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1989年总目录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其他文献
<正> 《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以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历史无可避讳》的文章,把毛泽东文艺思想诬为“偶象”,号召“有志者……努力走出其阴影”。文前的《编者按》也支持说:“我们不惮于某些旧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动摇和失落”,因为它们是“历史发展的惰力”。这是严重的政治错误。问题在于,《文学评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难道仅仅是学术探讨的失误吗?应当注意到一个事实。
<正> 它在寻求着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它又抛弃了什么,在那自己的故里——莱蒙托夫《帆》《文学评论》本年第4期卷首编者按写道:“我们不惮于某些旧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动摇和失落,勇于探讨和创立新思维、新观念、新学说。”“动摇和失落”、“寻求与抛弃”——本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与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在心态上遥相呼应。然而后者寻找的是推翻野蛮残暴的沙皇封建专制
<正> 邓小平同志6月9日讲话中重申了他已多次提出过的意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没有错”,但是“改革开放必然会有西方的许多坏的影响进来”,因此“要两手抓”;并指出这几年“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这些话,对于我们反思这几年文学评论工作,同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推进文学理论、文学研究变革和介绍、吸取西方学术
<正> 吕俊华同志在《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上发表《论自发性》一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自发性对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许多有启迪性、发人深思的问题,值得一读。但卒读之后,又未免使人产生疑窦。吕俊华同志说:“艺术作品的魅力来自真诚这是无人能够否认的。而真诚必须是自发的……凡有意识地抱有某种目的的文学都很难完成文学本来的目的。”“许多作者都有这
<正> 我不知道,现今所说的特区文学,究竟如何界定? 是指特区作家的创作吗?可他们的作品,并非全都以特区生活为内容。有的作品,仍以作家原先的生活,过去的经历为创作素材。深刻的人生经验,毕竟有时空的超越性。是指反映特区生活的作品吗?但有些作品,却出自于内地作家甚至北方作家之手笔。特区题材,并非特区作家专利。地处南
<正> 一这些年来,人们对古代文学研究有种种不满和责难。对于一门学科发展的现状有所批评,这本来是正常现象,而且也未始不是对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推动。但是,报刊上的某些文章,却无视古代文学研究的实际,不适当地以之与现当代文学研究作生硬的对比,并由此得出古代文学研究陷入僵化和危机的结论,有些还发出“中国有古典文学,但
<正> 一近年来,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而198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也列上了这一项。这些表明现代文学史研究中始终缺少的一环终于到了补上的时候。然而,这并不等于缺环一定能完整地补上。这里的“完整”,是指通过研究者的眼光、见解、感受力,尽可能地去接近那段文学历史的真实。甚至作出那样的预测也不是危言耸听:人们开始注意到了的这一环会不会重新失落? 国统区、解放区(当时的敌后抗日民主
<正> 读了季元龙同志的《“弃文从商”小议》(以下简称《小议》,见《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甚感此文很多处难以令人同意,似有再议一下的必要。《小议》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弃文从商”评价过高。文章认为作家文人“弃文从商”是对“士大夫清高,‘言义不言利’的固有思维模式及社会心态”的反叛,是对“旧轨道”的“脱离”,因而“是同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同步的”,“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进步”。这样一来,文章的作者就把那些“飞往特区,开
<正> 审美文艺素质的确认是一种结构的静态研究,而结构的形成则是诸种合力的规范结果。结果是过程的最终体现,体现为历史的动态型结构。所以,审美文艺学的本体是动态化的。
<正> 写一写王晓明和他的同代人,是我的夙愿,但我一直苦于无从写起。王晓明是我的老师,三年前,他给我们上中国现代文学史时,专授鲁迅一节。那时候,新观念、新方法,尤其是新名词风行文坛,许多熟识的、浅显的东西也跟着陌生、深奥起来。但当时,作为青年评论家的王晓明,从讲课到写文章,用语却极是平实,并没有多少洋味,他向我们讲述着他阅读鲁迅作品的感受,分析鲁迅创作的得失,展示鲁迅心灵深处的痛苦,使迷失在神秘的烟雾之中的鲁迅立在地面上。他常用有意无意的语调告诉我们他不