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男孩和女孩的养育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男孩要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女孩要在内外雕琢下成就修养……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浙江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棣云继《读懂男孩》一文后,再次为本刊撰文,阐述如何读懂女孩。她认为:女孩“富养”的目标,不是娇生惯养,而是通过尊重她的自我意识和情绪,让女孩“成为自己”。
故事一:要把灿灿像公主一样宠着吗?
灿灿4岁,对音乐、舞蹈特别感兴趣,最喜欢漂亮可爱的毛绒玩具,喜欢把自己当成公主。父母希望女儿将来能秀外慧中,气质高贵,在外拼得赢,在家宠得起。
有人说,应该把女孩像公主一样宠着,将来才不会自轻自贱,不会轻易受诱惑。也有人说,女孩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不在职场,而在家庭相夫教子,所以应该重视女性修养,习社交礼仪,会琴棋书画……那么,女孩的家庭教育究竟应该把握哪些原则?
读懂女孩
1、女孩的大脑发育速度比男孩快,这种天生的优势,使女孩明显比同龄男孩成熟、能干,例如女孩3岁时就能生动、流利地使用语言(男孩却要到4岁半);女孩有更强的光敏感度、声音敏感度、味觉触觉敏感度,容易读懂别人脸上哪怕很细微的表情;女孩更感性,感受力更强;女孩不易冲动,有较集中的注意力,听力、记忆力也更好。
2、雌激素对女孩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感情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婴幼儿期是女孩情绪情感发展的敏感期,三四岁的女孩尽管还没有经历激素循环的周期,却因为性别角色的认同而影响并形成女性面对世界的行为方式。它们包括:会吃多少东西;情绪表现方式;对喜欢的人的选择倾向;所使用的语言、交谈的速度和需要;非语言而与人保持联系的方式;如何调整自己;爱好;完成任务的方式;自尊水平;进取心;竞争心;理想抱负等。
3、相比较而言,男孩更关注世界而女孩更关注人。女孩心思更为细腻,更在乎父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更容易自卑。因此,父母如何看待女孩,是女孩形成、认同自己性别身份的最重要的因素。
家教智慧
1、读懂女孩的特点并扬长避短
(1)抓住5岁之前女孩大脑发育最快、最关键时期,从发展美好情感入手,鼓励女孩的阅读兴趣,朗诵诗歌,复述故事,欣赏、参与艺术活动等,促使女孩在阅读和艺术活动中发展积极的情绪情感,初步形成自我约束、善解人意、兴趣广泛等良好品质。
(2)充分运用女孩在感知觉方面的天赋优势,鼓励女孩听音乐、学琴、画画、跳舞等多感官参与的活动,训练女孩眼睛看、耳朵听、手眼协调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不在于掌握技巧,而在促进感受力、控制力和多感官协调能力,把女孩的感知觉潜力开发到最大,促使女孩体格强健、灵动机巧、智力发展,为未来的学校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对女孩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与心理保护,例如不强求女孩参加尚不感兴趣或无法完成的学习和技能培训,不要因为女孩大喊大笑而指责她不像淑女,同时有意识地隔绝有害的、危险的信息和环境,乐于陪女孩玩她喜欢的游戏,例如,过家家、扮美容师、做小老师等,不断鼓励女孩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她既保持童真又富有自信。
2、必须教女孩“成为自己”
(1)与男孩相比,女孩更敏感。因此,要在婴儿期通过抚触、拥抱、陪伴、赞美等具体感性的抚爱,让女孩感受愉悦,认同自己的性别并为此感到自豪,建立起安全感。
(2)在2岁以后的第一逆反期,通过认同女孩的感受、理解她的情绪,夸赞女孩的行为,发展、增强女孩的自我意识,使女孩心情愉悦、性格开朗。
(3)对女孩呵护只在“保护安全”上,而当她要自己吃饭、穿衣、独睡,走着去公园,或正与小伙伴一起玩时,适当旁观、及时夸赞女孩“靠自己”的行为,使她提高信心,养成“靠自己”的好习惯。在女孩撒娇耍赖时,适当“消失”,让她发现“求人不如求己”。
(4)摒弃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即不只鼓励女孩向女性特定的方向发展,还要鼓励女孩拥有“双性化”兴趣,让女孩知道长大后自己不仅可以成为教师、舞蹈家、护士,也可以成为军人、消防员、探险家等。
3、未雨绸缪加以训练
(1)搞明白女孩将来为人妻、为人母的基本素养有哪些,例如,身心清洁、宅心仁厚、悲天悯人、独立知性等,是一个女孩将来在家庭中的立足之本。从女孩1岁半以后,有意识地丰富女孩的性别角色并认同女性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习惯培养的方式让她拥有女性的基本素养。
(2)女孩往往从模仿母亲来习得、固化女性角色,从父亲那里了解女性被期望的角色。所以,妈妈要有榜样意识,无论在表现女人的独立性,还是为人妻为人母的温良贤淑,都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能在教育两难问题上把握好分寸,比如不在年幼的女孩面前讨论身材胖瘦;让她知道适当化妆是一种礼节,但天然去雕饰的女孩也美丽;特别要重视夫妻关系的协调、默契、恩爱;尽量推动父亲参与养育,让女孩从父亲身上更多地了解异性;有意识地做一些非典型性别分工的家务活,如换灯泡、处理电脑故障、家庭理财等,让女孩懂得女性并非只能做“被照看者”,也能做“养家糊口的人”。
(3)鼓励女孩结交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孩子,经常和她讨论社交活动中的具体事例,让女孩对不同性别、不同个性有深入的认识,促进她社交能力的发展。
特别提醒:女孩教育四不宜
1、别让女孩以为“顺从是美德”
女孩把顺从当美德,会让她唯唯诺诺,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不敢争取自己的权利,甚至在受到侵犯时不敢抗争,不能拥有独立人格。
2、别让女孩只玩女孩玩具或只与女伴玩
女孩玩具大都强调漂亮、可爱的外形,建构性差,而男孩玩具则更多鼓励创造性、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若在婴幼儿时期只玩女孩玩具,就会固化女孩被动接受、不爱探索、不喜欢创新等消极倾向。 只和女伴玩会让女孩拘泥于性别的呆板印象,无法了解两性交往的规则和技巧,将来较难融入两性共处的社会环境。
3、别让女孩做“公主梦”
把女孩当作“公主”或者仅仅称呼女孩为“公主”,会让女孩陷入“做公主梦”的状态。这种女性只需依附男性的误导,会让女孩不重视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创造,成年后难以立足社会,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对生活、对自己丧失信心。
4、别把女孩当作“小情人”
在女孩四五岁以后,父亲仍亲自给她洗澡,白天拥吻、拥抱不断,晚上拥着入睡。甚至进入青春期了,父女依然保持频繁的肌肤接触。父亲这种有意无意地把女儿当“小情人”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女孩建立“隐私意识”,还容易让她长大后对自己的恋爱、婚姻失去兴趣,或产生自责、愧疚情绪,妨碍她建立健康的婚恋关系。
故事二:果果怎么会有自慰行为?
果果快5岁了,最近一个月来,午睡醒来或晚上睡觉,她总是在被窝里呆着,不像以前那样叫喊着撒娇。妈妈发现她坐着的时候会把两腿夹紧,有时候还用手抚摸自己的阴部,脸颊绯红。这让妈妈感到震惊……妈妈训斥了果果的行为并强行制止。难道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自慰行为?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吗?
读懂女孩
1、据研究,与“性”相关连的“性感觉”,在胎儿期就有了。2岁孩子就可能有抚摸生殖器的快感,到四五岁时,不仅自慰行为更多,小伙伴之间还会玩“扮医生”之类的性游戏。
2、与青春期及成年期不一样的是,幼儿期的自慰只是对生殖器的探索,与探索身体其他部位是一回事,它不掺杂情感和情绪因素。而且这种满足是对身体的好奇心、平复焦虑与不安情绪、发展自尊心等健康性心理的一部分,所以是很正常的反应和行为。
3、儿童时期所获得的性的模式及元素,到了青春期会更明显,并且成为成年后性生活的显著特征,所以父母一定要正确进行儿童期的性教育。父母在幼女探索生殖器时的过激反应——打掉女孩的手或者训斥、处罚,只会强化女孩的自慰行为,同时让她产生羞耻感、罪恶感,妨碍女孩成年后接受和给予性爱的能力,影响爱和婚姻的质量。
家教智慧
1、性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1)学习科学的性教育理念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性教育几乎无处不在,如夫妻相处的方式、描述性器官所使用的语言、对女孩的态度等,总之,父母所有的行为、看法、感觉以及对女孩的期望、要求,都是在对她进行性教育。所以父母须谨言慎行,把握恰当分寸。
(2)不要过早强行把便,暴露女孩生殖器,这样做既不卫生也不利于女孩及早建立起“女性意识”。
(3)女孩年幼时,父母自然地袒露身体,有助于她发现男女身体的区别,打消对人体的神秘感。一般6岁之后孩子会产生隐私感,不愿意在异性父母面前袒露身体,这时父母在女孩面前尤其应该穿戴整齐,不再随便袒胸露背,在如厕、洗澡、更衣时关好门,回避孩子;同时明确地教导女孩,背心和短裤遮住的身体属于隐私部位,除了妈妈,以及有妈妈陪同看医生,不能让别人看,更不能碰。使孩子建立起对他人和自己身体的尊重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2、正确对待“生殖器探索期”的女孩
(1)在清洗女孩生殖器时,要教会女孩大便后用卫生纸由前往后擦拭干净的习惯,以免阴道、尿路感染。
(2)杜绝给女孩穿开裆裤。随手可以触摸的生殖器更容易引发其好奇心乃至抚摸、玩弄。但也不要给女孩穿紧身裤,不透气不卫生,也易刺激生殖器而引起自慰行为。
(3)在女孩探索生殖器时,父母应以平和的语气、温柔的面部表情告诉她,外阴是小便用的,比较娇嫩,容易弄坏了或者弄脏了,更容易得病。偶尔的自我抚慰也是隐私,只能在私下进行。
若看到女孩自慰,及时运用她感兴趣的事情,如吃点心、听音乐、讲故事、做游戏、外出玩耍等转移她的注意力。
3、正确回应“我是怎么来的”
(1)父母如果对女孩提出的此问题感觉尴尬,千万提醒自己:她对大人所谓的“性”不感兴趣,只是想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的。
(2)不要回避,不要搪塞,遮遮掩掩只能增加孩子的好奇心、神秘感甚至引起女孩对生育、性爱的恐惧。编造故事能让父母一时蒙混过关,但是将来孩子一旦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可能对性产生错误的认识。
(3)切记一个基本目标:温暖。要让女孩感到,爸爸妈妈对孕育了自己感到骄傲。
(4)回答的四大原则:正确——正确地称呼所有性器官,给女孩科学、自然、正常的感觉;简洁——问什么就答什么,不必提供一堂复杂的科学课或道德课;听得懂——如“爸爸把一粒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就有了你”。如果女孩不满足这样的回答,就找一本有图的书一起阅读;统一口径——父母包括其他家人要统一口径,避免出现大相径庭的回答。
特别提醒:女孩最忌低自尊
女孩小时候被父母脱裤子打屁股,尤其是被爸爸、哥哥责打,有的还要被迫认错,会与她的自尊形成严重冲突。因为年龄小没有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女孩不知道如何阻止或者反抗,造成低自尊。
到青春期有了性意识,小时候挨打的回忆会引起她的屈辱感,这就是性创伤。
同样,若父母老用贬低的、伤害式的语言指责女孩,比如“真倒霉生了你”“你怎么这么难看”等,也会使女孩不尊重自己,形成低自尊。
低自尊的女孩容易出现一些让人头疼的行为,如总是让人生气,或者是一遇困难就退缩,屈从暴力等。因为她内心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人,她做不好的事情时,内心冲突没有自信的人那么强或者根本没有冲突,所以,低自尊的女孩易受诱惑甚至自愿去做一些糟糕的事情。
由此看来,养育女孩,应该通过尊重她的自我意识、她的情绪,从而使她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不是娇生惯养。
故事三:琳琳为何如此爱美?
琳琳今年6岁,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自己挑选衣服,特别爱穿裙子,还要求隔几天就换个梳小辫的花样。最令妈妈生气的是,她竟然偷偷使用大人的化妆品,在小脸上涂脂抹粉,在镜子前照个没完,还把妈妈的项链、耳环戴在自己身上。第一次,妈妈警告她不准有下次。但是她根本不听,隔三岔五地化上一回妆,还拎上妈妈的小皮包,穿上高跟鞋在家里走来走去。父母开始担忧:这么小就爱打扮,长大以后可怎么办? 读懂女孩
1、女孩对美更敏感。爱美、爱打扮是女孩性别意识丰富的表现。
2、受自我意识、好奇心、渴望被关注、渴望友谊等心理需求的驱动,一般从三四岁开始,女孩就会通过挑选穿戴来使自己外表漂亮。也就是说,爱美是女孩自我意识成长的表现。
3、父母比较关注女儿的穿着打扮,平时有意无意地把她与其他女孩作比较,也容易使她注重打扮。同时,母亲的审美取向会极大地影响她。
4、幼儿期的审美敏感和审美趣味会延续和发展,形成审美素养,影响女孩的一生。所以,应该重视女孩的审美教育,引导她由外而内地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康、高尚、内外兼修的审美素养。
家教智慧
1、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1)细心观察,把握住女孩爱打扮的“审美敏感”时机,重视对她性别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明确女孩应以健康、整洁、活泼、善良为美。
(2)若女孩对化妆品(包括烫发、穿紧身衣裤、戴耳环、穿高跟鞋)等好奇,可利用直观的具体事例,耐心解说脸部化妆等成人审美趣味,有害女孩健康的具体原因,使她懂得“少儿不宜”的真实含义。
(3)搞清楚女孩过分打扮的原因:是对化妆品感到好奇,还是受了谁的影响?是与小朋友攀比,还是想引起别人注意?然后有针对性地改变她过分打扮的行为,避免因发火、警告或惩罚而引起负强化作用。
2、重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审美教育
(1)父母自己要衣着、打扮得体,言传身教正确的“漂亮”概念。
(2)通过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或出席公众场合时不同的打扮,让女孩知道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穿着打扮的礼仪。
(3)日常给女孩打扮时,要尽可能结合女孩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突出童真童趣。让孩子懂得,衣服不在新旧或品牌,只要善于搭配,一样可以穿得漂亮,养成衣着整洁朴素、不挑剔的好习惯。
(4)允许女孩在适当范围内自主选择、搭配日常衣着,以满足她的自主审美需求。同时赞赏女孩恰当的审美情趣,提高她的实际审美水平。
(5)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案例扩展审美教育,经常和女孩一起欣赏一些值得赞扬的儿童行为表现,比如天真而富于女孩表情特色的声音、纯洁而温暖的笑容、活泼而有分寸的姿态、步伐,使女孩明白,由内而外的美才是大美,并自觉向内外兼修的大美努力。
3、满足女孩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
(1)反思家庭、学校发生的生活事件,调整家庭生活制度,畅通亲子沟通渠道,使女孩对爱、安全、关注、陪伴、交流、赞赏等心理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2)提高女孩独立应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处理能力,养成高层次的审美素养。
特别提醒:别只关注女孩的外表
成年人只夸女孩漂亮或因为女孩漂亮而有所偏爱,会严重误导女孩的价值观,让女孩只关注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实力。女孩长大后终会明白,漂亮是爹妈给的,并非值得自豪,且不能长久,而内在实力不够引起的自卑就会滋长且很难改变。同理,批评女孩的身材、打扮等,会让女孩以为体型瘦长、外形漂亮才可爱,从而为了漂亮而不好好吃饭、追求打扮,损害健康,或因为不够漂亮而心生自卑。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浙江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棣云继《读懂男孩》一文后,再次为本刊撰文,阐述如何读懂女孩。她认为:女孩“富养”的目标,不是娇生惯养,而是通过尊重她的自我意识和情绪,让女孩“成为自己”。
故事一:要把灿灿像公主一样宠着吗?
灿灿4岁,对音乐、舞蹈特别感兴趣,最喜欢漂亮可爱的毛绒玩具,喜欢把自己当成公主。父母希望女儿将来能秀外慧中,气质高贵,在外拼得赢,在家宠得起。
有人说,应该把女孩像公主一样宠着,将来才不会自轻自贱,不会轻易受诱惑。也有人说,女孩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不在职场,而在家庭相夫教子,所以应该重视女性修养,习社交礼仪,会琴棋书画……那么,女孩的家庭教育究竟应该把握哪些原则?
读懂女孩
1、女孩的大脑发育速度比男孩快,这种天生的优势,使女孩明显比同龄男孩成熟、能干,例如女孩3岁时就能生动、流利地使用语言(男孩却要到4岁半);女孩有更强的光敏感度、声音敏感度、味觉触觉敏感度,容易读懂别人脸上哪怕很细微的表情;女孩更感性,感受力更强;女孩不易冲动,有较集中的注意力,听力、记忆力也更好。
2、雌激素对女孩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感情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婴幼儿期是女孩情绪情感发展的敏感期,三四岁的女孩尽管还没有经历激素循环的周期,却因为性别角色的认同而影响并形成女性面对世界的行为方式。它们包括:会吃多少东西;情绪表现方式;对喜欢的人的选择倾向;所使用的语言、交谈的速度和需要;非语言而与人保持联系的方式;如何调整自己;爱好;完成任务的方式;自尊水平;进取心;竞争心;理想抱负等。
3、相比较而言,男孩更关注世界而女孩更关注人。女孩心思更为细腻,更在乎父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更容易自卑。因此,父母如何看待女孩,是女孩形成、认同自己性别身份的最重要的因素。
家教智慧
1、读懂女孩的特点并扬长避短
(1)抓住5岁之前女孩大脑发育最快、最关键时期,从发展美好情感入手,鼓励女孩的阅读兴趣,朗诵诗歌,复述故事,欣赏、参与艺术活动等,促使女孩在阅读和艺术活动中发展积极的情绪情感,初步形成自我约束、善解人意、兴趣广泛等良好品质。
(2)充分运用女孩在感知觉方面的天赋优势,鼓励女孩听音乐、学琴、画画、跳舞等多感官参与的活动,训练女孩眼睛看、耳朵听、手眼协调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不在于掌握技巧,而在促进感受力、控制力和多感官协调能力,把女孩的感知觉潜力开发到最大,促使女孩体格强健、灵动机巧、智力发展,为未来的学校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对女孩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与心理保护,例如不强求女孩参加尚不感兴趣或无法完成的学习和技能培训,不要因为女孩大喊大笑而指责她不像淑女,同时有意识地隔绝有害的、危险的信息和环境,乐于陪女孩玩她喜欢的游戏,例如,过家家、扮美容师、做小老师等,不断鼓励女孩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她既保持童真又富有自信。
2、必须教女孩“成为自己”
(1)与男孩相比,女孩更敏感。因此,要在婴儿期通过抚触、拥抱、陪伴、赞美等具体感性的抚爱,让女孩感受愉悦,认同自己的性别并为此感到自豪,建立起安全感。
(2)在2岁以后的第一逆反期,通过认同女孩的感受、理解她的情绪,夸赞女孩的行为,发展、增强女孩的自我意识,使女孩心情愉悦、性格开朗。
(3)对女孩呵护只在“保护安全”上,而当她要自己吃饭、穿衣、独睡,走着去公园,或正与小伙伴一起玩时,适当旁观、及时夸赞女孩“靠自己”的行为,使她提高信心,养成“靠自己”的好习惯。在女孩撒娇耍赖时,适当“消失”,让她发现“求人不如求己”。
(4)摒弃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即不只鼓励女孩向女性特定的方向发展,还要鼓励女孩拥有“双性化”兴趣,让女孩知道长大后自己不仅可以成为教师、舞蹈家、护士,也可以成为军人、消防员、探险家等。
3、未雨绸缪加以训练
(1)搞明白女孩将来为人妻、为人母的基本素养有哪些,例如,身心清洁、宅心仁厚、悲天悯人、独立知性等,是一个女孩将来在家庭中的立足之本。从女孩1岁半以后,有意识地丰富女孩的性别角色并认同女性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习惯培养的方式让她拥有女性的基本素养。
(2)女孩往往从模仿母亲来习得、固化女性角色,从父亲那里了解女性被期望的角色。所以,妈妈要有榜样意识,无论在表现女人的独立性,还是为人妻为人母的温良贤淑,都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能在教育两难问题上把握好分寸,比如不在年幼的女孩面前讨论身材胖瘦;让她知道适当化妆是一种礼节,但天然去雕饰的女孩也美丽;特别要重视夫妻关系的协调、默契、恩爱;尽量推动父亲参与养育,让女孩从父亲身上更多地了解异性;有意识地做一些非典型性别分工的家务活,如换灯泡、处理电脑故障、家庭理财等,让女孩懂得女性并非只能做“被照看者”,也能做“养家糊口的人”。
(3)鼓励女孩结交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孩子,经常和她讨论社交活动中的具体事例,让女孩对不同性别、不同个性有深入的认识,促进她社交能力的发展。
特别提醒:女孩教育四不宜
1、别让女孩以为“顺从是美德”
女孩把顺从当美德,会让她唯唯诺诺,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不敢争取自己的权利,甚至在受到侵犯时不敢抗争,不能拥有独立人格。
2、别让女孩只玩女孩玩具或只与女伴玩
女孩玩具大都强调漂亮、可爱的外形,建构性差,而男孩玩具则更多鼓励创造性、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若在婴幼儿时期只玩女孩玩具,就会固化女孩被动接受、不爱探索、不喜欢创新等消极倾向。 只和女伴玩会让女孩拘泥于性别的呆板印象,无法了解两性交往的规则和技巧,将来较难融入两性共处的社会环境。
3、别让女孩做“公主梦”
把女孩当作“公主”或者仅仅称呼女孩为“公主”,会让女孩陷入“做公主梦”的状态。这种女性只需依附男性的误导,会让女孩不重视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创造,成年后难以立足社会,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对生活、对自己丧失信心。
4、别把女孩当作“小情人”
在女孩四五岁以后,父亲仍亲自给她洗澡,白天拥吻、拥抱不断,晚上拥着入睡。甚至进入青春期了,父女依然保持频繁的肌肤接触。父亲这种有意无意地把女儿当“小情人”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女孩建立“隐私意识”,还容易让她长大后对自己的恋爱、婚姻失去兴趣,或产生自责、愧疚情绪,妨碍她建立健康的婚恋关系。
故事二:果果怎么会有自慰行为?
果果快5岁了,最近一个月来,午睡醒来或晚上睡觉,她总是在被窝里呆着,不像以前那样叫喊着撒娇。妈妈发现她坐着的时候会把两腿夹紧,有时候还用手抚摸自己的阴部,脸颊绯红。这让妈妈感到震惊……妈妈训斥了果果的行为并强行制止。难道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自慰行为?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吗?
读懂女孩
1、据研究,与“性”相关连的“性感觉”,在胎儿期就有了。2岁孩子就可能有抚摸生殖器的快感,到四五岁时,不仅自慰行为更多,小伙伴之间还会玩“扮医生”之类的性游戏。
2、与青春期及成年期不一样的是,幼儿期的自慰只是对生殖器的探索,与探索身体其他部位是一回事,它不掺杂情感和情绪因素。而且这种满足是对身体的好奇心、平复焦虑与不安情绪、发展自尊心等健康性心理的一部分,所以是很正常的反应和行为。
3、儿童时期所获得的性的模式及元素,到了青春期会更明显,并且成为成年后性生活的显著特征,所以父母一定要正确进行儿童期的性教育。父母在幼女探索生殖器时的过激反应——打掉女孩的手或者训斥、处罚,只会强化女孩的自慰行为,同时让她产生羞耻感、罪恶感,妨碍女孩成年后接受和给予性爱的能力,影响爱和婚姻的质量。
家教智慧
1、性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1)学习科学的性教育理念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性教育几乎无处不在,如夫妻相处的方式、描述性器官所使用的语言、对女孩的态度等,总之,父母所有的行为、看法、感觉以及对女孩的期望、要求,都是在对她进行性教育。所以父母须谨言慎行,把握恰当分寸。
(2)不要过早强行把便,暴露女孩生殖器,这样做既不卫生也不利于女孩及早建立起“女性意识”。
(3)女孩年幼时,父母自然地袒露身体,有助于她发现男女身体的区别,打消对人体的神秘感。一般6岁之后孩子会产生隐私感,不愿意在异性父母面前袒露身体,这时父母在女孩面前尤其应该穿戴整齐,不再随便袒胸露背,在如厕、洗澡、更衣时关好门,回避孩子;同时明确地教导女孩,背心和短裤遮住的身体属于隐私部位,除了妈妈,以及有妈妈陪同看医生,不能让别人看,更不能碰。使孩子建立起对他人和自己身体的尊重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2、正确对待“生殖器探索期”的女孩
(1)在清洗女孩生殖器时,要教会女孩大便后用卫生纸由前往后擦拭干净的习惯,以免阴道、尿路感染。
(2)杜绝给女孩穿开裆裤。随手可以触摸的生殖器更容易引发其好奇心乃至抚摸、玩弄。但也不要给女孩穿紧身裤,不透气不卫生,也易刺激生殖器而引起自慰行为。
(3)在女孩探索生殖器时,父母应以平和的语气、温柔的面部表情告诉她,外阴是小便用的,比较娇嫩,容易弄坏了或者弄脏了,更容易得病。偶尔的自我抚慰也是隐私,只能在私下进行。
若看到女孩自慰,及时运用她感兴趣的事情,如吃点心、听音乐、讲故事、做游戏、外出玩耍等转移她的注意力。
3、正确回应“我是怎么来的”
(1)父母如果对女孩提出的此问题感觉尴尬,千万提醒自己:她对大人所谓的“性”不感兴趣,只是想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的。
(2)不要回避,不要搪塞,遮遮掩掩只能增加孩子的好奇心、神秘感甚至引起女孩对生育、性爱的恐惧。编造故事能让父母一时蒙混过关,但是将来孩子一旦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可能对性产生错误的认识。
(3)切记一个基本目标:温暖。要让女孩感到,爸爸妈妈对孕育了自己感到骄傲。
(4)回答的四大原则:正确——正确地称呼所有性器官,给女孩科学、自然、正常的感觉;简洁——问什么就答什么,不必提供一堂复杂的科学课或道德课;听得懂——如“爸爸把一粒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就有了你”。如果女孩不满足这样的回答,就找一本有图的书一起阅读;统一口径——父母包括其他家人要统一口径,避免出现大相径庭的回答。
特别提醒:女孩最忌低自尊
女孩小时候被父母脱裤子打屁股,尤其是被爸爸、哥哥责打,有的还要被迫认错,会与她的自尊形成严重冲突。因为年龄小没有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女孩不知道如何阻止或者反抗,造成低自尊。
到青春期有了性意识,小时候挨打的回忆会引起她的屈辱感,这就是性创伤。
同样,若父母老用贬低的、伤害式的语言指责女孩,比如“真倒霉生了你”“你怎么这么难看”等,也会使女孩不尊重自己,形成低自尊。
低自尊的女孩容易出现一些让人头疼的行为,如总是让人生气,或者是一遇困难就退缩,屈从暴力等。因为她内心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人,她做不好的事情时,内心冲突没有自信的人那么强或者根本没有冲突,所以,低自尊的女孩易受诱惑甚至自愿去做一些糟糕的事情。
由此看来,养育女孩,应该通过尊重她的自我意识、她的情绪,从而使她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不是娇生惯养。
故事三:琳琳为何如此爱美?
琳琳今年6岁,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自己挑选衣服,特别爱穿裙子,还要求隔几天就换个梳小辫的花样。最令妈妈生气的是,她竟然偷偷使用大人的化妆品,在小脸上涂脂抹粉,在镜子前照个没完,还把妈妈的项链、耳环戴在自己身上。第一次,妈妈警告她不准有下次。但是她根本不听,隔三岔五地化上一回妆,还拎上妈妈的小皮包,穿上高跟鞋在家里走来走去。父母开始担忧:这么小就爱打扮,长大以后可怎么办? 读懂女孩
1、女孩对美更敏感。爱美、爱打扮是女孩性别意识丰富的表现。
2、受自我意识、好奇心、渴望被关注、渴望友谊等心理需求的驱动,一般从三四岁开始,女孩就会通过挑选穿戴来使自己外表漂亮。也就是说,爱美是女孩自我意识成长的表现。
3、父母比较关注女儿的穿着打扮,平时有意无意地把她与其他女孩作比较,也容易使她注重打扮。同时,母亲的审美取向会极大地影响她。
4、幼儿期的审美敏感和审美趣味会延续和发展,形成审美素养,影响女孩的一生。所以,应该重视女孩的审美教育,引导她由外而内地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康、高尚、内外兼修的审美素养。
家教智慧
1、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1)细心观察,把握住女孩爱打扮的“审美敏感”时机,重视对她性别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明确女孩应以健康、整洁、活泼、善良为美。
(2)若女孩对化妆品(包括烫发、穿紧身衣裤、戴耳环、穿高跟鞋)等好奇,可利用直观的具体事例,耐心解说脸部化妆等成人审美趣味,有害女孩健康的具体原因,使她懂得“少儿不宜”的真实含义。
(3)搞清楚女孩过分打扮的原因:是对化妆品感到好奇,还是受了谁的影响?是与小朋友攀比,还是想引起别人注意?然后有针对性地改变她过分打扮的行为,避免因发火、警告或惩罚而引起负强化作用。
2、重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审美教育
(1)父母自己要衣着、打扮得体,言传身教正确的“漂亮”概念。
(2)通过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或出席公众场合时不同的打扮,让女孩知道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穿着打扮的礼仪。
(3)日常给女孩打扮时,要尽可能结合女孩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突出童真童趣。让孩子懂得,衣服不在新旧或品牌,只要善于搭配,一样可以穿得漂亮,养成衣着整洁朴素、不挑剔的好习惯。
(4)允许女孩在适当范围内自主选择、搭配日常衣着,以满足她的自主审美需求。同时赞赏女孩恰当的审美情趣,提高她的实际审美水平。
(5)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案例扩展审美教育,经常和女孩一起欣赏一些值得赞扬的儿童行为表现,比如天真而富于女孩表情特色的声音、纯洁而温暖的笑容、活泼而有分寸的姿态、步伐,使女孩明白,由内而外的美才是大美,并自觉向内外兼修的大美努力。
3、满足女孩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
(1)反思家庭、学校发生的生活事件,调整家庭生活制度,畅通亲子沟通渠道,使女孩对爱、安全、关注、陪伴、交流、赞赏等心理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2)提高女孩独立应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处理能力,养成高层次的审美素养。
特别提醒:别只关注女孩的外表
成年人只夸女孩漂亮或因为女孩漂亮而有所偏爱,会严重误导女孩的价值观,让女孩只关注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实力。女孩长大后终会明白,漂亮是爹妈给的,并非值得自豪,且不能长久,而内在实力不够引起的自卑就会滋长且很难改变。同理,批评女孩的身材、打扮等,会让女孩以为体型瘦长、外形漂亮才可爱,从而为了漂亮而不好好吃饭、追求打扮,损害健康,或因为不够漂亮而心生自卑。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