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在学习习惯、方法、动机和效果等方面存在问题。我校地处县城郊区,学生中寄宿生占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人数多、经商户子女占相当比率,教育环境背景各不相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在子女教育上花的时间少,并且教育方法简单,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满足其学习和发展需要,成为我们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首先,要开展家庭教育基本情况分析调研,从家庭教育中找到形成学生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全面调查了解个体差异学生家庭教育现状,探寻家庭教育中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指导家长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其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和素质发展状况。成长档案首先要详细记录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包括父母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经济状况、是否为监护人、主要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建立电子档案,以便科任教师查阅。更要从身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心理素质(包括情绪、自信心、耐挫能力、自制力、生活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气等)、文化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和各科成绩)、实践能力(包括主动观察倾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阅读书籍、善于交际、主动参加文体活动等)、兴趣爱好、奖惩情况等几方面入手,建好学生成长档案,客观展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发展差异,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还要通过观察、问询、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特点和个体差异,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体特征。
二、准确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要
1.课堂教学。课前要设计一两道检测题,调查学生能否顺利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课中要察言观色,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把握教学节奏,合理调适授课容量,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课后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好巩固或拓展练习。也可以采取谈话或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作业分析。在批阅作业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对学生作业(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多次全部做对,说明在作业布置上还需要拓展;多次出现错误,说明学生遇到了学习困难,亟需教师引导协助或在作业布置时难度有所调整。
3.组织活动。组织学科竞赛、运动会、文艺表演、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发现学生特长,掌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需要
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特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使学习内容丰富而不繁杂、美观而不花哨,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琐碎的内容条理化、繁杂的内容简约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现场设计功能、互动功能、现场演示和记忆重播等功能,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扩大学生参与面。
2.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师能力、学生学习风格,选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从中年级开始使用围绕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或边学边练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到高年级尝试使用“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建立融洽关系,增强学习自信。五指有长短,只有接受和认可差异的存在,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才会让他们走近教师并接受教育,以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来报答教师。要给学困生特别的爱,唤醒他们向上的热情,点燃他们的勇气和自信,他们同样会带来惊喜。要摸清学困生的底细,因人施策,建立目标,分期实现。在参照学习基础、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组,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在集体学习和小组活动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感受自身的价值。定的目标不宜太高太难,要做到循序渐进,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想要的桃子。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掘和发现学困生的潜能和闪光点,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善其学习生活状态,培养其自信、自尊以及集体生活的能力。
4.分层设计,照顾差异。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不同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练习作业和评价方式等。备课应依托教材、注重基础。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是教师备课设计的主要依据。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采取何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课堂活动、教学媒体等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相互作用,以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备课要立足学生、关注差异。既要备共性的要求,也要备个性的要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在作业管理中,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实行菜单式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设计灵活性比较大,要求学生在吃得饱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作业。这样既杜绝了学生选题的马虎了事,又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学习情况进行作业选择。由于作业是学生们自己选择的,因此做作业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作业质量也会比较高。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5.多元评价,结对帮扶。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问题、练习题等精心准备之后,在教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二次备课,灵活处理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只评价学生智力因素和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从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广泛使用学生自评、学生组内互评、教师和家长评价等多角度评价。建立学生之间“一帮一,兵教兵”的学习援助活动和合作共赢、捆绑评价的激励机制,援助内容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学习讨论和辅导,让“小老师”随时监督、检查和辅导学困生完成作业、糾正错题、解决疑难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思想相通,情感相融。表彰奖励优秀“小老师”和进步学生,增强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帮教促学的主动性,激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竞争、共同进步。
因材施教,就是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实施有效教学,把学生差异看作教学资源,尊重差异,理解差异,以主体参与性教学为核心,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多渠道的辅导措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备的、针对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形成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体系,积累差异教学沟通与合作的宝贵经验,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实现“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理想教育效果。
[本文系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420。]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一、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首先,要开展家庭教育基本情况分析调研,从家庭教育中找到形成学生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全面调查了解个体差异学生家庭教育现状,探寻家庭教育中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指导家长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其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和素质发展状况。成长档案首先要详细记录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包括父母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经济状况、是否为监护人、主要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建立电子档案,以便科任教师查阅。更要从身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心理素质(包括情绪、自信心、耐挫能力、自制力、生活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气等)、文化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和各科成绩)、实践能力(包括主动观察倾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阅读书籍、善于交际、主动参加文体活动等)、兴趣爱好、奖惩情况等几方面入手,建好学生成长档案,客观展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发展差异,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还要通过观察、问询、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特点和个体差异,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体特征。
二、准确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要
1.课堂教学。课前要设计一两道检测题,调查学生能否顺利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课中要察言观色,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把握教学节奏,合理调适授课容量,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课后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好巩固或拓展练习。也可以采取谈话或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作业分析。在批阅作业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对学生作业(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多次全部做对,说明在作业布置上还需要拓展;多次出现错误,说明学生遇到了学习困难,亟需教师引导协助或在作业布置时难度有所调整。
3.组织活动。组织学科竞赛、运动会、文艺表演、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发现学生特长,掌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需要
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特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使学习内容丰富而不繁杂、美观而不花哨,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琐碎的内容条理化、繁杂的内容简约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现场设计功能、互动功能、现场演示和记忆重播等功能,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扩大学生参与面。
2.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师能力、学生学习风格,选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从中年级开始使用围绕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或边学边练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到高年级尝试使用“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建立融洽关系,增强学习自信。五指有长短,只有接受和认可差异的存在,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才会让他们走近教师并接受教育,以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来报答教师。要给学困生特别的爱,唤醒他们向上的热情,点燃他们的勇气和自信,他们同样会带来惊喜。要摸清学困生的底细,因人施策,建立目标,分期实现。在参照学习基础、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组,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在集体学习和小组活动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感受自身的价值。定的目标不宜太高太难,要做到循序渐进,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想要的桃子。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掘和发现学困生的潜能和闪光点,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善其学习生活状态,培养其自信、自尊以及集体生活的能力。
4.分层设计,照顾差异。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不同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练习作业和评价方式等。备课应依托教材、注重基础。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是教师备课设计的主要依据。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采取何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课堂活动、教学媒体等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相互作用,以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备课要立足学生、关注差异。既要备共性的要求,也要备个性的要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在作业管理中,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实行菜单式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设计灵活性比较大,要求学生在吃得饱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作业。这样既杜绝了学生选题的马虎了事,又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学习情况进行作业选择。由于作业是学生们自己选择的,因此做作业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作业质量也会比较高。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5.多元评价,结对帮扶。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问题、练习题等精心准备之后,在教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二次备课,灵活处理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只评价学生智力因素和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从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广泛使用学生自评、学生组内互评、教师和家长评价等多角度评价。建立学生之间“一帮一,兵教兵”的学习援助活动和合作共赢、捆绑评价的激励机制,援助内容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学习讨论和辅导,让“小老师”随时监督、检查和辅导学困生完成作业、糾正错题、解决疑难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思想相通,情感相融。表彰奖励优秀“小老师”和进步学生,增强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帮教促学的主动性,激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竞争、共同进步。
因材施教,就是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实施有效教学,把学生差异看作教学资源,尊重差异,理解差异,以主体参与性教学为核心,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多渠道的辅导措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备的、针对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形成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体系,积累差异教学沟通与合作的宝贵经验,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实现“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理想教育效果。
[本文系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420。]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