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使老城区又常常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脉络上的死穴,但同时是城市传统文化特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因此,要让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风貌区继续保持自身的活力,就必须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在城市更新中重视文化因素的延续。
1文化与城市的文化
1. 1文化的类型
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位置、山特定的人群创造出来的,这二个“特定的”要素则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一般说来,文化可以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在这里,我们将其总结为,一种是物质形态的文化,例如村落、庙堂、建筑、饮食、传统加上、礼仪活动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献等另一种是念识形态的文化,例如I日_代相传的家庭生活、神话、传说、民俗、信仰、价值观等等。
城市的文化,当然也遵循这种从本的文化类别。在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中,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物化环境,一种具有强烈的地力特征的整体空间形态、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等;而在念识形态的文化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环境氛围”,即牵系于这种物化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具体的可以表现为居民世代生存的社会网络、价值取向、社会风格和历史传统等等。
1. 2文化复杂性和城市多样性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形式,集聚着大量的人口。城市中个人的兴趣、能力、需求等千差万别,并且在城市生活日的驱使下,个人与群体之间相互适应,形成了复杂的城市功能以及多样化的城市空间。这种城市环境的复杂性显小了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复杂性则是“城市多样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简•雅柯布提出“多样性是大城市的天性(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唤起了对复杂多样的城市生活的热爱。“城市多样性”的思想在城市更新中日益受到重视。
“多样性”作为一种系统观,认为,具有多样性的系统是稳定的,而趋于单一的系统则是失衡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弱。因此,城市的稳定成长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塑造。
1. 3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
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念义的城市,其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历史风貌区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古镇、村落等。历史风貌区作为城市内部特殊而又鲜明的地域单元,在文化上对城市也有着独特的阐释与理解的视角,是城市延续了儿千年下来的历史解说和文化积淀,同时,也往往是城市的老城区所在。新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使老城区又常常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脉络上的死穴,但同时是城市传统文化特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因此,要让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风貌区继续保持自身的活力,就必须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在城市更新中重视文化因素的延续。
2现行的旧城改造方式对文化造成的危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成片的老城区被更新,整个中国俨然是个大工地,到处塔架林立、机声隆隆。城市的面貌可称得上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并且这种势头还在不断升温。这种大规模的、快速的城市更新和建设往往给城市尤其是城市的文化体系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正像《北京宪章》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现在的历史名城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唱国歌的时候。”
2. 1大规模改造在历史保护区的局限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为例,1992年初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总体规划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将北京的历史文化特性视为该城市的四大基本特征之一,同时还在62平方公里的内城区范围内划定了25片历史保护区,并做出了相应的高度控制规划。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多数老城区的中心地位仍在加强,并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焦点。城市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城市在财政和资金上的短缺造成城市改造受控于房地产市场的局面,而房地产市场在利益的驱动下,绝大部分集中在容积率高、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段,同时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使得房地產开发多瞄准商业性强、回报率高的潜在市场,这就使城市改造出现了以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为主的局面。
与大规模改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那些历史保护地段和保护区及其相关的敏感地段和过渡地带,规划高度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容积率,从而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对之少有问津。即使偶有开发企图,开发方案也常常以商业开发补住宅改造为借口将商业开发用地容积率尽可能提高,但目前从城市管理方面又无有效的法规、政策和机制保证商业开发与住宅开发的相互弥补(这在发达国家成为Cross Subsidy,即交叉补贴政策)。因此,常常出现商业开发完、住宅撇下不再干的现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资金断缺,大规模改造更是“挑肥拣瘦”,使历史保护地段、保护区及其相关的敏感地段和过渡地带的整治与改造的形势更为严峻。
2. 2 改造缺乏对文化的考虑
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就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过渡的方式,太过激烈直接会造成文化断档,产生文化危机,出现都市“思乡病”,这些现象在目前各地的旧城改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丁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原有社区的传统框架被破坏,使居民心理上不能适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怀旧感”,将过去的居住环境加以理想化,并以此作为情感的依靠和寄托。如果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将很不利于保持社会的安定。
① 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
在城市更新与保护中最忌急功近利,因为急功近利的后果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可以丢掉城市的历史,可以牺牲城市的长远利益,会给城市及其特有的文化写照造成永久的遗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官员通过城市更新追求政绩,开发商追求利润,建筑师曲意迎合,公众参与意识差,形成了一个不利于城市有机更新和保护、传承文化的环境。
② 缺乏对文化要素的考虑
正是这种低水平、简单而又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使得城市和地区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及其多样性被肆意蚕食、破坏和割裂。文化要素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被摆在了一个几乎可以完全忽略的角落,历史建筑被侵占、拆毁;传统街巷被以翻了几番的尺度进行拓建;传统风貌和 环境特征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充斥并取代;原有的居民被随意遣散,社会网络被粗鲁地 解体……直接导致了城市更新中文化的严重破坏和丧失。
2. 3狭隘的文化保护观和方法误区
随着大量历史风貌区的彻底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抨击这种疾风暴雨式的传统城市更新方式。虽然近年来在针对各种历史性街区的城市更新进程中,都在强化文化保护的观念,但这样的尝试也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破坏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扭转。其关键就在于指导当前城 市更新的多为一些狭隘的文化保护观,或者是陷入了保护方法上的误区:对建筑的保护胜于对环境的创造,对历史的复原胜于对过程的延续,对视觉的仿古胜于对邻里的留恋……总之,对当地文化及其变迁缺乏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理解,只重视空间和形体规划,留于形式上的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忽略了社会风格的重新构筑,不注重历史街区功能的合理配置,从而难以得到居民的认同。大部分的历史街区在这种狭隘的文化保护观念指导下逐步变成哗众取宠的商业街等,导致人情味的丧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形成了断裂带。
3 保护居住文化在旧城改造中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北京市政府开始实施对旧城中危旧房改造的规划,这是古城现代化的重大举措。90年代,这种改造在各城区全面展开,其覆盖面之广、进度之快,是自13世纪旧城格局形成以来未曾有过的。往往数日之内一条或一片胡同即被夷为平地,一年或两二年后,现代化的楼群便代之而起,诸多古老的街区就此消失、改观,人们在唱叹失去历史陈迹的同时只能这样自慰:除旧布新,这是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都市都须付出的代价。危旧房改造过程中,一部分居民暂时借居它处,等待在原地重建新居;有的则迁至近郊区新落成的居民小区内。离开残旧、拥挤的平房,迁人设施完善的楼房,本是胡同里众多居民企盼己久的事。然而,一旦梦想成真,反而难以割舍对老屋和胡同的依恋。从古旧的砖瓦房迁人凌空而立的住宅楼,欣喜之余,却又不免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失去了举步就能走到院中侍花弄草的乐趣,又不能与亲如家人的邻居声声相闻,总之,有了舒适与宽敞,却失去了亲切与自如
就目前而言,旧城区比郊区新建社区具有更强的认知传承能力,这是由其高质量的文化所决定的。在郊区,由于市场力量的作用,人们被分离到年龄和收入都十分相似的同类社区中,那里住房的种类与标准都大同小异,住房与下作的地点往往也相距甚远.再加上社区中环境建设的滞后,组织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淡漠等等,使得这类社区中的邻里生活苍白无力,缺乏人情味,被称为“文化的荒漠”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对照,在旧城区,各种各样的人比邻而居,住宅与商店、办公楼、医院、饭店和剧院混杂在一起,住在这里的人会从他们的环境中产生更广泛的兴趣。与郊区人相比,他们对其生活的社会也更了解,并更能理解和容忍这个社会,文化的流传更为直接和有效。城市更新过程中所要保护的,就是旧城区这种优越的文化环境。
4 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城市记忆是文化的积淀,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优势与劣势。城市记忆是传承城市文化的接力棒,城市忆记十分丰富,它比口头文学更可靠,许多考古文献是从历史遗存的建筑上开发出来的,对建筑的这种文化价值应该加以重视。城市记忆还能够加强城市主人的归属感。人们有了主人翁的归属感之后,会更加热爱家乡。
多少年来,不少城市的建设都是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推平了原有的建筑,从零开始,从新建开始,而且,在拆建的过程中即使有文物、有古迹、有值得纪念的东西,拆建者也往往在所不惜。采取这样的建设方式,我们已经花了许多冤枉钱,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是,很多城市目前仍然在重复这种错误的做法。
我认为,这种大拆大建的本身,就是对北京这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的大破坏,是对北京城市记忆的大破坏。换句话说,这些被破坏的城市就像是老年痴呆患者,正在丧失记忆。
城市记忆是一种比喻,如同說“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样,城市记忆指城市与建筑历史遗存的痕迹,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或储存了各种信息。传承城市的文化,不要让我们的城市失去记忆。
新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使老城区又常常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脉络上的死穴,但同时是城市传统文化特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因此,要让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风貌区继续保持自身的活力,就必须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在城市更新中重视文化因素的延续。
1文化与城市的文化
1. 1文化的类型
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位置、山特定的人群创造出来的,这二个“特定的”要素则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一般说来,文化可以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在这里,我们将其总结为,一种是物质形态的文化,例如村落、庙堂、建筑、饮食、传统加上、礼仪活动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献等另一种是念识形态的文化,例如I日_代相传的家庭生活、神话、传说、民俗、信仰、价值观等等。
城市的文化,当然也遵循这种从本的文化类别。在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中,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物化环境,一种具有强烈的地力特征的整体空间形态、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等;而在念识形态的文化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环境氛围”,即牵系于这种物化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具体的可以表现为居民世代生存的社会网络、价值取向、社会风格和历史传统等等。
1. 2文化复杂性和城市多样性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形式,集聚着大量的人口。城市中个人的兴趣、能力、需求等千差万别,并且在城市生活日的驱使下,个人与群体之间相互适应,形成了复杂的城市功能以及多样化的城市空间。这种城市环境的复杂性显小了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复杂性则是“城市多样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简•雅柯布提出“多样性是大城市的天性(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唤起了对复杂多样的城市生活的热爱。“城市多样性”的思想在城市更新中日益受到重视。
“多样性”作为一种系统观,认为,具有多样性的系统是稳定的,而趋于单一的系统则是失衡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弱。因此,城市的稳定成长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塑造。
1. 3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
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念义的城市,其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历史风貌区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古镇、村落等。历史风貌区作为城市内部特殊而又鲜明的地域单元,在文化上对城市也有着独特的阐释与理解的视角,是城市延续了儿千年下来的历史解说和文化积淀,同时,也往往是城市的老城区所在。新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使老城区又常常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脉络上的死穴,但同时是城市传统文化特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因此,要让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风貌区继续保持自身的活力,就必须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在城市更新中重视文化因素的延续。
2现行的旧城改造方式对文化造成的危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成片的老城区被更新,整个中国俨然是个大工地,到处塔架林立、机声隆隆。城市的面貌可称得上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并且这种势头还在不断升温。这种大规模的、快速的城市更新和建设往往给城市尤其是城市的文化体系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正像《北京宪章》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现在的历史名城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唱国歌的时候。”
2. 1大规模改造在历史保护区的局限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为例,1992年初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总体规划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将北京的历史文化特性视为该城市的四大基本特征之一,同时还在62平方公里的内城区范围内划定了25片历史保护区,并做出了相应的高度控制规划。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多数老城区的中心地位仍在加强,并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焦点。城市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城市在财政和资金上的短缺造成城市改造受控于房地产市场的局面,而房地产市场在利益的驱动下,绝大部分集中在容积率高、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段,同时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使得房地產开发多瞄准商业性强、回报率高的潜在市场,这就使城市改造出现了以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为主的局面。
与大规模改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那些历史保护地段和保护区及其相关的敏感地段和过渡地带,规划高度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容积率,从而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对之少有问津。即使偶有开发企图,开发方案也常常以商业开发补住宅改造为借口将商业开发用地容积率尽可能提高,但目前从城市管理方面又无有效的法规、政策和机制保证商业开发与住宅开发的相互弥补(这在发达国家成为Cross Subsidy,即交叉补贴政策)。因此,常常出现商业开发完、住宅撇下不再干的现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资金断缺,大规模改造更是“挑肥拣瘦”,使历史保护地段、保护区及其相关的敏感地段和过渡地带的整治与改造的形势更为严峻。
2. 2 改造缺乏对文化的考虑
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就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过渡的方式,太过激烈直接会造成文化断档,产生文化危机,出现都市“思乡病”,这些现象在目前各地的旧城改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丁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原有社区的传统框架被破坏,使居民心理上不能适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怀旧感”,将过去的居住环境加以理想化,并以此作为情感的依靠和寄托。如果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将很不利于保持社会的安定。
① 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
在城市更新与保护中最忌急功近利,因为急功近利的后果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可以丢掉城市的历史,可以牺牲城市的长远利益,会给城市及其特有的文化写照造成永久的遗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官员通过城市更新追求政绩,开发商追求利润,建筑师曲意迎合,公众参与意识差,形成了一个不利于城市有机更新和保护、传承文化的环境。
② 缺乏对文化要素的考虑
正是这种低水平、简单而又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使得城市和地区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及其多样性被肆意蚕食、破坏和割裂。文化要素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被摆在了一个几乎可以完全忽略的角落,历史建筑被侵占、拆毁;传统街巷被以翻了几番的尺度进行拓建;传统风貌和 环境特征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充斥并取代;原有的居民被随意遣散,社会网络被粗鲁地 解体……直接导致了城市更新中文化的严重破坏和丧失。
2. 3狭隘的文化保护观和方法误区
随着大量历史风貌区的彻底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抨击这种疾风暴雨式的传统城市更新方式。虽然近年来在针对各种历史性街区的城市更新进程中,都在强化文化保护的观念,但这样的尝试也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破坏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扭转。其关键就在于指导当前城 市更新的多为一些狭隘的文化保护观,或者是陷入了保护方法上的误区:对建筑的保护胜于对环境的创造,对历史的复原胜于对过程的延续,对视觉的仿古胜于对邻里的留恋……总之,对当地文化及其变迁缺乏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理解,只重视空间和形体规划,留于形式上的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忽略了社会风格的重新构筑,不注重历史街区功能的合理配置,从而难以得到居民的认同。大部分的历史街区在这种狭隘的文化保护观念指导下逐步变成哗众取宠的商业街等,导致人情味的丧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形成了断裂带。
3 保护居住文化在旧城改造中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北京市政府开始实施对旧城中危旧房改造的规划,这是古城现代化的重大举措。90年代,这种改造在各城区全面展开,其覆盖面之广、进度之快,是自13世纪旧城格局形成以来未曾有过的。往往数日之内一条或一片胡同即被夷为平地,一年或两二年后,现代化的楼群便代之而起,诸多古老的街区就此消失、改观,人们在唱叹失去历史陈迹的同时只能这样自慰:除旧布新,这是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都市都须付出的代价。危旧房改造过程中,一部分居民暂时借居它处,等待在原地重建新居;有的则迁至近郊区新落成的居民小区内。离开残旧、拥挤的平房,迁人设施完善的楼房,本是胡同里众多居民企盼己久的事。然而,一旦梦想成真,反而难以割舍对老屋和胡同的依恋。从古旧的砖瓦房迁人凌空而立的住宅楼,欣喜之余,却又不免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失去了举步就能走到院中侍花弄草的乐趣,又不能与亲如家人的邻居声声相闻,总之,有了舒适与宽敞,却失去了亲切与自如
就目前而言,旧城区比郊区新建社区具有更强的认知传承能力,这是由其高质量的文化所决定的。在郊区,由于市场力量的作用,人们被分离到年龄和收入都十分相似的同类社区中,那里住房的种类与标准都大同小异,住房与下作的地点往往也相距甚远.再加上社区中环境建设的滞后,组织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淡漠等等,使得这类社区中的邻里生活苍白无力,缺乏人情味,被称为“文化的荒漠”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对照,在旧城区,各种各样的人比邻而居,住宅与商店、办公楼、医院、饭店和剧院混杂在一起,住在这里的人会从他们的环境中产生更广泛的兴趣。与郊区人相比,他们对其生活的社会也更了解,并更能理解和容忍这个社会,文化的流传更为直接和有效。城市更新过程中所要保护的,就是旧城区这种优越的文化环境。
4 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城市记忆是文化的积淀,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优势与劣势。城市记忆是传承城市文化的接力棒,城市忆记十分丰富,它比口头文学更可靠,许多考古文献是从历史遗存的建筑上开发出来的,对建筑的这种文化价值应该加以重视。城市记忆还能够加强城市主人的归属感。人们有了主人翁的归属感之后,会更加热爱家乡。
多少年来,不少城市的建设都是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推平了原有的建筑,从零开始,从新建开始,而且,在拆建的过程中即使有文物、有古迹、有值得纪念的东西,拆建者也往往在所不惜。采取这样的建设方式,我们已经花了许多冤枉钱,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是,很多城市目前仍然在重复这种错误的做法。
我认为,这种大拆大建的本身,就是对北京这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的大破坏,是对北京城市记忆的大破坏。换句话说,这些被破坏的城市就像是老年痴呆患者,正在丧失记忆。
城市记忆是一种比喻,如同說“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样,城市记忆指城市与建筑历史遗存的痕迹,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或储存了各种信息。传承城市的文化,不要让我们的城市失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