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87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条逼仄的巷子并不深,地面依旧是不规整的青石板铺成,中间拐个弯出去就是最繁华的闹市区。拐弯处那黄葛树枝繁叶茂、绿荫遮天,下部却腐朽枯烂,留着条条蛇形环爬状。
  黎明时分,巷子里的商铺早早就开门营业。几家小饭馆、几家小商店、几家水果铺显得冷冷清清。这时,来了一些卖菜的小贩,担两筐新鲜蔬菜朝地上一搁,俭朴的衣着,蓬乱得像一团钢丝球的头发,倒和这条小巷般配极了。
  卖汤圆的王婆婆,每天是来得最晚的一个。其实,她是在别的地方做完生意才来的。她每天来,身后总跟着一个满脸胡茬、傻乎乎的壮汉。这是老人家唯一的儿子,听说,自从他的妻子跟別的男人跑了,他就得了“失心病”变得痴痴呆呆,到后来,连生活也难得自理。快有二十年了,王婆婆就靠每天卖汤圆维持娘俩的生计。日子久了,街坊邻居都忘了她的名字,直接称她“王汤圆”。
  说起王婆婆的汤圆,的确色味俱佳。一天到晚,总会有一些男男女女围着她的三轮车露出一副馋相,有人买过一碗品尝,立马竖起大拇指:“细腻糯滑,口味地道,齿缝生香。”这是当然,因为王婆婆每次制作汤圆时,都要精心筛选颗粒饱满、品种优良的大米,掺进糯米的比例恰到好处,然后去乡下那口老井担来清澈的水浸泡几天,才用自家的石磨碾成汤圆糊,里面还要加一些炒好的花生和芝麻。
  这还不算,关键是王婆婆的汤圆分量足,吃一碗就能够填饱肚子。如果有不够吃或还没解馋的,王婆婆就拿勺子在锅里捞两三个又白又嫩的汤圆为客人免费添上,嘴里还一个劲乐哈道:“早上吃饱,精神不倒。”这年头,花小钱管饱管味道管放心还管开心的便宜事,听说只有王婆婆干得出来。顾客们竞相传开,渐渐地,小巷子的王汤圆倒成了一个实诚的城市符号,一旦遇上昧良心的人,大家就拿她做比较,末了又瘪着嘴:“还不如一个老太婆!”
  每天,王婆婆的傻儿子就在一旁的小凳上坐,从早到晚,眼神都是直愣愣的。等到王婆婆的生意稍稍淡下来,她就赶紧从锅里捞一碗圆溜溜的汤圆给儿子吃,生怕他被饿着。傻儿不说话,端起汤圆就狼吞虎咽……
  有时,王婆婆盛一碗给他,他却头也不回地盯着巷子里那些花花绿绿的水果。这时,卖水果的大嫂就会笑着提醒王婆婆道:“呵呵,傻儿又要吃我的苹果呢。”说完就顺手捡几个送到他的面前,他一阵傻笑依旧狂啃猛咽。王婆婆一边慈眉善目地看着一边把手放在自己的围裙上擦了擦,跑去为儿子付账。卖水果的大嫂就佯装生气的样儿回:“谁要你的钱呢,拿回去拿回去。”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小巷里时有发生,比如卖包子的想吃香蕉了,卖水果的想吃馒头了,大家都不肯收钱,就干脆拿出自己的货物送去互换,多少就没人斤斤计较了。王婆婆懂得做小本生意的艰辛,更不愿白白占人家的便宜,所以,她买了人家的东西,一向执拗着要付钱。
  中饭过去,巷子里的各种生意就真的淡下来,若再碰上天气好,忙碌了半天的女人们就从家里端出一张椅子或板凳,三五几个总要靠到黄葛树下来说说笑笑,好像没有它的余荫就会失去愉悦的气氛。这时候,王婆婆的傻儿子就咧开嘴盯着女人们,一个女人说:“傻儿是不是想婆娘了,等嫂子哪天空了给你介绍一个。”那个还:“可要挑一个像小巷里的女人。”另一个赶紧插嘴:“还不如你自己嫁给傻儿算了。”说完又急忙朝傻儿挤挤眼,傻儿一见,立马就傻乎乎的憨笑着点头……这个时候,王婆婆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也跟着傻笑。
  王婆婆不和她们围坐一起,她整天都有生意做,空了就坐在三轮车旁,从兜里掏出那些皱皱巴巴、花花绿绿的零钞放在并拢的两只膝盖间工工整整地理好,再小心翼翼地放回兜里,然后,在那里东张张西望望。每天,王婆婆都要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肯收摊,推着她那辆叽叽嘎嘎响的三轮车摇摇晃晃地回家。这时,巷子里的人们早已吃过晚饭,有人正打算去看看外面的灯红酒绿,感受一会快餐面式的时代节奏,却发现了王婆婆的身影,跑去抢过她的三轮车,一边推着一边埋怨道:“别这么晚才收摊,早点回家歇歇吧。”
  推过坑坑洼洼,王婆婆总是感激不尽地说完道谢的话,独自推起三轮车,同她的傻儿子一道消失在黄葛树旁的屋檐下。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童年时,我常来姑姑家小住几日。  姑姑家住在一个村子里,姑父是村里有名的木工,不知是他不想干重活还是有别的原因,姑父很少外出做木工,每每收工回到家,姑姑开始烧火做饭,而姑夫一屁股坐在炕沿上,酒壶就端上来了,白酒就咸菜,常常是喝得醉烂如泥。家里常常是两样子饭,上好的给姑父,姑姑和表姐是粮菜参半。但即使是这样,姑父还是对姑姑不好,瞧不起她,嫌姑姑生了个女孩,常常和姑姑拌嘴,说姑姑是“绝种”。  姑姑和
期刊
县城南部的光茅山上,长着一棵奇特的红杜鹃,它在一个黑黝黝圆柱形的丑陋岩顶上。  近处看,如一个经过艺术造型的附石式树桩盆景。远处看,丑黑的岩石就成为树主干的一部分,加上十多个枝丫纵横交错,似十多条臂向四周挥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拙厚古朴,浑然和气,不亢不卑,庄重潇洒,酷似一位巨人武士在站岗。  就是这么一棵红杜鹃,名闻远近乡邻。传说是什么“风水村”,隐藏着的神灵保佑着这一方水土。常有人家在它
期刊
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这些年来,也曾有那么几个对我有那么点意思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是儿时父母所订的娃娃亲。当时我们什么也不懂,两小无猜地一块儿玩。我到了初中时,看得出来,她还是喜欢我的,毕竟当时能读上初中的不是很多。但我却不太喜欢她的,因为她的性格有点粗鲁。我上高中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我了,这在农村,毕竟算是有一定的文化了。但我却更不喜欢她,还是因为她的性格,在一个村里
期刊
那天放学回家,四年级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时就我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矗立在田里的稻草人。确切地说,应该叫直立,而不是矗立。用三个“直”来形容它真是站得太直了,而且它也没有那么高大雄伟,它有点孤苦伶仃地立在那里,面部表情不知所云。  我似乎又重新发现了它,好像它死去了多少时候又活过来一样,好像隐藏了很长时间突然又冒出来了,其实,它一直在那儿,不声不响,不理不睬,一直存在着,又一直被我们所忽略
期刊
记忆中的父亲,是冷漠的。当母亲把我的作业本撕得粉碎,扔进灶台里烧掉时,他假装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从那时起,我给他贴上了“狠心”的标签。  哥哥把两个新作业本和一把酥心糖偷偷塞给我,才平息了我心里的愤恨。  哥哥总是时不时地给我惊喜,一支漂亮的铅笔,一个印着彩画的本子,一把香甜的酥心糖,他以此奖励我学习成绩的提高。他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到时候老师会奖励一堆本子,让母亲撕得手发软都撕不完,想到这个
期刊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的家乡下竹中村,史载已有1700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活。我多么祈望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永恒体现。听
期刊
妹妹小我两岁。  我们童年时代,家住龙潭寺街头的龙井生产队,人多地少,田里的产出有限,工分不值钱。我家是个大家庭,十一口人,除了不能下地干活的小脚奶奶、尚未成年的几个姑姑以及我们兄妹三人外,只有两个半劳力,工分挣得没有人家多,分到手的粮食也就少了许多。出生在这样的农民家庭,谁都摆脱不了“穷”啊。  妹妹和我们一样饿得精瘦,命运的手却偏偏拉着她小小的羸弱之躯,去承受更多的苦难。  记得一个夏天,吃罢
期刊
爷爷爱树,粗糙的手掌抚着庭前同样粗糙的木瓜树干,仰头看着交叉的树枝,缓缓地说:“这树,还是你爸爸十岁那年种下的……”满目爱怜。  农闲时节,勤劳的爷爷在庭前、屋后、山头种上各种树:门前小园里的五六株橘树,三两棵樱桃树,一两株琵琶、李子树;屋后若干棵毛桃和山头一排排整齐的甘栗,各色果子随时序的更迭接连成熟,春有樱桃,夏有桃,秋甘栗,冬有木瓜……只要果子熟透,爷爷便会及时把枝头新鲜的瓜果从树上采摘下来
期刊
辽西的雨真是金贵,二伯说,盼儿女似的盼来个阴天,眼见那云彩里含了水珠,一阵旱风过来,云彩又散了,秧棵散叶坐果,还得靠绕辘轳。二伯常这么说,只是那时我还小,不明白二伯怎么那么眼尖,我们瞪疼眼眶也没看见云彩里有一点儿雨星,只觉旱风扑脸,就像泛起一股股热浪,青苗在地的时候,也能卷起阵阵烟尘。后院菜园子就不一样了,虽然午间秧棵也打蔫,可早晨晚上,那韭菜、生菜、芹菜,还是翠生生的一片绿,因为园子西北角有口老
期刊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漆树的树木。  说到漆树,有些人为之惊悸,特别是对漆树极为过敏之人,只要梦见漆树,第二天醒来,脸上便肿胀起来,很是可怕。有些人只要看见漆树,也会脸上发肿,这种人在山里只要看见漆树,赶紧逃之夭夭,唯恐沾上不祥之兆。小时候时常看见好多脸上肿得涨涨的人,他们用毛巾包裹着脸面,见人便把脸朝向别处,人们看见这种人赶紧离开。父母常常告诫我:“看见被漆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