》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表现自我的平台。动漫社、天文社、绿色守望者等40多个主题各异的学生社团,让学生们在校园小社会里学习交往与生活。学生自主召开的“171社团联盟大会”已进行四届,形成了独特的中学社团文化。
探索有特色高品质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丰富“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内涵
1.“求同存异、高效教学”,努力落实“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为了进一步深化“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实现“有特色高品质”发展目标,教学处制定“求同存异,高效教学”行动纲领。首先要“求同”,即要尊重教学规律,继承我校优良的教学传统,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形成171中学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模式;其次要“存异”,即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
2.精心设计课例研讨,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精品”是用学生的“学品”呈现出来的,学生的“学品”是用教师的“教品”培育出来的,教师“教品”是从教学实践和研讨中锻造出来的。“求同存异、高效教学”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具有171特色的“教品”。所以,我们注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班级现实出发,开展自己的教研、表白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
学校规定每一节研究课的流程:“个人研究—组内说课—集体研讨—课堂实践—共同反思—总结提炼—公开展示”,并严格检查流程执行情况,以此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每学年都进行多次大规模的课例研讨,每次研讨有20~30节课,涉及每一个学科。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每次课例研讨参与听课教师就达千人次。
3.细化课堂评估,在执行机制上落实“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为整体优化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优质课、达标课评估体系。教学处干部、教研组长,一要深入课堂,加强常态课的检查;二要深入备课组,参与并把控备课质量;三要做好教学调研,有学案教学调研、学案落实质量评估、自习空间调研、课业负担调研、课堂教学调研,等等,以大量的调研来细化教学管理行为,以细节落实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利益。
4.开辟自习空间,在增效的基础上减负,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绿色增长
为配合学案教学和目标教学,实现知识“节节清、日日清”,我们开辟了自习空间。每天给学生一节50分钟的自习课,严禁老师占用,把属于学生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专时专用,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记、自练,促使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减少学生家庭作业时间。学生放学回家的心情和步履更轻松了,通过学情调查发现,94%的学生喜欢自习空间。
5.精心设计学生奖励项目,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校已形成德育、教学两个大项,20多个小项涉及个人和集体的学生奖励项目。比如,有学分奖:在高一、高二学分的认定上采用等级制,每个学段学分认定完毕,大力表扬奖励全A学生,通过等级评定树立榜样,不断激励更多学生养成优良学习态度,练就良好学习习惯,创造更好成绩。每一位学生只要努力,都能找到自己获奖的机会,都能收获努力付出的喜悦。
丰富特色教育,保证选择性学习,在发展空间上保障“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科技素养被我校定义为学生学力的第一素养,为此学校搭设学科特长生培养平台,组建了机器人活动教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科技创新工作室、人偶动画创作室、金工木工室、数理实验室、微生物室、生化测量室等实验室,形成171中学科技教育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学有专长、学有特色的学生需求。
我们对教师、场地、设备、项目等现有的人力、硬件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加大投入。学校开发出100多门选修课,学生选择并实施了55门课,丰富的校本课程,为每一个学生选择性学习、个性化发展提供课程保障;根据我校优质资源特点,学校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器人等竞赛选修课,还通过与北京市物理学会联合,让北京市各级物理竞赛以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落户171中学,为那些有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平台。
近年来,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全国及市区中学生机器人大赛、北京市物理化学竞赛、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等纷纷以我校作为组织协办单位,正是被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所吸引,比如2009年我校就有11人获得北京市高一化学竞赛一等奖,占东城区一等奖获得者的一半。
张依伦,全国英语风采大赛的冠军;张一哲,SK状元榜的年度冠军;安维康,亚洲青年航模锦标赛的亚军;徐昊,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等等。在取得这些荣誉之前,他们都是171中学普通的一员,正是学校搭建的各种学习和活动平台,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文化引领,使“有层次无淘汰教育”理念成为全校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实现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学校文化是一种重要力量,如果我们把学校比做建筑物,学校文化就是支撑建筑物的柱子,从外面看不到,但他是支撑建筑物的关键。
为了使“有层次无淘汰”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使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力行,学校提出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行动策略。
内化于心:将办学理念写入学校规划,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通过反复学习、讨论、解读,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
固化于制:把统一的认识和众人的智慧通过教代会上升为制度,用制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用制度激发新的智慧,用新的智慧进一步完善制度。
外化于行:让全体教职员工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能够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学校制度。制度一旦形成,不讨论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的问题。
经过3年的发展,“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全体171人的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成为171学校的文化内核。“让优秀学生出类拔萃,让普通学生超越平常,让后进的有潜力的学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校园生活的成功体验”的基本观念,已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次德育活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这样的教育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深怀感恩,对母校充满依恋。
以学生为本,做现代时尚德育,拓展“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内涵
近3年,我校在德育工作上细化“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使德育职责层次化,教师育人无淘汰;使德育骨干层次化,团体协作无淘汰;使学生活动层次化,活动育人无淘汰;使学生管理层次化,德育关注无淘汰。
同时,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学生心理,进一步提出“做现代时尚德育”的观点,创新性地进行德育工作。我们提出了两个“亮化”——先锋亮化、点卡亮化。先锋亮化做法是:深入广泛地挖掘在道德和知识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建立了“校园德育先锋”、“校园之星”、“龙凤奖”评比制度。学校将他们的事迹制作成展板,在大厅展示,在大屏幕播放,在国旗下的讲话中介绍,让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为了能够让学生无一淘汰地参加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我们发起了“点卡”收集活动。由学生会为每个活动设计一张活动卡,卡片大小与名片相同,正面印上活动名称和图标,背面印上活动时间。凡是参加了这项活动的同学都可得到一张卡片,到期末总评时,把个人获得的卡片总数按比例计入个人评价表中。卡片制作精美,图案活泼有趣,评价形式新颖,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大大提高。有些学生把得到的卡片天天装在兜里,不时拿出来细看。他们不仅是在欣赏卡片,更是在回味活动的过程。班主任老师也更容易知道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情况,及时表扬鼓励,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德育艺术化、德育传统化、德育学科化、德育快乐化”四个途径进行广泛拓展。《弦动我心——民乐演奏会》、《京剧艺术展演》、《校园德育剧展演》、《青春舞步跳起来》、《智慧札记》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表现自我的平台。动漫社、天文社、绿色守望者等40多个主题各异的学生社团,让学生们在校园小社会里学习交往与生活。学生自主召开的“171社团联盟大会”已进行四届,形成了独特的中学社团文化。
探索有特色高品质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丰富“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内涵
1.“求同存异、高效教学”,努力落实“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为了进一步深化“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实现“有特色高品质”发展目标,教学处制定“求同存异,高效教学”行动纲领。首先要“求同”,即要尊重教学规律,继承我校优良的教学传统,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形成171中学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模式;其次要“存异”,即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
2.精心设计课例研讨,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精品”是用学生的“学品”呈现出来的,学生的“学品”是用教师的“教品”培育出来的,教师“教品”是从教学实践和研讨中锻造出来的。“求同存异、高效教学”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具有171特色的“教品”。所以,我们注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班级现实出发,开展自己的教研、表白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
学校规定每一节研究课的流程:“个人研究—组内说课—集体研讨—课堂实践—共同反思—总结提炼—公开展示”,并严格检查流程执行情况,以此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每学年都进行多次大规模的课例研讨,每次研讨有20~30节课,涉及每一个学科。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每次课例研讨参与听课教师就达千人次。
3.细化课堂评估,在执行机制上落实“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为整体优化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优质课、达标课评估体系。教学处干部、教研组长,一要深入课堂,加强常态课的检查;二要深入备课组,参与并把控备课质量;三要做好教学调研,有学案教学调研、学案落实质量评估、自习空间调研、课业负担调研、课堂教学调研,等等,以大量的调研来细化教学管理行为,以细节落实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利益。
4.开辟自习空间,在增效的基础上减负,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绿色增长
为配合学案教学和目标教学,实现知识“节节清、日日清”,我们开辟了自习空间。每天给学生一节50分钟的自习课,严禁老师占用,把属于学生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专时专用,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记、自练,促使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减少学生家庭作业时间。学生放学回家的心情和步履更轻松了,通过学情调查发现,94%的学生喜欢自习空间。
5.精心设计学生奖励项目,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校已形成德育、教学两个大项,20多个小项涉及个人和集体的学生奖励项目。比如,有学分奖:在高一、高二学分的认定上采用等级制,每个学段学分认定完毕,大力表扬奖励全A学生,通过等级评定树立榜样,不断激励更多学生养成优良学习态度,练就良好学习习惯,创造更好成绩。每一位学生只要努力,都能找到自己获奖的机会,都能收获努力付出的喜悦。
丰富特色教育,保证选择性学习,在发展空间上保障“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科技素养被我校定义为学生学力的第一素养,为此学校搭设学科特长生培养平台,组建了机器人活动教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科技创新工作室、人偶动画创作室、金工木工室、数理实验室、微生物室、生化测量室等实验室,形成171中学科技教育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学有专长、学有特色的学生需求。
我们对教师、场地、设备、项目等现有的人力、硬件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加大投入。学校开发出100多门选修课,学生选择并实施了55门课,丰富的校本课程,为每一个学生选择性学习、个性化发展提供课程保障;根据我校优质资源特点,学校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器人等竞赛选修课,还通过与北京市物理学会联合,让北京市各级物理竞赛以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落户171中学,为那些有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平台。
近年来,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全国及市区中学生机器人大赛、北京市物理化学竞赛、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等纷纷以我校作为组织协办单位,正是被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所吸引,比如2009年我校就有11人获得北京市高一化学竞赛一等奖,占东城区一等奖获得者的一半。
张依伦,全国英语风采大赛的冠军;张一哲,SK状元榜的年度冠军;安维康,亚洲青年航模锦标赛的亚军;徐昊,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等等。在取得这些荣誉之前,他们都是171中学普通的一员,正是学校搭建的各种学习和活动平台,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