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鸡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村庄里,死性不改的非老公鸡莫属了。
  读小学时,语文课文就告诉我们最爱嘚瑟的便是老公鸡,每天都要恬不知耻地炫耀一番要比漂亮我第一。
  私下想想,我们做得也有些过分。对驴呀骡呀牛呀的其他家畜,稍翘起尾巴想撒下野,我们就要高声粗气,恶语相向,如果遇上心情不好,更是要操棍弄棒,咬紧牙关,将那不听话的东西往死里打。年深日久,村里的家畜都活出经验了,比如说若公畜发现主人的脸拉得比自己的还长,即使碰见邻家母畜搔首弄姿地百般勾引,也会夹紧尾巴,装作没看见。
  老公鸡呢,则是另外一番待遇了。每当吃饱喝足,就要气宇轩昂地在院里跺起鸡步,大摇大擺地来回走动。似乎它不是在孤芳自赏,而是显摆给眼前的动物们看的。对老公鸡的这一德行,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应立即干预,也给其他畜禽的心理些许安慰。事实是一大堆农事等着人们去做,哪有闲心去捉摸老公鸡的那点破事,再说对主人生活的影响也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只有老公鸡拖妻带儿地偷食晒在院场上的玉米或谷物,主人才会怒吼一声,威慑性地做甩石头状,其实手里是空的。
  对老公鸡的耀武扬威,畜禽界的反应却不一而足。猫懒得理会,牛不屑一顾,毛驴直接鄙视,狗最直率,丝毫不掩饰地瞪起红眼:再招摇,我就一嘴让你改朝换代。
  对狗的不友好,老公鸡吓出一身冷汗,无奈鸡没有狗驴牛一般夹起尾巴跑的本领,情急之下不争气的尾羽仍翘得老高。也管不了那么多,老公鸡翘着尾巴屁滴屎淌地逃到掩蔽处躲起来,却又敢怒不敢言,只得将一颗苦果活生生地往肚里咽。
  老公鸡不免哀叹起世态炎凉,为鸡处事哪还敢再高调。只要看见恶狗,为了鸡命,总是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时间长了,老公鸡习惯成自然,只要一走路,那神情是左顾右盼,一步一回头,将生性多疑的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世事就那么巧妙,人懒得理会的事,狗站出来管,还管得恰到好处。
  老公鸡还是一根肠子通屁眼的活物,时势在变,鸡却顽固不化地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条。
  稍远一点的年代,人们通讯靠的是嗓子吼,掌握时间则白天看太阳,晚上听鸡鸣。
  为这事,老公鸡真的心里一直是美滋滋地乐着。它始终认为都是自己准时给人们报点,催促懒人起床,提醒勤快的人歇息,以免累坏了身体,如果没有自己,人类的生活将会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简直不敢想象要糟糕到何种程度。
  老公鸡也知晓人们给自己的荣誉那可是登峰造极的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人都很吝啬的,不会轻易给畜禽们太好看的脸色,想不到人类对自己的劳作竟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冠以殊荣。其他家畜被人这么看得起过吗?绝对没有。想着想着,老公鸡得意得几乎忘了形。
  还没完,老公鸡继续揣摩着。有时公然当着主人的面就耍些卖弄的伎俩,自己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但主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也没为难过自己。
  愧疚过后,老公鸡暗下决心,做鸡也要做只有良心的鸡,对得起人的鸡。日后,一定要提高打鸣的质量和水平,要让打鸣声更响更脆更绵长,以报答主人的深厚恩泽。
  有点遗憾的是,老公鸡都是生性不愿服输的家伙,凡事都爱比个高低。邻家的鸡打鸣八秒钟,我就把脖子伸得比长颈鹿还长,拼不过十秒就不为鸡。邻家的鸡发声时音高吼出《青藏高原》的高度,我就扯坏嗓子也不管,绝对比你高一度。邻家的鸡不守规矩,不到时辰就乱叫,我就比你更不守规矩,总要抢在你前头吼出第一声。鸡是非常随大流的禽类,只要听见有鸡在打鸣,就要争先恐后地附和。当然更重要的那是宣告地盘的一种方式,我一定要出声,告诫这里已没有空位了,免得你一早就来抢场子。更要命的是,那些学打鸣的小公鸡,甚至都打出人的笑声或哭声来了。
  于是,山村的夜晚不再平静,可苦了那些失眠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老人一见面就吵了起来。这个说你家的鸡太离谱了,人还没睡就开叫,弄得整夜都没合眼,已经出了这种坑人的事了也不去管教一下?那个不乐意了,你怎么跟畜生一般见识,好吧,我出高价请你来管教?
  吵归吵,鸡不可能不养,更不可能人去告诉老公鸡现在都有钟表、手机什么的,你就不用打鸣了,即使说了,鸡也听不懂人话。人们还担忧,如果去骂一通鸡,鸡受刺激后可能还更加乱叫。
  村里心头稍敞亮点的人,早已逐渐学会了将就着过活。大家都明白,与老公鸡计较,结果不会是鸡顺从了,而是人被整疯了。一天的劳作本来就够累的了,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着,彻夜不眠地去管谁都不愿管也管不了的事。
  人对老公鸡有些微词,鸡知不知道人不清楚。其实,鸡对人也有看法,这点人真的不知道。
  老公鸡认为做鸡有做鸡的原则,就是要保持鸡性。公鸡不打鸣了,那还叫鸡吗?全村的老公鸡都产生误判,去邻家占地盘,一场恶战难免,一个村子尘土飞扬,乌烟瘴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不说,在自家老母鸡面前也十分丢脸。
  狗的挤兑,人的不理解,还有鸡命难长,老公鸡困惑,也释然。即使要命绝主人了,竟非常坦荡,没有丝毫的畏惧。
  在人的眼里,鸡最愚钝,同伴被杀了,看着的鸡没有半丝的表情,杀鸡只能吓猴,对鸡来说只是对牛弹琴。其实也不然,鸡何曾又不是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那便是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人呢,时时活在现实架予的桎梏或自缠的困扰中。这一点,人不如鸡。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记忆中的父亲,是冷漠的。当母亲把我的作业本撕得粉碎,扔进灶台里烧掉时,他假装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从那时起,我给他贴上了“狠心”的标签。  哥哥把两个新作业本和一把酥心糖偷偷塞给我,才平息了我心里的愤恨。  哥哥总是时不时地给我惊喜,一支漂亮的铅笔,一个印着彩画的本子,一把香甜的酥心糖,他以此奖励我学习成绩的提高。他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到时候老师会奖励一堆本子,让母亲撕得手发软都撕不完,想到这个
期刊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的家乡下竹中村,史载已有1700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活。我多么祈望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永恒体现。听
期刊
妹妹小我两岁。  我们童年时代,家住龙潭寺街头的龙井生产队,人多地少,田里的产出有限,工分不值钱。我家是个大家庭,十一口人,除了不能下地干活的小脚奶奶、尚未成年的几个姑姑以及我们兄妹三人外,只有两个半劳力,工分挣得没有人家多,分到手的粮食也就少了许多。出生在这样的农民家庭,谁都摆脱不了“穷”啊。  妹妹和我们一样饿得精瘦,命运的手却偏偏拉着她小小的羸弱之躯,去承受更多的苦难。  记得一个夏天,吃罢
期刊
爷爷爱树,粗糙的手掌抚着庭前同样粗糙的木瓜树干,仰头看着交叉的树枝,缓缓地说:“这树,还是你爸爸十岁那年种下的……”满目爱怜。  农闲时节,勤劳的爷爷在庭前、屋后、山头种上各种树:门前小园里的五六株橘树,三两棵樱桃树,一两株琵琶、李子树;屋后若干棵毛桃和山头一排排整齐的甘栗,各色果子随时序的更迭接连成熟,春有樱桃,夏有桃,秋甘栗,冬有木瓜……只要果子熟透,爷爷便会及时把枝头新鲜的瓜果从树上采摘下来
期刊
辽西的雨真是金贵,二伯说,盼儿女似的盼来个阴天,眼见那云彩里含了水珠,一阵旱风过来,云彩又散了,秧棵散叶坐果,还得靠绕辘轳。二伯常这么说,只是那时我还小,不明白二伯怎么那么眼尖,我们瞪疼眼眶也没看见云彩里有一点儿雨星,只觉旱风扑脸,就像泛起一股股热浪,青苗在地的时候,也能卷起阵阵烟尘。后院菜园子就不一样了,虽然午间秧棵也打蔫,可早晨晚上,那韭菜、生菜、芹菜,还是翠生生的一片绿,因为园子西北角有口老
期刊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漆树的树木。  说到漆树,有些人为之惊悸,特别是对漆树极为过敏之人,只要梦见漆树,第二天醒来,脸上便肿胀起来,很是可怕。有些人只要看见漆树,也会脸上发肿,这种人在山里只要看见漆树,赶紧逃之夭夭,唯恐沾上不祥之兆。小时候时常看见好多脸上肿得涨涨的人,他们用毛巾包裹着脸面,见人便把脸朝向别处,人们看见这种人赶紧离开。父母常常告诫我:“看见被漆树
期刊
这条逼仄的巷子并不深,地面依旧是不规整的青石板铺成,中间拐个弯出去就是最繁华的闹市区。拐弯处那黄葛树枝繁叶茂、绿荫遮天,下部却腐朽枯烂,留着条条蛇形环爬状。  黎明时分,巷子里的商铺早早就开门营业。几家小饭馆、几家小商店、几家水果铺显得冷冷清清。这时,来了一些卖菜的小贩,担两筐新鲜蔬菜朝地上一搁,俭朴的衣着,蓬乱得像一团钢丝球的头发,倒和这条小巷般配极了。  卖汤圆的王婆婆,每天是来得最晚的一个。
期刊
我心里的田地,满满地种着野菜,随着年岁的加增,这些野菜与我如影随形。  然而,年轻时候是不是因为正在伸手伸脚地长身体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曾经疯狂地追求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生活,每每看见有人出入于酒肉飘香的酒馆肉店,心理总是羡慕不已,发誓要好好读书,长大也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然而,奋斗了半生,当这一切都变成现实的时候,那种“吃香喝辣”的欲望已经从生活中淡出。相反,几种野菜走进我早不见晚见的生活里
期刊
看外观,几乎每个储蓄所都像寺院,静气逼人,但一进去你就明白了,大厅的排排座位上基本挤满存款的、取款的、转款的,或像我这样领工资的之类,每人目光烔烔,虎视柜台的个个小窗,表情焦急,或搓手叹气,或不停地调换坐姿,一副既摩拳擦掌又努力压抑自己的样子。  钱内似乎含着一股什么劲儿,无论谁到了它面前,都显得焦躁不安。  我照例先挂了序号,又看西边座椅有俩空位,便去坐下,也耐住性子等。  一位令人眼睛发亮的二
期刊
从冬天走来的雨,是白雪母亲的骨肉,一颗一粒,粉尘般的纤细,几乎没有重量,轻飘飘、羞答答地越过北国的崇山峻岭,来到了江南。  江南新鲜而又陌生,不懂事的她们有些腼腆,甚至有点胆怯。于是,你拽着我,我挨着你,成群成群地移动,漫山遍野地占领,编织成细细的、密密的薄雾,撕不破,扯不烂。顷刻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多少楼台烟雨中?”诗词都急了,留下了穿越时空的诵吟。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尖湿”,你若静下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